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磊,孙冬梅
(1.南京理工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2.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位,其治理主体包含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由“单位制”“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型,除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之外,社会中多元主体也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以社区组织间、党群间的关系调适为基础,能够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高质量发展。[1]新时代背景下,党建下沉进一步促进了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然而仍存在组织较松散、凝聚力不足、活动流于形式、职责划分模糊等问题,尤其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有待完善。对此,有学者指出社区党建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党建缺乏系统规划、理念不创新、组织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方面。[2]正是这些方面的短板制约了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因此,有必要对社区党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寻求走出社区党建治理困境的新路径。
近年来,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作为一种基层党建的新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对推动党建工作持续创新、促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其社会服务职能愈加凸显。与此同时,高校人才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呼声也愈发高涨。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与社区结对共建的优势,促进高校与社区党组织持续高效的共建合作,提升双方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与凝聚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当前,学界对于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研究逐渐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理论出发,探究结对共建的价值意义、类型方式、现实困境以及实践路径。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现有对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研究大都从高校与社区所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出发,论述二者结对共建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通过对共建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总结既有共建成果,进而指出高校与社区党建共建存在的困境及解决方案。也有部分学者采用了案例研究法,结合具体共建实践,探索结对共建的经验与启示。[3]概而言之,既有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在宏观视野上对高校与社区党组织党建共建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并探究实践对策;另一种研究采取了微观的个案研究方式,总结出具体的实践经验及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些研究为我们继续深入探究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的结对共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然而既有研究较少从特定的理论视角出发或应用系统的理论框架,对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实践进行研究,这使得这些研究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因此,有必要运用理论视角并搭建理论框架,对当前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实践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指出高校与社区党建共建存在的现实困境以及实践特征,探索结对共建的具体对策,以拓展相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近年来,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实践不断涌现,为师生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社区利用高校资源更好服务群众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共建实践仍然存在部分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1.当前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基本类型
(1)志愿服务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与使命之一,志愿服务构成了两者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一方面能够引导党员师生走进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可以凝聚社区党员力量,让共建双方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交流互鉴,将社区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具体而言,志愿服务的实践形式包括:其一,对社区弱势群众进行重点帮扶,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如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进行帮扶照料;其二,基于社区实际需求提供便民服务,如参与卫生清洁工作、发挥专业特长帮助社区群众解决生活难题等;其三,开展社区科普服务,主动向社区居民提供科技知识、法律维权知识、劳动技能知识的宣传与讲解,提升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养。
(2)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作为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党组织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是实现共建成效的重点、难点所在。高校储备着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而社区则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举办理论学习活动的意义正是在于双方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建设党员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基地。[4]在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的实践中,理论学习始终扮演重要角色,内容既包括党建相关的政治理论教育,如高校向社区派驻师资进行理论培训、主题教育、系列宣讲以及专题研讨等;也涵盖党建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如对党建的规章制度、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发现新问题、解决新困难的能力。
(3)调研实践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中存在着大量有待提炼的理论知识与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为师生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长实践才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始终是党员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性工作。[5]当代大学生应当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在调查研究上多下功夫,踏踏实实增长才干。在实践中,高校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深度参与社区服务。一是通过设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志愿精神。如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等。二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促进其对社会的认知与了解,提升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为大学生提升社区助理岗位等实践机会,形成大学生在社区管理服务中了解社区基本情况、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模式,同时也有利于凝聚高校青年力量,助力社区治理。
2.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实践的问题
(1)被动化、形式化的思想阻力尚未完全破除
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路径,更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高校与社区的结对共建需要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高校一方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在内的社区一方树立正确的结对共建理念,摆正结对共建的心态,认真学习和研究结对共建的理论知识、操作程序以及实践价值。当前仍然有将结对共建视为强制性任务的现象存在,共建过程中存在形式化、流程化的现象。[6]由于缺乏创新活力与共建动力,导致共建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将专业化、理论化的知识充分应用于社区治理的活动中,有些时候甚至是流于形式,无法保证共建产生实际成效。总体而言,表现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淡薄、共建双方主动性不强、共建活动的创新性不够。
(2)共识性、全面性的原则规划尚未清晰明确
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的结对共建活动要取得成效,就需要制定清晰明确的共建规划,按照战略协作、资源共享、注重实效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全方位、高质量、出实效的结对共建活动。而在当前的结对共建实践中,原则规划的制定仍显不足。具体表现为,结对共建依靠个人关系维系而不是成熟的共建机制、就短期目标或某项工作共建而缺乏长期规划、共建双方的贡献不均衡(在结对共建中高校往往被看作是向社区“输血”的一方),以及共建协议中关于共建的目标、方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共建活动的组织较为零散,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共建的原则与细则,以多样化、高层次的共建活动带动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的完善与优化。
(3)可持续性的相应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机制尚未完善具有深层次的原因。首先,高校党建的目标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社区党建的目标是凝聚社会各方资源,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二者在建设目标上存在差异。其次,高校与社区的党建工作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工作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对结对共建存在不同思路与看法,使得高校与社区就结对共建机制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具体表现为,从整体上看高校与社区在结对共建上具有一定共识,而在具体的实践上却难以推行,出现理念与实践步调失衡的现象;高校参与社区结对共建的意愿并非如预期般高涨,而是呈现出多样多元的情况。[7]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共建工作职能划分模糊,平台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因此,高校与社区党组织需要在顶层设计、实施细则、运行规范等方面建立相应机制,以机制保障共建的可持续开展。
治理是当代政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在中国,“治理”的本意是指治水,因治水有按照自然条件因势利导之意,所以治理也就具有了柔性的色彩。国外的治理源自古希腊语“引领导航”(steering)一词,有引导、操纵之意。因此“治理”的概念与“统治”不同,从统治走向治理折射出了治国理政思想不断走向科学、民主、规范。在学界,治理多被学者们解读为多元治理主体运用多样化的治理工具和治理方式来解决客观问题的过程。[8]新时期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的结对共建需要治理理论的理论意涵作为指引,构建基层党组织的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1.治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
治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其创立者詹姆斯·罗西瑙认为治理是“多元化的治理主体致力于同一目标的实现”。[9]治理理论倡导多元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协同管理公共事务,以多元化主体、多样化手段、协作的网络、持续性互动等为突出特点,肯定多元主体间存在的权利依赖关系,整个治理环境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在与西方治理理论的对话中,我国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性”的治理理论——国家治理理论。其中,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就是“治理社会”,即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会以达成社会和谐。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是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10]我国著名治理理论专家俞可平认为,要完成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治理主体的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即社会治理不应是党政权力部门一个主体,而应当形成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多元治理的格局;二是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即政府既要担负起管理社会事务的责任,也要担负起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三是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关系,即社会治理并不只是政府对社会事务的治理,还必须有社会自治。[11]治理理论强调社会主体间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行动策略的重要性,指出单一主体独自处理公共事务的匮乏性,同时主张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
当前,中国的社会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是在所有治理主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2]在社会治理领域,党组织通常发挥着领导公共治理、凝聚社会共治合力的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向来高度重视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随后,这一思想被应用于我国诸多领域的实践中。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将“共建共享”深入阐发为“共建共治共享”,并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3]这一系列论述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扎实的实践依据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对推进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框架分析
(1)组织共建是前提基础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担负着管理、教育、监督党员,组织、团结、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因此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始终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同理,组织的建设同样是高校与社区党组织共建的基石,只有在组织共建的基础上进行结对共建,共建工作才能取得长期且显著的成效。需要注意的是,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实行党建引领,这是社区治理创新所要遵守的根本原则。在实践中,共建既包括双方党组织的结构性要素的共建,也包括双方工作的方式方法的行动性要素的共建,通过党建引领明确各方在共建中的职责所在。
(2)问题共治是中心环节
共治是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成效体现在这两个主体能够凝聚共识、资源共享、通力合作,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难题。当今社会正在向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方向演变,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剧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紧迫性。高校与社区党建共建工作要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教育文化资源的共享和社会资源的互补,从而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实现相互带动、共同促进。当前在二者的共建过程中出现的共建目标不明确、活动积极性不高、结对内容不系统、机制缺乏持续性、共建实效性较低等问题需要双方在结对共建中共同探讨与解决。
(3)资源共享是最终目标
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最终目的是充分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服务于人民大众。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基层党组织对资源合理调配与优化重组的能力,促进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区域内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具体到社区,便是“以居民为本”,即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对高校而言,便是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结对共建,最终形成整合优势资源、满足多元需求的和谐局面。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对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党组织保持新鲜活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与社区的结对共建要牢牢把握党组织这一领导核心,必须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要以明确职责为基础、协调规划作支持、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品牌效应作助力,探索形成组织共建、问题共治、资源共享的结对共建实践策略。
1.明确部署职责,破除思想阻碍
(1)以党建共建为纽带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社会所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其社会服务职能愈加凸显。高校在社区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将高校党建融入至社区治理有利于提升社区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推进社区治理的建设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在促进地方产业、企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融入社区治理的步伐却相对滞后。为此,高校与社区应当明确将服务社会作为党组织的共同任务,在思想上引导党员深化对结对共建活动的认识了解,鼓励和引导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在共建机制上制定合理长效的共建方案,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思想,与时俱进进行结对共建。在实际考核中将参与结对共建作为培育和考核党员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从而提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共建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更好完成落实各项共建任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2)以社区治理为目标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以党建促进社区治理,重点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调动社区中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使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近年来,尽管“高校进社区”活动为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社区主动向高校对接的积极性有待加强。因此,在结对共建中社区应当更加主动地与高校展开对接工作,积极就社区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沟通以增进了解,为高校师生党员的培养与锻炼提供社会性教育资源,为高校进社区创设合理开放的空间。除此之外,社区党组织也应当摒除形式主义作风、摆正结对共建的态度,真正将结对共建置于恰当位置,通过结对共建切实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2.加强协调规划,给予后备支持
(1)以地方政府为衔接
地方政府可以在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过程中发挥支持性、引导性、纽带性作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高校与社区双方的党组织是相对独立的,由于资源缺乏共享,信息难以通畅,结对共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为此,地方政府在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中应发挥扶持引导、协调沟通的作用,紧密跟随时代步伐,转变传统的社会治理理念,明确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权限;及时出台与更新具有针对性、可持续性的政策法规,鼓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支持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将社区作为高校党组织的实习基地,加大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经费的投入与运用。
(2)以政策支持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谈话中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14]。在科学认识和总体把握城市发展面临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的基础上,党提出城市基层党建就是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为有机联结,实现组织联建、队伍联合、阵地联用的组织结对以及思想共建、活动共创、资源共享的工作共建。因此,应当进一步从顶层设计上对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的机制进行完善,出台具体的方针政策以支持结对共建活动,为其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在全国范围内树立高校与社区党建共建的样板支部,从而起到榜样示范和引导激励作用;给予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以大力支持,如设立专门基金项目,从而加快推进社区治理研究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3.坚持问题导向,促成良性循环
(1)以反馈体系检验共建成效
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所取得的效果需要建立反馈体系来进行恰当反映。这既有利于对现阶段共建现状进行评价总结,也能通过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对共建实践的良性循环。因此,应从高校与社区的双向反馈入手,根据共建双方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有效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凝练成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首先,高校与社区应围绕双方的目标及需求成立专门的评价反馈小组并建立负责人制度,将各项指标量化,进行全过程考核,双方定期对共建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和总结,如定期召开例会、进行年度总结等,强化过程管理以推动持续改进。其次,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社区共建效果最终反映于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因此,反馈评价需要包括社区居民、地方政府等在内的第三方的参与,应当定期组织第三方参与结对共建的监督与考核,听取吸纳第三方的意见。最后,落实在结对共建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双方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与服务质量。高校与社区作为独立的基层党组织也应当对双方的共建活动进行评估与考核,互相吸取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切实提高双方支部党建水平。
(2)以奖惩体系激发共建动力
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就必须在共建过程中建立起合理的动力机制和奖惩体系。一方面,高校党组织将志愿者考核结果以及获得表彰情况作为其在校期间评奖评优、发展党员、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将指导老师的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将各党总支的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评选依据。[15]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对优质高效的结对共建案例进行大力表彰与宣传,充分肯定结对共建在社区治理中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树立新时代党建参与社区治理实践的典型范例。此外,可以联合高校与社区共同举办党建共建相关活动,如征文竞赛、主题宣讲等,为展示结对共建成果提供平台并进行表彰奖励。
4.打造品牌优势,发挥共建效应
高校与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其理论意义在于宣传与推广结对共建的成功经验、彰显结对共建的优势成果;其实践意义则是对结对工作实践的凝练,以寻求最为高效、最显特色的结对共建的方式与类型。坚持活动的长期性和延续性,打造“品牌性”的活动,使之成为社区党组织和高校党组织的亮点。一方面,通过品牌活动,提高师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促进师生党员和群众的接触与交流;另一方面,树立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良好形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16]通过近些年高校与社区的探索与实践,双方的党建共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当前,结对共建的品牌化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寻找与打造适合自身的共建品牌方面,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实事求是地回应社区需求。作为基层党组织,高校与社区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社区的需求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共建,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共建平台。第二,持续发挥共建效应。结对共建的品牌化效应并非昙花一现的,应当持续性地发挥作用,在共建中要注重新老成员的衔接与结对内容的延续。第三,加强对品牌活动的宣传。高校和社区要创建党员示范区、党员社区服务队、党员社区服务小组等品牌,利用新闻传播媒体、社区展示公告牌等形式加强对特色服务团队的宣传。[17]
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既为高校提供了促进师生了解社区、研究社区、服务社区的育人阵地,也为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然而在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被动化、形式化的思想阻力尚未完全破除,共识性、全面性的原则规划尚未清晰明确、可持续性的相应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等问题,制约着结对共建效能的提升。因此需要多措并举,从明确目标、理清职责、政策支持、机制搭建品牌等方面入手,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的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新模式。
作为新生事物,高校与社区党组织的结对共建活动在实践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个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乐观开放的精神,对其不足和问题加以研究与解决,通过对内在运行机制和规律的把握,进一步探索构建相对完善的结对共建体制机制,拓展共建实践的形式与范围,提升共建活动的广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