○丁贤飞
典型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中较为常见。开展好典型人物报道,能够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给人以启发,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
安徽淮北市有着“好人之城”的美誉,“中国好人”数量目前已有170多位,“人口不多好人多”是淮北市的一大特点。笔者作为安徽日报驻地记者,在淮北市工作已有多年,对淮北的“好人”情况较为熟悉,也曾采写过多位典型人物,所采写的一些典型人物报道还获得了安徽新闻奖等奖项。
如何发掘典型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如何写出栩栩如生、打动人心、给人启发的典型人物报道?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典型人物报道采写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提起典型人物,很多人会用“高、大、上”这3个字来形容,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科学家、教师、医生等。纵观笔者在淮北所采访的典型人物,他们遍及城市乡村,来自各行各业:有给弱势群体义务修车的修车人王启军、有“三免的哥”王海峰、有三次援藏教师刘先美、有人民调解员王士宏,也有“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郭慧慧,等等。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城市的特点来开展相关工作。众所周知,淮北市是一座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笔者的报道对象中,自然也少不了矿工朋友,如淮北矿业集团的矿工王忠才、扣红卫、纪海矿等,都曾经是笔者浓墨重彩报道的对象。
笔者在开展典型人物报道时,还非常重视对“典型群体”的报道。何谓“典型群体”?他们可能是一个党支部,也可能是一个班组、一个志愿者服务队,不一而足。
2022 年3 月,笔者在《安徽日报》刊发了《“好人”情暖濉水之畔》,就是对濉溪县好人志愿联合会这一群体的报道。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濉溪县“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相聚在一起,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濉溪县好人志愿联合会。该报道不以报道某一个单独人物为目的,而是围绕联合会这个群体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理论宣讲等方面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而展开。
“典型群体”还有可能是一个项目。2021 年5 月,淮北“燕飞来”助老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笔者随即联系采访,以《“小燕子”飞来“数字鸿沟”不难跨越》为题,对志愿者们通过集中授课、定点咨询等方式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了报道。
在开展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笔者不仅关注已经成熟的各级各类典型人物,也加大对凡人善举的报道和对典型的挖掘,力求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受众及时勾勒身边的温暖风景。
今年9月17日,在淮北市相山区一家企业工作的刘枝沅、丁振忠等人在砀山县林屯水库救起了一对落水父子。笔者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他们所在的企业,对施救者及他们所在的单位、获救者及其家人进行了采访,写出的《及时出手!父子俩转危为安》一稿在安徽日报客户端刊登。今年10月16日,淮北市举行第十届见义勇为颁奖大会,对17 名见义勇为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刘枝沅、丁振忠二人榜上有名。可以说,正是媒体的及时报道,才让刘枝沅、丁振忠等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报道弘扬了社会正气,奏响了见义勇为的强音。
典型人物既然来自各行各业,那么他们身上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就事迹本身而言,有助人为乐的,有爱岗敬业的,有孝老爱亲的,等等;就人物自身的性格而言,并非所有的采访对象都能够滔滔不绝地和记者进行沟通;就人物所从事的职业而言,有的报道对象从事的行业专业性较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难遇到。正因如此,精心谋划,提前做好功课就显得异常重要。做好谋划,要求记者提前通过网络、受访者提供的资料等,掌握人物基本情况;要求记者提前拟好采访提纲。
深入采写关键是要扎实践行“四力”。首先,要走进报道对象的世界中,对之进行认真采访。其次,要和报道对象的家人、朋友、同事进行对话,进行“侧面描写”。最后,记者还要注意走进“事”中,以事写人。
郭慧慧是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2022年,笔者在采访郭慧慧时,她正担任濉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为了写好郭慧慧这个人物,记者同她一起下乡,了解她深入家庭农场主开展农村人才工作的过程,并用图片、视频等记录下来。稿件在《安徽日报》见报时,文中就使用了不少郭慧慧与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对话,既鲜活、接地气,又有可读性。
一个有血有肉、立体化的人物,必然是一个有“个性”的人。要想把人物更好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记者就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做到精准选择报道角度。
2023 年6 月,笔者所采写的《拥有“火眼金睛”的瓦检工》在《安徽日报》见报。新闻的主人公叫纪海矿,是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文章开头提到纪海矿在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的培训室内指导学员使用“二斤半”,传授瓦斯检查操作技术。笔者在采访纪海矿时发现,他和他的同事们都称光学瓦斯检定器为“二斤半”。纪海矿是一名瓦检工,从“二斤半”切入,不正好是对其所从事职业的最好展现吗?此后,记者围绕“二斤半”的情况作了进一步采访,并以之为开头进行场景描写,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典型人物报道要注重传播手段、传播方式的创新,要与时俱进地做好作品形态、呈现方式的创新,使之真正地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受众。
随着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报、网、端、微、屏”立体传播体系渐渐形成。这一传播体系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典型人物,也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增强自己的新闻生产能力,力争做一名全能型记者。
淮北市烈山区司法局烈山司法所所长魏玉芬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笔者在采访她时,不仅做到了深入采访,用手中的笔详细记录她的工作,还利用手机对她进行了采访。相关报道在安徽日报多个平台推出,各具特色。其中,《安徽日报》以《群众身边的“知心姐姐”》为题,对魏玉芬的调解方法进行报道;安徽日报客户端在报道魏玉芬时不仅有文图报道还添加了视频。此外,安徽新闻网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而一些微信公众号,如“文明淮北”在转载《安徽日报》文字报道时,则添加了多张图片,提升了魏玉芬这位典型人物的影响力。
在开展典型人物报道时,传统媒体自身也在努力创新,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突破,让新闻作品“直抵人心”。
今年8月12日,《安徽日报》“榜样”栏目刊登了笔者所采写的报道《“刀尖上的舞者”——记中国人民解放军92329 部队某分队长王航》。这篇报道分为“人物名片”“人物寄语”和正文三部分。“人物名片”部分,对王航的身份及所获得荣誉进行了简要介绍;“人物寄语”部分,展现的是王航的一句话,体现人物特色,给人以力量。
将一篇人物报道划分成几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章变短了,更能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重点突出了,能够帮助读者迅速抓住文章要点,从而尽快找到自己的“兴奋点”;版面元素丰富了,让报纸的版面更能夺人眼球。
今天,媒体融合的浪潮愈演愈烈,记者在做典型人物报道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创作,使用更恰当的方式。比如,媒体在对魏玉芬进行报道时,还可以使用短视频方式来进行。短视频的主题,可以是对魏玉芬忙碌的一天的展示,也可以是其处理某一起矛盾纠纷的过程。而讲述方式,可以从记者角度,也可以从魏玉芬回忆的角度,还可以从第三方,如矛盾纠纷双方的角度切入。
记者是一名记录者,应努力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在和典型人物打交道的过程中,笔者和大多数采访的人物都保持着长期联系,还和其中一些人物成了朋友。毋庸置疑,对所报道的人物进行持续关注,颇有必要。
提起连续报道人们并不陌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典型人物报道同样也可以进行连续报道。有时候,报道的时间跨度可能长达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这就要求记者做个“有心人”。
2022年8月,《安徽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我们要世代守护好这里”》的人物报道。报道的主人公是濉溪县韩村镇淮海村村民李华松。几十年来,李华松老人用心守护曾是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所在地的自家祖房,成为这处革命旧址的守护员、讲解员和红色文化传播员。
读者可能不太了解的是,2015年,记者就曾采访过李华松。也正是在当年,他被评为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2022年的采访,相当于第一次采访。这次采访的背景,建立在李华松刚刚获得“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的基础上,而《“我们要世代守护好这里”》是一篇典型的后续报道。报道采写过程中,记者带着“老人的身体怎么样?”“老宅现状如何?”“随着老人年龄增长,以后老宅谁来保护?”等问题赶到淮海村小李家采访,就相关问题为读者一一进行解答。
对自己所采访的典型人物保持持续关注,能够拓宽报道内容。一方面,以前的采访对象可以为记者提供报道线索,成为“新闻线人”;另一方面,对自己所报道的典型人物进行重新回顾,记者还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2021 年,笔者以《政策宣讲者矛盾调解人》为题对“中国好人”、濉溪县临涣镇茶馆调解中心主任王士宏进行了报道。老王是理论政策的宣讲员、乡土文化的传播员、化解矛盾的调解员。此次采访结束后,笔者和王士宏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就在今年8 月,《安徽日报》以整版形式推出了调研报道《解码古道热“茶”里的善治力量》,报道中所提及的临涣茶馆,正是王士宏的重要工作地点之一。此次采访得到了王士宏不遗余力的支持。
再比如,在今年2 月,笔者回访了曾经报道过的淮北“三免的哥”王海峰。以前,王海峰独自一人对老年人、孕妇、残疾人这3个群体实施免费乘车;如今,他已经组织起了一支“三免车队”。从一个人开展志愿服务到一群人携手同行,前后两次报道的内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也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些记者在采访典型人物时,只和对方做电话、微信等跨时空交流,远离受访者,甚至连受访者都没有见过,就把稿件写成了。这一行为的后果,轻则造成新闻报道“板着面孔说话”,重则导致失实报道的产生。毕竟,通过“空中交流”时间短,交流深度不够,有时甚至因为方言等原因,造成交流障碍。如此环境下,是不可能采写出优秀新闻报道的。
笔者在采访上文所提及的王士宏时,就多次前往濉溪县临涣镇茶馆,聆听他给茶客们作理论宣讲。他个子不高,但声音洪亮,宣讲喜欢互动。这些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后期报道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闻是客观公正的,典型人物报道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也正因此,记者在采访典型人物时,既要学会倾听,也要学会存疑,不能对采访获得的内容毫无保留地接受。
一方面,记者要敢于就新闻事实、细节等发问。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被采访人物也是非常愿意和记者进行交流的。有时候,对于受访者来说,深入对话也是一种启发。当然,记者在发问时要注意尊重对方隐私。另一方面,采访对象所介绍的情况很多发生在过去。由于记忆偏差等原因,他们很难原原本本地还原新闻事实。这就要求记者还要围绕相关新闻内容进行多方求证。
在典型人物的写作过程中,一些新闻报道就报道对象取得的成就大书特书,整篇文章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丝毫可读性。解决这一问题,要求记者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一沓人物材料变为生动的故事。
讲好典型人物的故事,要求记者善于观察,提炼亮点;要求记者善于发现,深入挖掘成就、数字背后的故事;要求记者善于学习,转换语言方式,把专业术语转换为“受众语言”。
在碎片化传播兴起的背景下,如何创作优质、鲜活、饱满的典型人物报道,成为新闻记者无法回避的课题。总体来看,新闻记者要从人物的“形”“神”两方面入手开展采访工作,使用恰如其分、扣人心弦的表达方式,以时代的眼光,发展的视角来客观、真实地呈现人物形象,弘扬正能量,传递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