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唐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张胜利
近年来,行唐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创建“协商在一线”平台,把协商圆桌搬到群众家门口,将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让政协工作向基层深入、向群众拓展。
明确协商定位。面对基层群众的多样化诉求、基层治理中的具体问题和矛盾,县级政协在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上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开展“协商在一线”,旨在搭建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常态化、制度化的履职平台,以更好释放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实现各界群众合理诉求的有序表达,在协商中广集民智、凝聚共识,从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根据这一定位,行唐政协“协商在一线”工作一直坚持“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围绕党政工作重点、社会治理焦点等实际问题建言献策,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工作,助力党委决策部署在基层更好落地落实。
提升协商实效。按照就地就近、方便群众、靠近一线原则,行唐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精选专题开展协商,将协商活动从机关会议室移到基层一线现场,推动协商成果落地。去年,围绕“行唐县城颍水河畔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规上工业壮大”“职业教育发展”“产业路管护”等议题,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一线协商20 余次,12 件协商建言成果得到县委主要领导肯定,其中《关于完善我县职业教育体系增强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议》,批示有关部门重点研阅落实,并将该建议印发全县学习,做到了协商有果、参政有为。《人民日报》以“石家庄行唐县政协协商平台建到家门口‘既然群众不方便来,我们就到群众身边去!’”为题,报道了行唐县政协“协商在一线”工作成效,引起广泛关注。
健全协商机制。让“协商在一线”平台助推基层治理常态长效,需要不断丰富制度实践。为扩大协商参与度,延伸协商触角,县政协在乡镇实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全覆盖,把各乡镇宣传统战委员推荐为政协委员,作为搜集社情民意、推进基层治理、精准开展“协商在一线”的有效抓手,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社区民意和协商议题收集网络。健全的协商机制,是常态有效开展政协协商的重要保障。我们先后制定了《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工作办法》《委员协商建言成果反馈工作办法》《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等制度规范,不断优化群众选题、调研解题、协商破题等基层协商机制,强化委员下沉一线调研、分层联动协商等机制,从制度机制上保证政协协商与基层工作有效衔接。
凝聚思想共识。行唐县政协把坚持双向发力贯穿于“协商在一线”的各环节全过程,在协商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一方面,提高建言资政水平,着力建言建在点子上。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协商活动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在求实中完善建议,在共商中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厚植协商文化,提高凝聚共识水平。注重在一些党政关注、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使协商议政过程成为宣传政策、增进共识的过程。同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氛围,正确引导委员和基层群众有序表达意见建议。“协商在一线”平台搭建以来,收集到意见建议150 余条,解决实际问题72 个,整理反映社情民意33 条,一大批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充分发挥了政协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