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顺意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出现一系列新兴技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驱动为主,带动城市产品服务更迭,最终影响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方方面面[1]。新兴技术主导作用下,人类需求与生活方式产生一系列变化,由此催生出一系列与这些变化相匹配的新产品服务模式。而城市空间作为提供产品服务的场所,同样深刻影响着人的使用感受与需求。在此过程中“人、服务、空间”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耦合关系。
居住服务方面,结合物联网与AI的智能家居中枢、智能家居机器人等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居住空间变为以人为本的全场景智能体。技术增强了居住空间与人的智能化交互反馈能力,例如通过智能家居中枢构建起居、厨卫、视频、通信、出行环境等在内的自动智能远程控制能力,促进线下线下间资源服务、信息交流、虚拟与现实间的有机融合,提供全场景智能化、定制化服务[2]。未来的居住空间将变成类似于“没有屏幕的手机”一般的智能体。在居住建造方面,3D打印建造、装配式等建造技术提升居住空间及其内部设施要素的定制化制造水平。通过智能建造技术,可以在降低传统建造成本与资源消耗的同时,提升建造效率,并可根据居住者的个人需求进行定制化建造服务[3]。
办公服务方面,传统办公、居家办公、共享/联合办公、第三空间办公等模式的灵活选择 ,象征着从“以办公室为中心”逐渐向“以个人为中心“,工作以人为本的转变。形成新型产业集群,产生“数字游民、斜杠青年”、自由职业者、创意阶层等新职业、新阶层,工作时间、地点重新定义。创新要素将重塑和优化片区空间结构,创新产业空间趋向集聚,并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合分布,打造低密度办公场所成为一种长期策略,并融入更多房地产科技元素,迎合混合办公的空间需求。
出行服务方面,未来无人驾驶得到运用,短期其便利性将促进更多通勤,但长期和共享出行结合可以减少道路车辆数量,重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智慧物流与城市最后一公里物流,构成地上地下空中无人三维物流运输体系。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整体路线规划和交通调控引导,提供数字化出行服务。
公共服务方面,在线/远程技术为医疗、教育、金融和政务等多个场景提供服务支持,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4],精准识别个体需求,匹配个体特征,实现服务与供给的匹配。传统线下药店、医院、诊所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为患者、老人提供到家、远程服务;医疗下沉基层,保障社区与生活圈医疗;出现实时采集数据、灵活移动、弹性可变的医疗空间,支持及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方式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由固定时间地点向突破时空限制发展。区位与功能方面,集中化大型教育空间减少,出现碎片化学习中心,教育空间选址更加接近居住地;单一空间转向教学区+非学习区+公共空间混合空间,配备虚拟仿真实验室、3D打印室;教育空间智能化促进学校教学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包含智能助教、智慧安防、节能管控、环境监测等。运营管理方面,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虚拟教研室上线,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市政服务方面,通过传统市政服务设施系统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叠加传感器、监测调度平台,实现传统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全域感知网为新兴产业和智能决策服务,包括地理信息和时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设备和能力,以及开放的数据机制。未来包括铁路、公路、地铁等交通设施,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城市市政工程在内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都将叠加传感器及监测调度平台等数字化图层,实现城市部件的智能化,如自主感知、监测、反馈、预警和管理。
国外城市关于未来城市更强调弹性化与可持续。新加坡提出要规划“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加坡”,包括建设全生命周期灵活可变住宅、弹性制造生产空间、互联互通海量数据精准公共服务。日本提出“社会5.0”,提出建立“全国数据基础设施”,以开放的数据平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制度等配套措施为基座,建立人人可用的数据创新体系,具体包括住房市场交易全部数字规范化、新型住宅服务普及化,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建设工程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健康医疗产业系统化与护理服务精准化,供应链服务及管理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化。
国内城市关于智慧城市建设和规划案例包括腾讯和清华联合开展的Wespace2.0与浙江未来社区建设等,其中腾讯未来城市2.0提出居住空间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场景智能体,产业空间将向“以个人为中心”转变,基于第四产业的工作场所形成新型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向高密度、功能复合和公共交通便利转变,出行方面自动化的无人驾驶将赋予街道多时共享的路权,街道回归于人。浙江未来社区提出面向全龄人群24小时活动提供精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基于人群需求打造柔性社区居住空间,实现100米可达公园水系;200米交通无缝接驳;300米生活服务便利;500米文教卫社区配套;1000米城市设施覆盖。
数字化和科技创新推动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按照国内外发展经验,未来城市的价值观回归到服务“人”的多样及精细化需求,未来城市需要具有全新的功能需求、空间逻辑、社会组织方式。未来城市与未来社区建设有以下建议:
技术创新和变革极大解放能动力,机器人自动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将极大改变生产组织模式;虚拟灵活共享的办公空间,工业楼宇、柔性生产空间组织将成为主流。未来城市将更加围绕居住地布置各类功能,办公空间分化为市中心总部功能和分散式日常办公功能,将需要更多弹性用地和共享空间,以及应对更复杂的通勤网络。传统制造大规模产业园区转向“泛复合空间”和“泛合作产业”,产业从园区内的空间高密度集聚转向依托主要节点广泛集中分布于更大区域布局。
因此,广州一是要加快探索低成本、分散式办公空间供给。除了关注原有总部企业、龙头企业所带来的高端办公的楼宇经济,未来还应更重视多元共享、短期租赁,职住均衡的共享办公空间。特别在城市更新中挖掘出具有更独特、更灵活、更自由的低成本办公供给空间,创造“广州模式”的柔性生产组织空间。二是加快建设边界融合的创新与产业空间。未来创新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更为密切的信息交流,创新空间将和文化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更为快速的融合,甚至形成数字技术带来的虚拟交流空间。因此加快构建适应未来产业交流、人才交流的创新产业将是广州吸引企业集聚的重要关键。
未来社区将融入更多办公、娱乐、购物配套空间,商住融合并可通过模块化设施不断适应需求变化。城市住宅配置将更加共享融合与弹性,房子承担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通过空间的变化和功能的转换,使房子随着家庭不同阶段需求的变化而“进化”,居住空间由单一功能转变为复合功能空间,由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呈现个性化独立化发展[6]。
因此,广州可以进行面向未来技术的社区空间试点探索。一是结合城市人口变化和家庭结构变化,推进居住空间的精准供给。比如针对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定制化、智能化的居住空间,加强对智能家居、远程监控、健康管理等场景的研究;针对新兴人才的需求,加快构建空间复合、灵活可变的场景研究,使房子能随着人才、家庭在不同阶段需求的变化“进化”。二是应加快构建15分钟线上线下融合生活圈。社区将融入更多办公、娱乐、购物配套空间,社区商业从“菜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消费供给向更广阔的“衣养娱闲”等消费领域拓展。面向未来“社区空间即服务空间”的发展趋势,广州应进一步结合各类人群需求,加快构建可融合线下步行可达和线上服务便捷到家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市民打造功能复合、便捷、多样的生活场景。
目前无人驾驶、智慧物流、数字出行、共享出行等交通方式变革正在深刻影响未来交通空间供给、街区社区组织模式乃至城市及区域空间格局。
一是构建从服务汽车回归服务人的交通空间供给模式。无人驾驶、低空飞行等方式将大大减少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效率。将释放大量交通空间,街道空间将更多回归于人。因此未来的交通空间要更多地考虑复合化、休闲化和交流化。
二是构建扁平化街道系统和交通网络。无人驾驶网络不再需要层级化的物理枢纽来汇聚、组织和扩散交通,道路之间的等级差异缩小,道路主次支之间的差异基本消失,交通网络趋向扁平化。
三是模块化的小街区。未来的城市空间将分解为更均质的微小单元,单元在空间上将被划分为标准模块,模块之间将由扁平化的无人驾驶道路系统连接。因此,可能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无人驾驶专用车道,“双棋盘”路网形态实现无人驾驶过渡。
目前,广州正在加快“智慧道路”、智慧交通岛等建设,探索自动驾驶、低空飞行等技术的应用。比如我们在机场高速、第二机场高速、东新高速、南沙港快速等道路打造智慧道路示范工程。在大学城、南沙明珠湾起步区开展智慧交通岛示范工程。
随着移动数字健康管理技术的发展,以及个性化、定制化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方式也会出现巨大的变革。例如医疗卫生方面,随着数字医疗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医疗人才聚集而医疗设施均衡布局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应重视个人数字健康管理平台。通过穿戴设备不断收集非集计数据,健康管理个体户、数字化: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个人医疗健康档案,集成于云上管理平台,动态更新并开展智能筛查诊断。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促进医疗设施的均衡化布局。改变过去医疗设施高度集中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以及地区设施不均衡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利用远程医疗、智慧诊断等技术,实现居民就近医疗,从而促进医疗公共设施均衡分布。
结合广州市社区现状,因地制宜发展未来社区建设。未来城市发展将会呈现更加多元化智慧化的面貌,未来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就是其中一种呈现方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新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的未来社区将成为充满人文关怀、智慧、低碳、共享的人类家园。
广州市既有社区根据广州现状社区特征可分为五类:历史街坊社区、生态类社区、产业园社区,未来社区建设中,根据社区主要功能和城市发展规划,可划分四种社区模式,分类施策,精细化导控。
历史街坊社区: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并通过空间上的转译和再现,实现传承。如广州市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广州市越秀区正积极推进北京路二期改造提升,打造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展示体验窗口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未来将建成集赏、游、购、娱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交流中心。在其他的城市更新地区,应该重视地块的“小”文化特色的凸显,积小成大,促进城市“大”文化特色的传承[5]。
生态类社区:营造品质绿色微景观。见缝插针地增加微绿地,植被搭配选择季相不同的树种,营造四季有绿的绿化环境,同时要考虑观赏价值,栽植具有观赏价值的银杏、梧桐等乔木,经过适当管理,形成小型生态系统。对原本平面的绿化场地进行调整,保留或新植落叶乔木加强立体绿化,选择攀爬植物绿化柱体,利用空闲场地建设口袋公园,打造高品质微景观,既增加绿化空间,体现低碳环保效果,又为居民提供活动空间。
建筑生态化,资源再利用。北方地区可考虑增加建筑保温板、更换节能玻璃;南方地区在保障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可使用保温涂料,利用墙面和屋顶空间增加立体绿化以达到节能效果。在建筑顶部和立面加装太阳能光伏板,产生的能源可供住宅本身使用[6]。
产业类社区:空间功能复合,激发社区活力。“产业”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居住”是社区发展的推动力。未来产业类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关注对人才的吸引与积聚,除生产功能外,园区应通过建设住宅(居住功能)以及其他附属设施来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功能的复合不仅可以提升生活的品质,也能使从业人员在此空间内停留驻足,从而激发园区活力,而高科技人才的大量涌入,会引发社区及其涉及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发展。
增设基础设施,改造空间环境。积极优化配置一些区内广场以及其附属设施等,使从业者的户外活动与休闲娱乐需求能得到较好的满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建设不同的基础设施,如儿童学校、医院以及老年人所需的无障碍设计等,以此来提高园区内从业者的生活质量,营造人性化的环境氛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