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亚奇
越来越多纪录片以接地气、亲生活、重时尚的灵活姿态,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凸显大国文化自信
岁序更新,癸卯呈瑞;疫霾渐消,大地回春。2023年的春节注定难忘,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愿望成行。当烟花爆竹在乡村夜空华丽绽放,当传统文化在春晚舞台精彩亮相,当各具特色的土菜家肴端上餐桌……人间至味是团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才懂的味道。央视总台适时推出《四季流转年夜饭》(第二季)等纪录片,展现的正是中国人对故乡、家、团圆的浓厚情怀。
如果说“回家过年”是习俗延续,近年来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自觉当属突出的文化现象。将传统嵌入现代,以本土元素引领时尚潮流,文化消费的“国潮”日趋兴盛。“国潮”之“国”是内核,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國潮”之“潮”是外显,是文化精髓与新需求、新技术和新场景双向奔赴的新事物。纪录片被视作“时代影像志”,《如果国宝会说话》《神奇的老字号》等一批反映中国文化、中国品牌、中国智慧的纪实作品,让历史“活”起来,让传统“潮”起来。在“国潮”兴起、扩散的过程中,纪录片不仅始终在场,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深耕传统、链接当下,纪录片是“国潮”诠释者。一批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用精致的视听语言和创新的表现方式,让传统文化链接现代生活,带领观众集体寻根、返古开新,强化了公众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我在故宫六百年》《古书复活记》《百年紫砂》等纪录片以历史深度、知识向度和情感热度,为观众提供了经由影像触摸文化的重要入口。《国宝皆可潮》以“潮玩体验官”角色,带领观众体验博物馆各种“新玩法”,焕发国宝文物的魅力,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纪录片《国潮时代》把年轻人作为主角,用他们的视角认识国潮、回应国潮,同时融入当下国货新锐品牌元素,实现潮流+故事+品牌的连通,打造新一轮国潮景观。越来越多纪录片以接地气、亲生活、重时尚的灵活姿态,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凸显大国文化自信。
年轻语态、个性表达,纪录片是“国潮”发扬者。Z世代是国潮消费的主力,也是纪录片潜在受众。随着媒介深度融合进程加快,纪录片在题材处理、语态变革上适应互联网语境,向多元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年在央视首播时公众关注度平平,却在年轻人聚集的哔哩哔哩网站赢得每集600万左右的点击量。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关切,朴实之中烟火氤氲,《人生一串》《人生第一次》等作品持续点燃年轻人的热情。这一现象启发创作者重新思考纪录片“网感”营造及个性表达命题,即一部优秀的“国潮”纪录片,既要把握中国文化精髓,又能适配年轻受众的审美偏好,方能实现专业度和泛众化、传承和创新的共生。《“字”从遇见你》短小精干、微言大义,《但是还有书籍》新鲜有趣、小众独特,都契合了青年群体的收视需求,其话题性也让年轻受众从单向接受者转变为内容分享者。
全民参与、跨界传播,纪录片是国潮推动者。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强社交属性的社交媒体备受大众青睐。一方面,传统形态的纪录片经过拆分、截取成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已属常态;另一方面,如果将纪录片范畴延展到纪实类短视频,网络空间里海量多元、风格各异的纪实短片,正成为书写大众生活美学、展示“国风”“国潮”最具活力的载体。以非遗文化传承为例,除了《了不起的匠人》系列微纪录片,亿万短视频博主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视听景观。据不完全统计,93%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发布视频,获赞超33.3亿次。个体影像生产推动短视频全面开花,传播着时刻发生、随时发声、最为生动的中国故事。从跨文化传播角度看,BBC推出的《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中外联合制作的《中国的宝藏》《伟大诗人杜甫》等,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赢得广泛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国潮”并不局限于传统文化,而是强调中国元素、中国符号的本土特征,其中也包括现代中国的许多新标识。纪录片对“国潮”的诠释、发扬、推动有待拓展,在彰显中华文化魅力、激发大众创造活力、提升中国品牌价值等方面空间广阔。“国潮”奔涌,纪录片正大有可为且应当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