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

2023-02-24 21:20樊志远孙云舒
关键词:营养食物

樊志远,孙云舒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稳步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这些具体表现就是人民的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份额持续减少,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而在食物消费中,人民对谷物等主粮的消费量更是呈下降趋势,对肉、蛋、水果等非主粮的食物消费量快速上升。换言之,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膳食营养搭配,对食物的需求正在由过去“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然而,在国民食物消费需求动态转变的背景下,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的营养需求,自给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大豆和玉米等大量依赖进口,种业发展存在“卡脖子”现象,食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加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这些都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食物供应体系造成影响。

因此,面对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的显著变化,为有效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创造性地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强调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提供了理念遵循,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工作方向。

一、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大食物观的提出顺应了国际社会将食物安全列为重要议题的趋势。早在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中就提出“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的概念。随后国际上将这一概念完善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选择[1]。对此,一些学者深入制度层面探讨产生食物安全危机的根源,认为饥荒往往是社会中一部分人食物获取权失效而导致的[2]。2021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将“确保所有人都能得到安全而有营养的食物”作为一项行动提出[3]。202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中又将“食物安全”视为一项综合概念,即“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社会及经济渠道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和膳食偏好”[4]。

1990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讲到:“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5]党的十八大以后,在2015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被首次提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明确指出:“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6]2022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再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7]414此后,“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8]也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大食物观在本质上正是对传统食物观抑或粮食观的延伸拓展。传统食物观只将稻、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视为食物,认为食物的主要来源是耕地,其目的在于满足人的温饱需求。而大食物观将“食物”的外延进一步拓展,认为食物的主要基础在于粮食但不唯粮食,而是要求食物种类更加丰富,肉、蛋、禽、奶、鱼、菜、果等都可以作为食物;食物来源不仅局限于耕地,而是要将食物获取来源从耕地扩展到整个国土资源;食物摄取目的也不仅在于满足人的温饱需求,更在于满足人们日益旺盛的健康营养需求。科学把握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需要与传统食物观进行对比,从食物来源、食物种类、食物供给、食物摄取和食物保障五个层面去理解。

(一)在食物来源上强调“大资源”:面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

习近平强调:“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7]422-424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注重在耕地上做文章,大力提高耕地的生产率。在此集约利用耕地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中国创造了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人口的奇迹。然而,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依然是人口多、耕地少,耕地数量紧缺和质量降低、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低效、粮食储备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应急体系不健全、进口环境不稳定和竞争压力加大[9],食物生产的空间被严重挤压。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10]除耕地资源以外,我国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都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如:森林能够提供木本粮油、干鲜果品、菌类与蔬菜等绿色食品;草原上有成群的牛羊畜群和大批的天然牧草,能够充分保障人们的肉蛋奶需求;江河湖海中潜藏着的鱼、虾、蟹、贝、藻,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膳食选择。由此来看,人民获取食物的来源已不仅局限在耕地上,而是面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

(二)在食物种类上强调“大食品”: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

习近平指出:“现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11]新中国成立后,受社会生产力的条件约束,我国物资极度匮乏,居民食物消费结构长期处于单一的状态,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谷物为主,人均粮食消费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农产品消费总量之和。而且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人民购买食物必须凭借票据,因此除主粮以外的食物很难进入寻常人家。所以,当时大多数人只是把“食物”和“粮食”等同起来,狭隘地认为食物种类仅包含五谷杂粮,形成了单一的食品观。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12]随着社会生产力提升,“‘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10]各类食物经过加工之后都被制成食品,被送进了市场,搬上了餐桌。舌尖上的中华美味、全世界的特色美食开始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此情形下,人民对食物的需求开始呈现多样化,特别是主食粮食消费在居民食物消费支出的占比大幅下降,肉蛋奶等食物消费量显著增加。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了传统“粮食即食物”的观念,把蔬菜瓜果、肉禽蛋奶都当作食物的重要品类,建立起更为丰富的大食品观。

(三)在食物摄取上强调“大营养”:满足人民健康饮食的需求

人对食物的摄取主要是为了获取营养以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食物营养主要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共六种。在以粮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影响下,我国居民的营养摄取特点一直以来呈现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动物性食物的摄取逐步增长,人均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随之提升。但过度摄取动物性食物,尤其是摄入过多肉类食品,极易让人出现营养不均衡的现象,从而引发超重肥胖和许多慢性疾病。此外,各类食物的深度加工也会一定程度导致营养流失和损坏。

习近平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3]新时代以来,人民对食物营养的摄取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已经意识到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在饮食上要求“吃得健康”。而促进人民健康饮食的标准就是在食物摄取上实现营养均衡,即让各类营养都比例适当地存储于人的体内。为此,必须要让人们的日常饮食合理搭配,让人们对食物的摄取“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10]只有将各类食物的营养有效吸收,才能充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四)在食物供给上强调“大体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国家经济实力直观表现在食物供给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短缺。1978年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粮食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可以填饱肚子。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中,国家对肉类、蔬菜、水果、粮油和水产品等食物供给的能力也逐步提升。

截至2022年3月,“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14]在如此数量庞大又追求高质量的食物消费需求倒逼下,食物供需偏离、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结构性失衡已成为影响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主要矛盾。因此,“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势在必行。我国必须实现食物产得出、供得优,既要装满“米袋子”,又要保障“肉盘子”“菜篮子”“奶箱子”“糖罐子”,不断“向着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绿色低碳、共同富裕和有韧性转型。”[15]只有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营养健康的食品,为建设健康中国筑牢根基。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要坚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贸易,促进国际和国内市场双循环,构建更为安全稳定的食物供应链。

(五)在食物保障上强调“大安全”:统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大食物观并不意味着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就将耕田侵占,将基本农田“非粮化”;也不意味着为了开拓食物来源就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树立大食物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防止走向“误区”。

一方面,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大食物观不是忽视粮食的重要性,而是更加强调粮食在食物保障中的基础性。习近平指出:“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16]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0.65万亿公斤以上,总体粮食安全有保障,但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外部冲击依然存在。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耕地,必须坚持“藏粮于地”战略,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否则,“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就没有了。”[17]74

另一方面,生态安全关系民族永续发展。传统食物观追求产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大食物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向山水林田湖草要食物,但不是无节制地索取,而是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与生态平衡规律,“全面合理布局食物生产体系,进而形成食品、资源和健康的三维协同,形成大食物观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种植结构与区域平衡发展布局,实现食物的多元化和可持续供给。”[18]

二、大食物观的价值意蕴

大食物观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对人民群众的食物来源、食物种类、食物供给、食物摄取和食物保障的系统性认识和创新性论断,回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食物“从哪里来”“有什么”“由什么提供”“获取什么营养”以及“怎样持久保障”的问题。大食物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要,体现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选择。

(一)大食物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足食,足兵,民信之”的观点,将满足人民群众饮食需要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条件。同时,他还指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认为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从中可见要求人民健康饮食的大食物观的雏形,反映出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的大食物观以此为文化继承,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的根本问题。

1.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在于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食物消费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群众对食物消费需求日趋多元,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的关注日益迫切。大食物观就是要通过拓展食物来源,推动食物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促进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消费的新需要。

2.树立大食物观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依靠人民群众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解决了数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新征程上,“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因而大食物观所要求构建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尤其是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农产品供给更好适配食物消费需求。

3.树立大食物观的落脚点在于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健康饮食是身体获得均衡营养的基础,也是人民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大食物观追求合理膳食和营养搭配,其目的在于促进人民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只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食物选择,引导人民群众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动营养健康的食物资源由人民共享,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大食物观体现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要

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食物,要有强大的食物生产和保障能力。习近平指出:“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10]可见,构建大食物观不仅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根基。

1.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前提。从世界主要农业强国来看,能够立足本国基本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是其共同特点。我国有14亿多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促进各类食物稳产保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大食物观要求面向整个国土丰富食物来源,科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从而增强食物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为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增强食物供应能力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必须增强食物供应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大食物观深刻反映出“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19],主要表现是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并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就需要调整工作重点,主食副食一起抓,植物动物微生物一起利用,为人民群众的餐桌呈上更加丰富多样、优质营养的食物。

3.优化食物消费结构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同样需要激活农业农村潜在的消费动能,而食物消费正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人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的背景下,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家庭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食品消费结构正在迈向富裕型”。然而城乡居民在食物消费上仍存在差距,食物消费方式也不同。大食物观坚持的是为全体人民提供多元化的食物,让城乡居民共同吃得安全健康,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农业强国增势赋能。

(三)大食物观体现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习近平强调:“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17]98一方面,粮食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只有粮食安全才能确保食物的整体供给;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变化,口粮和谷物实现了基本自给,但以蛋白类为主的食物对外依存度高,供求缺口不断扩大。大食物观的提出旨在将粮食安全进一步向食物安全扩展,把提高食物自给能力纳入国家战略。

1.大食物观推动了传统粮食安全观的更新与转变。我国过去由于粮食短缺,造就了集中关注小麦、玉米、水稻等谷物产量的粮食安全观。随着我国口粮实现基本自给,同时面对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饮食需要,粮食安全不能仅局限于小麦、水稻等少数谷物上,还要涉及粮食质量、粮食结构、粮食供应的可持续性,更要将粮食安全观向食物安全观转变,重视其他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

2.大食物观揭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重点。大食物观为国家粮食安全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注重“粮食”转向关注“食物”。大食物观不仅仅关注的食物范围扩大,而且注重各食物品类的内在结构;大食物观不仅关注生产资源的食物供给水平,而且强调以绿色低碳的可持续方式利用生产资源;大食物观不仅关注农业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而且重视以食物产业链为载体的动植物种质资源研发和要素投入。

3.大食物观开辟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崭新路径。当前,我国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从国际看,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博弈、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叠加;从国内看,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剧,食物供求紧平衡状态长期存在。大食物观主张挖掘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的潜力,依靠科技和装备支撑,转变生产方式,构建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食物有效供给大格局。

(四)大食物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选择,也是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强调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此外,大食物观还鼓励人们形成绿色低碳的食物消费方式,减少食物浪费。

1.食物资源开发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大食物观强调在整个国土资源中广泛开发食物来源,但必须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尊重生物生长的生命周期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休养生息,不可竭泽而渔。如果森林过伐、耕地减少、草原受损、水源受害,食物中的营养会逐渐减少,食品安全便没有保障。只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大自然才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物产,大食物观才能够真正实现。

2.食物供给保障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我国当前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分配不均,除耕地外的国土资源利用程度比较低,开发方式也比较粗放。过去我们对农业资源的过度和不恰当利用,造成了耕地退化、资源超采、环境污染,影响了食物的质量与安全。大食物观要求食物供给保障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态保育,依靠技术和制度手段缓解自然资源紧缺现状,降低环境污染压力。

3.食物消费方式必须强化绿色低碳的导向。当前,我国食物浪费现象严重,“每年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约9 200亿斤,若能挽回一半的损失,就够1.9亿人吃一年。”[10]习近平指出:“消费环节大有文章可做,不仅要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深入开展‘光盘行动’,还要提倡健康饮食。”[10]大食物观坚持绿色低碳的食物消费方式,鼓励节粮减损,反对奢侈浪费,支持绿色餐饮。

三、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

未来更好践行大食物观,需要在顶层设计、食物供应、食物消费、科技支撑、市场建设上下功夫,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总量与结构、丰富与节约、研发与推广、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一)顶层设计上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1.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是基础性产业,食物生产主要依赖于农业发展。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土地生产率以扩大农产品供给,着力增进高品质农产品产出率以保障食物产品安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食物消费需求。

2.构筑食物安全保障新体系。传统只强调粮食安全的观念已不适应当前食物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施国家食物安全战略,不仅关注食物数量安全而且关注食物质量安全,既保障“米袋子”安全,也保障“油瓶子”“菜篮子”“肉盘子”“奶罐子”安全。要完善食物安全评价标准,除了从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物供给的角度,还要从食物资源的角度进行评价,建立起高质高效的农业资源配置机制。

3.打造可持续的食物价值链。食物价值链体现在食物生产、运输、加工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大食物观强调将健康、营养、可持续的要求放在整个价值链上,而不仅仅是餐桌上,更应该在生产加工中考虑。因此,要鼓励引导食物价值链构建者,如政府农业部门、农民、农业企业、加工商、中间商等,共同参与构建以食品安全为基础、以健康、营养、可持续为导向的食品价值链,共同参与决策咨询。此外,还要通过增强监管机构的权力,确保食物价值链不被削弱和破坏。

(二)食物供应上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

1.确保食物供应总量充足。习近平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20]。践行大食物观首要的是确保食物供应总量,不能顾此失彼,只为调整结构而忽略了数量。要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一方面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2.优化调整食物供应结构。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变化新要求,改变“种什么吃什么”的理念为“吃什么种什么”,不断拓宽食物供给渠道,提高食物来源结构的多元化水平。要基于市场化的角度,通过调整补贴标准、强制减产等方法,鼓励优质食物生产,避免积压低质量食物,同时借助物联网技术提高食物供给的流通效率。

3.推动食物供应合理布局。要根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类型、产业基础等资源禀赋,动态优化食物供应布局,促进耕地向优势地区集中,建成一批产业链条完整、绿色优质高效的粮食安全产业带和农产品产业带。要提升食物供需的空间匹配度,减少各类食物的长途大量运输,降低由此带来的损耗。

(三)食物消费上处理好丰富与节约的关系

1.丰富居民饮食消费选择。大食物观着眼于让人民群众的餐桌越来越丰富,让人民群众吃的食物越来越营养。长期以来由于食物种类过于集中,既降低了食物摄取的营养,也给食物安全带来巨大压力。要坚持同类食物互换,不同食物搭配的原则,引导居民提高包括杂粮、杂豆、薯类、全谷物消费,促进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的消费。坚持膳食营养的原则,要以粗粮细粮搭配、荤食素食搭配、食物色彩搭配刺激人民食欲增长,避免食物种类的简单重复。

2.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消费不等于浪费。食物浪费给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还会污染环境,更有悖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要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建立健全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严厉查处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深入开展“光盘行动”,让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大力倡导营养健康饮食。珍惜食物、勤俭节约、养生保健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要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传播养生保健知识,营造良好的饮食文化氛围。要面向全体国民普及健康知识,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有针对性、丰富营养知识的“食育”教育,养成健康安全的饮食方式。此外,还要兼顾城乡居民饮食消费均等化,让全体人民都吃上“健康营养餐”。

(四)科技支撑上处理好研发与推广的关系

1.强化食品生物技术的创新研发。践行大食物观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要在传统生物学的发展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更高效、科学地推动食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要攻克食品生物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提升食品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型食品,改善食物营养品质。尤其是重视“向微生物要食物”,发挥微生物发酵的成本低、周期短、资源节约等优势,利用微生物合成替代蛋白产品,加快微生物食品绿色制造工艺的研发。

2.加强设施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设施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设施农业较国外起步晚,尤其在温室调控、无土栽培、设施监控等科技的推广应用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要学习国外将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科技引入设施农业,用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生产管理来改善设施农业环境,使设施农业创新升级,转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管理模式。

3.促进科技与食品产业深度融合。习近平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21]践行大食物观同样需要促进“双链”深度融合。要基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导向,大力提升食品科技与产业的战略地位。一方面以食品产业发展驱动科技创新,鼓励食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围绕食品加工制造、机械装备、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方面加深研究;另一方面推动食品科技服务转化,加速食品产业与现代农业、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融合,鼓励发展食品产业相关的新业态,将食品科技成果落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

(五)市场建设上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1.打造全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提升全体国民身体素质重在营养,要在健康。国内营养健康食品市场是一块创新新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资源潜力,盘活这一“大棋局”需要多方协作发力,推进市场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统一食品标准体系。要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破除现存夸大宣传、行业混乱、非法添加等乱象,确保市场规范,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快建设以健康绿色、安全可靠作为“底色”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中国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底座”。

2.利用国际市场保障食物供给。树立大食物观必须把国际市场和资源纳入我国大食物保障的基本范畴,要立足我国本土食物供应产业链,针对国内食物供求缺口驱动海外市场进行有效补给。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是我国今后更灵活、更高效统筹利用国外农业资源、调节国内供需的重要路径[22],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食物贸易合作、拓展进口来源以平衡我国膳食结构,同时强化对境外食物进口的监督检查力度,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

3.推进优势特色食物品牌建设。我国地大物博,优质特色食物资源丰富,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离不开“标杆”品牌,使其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坚持质量引领。要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产业基地加力提效,完善品牌建设体系,拓宽农业产业领域,加大宣传力度,在强化品牌自身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知名度与美誉度,拓展成果附加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社会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践行好大食物观还要处理好增产与增收以及长期与短期的关系。一方面要长期坚持“藏粮于地”的耕地使用理念,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粮食产能提升;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促进农民致富,如以短期直补的政策刺激农民生产在市场上供应紧俏的农作物。

猜你喜欢
营养食物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眼睛需要营养吗
蔬菜与营养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Food(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