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夏芸 ,游卉 , ,周俊兰, ,尤昭玲 , , ,周鹏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2.尤昭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湖南 长沙 410007;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4.长沙江湾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尤昭玲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术带头人,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余载,对诸多妇产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思路有着丰富经验,其独创的“尤氏生殖四论”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作为尤教授亲传弟子侍诊左右,获益匪浅。兹基于“尤氏生殖四论”,就初步构建针刺疗法助孕的诊疗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医助孕提供指导。
“巢宫论”主要针对易流产、难孕患者。“巢”指卵巢,是长养卵泡的库房,“宫”指子宫,是孕育胚胎的场所。尤教授认为,巢为卵之居室,宫系胎之寓所,调治“巢-宫”之疾,必先虑其寓所之宜忌,顺应其喜温暖、舒适及安静之特点,防止金刃所伤而破坏宫腔环境,根据“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等理论,治当补肾疏肝、健脾养血、调理冲任,遵守“四宜四忌”组方原则,即宜暖忌寒、宜疏忌碍、宜静忌扰、宜修忌损。可见,“巢宫论”要求临证重视“巢”“宫”之特性,明确治疗宜忌,以求达到最佳调治效果。
“纳胎论”主要针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难以着床患者。“纳”即安营、托摄,是指胞膜接纳并滋养胚胎。胚胎进入胞宫后分两阶段:一为着床,二为妊娠,期间胚胎与内膜的协调包容尤为重要,针对胚胎穿入及植入的过程主要依靠子宫内膜容受性。尤教授的“纳胎论”是基于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而提出的助胞宫、胞膜纳胎着床,摄胎助孕的新思路,尤其对选择中医辅助生殖技术做卵助孕患者而言,旨在调节子宫内膜与胚胎之间的协调性、包容性,采用“尤氏养胎二步法”[1],以实现“容受”之宗旨。
“冰山论”主要针对卵巢早衰无经、不孕患者。尤教授认为,该类患者卵巢内的担当卵泡虽已凋亡耗竭,但位于卵巢基质的始基卵泡如沉睡在冰山之下,保存尚好,存在调泡唤泡的可能。从中医角度而言,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禀赋封藏虽近耗尽,但可通过后天脾胃水谷精微充填转为先天生殖之肾精[2]。临床可遵循醒脾滋肾宁心法则,促卵发育,从而达到调经助孕功效。
“卵膜论”主要针对经孕不调、难孕患者。尤教授认为,卵为生殖之精,膜系生殖之床,调经种子关键在于了解卵泡及内膜的个性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如卵泡需了解其数量、质量、大小、速度、形态及位置,内膜需了解其病变、挤压、薄厚、结构、蠕动、血流血供6个方面,临床遵循“调泡七法”(大则敛泡、小则扩泡、快则减速、慢则加速、少则增泡、多则灭泡、扁则充泡),以及“疗膜七法”(内膜病变则治疗内膜疾病、内膜受压则舒膜、内膜过厚则敛膜、内膜过薄则增膜、内膜整体条件差则养膜、内膜血流阻力大则宣膜、内膜缺失则补膜),从而帮助临床精准辨证调卵疗膜,经行能孕。
针灸治疗能通过多途径改善卵巢功能[3-7],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8-11]。针刺疗法主要通过针具刺激穴位局部,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使其阴阳转化得度、胞宫藏泻有序,从而恢复卵巢功能,提高胞膜容受性,助养卵泡胞膜,使经孕如常。
基于“尤氏生殖四论”,结合现代医学相关基础理论,中医助孕的切入点在于卵巢卵泡、胞宫胞膜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故针刺疗法介入助孕的两个关键点为:第一,通过调巢养卵以改善卵巢功能,从而助巢长泡及养卵助孕;第二,通过疗膜养胎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达到理膜助孕。针刺疗法助孕的总旨在于养巢助卵、调膜助孕,结合针刺疗法介入的时间点,以制定针刺疗法助孕的主穴,选取治疗方案。
根据巢宫论,卵巢产生卵泡,卵泡与胞宫胞膜即种子与土壤之间关系,卵泡质量好坏取决于卵巢,而胞宫的内环境可理解为胞膜,胞膜的厚薄也与卵巢关系密切,针刺介入治疗时应分期分步分法。
第一步,月经干净后至排卵期:针刺旨在补脾益肾以助卵,以补脾为主。肾主生殖,肾气充足则天癸按时而至,冲任二脉气血旺盛,此时胞宫得以濡养,从而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以正常受孕;若肾气虚衰,冲任二脉气血失和,则胞宫藏泻失常,月经不以时下,继而不能孕育胎儿。然此阶段经血已下,胞宫脉络精血空虚,此时宜补,故予健后天之脾胃,脾气旺盛则精血生化有源,冲任二脉血气充盈则能濡润卵膜以养巢助孕。脏腑经络辨证行针刺介入时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及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经为主,主穴常选取关元、三阴交、血海、足三里、中脘、脾俞、肾俞、子宫等。其中关元为任脉经穴,又是足三阴经和任脉的交会穴,而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处,配以理血要穴之血海,三穴共奏调理冲任、理血调经之功;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中脘为胃之募穴,是胃之精气结聚部位,脾俞及肾俞为先后天脏腑之背俞组穴,四穴意在健脾补肾以养巢,重在健后天之脾以滋先天之肾精。而子宫为局部取穴,配用有调宫促经之功。诸穴协同,健脾补肾以养巢助卵、理膜助孕。此外,临床常辨证加减配穴,如肝气郁滞加肝俞、太冲,痰湿阻滞配丰隆、阴陵泉。
第二步,排卵日至排卵后第4日:补肾健脾以助膜纳胎,重在补肾。排卵后若精卵结合,需及时抓住“最佳着床窗”以助膜纳胎,然一旦受精卵着床,常规诊疗中不再推荐针刺,故精卵结合至着床前针刺介入意在益精纳胎以受孕,临床脏腑经络辨证选穴以肾经、任脉及脾经为主,主穴选取肾俞、太溪、腰阳关、气海、关元、三阴交等。其中肾俞、气海补肾益气,太溪滋肾阴,腰阳关助肾阳,四穴配用可调肾之精血阴阳,使机体达至“阴平阳秘”最佳状态以候胎;同时气海、关元均为任脉调经要穴,与三阴交配用,可益气健脾理膜以纳胎。临床可根据兼症以辨证加减配穴,如脾气虚加足三里、脾俞,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肝郁气滞加合谷、肝俞。
第三步,非孕求月排卵后第5日:可加针刺一疗程(常规为5~7 d),此阶段为逼宫理膜的最佳时期,意在健脾益气、疏肝理经以调理冲任。针刺介入可根据脏腑经络辨证选穴以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为主,选取阴陵泉、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子宫、合谷等为主穴。其中阴陵泉为脾经合穴,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配合血海、足三里共奏益气理血之功;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输穴,意在滋阴益肾,配合局部穴子宫,有调宫理经之功;合谷、太冲分别是大肠经、肝经原穴,两穴一气一血、一阴一阳、一手一足,可调整上下阴阳,疏气理血,调动脏腑之原气以促经行以待下次受孕周期,结合兼症辨证加减配穴。
总之,全程遵循“四宜四忌”原则,重视“巢”“宫”之特性。临证施治时注意因人因时而异:经期时不宜针刺,及时明确胞宫、卵巢的痼疾之性质及排除恶质性原因,顺应巢宫之喜好辨证施针,月经量过多者一般经前不宜选取行气之穴位及针法。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着床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胚胎成功种植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母体子宫内膜对胚泡的接受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囊胚能黏附穿入内膜并诱导内膜间质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植入内膜,这段时间被称为着床窗口期或种植窗期,具有特定时间性,相当于自然周期的第19~24日,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状态可提高胚胎的着床率。“纳胎论”也是基于子宫内膜容受性而提出的,区别于中药调节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针刺介入主要分两步。
第一步,于月经干净后至排卵日:肾为先天之本,女性生殖全过程主要以肾为中心,肾虚是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补肾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大法。针刺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主要治法在于补肾填精、益气健脾,脾肾兼顾,以健脾为主,脏腑经络辨证选穴以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为主,主穴可选肾俞、脾俞、足三里、太溪、中脘、关元、气海、三阴交等。肾俞与太溪配穴重在补肾填精以固本;任脉之气海、关元主要以调理冲任脏腑气血为主;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和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配脾俞养血健脾以滋先天,胞宫气血得以充盛;加气海、足三里共增益气养血之功。诸穴合用,健脾调膜、补肾纳胎,临床结合兼症辨证配穴即可。
第二步,排卵日至排卵后第4日:具体可参照“巢宫论”的第二步。
总之,针刺介入旨在协调胚胎纳入与胞膜容受同步。
尤教授长期临床实践发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者仍有希望通过中医调理而自发排卵,并据此提出独特的“冰山论”,认为滋养后天之脾精可补养先天之肾精以求调泡唤泡,诱导排卵、行经及受孕。《万氏女科》有“女子无子,多因经候不调……此调经为女子种子紧要也”,故种子需先调经,而经行必有卵泡正常排出,方有经血来潮。“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与肾密切相关[12],同时脾为后天之本,可滋养先天肾之不足,尤教授认为此类患者一般需不低于3个月的治疗周期,法当理脾滋肾宁心为主,故根据脏腑经络辨证选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足少阴经及任脉为主,针刺治疗可贯穿整个月经周期,直至出现排卵后再根据月经来潮情况进行调整,主穴选取子宫、地机、血海、关元、气海、三阴交、肾俞、太溪、足三里、中脘、内关、心俞等。其中,脾经之血海与地机共奏活血化瘀之功;关元、气海、太溪及肾俞重在固本培元;同时,三阴交、足三里、中脘和内关调理后天之脾胃以资气血;心俞通络安神,配合子宫局部刺激,改善卵巢血液循环。诸穴合用意在健脾填精、益气养血宁心以求益肾调泡,临床可根据辨证予以选择及加减配穴。此外,顺应巢宫之特性,经期不宜行针刺,余参照“巢宫论”及“纳胎论”中针刺治疗原则。
“卵膜论”实则基于“纳胎论”前提下提出,因卵泡正常长养及按时排出、胞膜发育正常,且卵膜同步均有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提高。故针刺介入治疗的主要治疗原则,在于调巢助卵及养膜助孕,与“巢宫论”“纳胎论”密不可分,故选穴原则可参照上述两论,旨在泡膜同步正常发育长养以助孕。
患者,女,32岁,已婚,2021年2月22日初诊。未避孕未孕2年,伴月经周期延长半年余。末次月经:2020年12月25日。经后未避孕,配偶精液检测正常,无孕产人流史。2021年2月14日已抽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阴性。2021年2月15日查雌激素六项示:促卵泡生成素35.12 U/L,促黄体生成素25.21 U/L,雌二醇<10 pg/L,抗米勒管激素1.2 ng/mL。B超示:子宫37 mm×28 mm×40 mm,内膜3.6 mm,左侧卵巢22 mm×15 mm,右侧卵巢20 mm×13 mm。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结合月经周期、相关辅助检测及舌脉诊,西医诊断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医诊断:闭经,辨为肾虚证。基于“冰山论”予针刺唤巢助卵以调经助孕,取主穴子宫(双)、血海(双)、关元、气海、三阴交(双)、太溪(双)、足三里(双)、中脘以补肾健脾、益气填精,期间辨证配穴加减,针刺治疗予补法,30 min/次,1次/d,每个疗程5 d,每个疗程间休息2 d,连续8个疗程。
2021年4月6日二诊:完善彩超示:子宫40 mm×32 mm×41 mm,内膜6 mm,左侧卵巢25 mm×18 mm,右侧卵巢26 mm×16 mm,左侧卵巢见一卵泡约13 mm×16 mm。基于“巢宫论”分期分步予针刺养巢清宫以促经养膜纳胎:即日起予补脾益肾以助卵,补脾为主,主穴取足三里(双)、中脘、脾俞(双)、肾俞(双)、三阴交(双)、血海(双)、子宫(双)补气血以养巢。治疗3 d后监测排卵示:内膜7 mm,卵泡18 mm×19.5 mm。隔日针刺方案改予补肾健脾以助膜纳胎,补肾为主,主穴取肾俞(双)、太溪(双)、腰阳关(双)、气海、关元、三阴交(双)益精养气血以滋养胞膜、卵泡,期间指导患者择期同房,患者基础体温监测提示2021年4月9日已排卵,故予上述组穴治疗4 d,即2021年4月12日后暂停针刺治疗,患者于2021年4月25日月经来潮,本月试孕未受孕。嘱患者经净后再诊。
患者于2021年4月29日经净后再次就诊,予上述治法及主穴并结合辨证配穴继续试孕,第3次试孕即于2021年7月7日因月经未潮,查HCG提示已受孕。2021年8月6日随访患者受孕后无特殊不适。
“尤氏生殖四论”各论在生殖调孕的临床应用上密不可分,上述旨在根据“尤氏生殖四论”理论基础,结合针刺改善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13-16],重视先后天之本在生殖中的重要作用,兼顾脏腑经络辨证,初步构建针刺疗法介入助孕的诊疗策略,为中医助孕进一步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