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牧蓉,张志静,邓 谨*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然而,目前人才短缺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乡村人才的蓄水池。青年的“三农”认同是影响其服务“三农”意识和行动的重要因素,因而“三农”认同是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思想前提和保障。但现实中,青年与“三农”的实践距离和心理距离都较远,“三农”认同弱甚至不认同成为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掣肘因素。因此,增进青年“三农”认同,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青年人才队伍是当前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成为乡村的普遍现象,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成为乡村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乡村青年人才在思想上未实现“三农”认同或认同不深刻。
“三农”认同是青年在知、情、意、行等不同层面上对农业、农村、农民在国家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贡献与使命的认识、认可与认同,并最终付诸行动。实践中,考察青年群体“三农”认同的现状发现,青年“三农”认同整体薄弱,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对立、认同离散、认同逃避、认同功利等偏向,这成为乡村青年人才开发和储备的现实难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更加明显,一边是繁华的城市,一边是萧条的乡村,不少青年因此产生了“厌农”“歧农”等不认同“三农”的思想。“落后”“愚昧”“脏乱差”的传统印象成为部分青年对“三农”的认知,由此产生“嫌乡爱城”倾向。有此认识的青年只想在城市发展,轻视甚至否定“三农”的社会价值与发展前景,在自我认知中将城市与农村间的差别固化、矛盾深化,他们甚至认为,城乡融合发展会拉低城市发展水平,或者因抢占资源而减缓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认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对立不可能根本消除;认为农村要大发展成本太高,想发展好遥遥无期。
我国长期以来重工轻农的形势形成了城乡发展的二元格局,城乡之间长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农村社会长期处于被动和滞后的发展局面,“三农”发展薄弱甚至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城乡对立现象,部分青年思想上的“三农”认同对立一定程度上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反映。部分青年不了解我国“农村支撑城市”的发展历史,没有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制定城乡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基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未能从根本上理解城乡发展的辩证协调关系,形成了对“三农”的片面、错误认识,甚至产生歧视、偏见心理。
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青年群体总体表现出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关心和积极参与,但仍缺乏对“三农”的系统认知,存在认识表面化、片面化、主观化的偏向。具体表现为城市青年对“三农”的认知多限于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对其了解表面化、片面化;农村青年虽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但对“三农”的认知主观化,不能知农爱农;部分学农的青年学生对“三农”的认知仅限于专业认知,缺乏纵向或横向的全面延伸;在非涉农学校和学科中,课堂内外不涉及“三农”知识,“‘三农’与我无关”的思想并不少见。
导致这一倾向的原因有三:一是“三农”教育不系统、不深入。除涉农院校外,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三农”相关课程,同时“三农”的社会教育模式尚未健全,青年得不到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在涉农院校,青年的“三农”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即使偏向技术实践的教育,也仍和“三农”实际存在一定程度脱节,难以引起情感共鸣。二是存在轻视歧视“三农”思想。部分青年认为知农学农并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现实途径,因而学农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情怀。三是媒体“三农”舆论氛围营造不够。在“流量为王、娱乐至上”的时代,除主流媒体外,其他媒体很少主动宣传“三农”,“三农”被边缘化的现象不改变,很难增进青年“三农”认同。
目前急于跳出“农圈”的现象在农村青年群体中较为普遍。因农村青年更愿意进城工作,导致当下农村人口结构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认同逃避还表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上,绝大部分农村籍毕业生更青睐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大都市,希望在城市得到更“体面”的工作和更多发展机会,不愿意返乡就业或创业。
青年之所以有逃避“三农”的心理与行为,首先,因为城乡生活客观上存在鲜明对比和明显差距。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文环境相对较差,生活条件比较艰苦[2]。其次,对农村农民的污名化造成农村青年的自卑心理,促使他们希望早日脱农。不仅农村的生活和就业环境无法与城市相比,有些人甚至给农民贴上“乡下人”“不讲卫生”“素质低下”的标签。城乡之间明显的差距不仅使这些标签固化,还加深了农村青年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并不认同,希望能尽快摆脱农民身份,实现阶层跨越。最后,受家长思想中的传统旧观念影响。部分农村家长的“城市好”“有出息”“在城市闯就是光宗耀祖”等旧观念和高期待也阻碍了农村青年的“三农”认同。
“三农”认同功利化突出表现在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择业与就业观上。当前越来越多青年大学生或研究生选择“选调生”“西部计划”“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工作”等,而在服务期结束后很少有人愿意继续留在基层工作,更多是借用农村工作经历为以后的就业、晋升、编制奠定基础。青年把“三农”经历和“支农”政策当成“跳板”,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过渡性。这种现象从深层次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对“三农”的不认同。一方面,他们认为“返乡即返贫”,受现实物质环境的外在影响,加之市场经济也催生了青年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功利化观念,使得其在就业上更多地考虑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地域优势等因素,对社会责任、群体利益、国家发展等问题考虑缺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迫在眉睫的现实需要,要实现人才振兴必须为乡村人才创造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对“三农”人才开发和储备的政策力度不能满足青年发展的现实需要,农业农村吸引力不强,创业环境、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基础设施等配套支撑不足,导致青年将基层工作经历当成就业“跳板”。农业农村工作经历是一把“双刃剑”,造成对“三农”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二者并存,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青年更了解、理解、认可“三农”,甚至由衷决定以己之力投身于“三农”事业,同时,实际工作经历也可能让青年“三农”工作者对“三农”事业产生更深的隔阂。以上几种现实问题是乡村人才振兴应该从思想源头着力解决的,这既需要学校加大“三农”方面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力度,也需要形成有利于“三农”认同的社会政策和舆论环境,更需要加快乡村振兴的推进,为乡村青年人才引进创造广阔舞台和硬件物质基础。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3]。可以说,乡村人才核心特征是“一懂两爱”,其实质既要求乡村人才懂专业又要求其有情怀。要做到“一懂两爱”必须具备“三农”认同,这是思想前提。“三农”认同既指向知、情、意层面的知农爱农,也体现在行动层面的强农兴农。观照乡村人才(包括潜在人才)的认同心理,从心理学意义上把握“三农”认同的形成与深化机制,做好乡村人才思想工作,这是解决青年乡村人才“培育难”“留住难”“引进难”问题的前提。
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认同,最初出现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他指出,认同是情感联系最早的表现形式,是主体本能地模仿被视作典范的人来塑造自身,从而达成同一的心理过程[4]。埃里克森完善了弗洛伊德的认同理论,他认为,认同不是本能活动,而是主体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过程[5]。总体来说,心理学上的认同是主体对他人的情感认知、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产生共鸣,并试图与其保持一致的心理活动过程。
青年只有真正认同“三农”,消除自身与“三农”的心理距离,才有可能投身“三农”,只有在心理层次上真正认同“三农”,才能内在生发对于“三农”的责任感,形成心理动机,进而引起奉献“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行为。因此,认识和把握“三农”认同心理规律是引进、培育、留住乡村人才的思想工作基本点。
当然,“三农”认同从无到有、逐渐深入均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认知是主体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在整个心理系统中,认知既是情感、行为等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又受到这些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6]。对事物的认同遵循主体认知心理发展渐进规律,即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三个递进层次。认知和各个认同层次之间不断互动,前者推动后者层次的深入,后者促进前者的扩展。(1)情感认同,是主体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情感是主体对客体的积极反映,对客体的情感认同能给主体带来独特的体验,从而改变其行动[6]。青年“三农”情感认同就是青年对“三农”直接的、正向的、肯定的感性表达,主要表现为对农业基础作用的肯定、对农村新面貌的热爱、对农民人格地位的尊重、对“三农”职业的认可或向往等。(2)价值认同,是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社会价值观念在主体意识形态系统中内化并转化为人格的过程[7]。“三农”价值认同,是主体自觉把“三农”情感共鸣跃升到理性层面,树立正确的“三农”观的过程。体现为主体自觉更新自身价值系统,并将科学的“三农”观内化成自身稳定的价值意识,其标志着主体“三农”情感认同更加坚固与稳定,且能够在“三农”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等心理活动上保持正确性与一致性。(3)行为认同,是主体对于事物完成内化并加以外化的过程,是认同的最高层次。“三农”行为认同,就是主体用实际行动服务和贡献“三农”,并从中感觉到收获和满足感,现实中主要表现为青年乡村人才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扎根“三农”,用专业才干助力“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
层次递进的“三农”认同构成了青年“三农”认同的心理结构,成为主体内在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宗旨,认同的层次越高,主体对“三农”的认知深度、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越趋于稳定,进而成为行动的思想先导和内在遵循,由此内生出一种由内向外的转化动力。因此,引导青年乡村人才逐层形成“三农”认同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思想动力,是留住、引进和培育青年乡村人才的根源性工作。
需要,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渴求或愿望”[8]145,人的需要是本源的。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内在动力”[8]150,人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行为发生的源泉,二者属于人的内部世界,构成人的行为之内在力量。留住其人先要留住其心,始终重视青年乡村人才的内在需要并尽可能使之得到满足,是引进、培育和留住乡村人才的重要切入点。
首先,满足青年乡村人才的物质需要以形成其心理上的安全感与事业心。物质需要是人的基本层次的需要 ,如吃穿住行、医疗、教育需要等。青年在考虑和选择“三农”工作时,必然会考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工资收入和发展资源,进行物质利益的权衡,这无可厚非。这些物质需求反映在心理上,则体现为对生活、工作和发展的安全感和事业的需要。如果安全感和事业心越强,青年也就会越认同从事或将要从事的“三农”工作,进而尽力发挥其专业才能,成为从事“三农”工作的各类人才,比如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的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的科技人才。反过来,这些人才有了良好的发展,他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也会进一步影响其对“三农”认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使认同深化,形成良性循环。同理,如果一些乡村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经济发展落后,乡村人才的基本物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就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此时“三农”认同就会遭遇困境,出现认同偏向,甚至认同消失。
其次,满足青年乡村人才的精神需要以形成心理上的成就感与信念信心。精神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求,主要表现为主体通过认同客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如情感需要、价值需要等。客体事物越是符合主体的精神需要就越容易达成认同。乡村人才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时,如果能人尽其才,发挥其专业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有好的政策激发其信念信心以及使命感和成就感,那么这些精神需求的满足就可增强人内在稳定的认知,从而加深乡村人才对“三农”的认同,形成更高水平的良性循环。反之,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无法形成“三农”认同,甚至会形成认同对立。
对于青年来说,社会支持、社会反馈和社会心理影响是形成或深化“三农”认同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形成认同的重要外部力量,正如马克思强调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三农”认同本质上就是主体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协调。乡村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会伴随各类各级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多方面激励、各行业部门优惠政策与激励政策的扶持等,这些都属于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与“三农”认同呈正相关性,即社会支持力度越大,推动青年认同“三农”的作用越大。从心理学层面来说,社会支持力度和广度能够使一个人因为体认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而产生积极从众或暗示心理效应,并体现出“我应该”“我可以”“我愿意”等心态。因此,重视社会支持对青年“三农”认同的心理影响,是青年乡村人才思想工作的着力点之一,也是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
另外,社会反馈亦能从外部给主体施以影响,并引起是否认同的心理反应。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三阶段”说(服从、同化、内化三阶段)认为,人的态度从被迫接受到自愿接纳再到主动内化的转变,外部的导向和反馈作为一种外在压力(或推力),其作用不可忽视。对于乡村人才振兴,社会反馈中既有明确国家层面的倡导和呼唤,也有对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引导和激励,还有社会对于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肯定和褒扬,亦不乏民众对善为善成乡村人才的赞誉和尊重,这些积极且正向的社会反馈对主体认同心理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使青年对“三农”的认知和行动实现内外一致性体认,并促使这种外部力量进一步转化成内部力量,形成“三农”认同[10]。因此,做青年乡村人才工作,一方面要在思想上重视社会支持和社会反馈对其认同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在乡村振兴实际工作中切实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完善积极的社会反馈机制。
青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力军。“三农”认同通过心理机制不但能形成青年的“三农”思想,还能引起青年投身“三农”的行动,因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下,要切实增进青年的“三农”认同,以“三农”政策为导向、“三农”教育为核心、“三农”实践为依托,联动协同发力,加强青年乡村人才的思想保障。
增进青年“三农”认同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首要的是青年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大趋势、大环境、大背景昭示其时代使命。人们对于大趋势、大环境和主旋律的体认,是认同产生和深化的最大心理根基。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1]28-31,也体现为系列“三农”政策的实施,这是青年“三农”认同的大趋势和大环境,可以使青年把握国家发展脉搏,增强“三农”认知,将国家“三农”发展的外部需要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从而认同“三农”并自觉地将个人发展与“三农”事业发展相融合。
1.权威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相关政策出台领航青年“三农”认同。“十四五”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明确强调乡村振兴的战略地位和发展“三农”事业的战略意义,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中央和地方都特别强调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多种乡村人才政策等,诸如“神农英才”计划、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政策、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等政策,以强化乡村人才保障机制。国家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11]。
相应地,各地聚焦青年 “三农”认同实际,因地制宜落实“三农”人才政策,围绕“引、育、用、留”,凝心聚智,筑好人才之“巢”,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12],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为青年乡村人才振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激发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扎根基层一线。可以说,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各种乡村振兴政策导向,不但从国家层面为青年勾画了未来发展的蓝图,领航国家发展趋势,还从心理的层次为青年提供最可靠的选择倾向和心理追求,政策的引导、支持、倾斜大大促进了青年对“三农”的认同。这些政策背景与政策实施的实践构成青年体认与接触“三农”、理解与认同“三农”、选择与奉献“三农”的重要外部推力,能有效推动青年“三农”认同的形成。
2.科学化、配套化、衔接化的相关政策传播助力青年“三农”认同。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的政策,但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受政策种类繁多、解读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反馈不通畅等因素的影响,政策主体和受众之间产生政策信息差或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政策的导向、引领、激励作用发挥不到位。因此,在政策的传播过程中强调科学化、配套化和衔接化十分必要和重要。要不断完善“三农”政策“N联通N”多向传播、推进、贯彻的方式,以提高政策传播效果。
一方面,协调联动政策传播主体的供给“N”,形成立体的政策信息传播与落实格局。政策的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充分利用官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会等政务平台,以实用手册、科普图解、纪实视频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的力度,打破“信息孤岛”,搭建起主客体间的信息桥梁,使受众掌握政策内容、理解“三农”的战略性价值和基础性意义,此为显性的政策引导。同时,高校、家庭、社会等间接主体要在政策宏观引领下,搭建起“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机制,系统全面向青年传达、解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前景、战略布局、“三农”发展目标、政策环境等,以效率为导向真正发挥好联通、桥梁、转化作用。
另一方面,激活政策传播受众的需求“N”,打造畅通有效的政策信息反馈格局。政策传播离不开主体与受众的互动性,“政策受众的主体能力状况对发挥促进政策精准性的能动作用有着重要的支撑意义。”[13]也就是说,农业和人才政策的传播要充分体现政民互动特征,要配套相应的互动技术、人员支持和机制保障,全力破解人才政策反馈难、反馈慢、无回应、形式化等问题。通过有序有效参与政策反馈的互动、衔接,实现政策供给“N”与政策需求“N”的互联互通,既提高政策传播的完整性和高效性,又促进政策主体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动态调整和完善政策,最大程度以政策的引领、支持、指导和帮扶,促进青年成长、发展和成功,进而以实践增进青年“三农”认同。
3.精准化、长效化、实操化相关政策落实巩固青年“三农”认同。当前,青年“三农”认同现状不容乐观与“三农”人才政策在制定、实施、评估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无关系,基于国家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发展方向, 确定、完善和稳定政策落实机制,制定实施评估体系,提升政策信效度,让受众更安心、更笃定,可以从外部促进青年的“三农”认同。
首先,推进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精细化,让青年选择“三农”因政策而更坚定。为保证青年职业长足发展,避免短期服务的局限性给青年职业造成的“下不去”“留不住”“流不动”隐患,避免一些政策条款内容宏观笼统、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就要切实关注青年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建立系统而完备的长效服务机制、期满流动机制等,并从薪金待遇、生活福利、发展机会等方面给予更科学、周全、长远的激励、保护、关怀和帮扶,消除政策不确定性给青年带来的迷茫或顾虑,让青年全身心地投入“三农”事业。同时,为避免青年“跳板式”运用政策,可视具体情况将人才政策目标由“吸引人才到基层就业”逐步转变为“为基层培养有意愿、有能力的优秀人才”[14]。这些都可以从切身体验层次上夯实青年对“三农”的认同。
其次,推进政策实施可操作化、落地化,让青年投身“三农”路径更清晰。各级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地方行政部门或高校为响应号召形成了诸多落实举措,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落实不到位、监督形式化的问题,导致政策落实未达到预期效果。为此,一方面,要灵活、有针对性地利用助推型方式(如涉农院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设立学科、搭建平台)有效推进各级各类政策实施,并完善政策落实的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机制(如运用法律保障机制、完备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推进“三农”青年人才政策评估常态化,确保政策的信效度,切实保障青年人才在农业农村领域安心实干。此外,涉农院校作为重要的“三农”人才培养机构,要从高校就业指导的角度促进政策的落地,既要通过课堂课程、专题宣讲、校园媒体、党团活动等途径促进政策信息权威、及时、有效流通,还要从涉农学生的发展和利益出发,不断实操化院校层面的支农和助农政策,并因地、因时制宜,以有效服务为青年认同“三农”提供心理转化为行为的现实接口,切实联通政策源头和涉农人才的受众端头,畅通认识“三农”的通道,强化认同和投身“三农”意愿。
从青年“三农”认同现状看,自觉认同的局面尚未形成,而且面临诸多影响因素,而教育仍是构建人的认识和增进认同的主要渠道。因此,通过连续、系统、全面、科学的“三农”教育,不断深化青年对“三农”的认识,夯实认知“三农”理性基础,严守认同“三农”的主阵地,以推动实现青年“三农”认同的知行转化。
1.以系统性主题教育合力培育青年“三农”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15]全社会多元多样的“三农”教育要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培育民众的“三农”意识。“三农”认同最容易形成于青年时期,因而加强青年“三农”教育是重中之重,“三农”教育的重点在专业性的科学教育。“三农”通识教育要强化人类的“三农”基因和发展根源,追溯中华优秀农耕文明、呼唤乡土根脉,诠释“大国三农”丰厚的历史底蕴,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三农”观,使青年担当起助农兴农的责任与使命。“三农”典范教育要深挖典范背后的“三农”意义、故事和精神,以此触动人的心灵,引起共鸣,进而产生认同,这也符合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即“人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16]与“三农”相关的历史人物、科学家、学者、优秀干部、先进群众等典型人物及他们的典型事迹,或者公众视野中的典型数据、典型国际博弈事件都可以引起关于“三农”的思考和再认知,通过典范教育引领知农、爱农、兴农的风尚。“三农”艺术教育要求各种艺术形式要发挥好主题导向作用,走近“三农”、讴歌“三农”;“三农”宣传教育要求各媒体大力宣传乡村振兴发展成果,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营造尊农、重农、爱农的舆论氛围。通过多元、广泛而积极的“三农”教育来增强青年对“三农”积极的情感反应,让青年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氛围中形成不忘根本的“三农”意识。
2.以专业性科学教育着力提升青年“三农”素质。乡村人才的“三农”本领和素质是其“硬本事”,也是其认同的关键因素。
首先,通过农学学科教育培育高层次“三农”人才。现阶段农业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素质的农科人才,“这些人才(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科技人才)中的高水平人才尤为关键,农学教育则是培育这类人才的摇篮。”[17]改革开放以来,农学教育已经形成“农业专业专门教育、农民素质教育、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格局,逐步形成以农业专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为主的农业专业专门教育,以农民学校培训、岗位培训和资格证书培训为主的农民素质教育,以农村骨干、农技推广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教育体系和格局[18]。目前,因农民文化水平整体比较低,人们“三农”观念和情怀在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有所淡化,农学教育发展相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一些教育领域发展相对滞后,加之教育投入不足等原因,农学教育的潜力和红利尚未完全释放,“三农”高层次人才队伍还不健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业强国的建设,叠加“新农科”建设使命,农学教育已全面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农业科教正逐步做强做大,加快布局新农科专业,提升了科教界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能力。因此,通过专业性农学教育增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实现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等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高层次的“懂农业”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19],有助于青年因为自身的专业性、创新性以及成就感、优势感而笃定“三农”的时代价值和自我的选择价值,进而内生“三农”理性认同。
其次,通过系统涉农教育培育大量“三农”人才,并增强其职业感与归属感。涉农院校青年学生和研究生是乡村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农村青年是乡村人才的主力军,抓住农村青年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要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和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有针对的培养,完善乡村本土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育机制,强化以农民学校培训、农民岗位培训、农民资格证书教育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强化以农村骨干、技术人员和农业管理干部继续教育为主的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为乡村振兴培育农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服务人才等。通过科学的教育安排、合理的教育方式、持续的教育效果逐渐使青年建立对于“三农”的全景认识,从而形成可靠、稳定、科学、理性的“三农”思维和优势。让青年因为多元的涉农教育而认同涉农职业,愿意并安心回乡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3.以多元性情感教育助力涵养青年的“三农”情怀。当前涵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刻不容缓,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挖掘多元的“三农”情感教育方式,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现实变化、发展成就、生态环境、特色民俗、乡情村貌等维度的标志性资源,在不同阶段对青年进行“三农”情感教育,让青年有奉献“三农”的硬实力,还有热爱“三农”的情怀,听得懂乡音,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通过心理联系产生对“三农”的无关物质、无关回报的信念信仰。这种力量在现实体现为对于农业科技的执著、扎根黄土的坚毅、奉献农村的决心等。总而言之,增进青年“三农”认同,需要形成既有系统性又有专业性和情感性的重农、爱农、兴农的多元教育合力。
青年尤其是城镇青年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真正接触过“三农”,不能真正明白“三农”的战略意义,不能真正理解习总书记强调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20]这句话的分量。“三农”认同说到底要归于实践。唯有实践,才可能有真体会和真情感。“三农”实践是打通认知和行动的接口,能够开辟知转行的主通道,同时也契合青年注重切身感受的心理特点,即“在信息来源多元快捷的时代中,青年学生更相信通过自己实践得出的判断”[21],能助力其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1.“三农”专业技能实践有利于青年因发挥专长而激发责任感和成就感。“三农”专业实践要求青年走向大地、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实实在在从事具体“三农”工作,投入时间和精力,有亲身经历后“三农”认识和情感认同程度也会加强。如农业高校的育人、科创、助农“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大大增进了农学学生对“三农”的认同和真情实感。其做法是让每届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深入“三农”一线,扎根田间地头开展科学研究,接续助力“三农”现代化发展。这就与本土青年在自己家乡生产生活方式相似,避免了以往实践活动时间不连贯、内容不深入、体验不深刻的局限,使青年能亲身感受并参与“三农”建设,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把论文写在黄土地上,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对“三农”偏见,重塑“三农”印象,增进“三农”认同并勇于担当“三农”责任。
2.“三农”管理服务实践有利于青年因学以致用而生成使命感和价值感。“三农”管理服务实践既包括本土青年人才通过选拔和培养在管理和服务岗位的长期性实践,也包括针对大学生、研究生的中省级选派项目或后备计划等过渡性实践,二者都以沉浸式生活方式完善或再塑了他们对“三农”的认识。如国家选派项目“大学生村官”就是为村级组织特设的岗位,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项目要求大学生村官了解熟悉农村工作,贯彻落实涉农政策、深入农村、走进农户、学习实用技术、完善村情档案、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发展建议。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服务实践,青年的“三农”认识必然深化。另外,本科生、研究生的定点农村支教活动、对口医疗支援或健康帮扶实践活动,涉农专业学生的驻村驻站研究和实践活动,还有高校援疆、援藏、定点帮扶挂职等深入“三农”的实践活动,使青年置身农村现实、贡献学识、展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也收获成长,是再塑其“三农”认识与奉献“三农”意愿的重要契机。总之,多样的“三农”管理服务实践为青年真正认同“三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真实的环境和有效的机制助力增进青年的“三农”认同。
3.“三农”科研调查实践有利于青年理论结合实际而产生现实感和收获感。科研调查实践对青年来说,创造了了解和理解“三农”的机会。高校普遍推行的“三下乡”主题调研实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实践,以及农学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项目主题实践或其他人文社科专业“三农”相关的社会科学调研实践,都是此类“三农”实践。这本身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用实践求证理论的过程,不仅有利于青年深化理论、增长学识,提升能力,也能将自身“三农”认知从头脑走向现实,从而进行调整或升级,也会对其日后的“三农”选择发生影响。总之,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三农”实践都是增进青年“三农”认同的重要途径,由心理将内在认知和外在践行联接,联动推进“三农”认同深化。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振兴引领支撑,而加强乡村人才振兴的思想保障必须增进其“三农”认同,因而要以“三农”政策引领时代主旋律领航“三农”认同,以“三农”教育严守认知主阵地塑造“三农”认同,以“三农”实践打开知转行主通道夯实“三农”认同,三者力量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联动协同发力,共同构铸青年乡村人才“三农”认同的主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