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

2023-02-24 21:18:41阮班录郭俊炜
西北园艺(果树) 2023年6期
关键词:土壤农业

阮班录 郭俊炜

“中医农业”这个概念,2016 年由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提出, 因其倡导了应用中国文化瑰宝中医的相关理念及技术方法解决农业问题, 利于减少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 实现农业生态环境改善, 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具有明显的系统性、 综合性、 整体性, 以及应用中草药产品等特点, 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即在全国范围引发了广泛的试验示范与创新探索。 以下是我们学习中医农业相关知识与成果, 以及从事中医农业实践的一点体会,供商榷。

1 中医农业概念

中医农业是以中医思想为指导, 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 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和集成创新,为农产品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综合防控思路,为种植业药肥“双减”和养殖业“无抗”生产提供有效、可行途径,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2 中医农业基本理念

2.1 生命至重的“三本”观 一是以人为本,中医农业始终把人的健康放在首位; 二是以农为本,农业提供了人类生存基本生活资料,自古以来对于民生和国家管理都是重中之重; 三是以食为本,中医农业从生产健康食品入手,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条件。

2.2 系统与综合分析的“整体”观 中医是以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也是如此。 一个农业的生产单元即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也就是一个整体,中医农业从构成农业生产生态系统的整体来思考,合理配置和利用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有效调配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建立一个有利于动植物健康生长的生态环境,生产安全健康农产品的农业体系。中医农业是以动植物健康为核心, 以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以及信息平衡为基本评价标准,强调顺天应时的“天人相应”,对立统一的“阴阳平衡”,生克制化的“五行系统”。 道法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整体着眼、协调发展是中医农业的基本要求。

3 中医农业基本原则

3.1 扶正祛邪,强基健体

1)扶助正气,改善基础营养与生存环境。中医学理论中,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对于农业来说,扶正就是通过供给农作物或畜禽必需的基础营养, 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满足其健康生长需求(生态环境、均衡营养和生物能量),培育健壮体质,为高产优质打好基础。对于种植业来说,一是要重视土壤培肥,二是要重视排灌控湿,三是要重视调光控温,四是要重视气流营养。

2)祛除邪气,防控害源。中医祛邪就是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促进正气的保存和恢复,从而使人健康长寿。对于农业来说,祛邪指的是防控病害、虫害、恶性杂草等害源。 世间病虫草害等的存在均有其合理性与价值, 其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发挥着不同功能,并非必须将其赶尽杀绝, 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不造成生产损失即为适度。

动植物病害多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抑制这些病原微生物的肆意蔓延, 才能防止侵染或减轻危害;虫害多直接蚕食动植物机体,更应控制在一定限度。田间杂草常与作物竞争营养、阳光等,应根据其危害程度与特点,采用环保、廉价、高效的防控措施。一些与作物生长竞争程度较低,且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防止土壤板结的杂草,还应充分利用。

3.2 三因制宜, 灵活施策 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三因”制宜。农业亦是如此:因时制宜就是按照不同季节和昼夜变化所引起动植物生长发育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对措施;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立地条件等确定管理对策; 因物制宜就是考虑动植物种类、品种、年龄、生长势、产量,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与策略。

3.3 标本兼治, 预防为主 畜禽疾病及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是通过症状显现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可能只是现象,不是本质。中医农业既要解决问题的表象(“标”),更应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根源(“本”),标本兼治才能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因此,在治“标”的同时,还应充分收集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其“标本”状况,找准“本”的应对方法,那么“标”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治本是关键。 农业种植中,土壤为本,植物为标;植物地下根为本,地上茎叶为标;土壤肥力、温度、湿度等及植物抗病能力为本,病症为标。 首先应从土壤培肥入手, 做好土壤修复改良,从健康种苗培育着手,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增强抗性,从根源上降低发病概率;一旦出现受害症状,应积极治疗。 因此,中医农业如同中医,是通过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诊断找到病根,从思维到行为再到结果的系统全面诊治, 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诊治。

中医倡导“治未病”的疾病预防思想。 在农业病虫害防控中,也要坚持预防为主,根据天气等自然因子变化规律、 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做好预测预报,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3.4 培育良种,抓住根本 在人体生命与健康中, 中医学非常重视先天禀赋与遗传基因的主宰作用。中医农业也强调良种的重要作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良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 根是植物各器官中最重要的“根本”,根深才能叶茂;从生产目的看,优质高产高效健康是根本之根本。 中医农业强调一切农业生产措施的设计实施, 都应针对性解决各类根本问题。

3.5 万物皆药,为农所用 中医学认为“万物皆是药”,特性各异,皆可为人所用,包括我们眼里的害虫也有一定的益处,应避其害,用其益。农产品都有各自性能特点与功用, 对人体健康功效不同。 中医农业强调生产兼有药用和食用属性的产品,增进人体健康。

应用中药是中医农业的特点之一。 中草药不仅可以防治人体疾病,而且有自然性、多功能性、无残毒、不产生抗性、双向调节、灵活多样、良好的适应性、经济实用性、制剂多型性等特点和优势,在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是开发中医农业投入品的基础。

4 中医农业技术体系

4.1 以综合整体观为指导的农业产业协调发展体系 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依据当地自然禀赋各有特色。按照特色确定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与侧重,保持系统内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种植业、养殖业内部具体内容的确定如此,具体行业的发展决策更应如此。 要根据农林牧副渔业发展要求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宏观上选择搭配,统筹布局整个农业产业,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互不相干的行业分隔开来。 现在有很多环境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功能单位的断裂或不协调导致的,比如种植与养殖的不配套、隔离等,大型养殖场粪便、 动物尸体等本来应该回归农田培肥土壤,却成了环境污染的来源,而同时农业种植因缺少有机肥来源而出现地力下降的问题等。 只有将种养结合、各业配套协调发展,形成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经济高效生态农业的转型,最终达到环境保护、食品健康、人类健康,促进农业提质增产高效,更好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2 以食药两用健康食品为目标的种养导向体系 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安全健康是基本目标。在农业种养中,尽可能选择在自然状态下生产就有食药两用功能的品类, 譬如国家卫健委目前已经公布110 种食药同源中药品种。同时,生产中还应采用相关技术赋予农产品特殊的保健功能,提升其商品价值,譬如生产富硒产品、高钙产品、SOD 产品等。

4.3 以土壤健康为基础的科学用肥体系 土壤是作物生长所需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与其他生物信息交流的主要场所, 只有土壤健康了,作物才会健康。健康的土壤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 与植物根系间可以产生复杂而有序的有机互动,生产健康农产品,进而促进人类健康;也能改善水和大气质量,降解和抵抗污染。因此,土壤健康与农作物健康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现代农业以作物产量等指标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以作物消耗的N、P、K 等营养元素的量作为施肥标准,实现了“精准”施肥,但忽视了土壤健康。加之土壤有机质偏低,进一步造成土壤退化、板结,理化性状恶化。 中医农业以维持土壤生产力、保持或提高水和空气质量,增进作物健康为衡量标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结构、团聚体稳定性、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含量等为基本指标, 其中土壤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分解、 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缓冲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壤健康培育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施肥。首先要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次要减施化肥, 注意养分平衡, 补充微量元素缺失; 最后要合理使用不是肥料胜似肥料的中草药、矿物质土壤改良剂,这些产品既是土壤改良剂保养剂,又是植物保健剂营养剂。

4.4 以物种多样性为保证的立体种植体系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种植业中, 良好的生物群落结构是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 生物多样性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群落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确保农田系统稳定健康。

中医农业就是要将中医相生相克(即各事物间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动态平衡)的机理应用于种植业体系建构,也就是用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物群落营造良好环境,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不利于有害生物生存发展的群落抑制有害生物, 从而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实现产量、品质提升。

在生产中, 要保证不同生态类型的作物共生互利和当地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关键是要按照具体目标作物种类及品种生长发育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其在时间、空间上可以实现相生相克作用的群落及品种, 通过间作、套作、建立隔离带等立体种植模式,增加系统内生物多样性,构建合理的立体种植体系。

4.5 以中草药产品为主的农业投入品体系应用中药复方为人体治病是中医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应用中草药产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是中医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与亮点。当前植物源农药与兽药已经广泛应用, 对这些药剂的成分机理研究也较多。在此基础上,中药复方产品及其效果的研究开发使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量实践证明, 植物的很多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调节作物/动物生长发育,诱导作物/动物产生抗病性或抗逆性作用。在种植业方面,中草药投入品不仅可以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还能防病治病,而且连续使用不会产生抗性,可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养殖方面, 中草药投入品多是从多味中草药中萃取的生物制剂,有效成分为全新的生物活体,不仅可以替代各种抗生素、激素,还能防治各种疾病。

概括起来, 中医农业投入品包括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植物保护产品、清洁剂和消毒剂、动物饲养添加剂及营养物质等, 其中利用中草药配伍原理、生物发酵原理、有益成分萃取原理等生产的植物源两药(农药、兽药)两料(肥料、饲料)是中医农业主要投入品。

4.6 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诊治体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也是中医农业诊治病虫害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与技术途径。就植物病虫害来说,通过“辨证”可区分引起病虫害的外因和内因, 然后利用各种手段“论治”[即通过观察症状与危害情况、 查询发展过程、确定病虫(内因),结合环境条件(外因)综合分析,确定原因,提出处理方案]。 “辨证”的具体维度包括品种特性(抗性)、长势、产量、物候期(节气)、栽培模式、栽植密度、生育环境(气候、地形地貌、土壤肥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论治”的具体方法有:加强综合管理(肥水调控、花果调控、扶正促旺、开角抑旺、抑顶促侧、改善风光、改土换土、更新品种、设施应用等),提高抗性;控制病虫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控等)。动物疾病的防控、农业综合问题的解决也是同理,必须系统、综合、整体、全面分析,辨证论治。

5 发展中医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 发展中医农业存在的问题 中医农业是一个新概念、一种新模式,其理论和技术尚在探索完善中,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还未完全统一;与生产中常用化学产品相比, 中医农业投入品还比较少,其效果也相对缓慢,影响推广应用;中医农业专业人才奇缺,研究力量薄弱;中医和农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 共识尚未形成, 把中医和农业的创新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还需要一个过程。

5.2 对发展中医农业的建议

1)政府引导,统筹发展。中医农业对促进农业健康、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发展中医农业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做好顶层设计,部门相互协作,提供政策支持,统筹社会力量。

2)科技引领,规范推进。聚集多方科研力量开展中医农业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和技术创新; 开发高质量中医农业投入品, 制定相关标准,培育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中医农业技术、生产、投入品、文化体系等。

3)多种途径,培育人才。 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培养不同层次中医农业专门人才,也可通过设立中医农业专项人才培育计划、 专项科研项目计划等方式,吸引中青年人才集聚。

4)加强合作,促进交流。 近年来不少省市地区开展了中医农业试验示范, 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应协调相关组织机构,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观摩会等方式加强合作,促进交流,相互学习。

5)协同聚力,做好宣传。提高中医农业知晓度与推动中医农业发展必须同步进行。 应大力宣传中医农业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让更多生产者应用中医农业技术, 让更多消费者消费中医农业产品,推动中医农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土壤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土壤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8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灵感的土壤
学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36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