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海升果业”由盛而衰带给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3-02-24 21:18:41王宝秀
西北园艺(果树) 2023年6期
关键词:宁县建园矮化

王宝秀

甘肃宁县海拔860~1 760 m,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 369 小时,年均温8.7 ℃,年降雨量566 mm, 年无霜期168 天左右,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 2022 年数据显示, 宁县苹果种植面积45 万亩, 年产量50 万t, 年产值25 亿元, 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

2 727 元。 2017 年,宁县荣获“中国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

宁县在扩大苹果产业规模的同时, 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先后建成海越、庆新、陇东红等贮藏企业28 家, 苹果年贮藏能力达到12 万t;建成通达、恒瑞康等加工企业16 家,年生产浓缩果汁、 精细粉5 万t; 完成产品出口认证15.3亩,果品销往国内20 多个省市,果汁、果粉出口多个国家。宁县苹果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博览会金奖”等23 个奖项,建成全国最大的自根砧矮化密植基地,矮化密植苹果面积11 万亩。

在宁县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 海升集团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014 年,为加快宁县苹果产业发展步伐, 宁县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全球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企业海升果业, 在焦村镇街上村建设矮化自根砧密植苹果示范园1 000 亩,引领全县共发展“三高五化”(高定位、高技术、高效益,苗木良种化、栽培密植化、管理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海升模式”苹果园超过10 万亩,涉及38 家企业、29 个合作社、239 个村集体、141 个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和4 330 户农户。

然而,经过近10 年发展,“海升模式”苹果园大多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其中,海升集团投资建设的示范样板园及冷链企业于2021 年破产。 2023 年,宁县县委县政府从保产业、促民生角度出发, 成立应对海升果业破产风险化解工作专班,成立托管公司全面接管海升果业, “海升模式”在宁县以失败告终。 在此前后,甘肃张掖、灵台、崇信等地所建海升果园也都相继放弃管理。

1 海升模式的缺陷

海升破产对我国苹果产业影响巨大。 回头看宁县海升模式发展历程, 我们发现其存在很多缺陷,严重脱离国情,在果业现代化进程中步子过大,造成巨大的财力和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

1.1 建园成本高 “海升模式”是海升集团于2012 年从欧美引进的苹果矮化密植建园模式,宁县海升苹果示范园栽植时采用矮化自根砧大苗,应用成花容易的夏红品种,1 年建园,2 年结果。 建园时花巨资配套了支架设施、滴灌设施,建园标准较高,引起各地高度关注,苹果主产区纷纷与海升合作,大建样板园。海升曾计划在全国建10 万亩样板园, 但因为建园成本太高,远远超过了海升集团的承受能力, 以苗养园计划实施并不顺利。 于是在2018 年前后,海升将发展计划缩减到5 万亩,停止规模扩张,但已建果园的巨大投资最终还是压垮了企业。

苹果矮化自根砧以须根为主, 主侧根欠发达,树体固地性差,吸收功能弱,对肥水要求高,生产中需配套支架和滴灌设施, 以提高树体支撑能力,满足树体对肥水的需求。为了实现早结果的目的,必须用3 年生以上大苗建园,建1 亩海升模式果园的成本在8 000~20 000 元,有的地方通过银行贷款,举债建样板园,高额的建园投资为产业发展埋下隐患。

1.2 运营成本高 海升从国外引进矮化密植栽培模式, 主要看好这种模式进入结果期早、管理省工的特点, 却忽略了我国土地经营制度、 苹果品种、 种植管理方式的实际, 导致模式本身具备的优势难以发挥, 极大地增加了运营成本。

欧美苹果种植者有自己的土地, 不需要支付土地租金,而我国土地归集体所有,由农户承包经营,企业规模化种植苹果需租用土地,海升建园土地年租金800~1 000 元/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苹果品种不同,结果难易程度有差别。海升引进的夏红苹果易成花,进入结果期早,主要用于榨汁,无需套袋,管理粗放,比较省工。我国苹果主要品种是红富士,这个品种成花较难,进入结果期晚,生产管理精细,需拉枝促花、果实套袋,用工量大。 而我国果园机械化程度低,苹果生产中有些环节还要依赖人工, 企业制果园年用工量50 个/亩左右, 每年仅人工运营成本就在4 000 元/亩以上,加上肥料、农药、管理人员工资等,成本高达6 000~7 000 元/亩,高昂的运营成本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

1.3 种植风险高 苹果产业是高风险产业,不但面临市场风险,而且面临自然灾害风险。由于苹果产业的开放性和高效性,市场行情好时,会有大量社会资本和企业、农户跟进发展,导致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产能过剩,出现卖难,甚至造成亏损,市场风险较大。

苹果生产过程中易受晚霜、干旱、冰雹、大风、极寒等自然灾害影响,甚至会给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 2021 年,陇东苹果产区许多企业制苹果园,因为雇不到采摘苹果的工人,导致大面积苹果来不及采摘,被冻坏在树上,造成巨大损失,企业元气大伤,无力经营,放弃管理。

1.4 竞争对手强大 农户种植苹果不计劳动力成本,为了追求生产效益最大化,生产管理力求精益求精,做到极致,所产苹果质优价高;而企业制果园受生产成本制约, 没法做到精细化管理,所产苹果在品质上与农户的没有可比性,卖不上价, 种植苹果就不赚钱, 甚至还要赔钱。面对数量众多的农户,企业制果园没有竞争优势。

1.5 效益低于预期 宁县农户种植苹果,效益好的亩收入可达3 万元。 海升基于对农户生产效益的调查, 将海升模式果园的亩效益设定为1 万元。 但实际亩收入多在3 000~4 000 元,远低于预期,与海升推广时的宣传有很大差距。投资大,收益低,企业亏损严重,在没有资金注入的情况下,企业资金链断裂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是我国企业制果园所面临的普遍现象, 而且种植规模越大,存在的问题越突出。

2 宁县“海升模式”发展带来的启示

1)苹果产业发展模式可借鉴,但不可复制,只有适应国情,才可持续发展。宁县苹果产业发展中既有传统的乔化大冠稀植模式, 也引进了海升的矮化密植模式, 群众还创造性应用了乔砧嫁接短枝型品种宽行窄株种植模式。

从实际应用情况看, 乔化大冠稀植模式亩栽植株数少,前期覆盖率低,土地利用率低,进入结果期晚,前期产量低,不适应苹果短周期栽培形势。海升矮化密植模式建园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目前我国农村投资能力有限,难以大面积普及。乔砧嫁接短枝型品种宽行窄株种植,有效综合了传统乔化大冠稀植与现代矮化密植的优点,土地利用率高,根系强大,树体支撑力和吸收功能强,建园不需要设立支架,成本低,树体成花容易,进入结果期早,产量稳定,果实品质好,管理相对省工,发展潜力巨大,是适合宁县县情的发展模式, 今后应作为苹果建园的主要模式。

2)量力而行,适度规模经营。宁县苹果生产经营模式,根据主体不同,有农户经营、大户(家庭农场)经营、合作社经营和企业制经营4 种。其中,农户经营地块分散,种植规模小,管理费工,有的种植面积小,收益低,农户要兼职打工,精力分散,果园管理较粗放;家庭农场种植规模通常30~50 亩, 农场主专职经营果园, 管理到位,收入高;合作社经营规模有大有小,效益有好有坏; 企业制果园规模大, 常会出现投入不足、经营混乱问题,效益最差。

从宁县的苹果经营实际看, 家庭农场是较适宜的经营模式,种植规模50 亩以内,风险可控,管理措施可以落实到位,应大力提倡,引导发展。

3 “海升果业”破产风险化解的设想

2021 年宁县“海升果业”破产后,当地政府一直在积极寻找比较理想的风险化解方式。2023 年,宁县借鉴甘肃张掖化解“海升果业”破产风险的经验, 由政府组建公司托盘接管了海升果业,但全县仍有3 万~4 万亩企业制果园也面临破产, 需要探索一条稳妥的化解企业制果园破产风险之路, 以促进苹果产业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根据张掖经验及宁县周边果业发展经验,政府托盘接管只是权宜之计,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破产企业难题, 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客观地看,宁县“海升果业”为代表的企业制果园已经度过童期,大部分进入盛果期,只要投资和管理能跟上,是可以实现盈利的。可考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社会资本投入, 实行小规模分包经营的方法,鼓励农户经营,让农户受益。 农户种植30~50 亩苹果, 经营得好, 年收入可达15 万~30 万元,比外出打工收入高。这样既可吸引农民就地就业,促使农村劳动力回流,又能盘活资源,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宁县建园矮化
蓝莓建园技术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5:08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4:52
苹果建园技术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4:52
甘肃宁县:果园防冻出新招 农民增收有利器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一件奇怪的事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0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 12:31:18
山地柑桔建园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57
矮化盆栽菊花的方法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6
【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