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闹闹和小胖两家人相约去成都旅游。
这天,他们来到一个乡间小店,小胖对成都小吃情有独钟,研究了半天菜单,指着上面的图片对闹闹说:“你看,涝糟粉子、涝糟蛋,看着很好吃的样子。”
闹闹猜测:“这些就跟酒酿汤圆差不多吧?”
“可为什么叫‘涝糟’呢?‘糟’不是坏的吗?早上我忘了带房卡,就脱口而出‘糟了’!”
小胖妈妈在旁边笑道:“酒糟可不是坏东西,可以喂猪呢!虽然是酿酒剩下的残渣,但喂出来的猪可壮实了!”
大家都不由自主将目光转向小胖,闹闹憋不住笑了。还好这时小吃端上来了,大家忙着吃起来。
闹闹和小胖一起仔细观察“涝糟”,哦,就是甜米酒嘛,不过风味挺特别的,甜到心窝里了。老板娘是当地人,看他们吃得那么欢,笑眯眯地提醒:“慢点吃,別烫到了!这是我们家自己做的涝糟,全天然无添加哦!”
闹闹很好奇:“请问阿姨,这是酿酒的酒糟吗?”
老板娘伶牙俐齿地回答:“娃儿外行了哦!这个是糯米做的,你们那边叫酒酿,是专门当作甜品吃的。酿粮食酒用的是各种杂粮,剩下的酒糟味道冲得很,猪才吃得,味道哪能跟涝糟相比。”
闹闹和小胖对望一眼,哈哈大笑。小胖妈妈还挺得意:“我就说酒糟是喂猪的嘛,还有首诗说这个,‘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
闹闹爱动脑筋:“小胖说糟的东西一般都是坏的,这个涝糟挺好,猪吃的酒糟就不怎么样了。”
闹闹爸爸点头:“对,‘糟粕’就是坏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嘛。”
闹闹妈妈说:“都是米字旁的,米的家族里有好也有坏啊。”
小胖爸爸趁热打铁:“咱们现在就来一次汉字研究!”
小胖鼓掌:“本次汉字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是好的米,什么是坏的米’——先看‘糟’字!”
金文=(,许多装酒米的布袋)+(酉,即“酒”的本字,酒坛),古人将酒米分扎在若干小布袋里,“糟”指酒米在酒坛中酿酒后形成的渣滓。
闹闹找了“粕”:
篆文=(米,酒糟)+(白,即“泊”的省略,漂浮),表示漂浮的酒糟。
古籍常“糟粕”并用,比喻粗恶食物或事物的粗劣无用者。沉在酒坛底的袋装酒渣叫“糟”,零散漂浮在酒面上的酒渣叫“粕”。
老板娘兴趣十足:“那个酒坛子画得好像哦!”
小胖妈妈问:“那好的米是啥呢?”
“喏,‘精华’的‘精’呀!”闹闹回答。
金文=(米,稻、粟等粮食)+(青,即“倩”的省略,漂亮),表示经过筛选的上等稻米,粒长而均匀,高级而漂亮。
“有精就有粗,‘粗’‘糙’这两个字,应该表示的是不够精细、品质不高的米咯!”小胖爸爸说。
确实,“粗”字篆文=(米,去壳的谷子)+(且,暂且、将就),表示未筛糠去碎、可勉强食用的杂米。
“米的家族虽有糟粕,但涝糟是真好吃。”闹闹妈妈边吃边夸。
闹闹指着手机上的文字,对老板娘说:“涝糟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醪糟’,涝糟是后来误传的吧?”
小胖补充:“‘醪’才是酿出来的米酒,也代指一切酒类。”
老板娘笑道:“这两个娃儿学问好大哦!我们一定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