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鹏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增强“四力”的重要性。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思想有着时代意义,加强“四力”建设要以坚持党性以及人民性为根本。要坚持党性原则,体现出党的意志及宣传党的主张,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将正确的舆论作为导向,正面宣传为主,注重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1]在融媒体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新闻传播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党报记者技能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不仅要能写、能拍,还要会视频拍摄、剪辑,甚至能出镜担任主持人。但万变不离其宗,记者只有在“四力”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做到轻松应对,成为融媒体时代的“弄潮儿”。
新闻报道《一张“网”织出“数字乡村”之美》刊发于2022 年7 月6 日的《亳州晚报》,被评为2022 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本文以“庖丁解牛”的方式,解读记者是如何通过践行“四力”写出该报道的,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群众在基层,记者就要到基层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所需,这样才能写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数字乡村”概念。2021年5月,亳州市蒙城县入选安徽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很多人听到这个名词,可能会觉得“数字”与“乡村”,仿佛是两个维度的东西,不可同日而语。笔者在看到“数字乡村”概念时,反应和很多人一样,感到“莫名其妙”。但职业习惯告诉笔者,越是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越是出新闻的地方。带着疑问,笔者利用几天的时间走访了蒙城县的多个乡镇,深深地被“数字乡村”带来的改变所折服,庆幸没有错过一个好新闻。
好奇心是人的本能,是个体对未知事物想知的欲望。对记者来说,好奇心能激发新闻发现力。所谓新闻发现力,指的是记者面对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事实及时有效地判别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能力,是新闻记者通过自身的感受和逻辑思维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中所包括的即时性、重要性、凸显性、趣味性等构成新闻价值要素的职业敏感力和事物认知力,是新闻记者必备的首要职业素质[2]。
笔者正是在对“‘数字乡村’是什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用几天的时间走访了多个乡镇,从而细致入微地了解了“数字乡村”。时值7 月,天气炎热,酷暑难耐,笔者每次采访都是汗流浃背,采访过程非常辛苦,但由于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每次采访都充满了快乐,可谓是苦并快乐着。
在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采访时,村民纷纷称赞信用“变现”的好处。那么,信用是如何“变现”的呢?
笔者通过采访得知,村民根据劳动力状况、成员学历、年收入、生产经营稳定性、资源资产、信用履约记录、民间借贷、乡风文明等内容进行打分,按照分数高低进行评级,再汇总到蒙城县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便于银行快速掌握村民信用情况,从而放心授信,安全贷款。
如果不是事先带着问题,那么采访时必然会陷入各种资料中晕头转向,甚至可能会“跑偏”,影响采访效率。而带着问题去采访,则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一竿子插到底”,就不会被表面现象和旁枝末节干扰。
“数字乡村”内容包罗万象,该如何取舍呢?采访时应该关注哪些重点呢?笔者采访前,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了解了“数字乡村”的重点内容和发展目标,定下了几个大的采访方向,罗列了一些问题。在实际采访中,通过与群众促膝长谈,并根据群众的反馈,及时调整采访内容,提高采访质量。
笔者分别从直播带货、信用“变现”、医疗救治、政务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采访,这些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可以说,正是坚持问题导向的采访思维,笔者才做到了“心中有数”,保证了采访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出真知,这在新闻行业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正如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赵超构所说,“最好的新闻在越走越宽广的道路上,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顶着露珠、冒着热气、透着地气、聚着人气的作品来。”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必备的素质,这是由新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记者要想有一双识新闻的“慧眼”,就必须要保持新闻敏感性,否则即使有“活鱼”在眼前游过,也不会认识到其价值。
《一张“网”织出“数字乡村”之美》新闻报道的线索由来,正是笔者抓“活鱼”的生动体现。2022年4月,一位通讯员传给笔者一篇稿件《为乡村振兴插上电商的翅膀》。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稿件比比皆是,因此笔者收到稿件时并未觉得有何特殊之处。不过,笔者在阅读稿件时,注意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蒙城县是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能成为国家级试点县,蒙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工作应该是可圈可点的。
当记者的本能驱使笔者上网进行搜索,发现蒙城县不仅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而且是安徽省“数字乡村”试点县。相对于电子商务进农村,“数字乡村”的新闻价值更大,对农村的发展更为重要。正是在新闻敏感性的作用下,笔者才能“一眼”抓住“蒙城县‘数字乡村’示范县”这条极具含金量的新闻线索。
保持新闻敏感性,需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敏感性既是本能,也是技能。无论是先天本能,还是后天技能,都需要不断训练。记者是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记者不仅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倾听和反映他们的呼声。“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之一,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多年的新闻报道中,多次见到过“数字乡村”一词,并认真学习过相关知识,深刻认识到其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保持新闻敏感性,需要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记者尤其是党报记者,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业务学习,能够将一些专业晦涩的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字,通俗易懂。比如“数字乡村”建设,如果不能将大数据、5G等专业词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就没有读者愿意看,传播效果就不会好。
保持新闻敏感性,需要有创新思维。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并非是对传统媒体的打压,而是从大环境着手促进新旧媒体之间的高效融合,打造出协作共赢的合作关系。为此,新闻记者需要对原有的社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从之前的新闻编辑,逐步朝向多元化、复合式的全媒体工作者方向转变。[3]过去,党报记者只要写好文字稿、拍好照片即可,而在融媒体时代,对记者的技能要求更为全面,写稿、拍照变成了基础技能,还要拍视频、出镜,甚至扮演编辑的角色。这些都需要记者打破常规,跳出传统思维,以全新视角看待社会现象和问题,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记者。“数字乡村”是一个站在时代前沿的话题,如果不懂互联网、不熟悉大数据、不明白数字政务,很难准确把握其内涵。
一个记者如果缺少新闻敏感性,那么他的眼神就是空洞的,即使新闻价值再大的事件出现在眼前,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相反,如果一个记者有足够的敏锐性,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不放过任何一条“活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四力”中,脑力是核心,起着统揽全局的作用。一篇新闻报道,采访前就应该有了“框架”,这就需要记者高屋建瓴,有很强的大局观、全局观、整体观,这样采写的报道才能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一张“网”织出“数字乡村”之美》讲述了蒙城县四个乡镇四位村民的故事,分别是三义镇三塔村侯付强通过网络直播,肉鸽“飞”销全国各地,养鸽场越办越大;岳坊镇戴尧村闫勇凭借AAA 级信用,顺利获批50 万元纯信用贷款,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庄周街道后娄村村民李克友不用翻箱倒柜,就医记录一“点”即显,方便医生快速确诊治疗;许疃镇王老村卢四军的家庭农场营业执照,仅两天时间就邮寄到家,从而成了一名“职业农民”。
四个故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有一根“线”将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根线就是“数字乡村”带来的“网线”。一根“线”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一张“网”织出“数字乡村”之美。网线千万条,致富一条线。笔者从众多“数字乡村”故事中,选择一根“网线”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故事串联起来,用一个个小故事讲好乡村振兴大题材。
党报是党委机关报,是党的新闻舆论阵地,承担着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因此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职责不同于一般工作,党报记者要为时代发展、改革开放、为民请命鼓与呼,要提高政治站位。记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坚持从大处着眼,从时代发展的大格局看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是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时代回应,更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只有深刻把握“数字乡村”的重要意义,才能明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新闻报道的厚重感便油然而生。
新闻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我国新闻先驱之一的王韬曾在新闻学专著《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中提出,邀“博古通今之士以操其简”。新闻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无所不包。虽然现在很多报社对记者实行“分口”管理,但知识没有边界,政治新闻中包含经济知识,经济新闻包含文化知识,是司空见惯的事,因此记者只有成为“杂家”,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同时,拥有广泛的知识,对记者思考问题大有裨益,不仅能弥补知识“短板”,还能利用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收获与众不同的视角。
笔者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经常采访网络直播、大数据、互联网医疗、信用村建设、数字政务改革新闻,对相关内容可以说是“半个专家”,因此在采访“数字乡村”时不存在知识盲区,采访过程也比较顺利。
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既能从全局观大势,又能从细微处察丝毫;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要想拥有这样的脑力,除了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灵活运用,别无二法。记者要在工作中爱学习,爱思考,不断提升脑力。
在采访“数字乡村”时,虽然笔者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和储备,但对其全貌犹如“盲人摸象”,缺少宏观认知。为此,采访前,笔者花两天时间搜索“数字乡村”相关资料,梳理其发展脉络,重点学习国家在支持“数字乡村”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整体认知。
“下笔千言,倚马立就。”这是形容一个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对稿件写作来说,大部分时间并不强调快,稿件质量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媒体从业人员,很少有稿件会要求在限制时间内写好,即使有,时间也相对宽裕。因此,笔者认为,稿件写作一定要“三写而两看”,不断打磨稿件,精益求精,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一张“网”织出“数字乡村”之美》最初成稿时共有五位村民的故事,除了上述四位村民的故事外,还有一个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村民吕蒙生返乡创业的故事。吕蒙生在村民微信群进行沟通交流时,了解到乡村的变化发展决定返乡创业。这个故事之所以被删掉,是因为无法很好地反映“数字乡村”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微信群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也值得商榷。经过再三思考,笔者决定删除该故事,让“数字乡村”报道主题更加明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改百遍,其漏必现。无论是像“数字乡村”这样的长篇通讯,还是千字文的消息,反复回看稿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减少错别字的同时,还能锤炼语言,让文字更通畅,主题表达更准确。
为什么是“三写而两看”呢?在笔者看来,第一遍写的是草稿,第二遍是初稿,第三遍是定稿,中间刚好隔着两次“看”。事实上,有些稿件不止要“三写”“两看”,如笔者采写的2020 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患者“清零”,背后的中医药力量》,写好之后足足修改了七八遍之多,反复“看”反复斟酌,最终得以见报。
提高笔力,前提是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有用的书,既要读时政、经济、文化类的大众书,也要读专业类的小众书,通过涉猎群书,扩大知识面,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提高笔力,关键是多写。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厚积如果不能薄发,知识的价值就会打折。记者只有将采访到的有价值的素材变成锦绣文章,将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传播出去,激励更多人,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报道。要想完成这个“跨越”,必须多写,通过量的积累,最终完成质的变化。
《一张“网”织出“数字乡村”之美》正是通过将分散的乡村振兴小故事,用“数字乡村”这根“网线”串联起来,才让稿件看起来散而不乱,主题紧凑,变成可读性较强的一篇通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作为冲锋在新闻宣传前线的“排头兵”,记者更要不断提升“四力”,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新闻工作者。
“四力”是一个有机整体,脚力是基础,眼力是关键,脑力是核心,笔力是落点。通过深入基层,锻炼“脚力”,能更好地了解现场情况,掌握一手素材;通过学习创新,锻炼“眼力”,能更好地去伪存真,找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通过思考思辨,锻炼“脑力”,能更好地高屋建瓴,安排新闻报道采写;通过多读多写,锻炼“笔力”,能更好地写出报道,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注释:
[1]黄坤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9(02):4-7.
[2]陈栋.记者的基本功:新闻发现力[J].今传媒,2013(08):115-116.
[3]段江辰.全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J].数字化用户,2018(1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