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类型、分布特征及对勘探方向的启示

2023-02-24 05:37蒙晖仁陈德凡阿旺加措罗文行蔡永强闫一铭
地球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热田高岭石绿泥石

蒙晖仁 , 曹 锐 , 陈德凡, 阿旺加措,罗文行, 蔡永强, 闫一铭

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9;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3)成都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4)西藏大学理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5)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地热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010

青藏高原腹地藏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 是中国大陆地区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前人对青藏高原地热资源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资源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赵平等, 1998; Tetsuya et al.,1999; 多吉, 2003; Wang et al., 2017; Weinert et al.,2020; Wang et al., 2020; Weinert et al., 2021; Elenga et al., 2021; 曹锐等, 2022; 唐显春等, 2023), 但目前对地热田相关水热蚀变及泉华的报道相对较少。而泉华和水热蚀变作为地热流体化学沉淀和水-岩反应的产物, 其相关研究可为地热田水热发展史、恢复地热田的古温度及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等方面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是地热田勘探重要的辅助手段(Browne,1970; Inoue et al., 2009)。部分蚀变矿物, 如绿泥石等可恢复其蚀变温度, 探讨地热田温度的演化趋势(Paolo, 2020)。而泉华的沉积不仅受地热流体的影响,其同位素组成以及部分微量元素比值也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同时, 由于泉华的沉积速率大, 能够成为青藏高原隆升及其气候演化研究的高分辨率载体(李振清, 2002; Wang et al., 2017; Wang et al., 2022)。

古堆地热田地处错那—沃卡裂谷中段, 是继羊八井地热田之后我国最具发电潜力的非火山岩型高温地热田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 其水热活动强烈, 蚀变类型多样且覆盖面积大, 是研究藏南地区地热田泉华和水热蚀变典型的对象。此外, 目前对古堆地热田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 且多集中于地热地质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等方面(刘昭等, 2017; Wang et al.,2020), 其水热蚀变的类型、分布特征以及水热活动发展史仍不清楚。因此, 本文从泉华与水热蚀变着手,在分析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的类型、分布特征以及蚀变强度的基础上, 讨论水热蚀变与断裂构造及地热田渗透性等方面的关系。同时, 将泉华沉积与青藏高原隆升背景相联系, 进一步阐明古堆地热田的水热蚀变分带模式, 判断研究区有利的资源潜力区,以期为研究古堆地热田的水热发展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提供参考。

1 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背景

古堆地热田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中近南北向展布的错那—沃卡裂谷带(图1)。错那—沃卡裂谷带是青藏高原南部近南北向裂谷带最东端的一条, 区内地震活动与断裂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 第四纪以来仍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吴中海, 2008a; Zeng et al., 2021)。该裂谷带主要由三个半地堑式断陷盆地组成, 从北到南依次为沃卡地堑、邛多江地堑和错那—拿日雍错地堑(薛帅等, 2022)。错那—沃卡裂谷带的地热活动强烈, 沿着裂谷出露着多个中高温地热田, 古堆地热田为其中最具开发潜力的地热田之一,属于浅埋高温地热田, 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中非火山型地热系统(热源与年轻浅成侵入岩或壳内局部熔融体相关, 缺少近代火山岩)的典型代表。

图1 青藏高原地质简图(修改自Wu et al., 2011)Fig. 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modified from Wu et al., 2011)

1.2 地热地质特征

古堆地热田地势南高北低, 海拔 4400~5430 m,位于错那—拿日雍错地堑带北部与隆子—哲古断错带的交汇处。错那—拿日雍错地堑为半地堑式断陷盆地, 形成于近 5 Ma以来青藏高原发生东西向的伸展作用, 主干断层位于盆地西侧, 第四纪活动性较强, 地震活动沿着裂谷带呈南北向分布, 1986年发生M7.5级错那地震(吴中海等, 2008b)。古堆地热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涅如组、侏罗系日当组、陆热组以及第四系冲洪积物和泉华堆积物, 早白垩世闪长岩、晚白垩世辉绿岩侵入于南部和中部;发育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图2)。古堆地热田的热储主要为下侏罗统日当组碳质板岩、中下侏罗统陆热组泥质岩, 盖层主要为碳质板岩和泥质岩, 热源可能为上地壳的局部熔融体。区内水热活动地表显示类型多样, 温泉、沸泉、喷泉、钙华、硅华、围岩蚀变等均有出露(图3)。

图2 古堆地热田地质简图(a)及剖面图(b)Fig. 2 Geological sketch map (a) and profile map (b) of Gudui geothermal field

图3 古堆地热活动野外照片Fig. 3 Field photos of geothermal activity in Gudui

古堆地热田可分为五个地热显示区, 自西向东为: 日若显示区、布雄朗古显示区、茶卡显示区、杀嘎朗嘎显示区以及巴布得密显示区。日若显示区位于地热田的西部, F3断裂与 F6断裂交汇处, 距离最近的布雄朗古显示区约4 km, 水热活动强度、蚀变类型和蚀变强度均相较于东边四区偏弱。布雄朗古地热显示区、茶卡地热显示区、杀嘎朗嘎地热显示区以及巴布得密地热显示区密集的分布在 F3断裂附近及其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处, 蚀变类型多样,水热活动强度和蚀变强度均较强烈。已有研究表明,这四个地热显示区同属于一个水热系统, 地热流体以 Cl-Na、Cl·HCO3-Na 型水为主(佟伟等, 2000)。因此, 本文将古堆地热田分为东区和西区, 东区包括布雄朗古显示区、茶卡显示区、杀嘎朗嘎显示区和巴布得密显示区, 西区仅有日若显示区。

2 水热蚀变分布特征

2.1 水热蚀变总体分布特征

古堆地热田东区和西区的水热蚀变差异较大。日若显示区的水热蚀变主要分布于近北东—南西向F6断裂和近东西向F3断裂的交汇处, 并沿着F6断裂延伸, 受断裂构造控制。日若显示区以泉华沉淀为主, 主要出露钙华和少量硅华, 主要的蚀变类型为碳酸盐化; 同时, 也发现有部分硫华、盐霜出露。

东区的水热蚀变主要沿着近东西向断裂和近南北向断裂展布, 尤其是两组断裂的交汇点, 也受到断裂的严格控制。东区水热蚀变类型丰富, 蚀变强度大,水热蚀变类型以交代、沉淀和充填为主, 主要的蚀变类型为高岭石化、绿泥石化以及硅化, 并出露有较大面积的钙华和硅华。东区的水热蚀变主要集中分布于古堆的四个地热显示区中, 其中布雄朗古和杀嘎朗嘎上述的蚀变类型均有出露, 巴布得密主要出露绿泥石化、硅华和钙华; 茶卡北部出露硅华, 南部也发现有钙华、盐华及绿泥石化的出露。

总体来讲, 东区的水热蚀变和水热活动强度均要比西区大得多, 从西区到东区, 水热蚀变类型增多, 蚀变强度也在增大, 出现以硅化、高岭石化等为代表的酸性蚀变以及以绿泥石化为代表的高温蚀变。从泉华类型来看, 西区以钙华沉积为主, 只有零星出露的硅华, 而东区则四个地热显示区均有较大规模的钙华、硅华沉积。通常来讲, 硅华主要分布于水热活动强烈的高温热泉地区, 而钙华多是中低温地热活动的产物(李振清, 2002), 因此, 从泉华类型而言, 东区相较于西区可能具有更大的资源潜力。

2.2 水热蚀变分带特征

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十分发育, 从日若到巴布得密, 分布着多个喷气孔、现代温泉以及古泉眼, 而每一个喷气孔、温泉以及古泉眼都代表了一个蚀变中心。各个地热显示区的蚀变分带通常围绕着泉眼分布, 其蚀变分带的发育情况与泉眼的水热活动强度密切相关, 而泉眼的分布又与断裂有关。因此, 古堆地热田的各个地热显示区内部的蚀变分带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通常从蚀变中心由强酸性、酸性蚀变的硅化或高岭石化, 向外过渡为弱酸性、中性蚀变的绿泥石化。形成这种蚀变分带原因主要与流体通道和流体性质密切相关。前人研究表明, 古堆地热田的地热流体主要由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而成(Wang et al., 2020)。岩浆出溶的流体通常具有相当强的酸性,与花岗岩熔体平衡的热水溶液, 其pH值通常可达到1.4~2.2(Holland, 1972)。当这种强酸性的岩浆水沿着运移通道上升并向外运移时, 由于受到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 同时与围岩发生反应, 流体性质逐渐由酸性变得偏碱性, 同时使围岩蚀变呈现出由酸性蚀变逐渐过渡为弱酸性-中性蚀变的趋势(Browne,1978)。国内部分地热田的蚀变分带都大致反映了从酸性蚀变岩到中性蚀变岩的分带模式, 如云南热海地热田、西藏羊易地热田等(郑直等, 1987; 朱梅湘和徐勇, 1992)。

古堆地热田各个地热显示区由于水热活动强度以及泉眼分布的不同, 水热蚀变在地表的分布特征显示出较大的差异, 杀嘎朗嘎和布雄朗古显示了较好的蚀变分带特征, 其余三个地热显示区的蚀变分带现象较弱。古堆地热田各个地热显示区的蚀变分带特征总结如下:

杀嘎朗嘎和布雄朗古地热显示区的水热蚀变强度大, 且蚀变分带明显, 分别以钻孔 ZK301和钻孔ZK201为蚀变中心; 杀嘎朗嘎显示区向外依次出露硅化、高岭石化、绿泥石化和未蚀变的围岩; 布雄朗古显示区则向外依次出露高岭石化、绿泥石化和未蚀变的围岩。通常靠近蚀变中心高温沸泉的围岩受到地热流体的淋滤交代作用, 硅化、高岭石化通常十分强烈, 几乎全部由 SiO2矿物或高岭石组成, 硅化带向外逐渐过渡为高岭石化带以及绿泥石化带。杀嘎朗嘎的绿泥石化相对于布雄朗古较弱, 原岩组分基本都保留下来, 并发生轻微的重结晶作用, 绿泥石主要沿着裂隙进行交代或者充填围岩, 远离裂隙过渡为未蚀变的正常围岩; 布雄朗古则见有强烈蚀变的绿泥石化围岩。

其余三个显示区的围岩蚀变程度相对较弱。巴布得密出露的水热蚀变类型有绿泥石化、硅华以及钙华; 茶卡出露的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华、钙华、盐华以及绿泥石化(佟伟等, 2000), 均未见明显的蚀变分带。日若主要出露钙华, 以及少量的硅华和碳酸盐化,钙华广泛出露于显示区中, 硅华见于中部的 2个温度较高的温泉周围, 碳酸盐化围岩见于显示区边缘;表现出从显示区中部到边缘由硅华过渡为钙华和碳酸盐化的趋势。

3 水热蚀变类型和矿物组合

水热蚀变是热田演化历史的见证。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强烈, 蚀变类型多样, 主要有硅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等类型, 同时还发育有一定面积的硅华和钙华(图4)。

图4 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露头Fig. 4 Photos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outcrops

3.1 实验方法

泉华和蚀变围岩样品的岩石薄片鉴定使用WMP-6880偏光显微镜; 扫描电镜分析和能谱分析在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扫描电镜实验室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 Nova Nano SEM 450)进行分析测试; 样品镀膜采用 Quorum Q150R PLUS系列全自动离子溅射镀膜仪(型号: Q150R ES Plus), 工作电流15 mA, 喷镀时间180 s。岩石薄片鉴定结果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和能谱分析结果见图5与图6。

图5 显微镜下照片Fig. 5 Photomicrographs

图6 蚀变样品能谱分析结果Fig. 6 X-ray energy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alteration samples

3.2 蚀变类型及其矿物组合

古堆地热田的主要蚀变矿物有绿泥石、方解石、石英、蛋白石、高岭石以及少量不透明矿物, 不同的蚀变类型包含蚀变矿物组合有比较大的差别。

古堆地热田发育有蚀变十分强烈的绿泥石化围岩, 原岩主要为泥质岩、页岩、板岩以及凝灰岩, 部分第四纪砾石堆积层也见有绿泥石化发育。绿泥石单偏光下呈淡绿色, 内部常含有许多不透明的细小金属矿物颗粒。绿泥石化围岩主要的蚀变矿物为绿泥石、石英、蛋白石以及少量不透明矿物(图5a)。高岭石化围岩在部分地热显示区的分布面积比较大,强烈蚀变的地层几乎完全由高岭石组成, 使岩石严重褪色, 呈白色、灰白色, 可形成明显的蚀坑;其主要蚀变矿物为高岭石和石英(图6a)。古堆地热田地表出露的碳酸盐化围岩较少, 多见于现代水热活动区内。而钙华在古堆地热田却很常见, 出露着日若钙华、布雄朗古钙华等一些规模较大的钙华。受环境和地热流体的影响, 钙华的颜色变化较大, 白色、灰黄色、灰黑色的钙华均有发现; 其主要矿物为方解石, 少量金红石和不透明矿物(图5d, 图6b)。

硅化是指蚀变岩石以 SiO2为主要矿物, 并使原岩 SiO2含量大大增加的一种蚀变作用,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硅化也包括了硅华和起胶结作用的硅质成分(朱梅湘, 1985; 胡志华等, 2022)。古堆地热田的硅化围岩通常呈红褐色、灰色、灰白色等, 比重较大, 多呈块状, 孔洞发育, 主要的蚀变矿物为石英、玉髓和蛋白石(图5b, 图6c, d)。硅华主要沿着温泉泉眼周围分布, 有一定的分布面积, 主要矿物为石英、蛋白石、玉髓和少量不透明矿物(图5c)。

4 水热蚀变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关系

错那—沃卡裂谷带地热资源的分布受该裂谷带的严格控制, 沿着裂谷带内分布着许多中高温温泉,古堆地热田便位于错那—沃卡裂谷带南部的错那—拿日雍错地堑中。错那—拿日雍错地堑的主边界断裂位于地堑的西侧, 表现为半地堑型式。1806年, 错那—拿日雍错地堑发生了M7.5级的错那地震, 表明该裂谷带仍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吴中海等, 2008a, b)。

古堆地热田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 发育着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 将古堆地热田切割成棋盘状。早期的近东西向断裂多为逆断层, 具有阻水性质, 晚期的北东向和北西向次级断裂多为张性断裂,可能是地热流体的主要通道。古堆地热田的温泉主要发育于近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北西向断裂交汇处,特别是断裂交汇处北西向张性断裂的上盘(图7)。

图7 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分布图Fig. 7 Distribution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n Gudui geothermal field

东区除杀嘎朗嘎显示区沿着近东西向断裂延伸外, 其余三个地热显示区均分布于北西向断裂的上盘, 并沿着断裂走向延伸; 日若显示区则主要分布于北东向走滑断层与近东西向逆断层交汇的一盘,并沿着北东向走滑断层延伸。因此, 古堆地热田的水热活动受到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组断裂的控制, 断裂的交汇处往往是水热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同时, 水热活动与水热蚀变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断裂及其所构建的裂隙系统不仅控制了古堆地热田地热水通道的分布, 也控制了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的分布, 水热活动最强烈的区域往往也是水热蚀变最强烈、最发育的地区。因此, 古堆地热田的水热蚀变通常以断裂或断裂交汇处为蚀变中心,不同的水热蚀变类型常围绕着沿断裂分布的泉眼为蚀变中心呈环带状分布, 如布雄朗古地热显示区;或以东西向断裂上出露的温泉为中心, 水热蚀变类型在断裂两侧呈对称出露, 如杀嘎朗嘎显示区。但无论是布雄朗古还是杀嘎朗嘎, 从蚀变中心向外均呈现出由酸性蚀变岩过渡为弱酸性-中性蚀变岩的的趋势。

总体来讲, 古堆地热田的水热蚀变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 两者在空间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地热田内的断裂构造将古堆地热田划分成棋盘状, 并可将古堆地热田的水热蚀变划分成五个不同的蚀变区,断裂构造交汇处通常是水热蚀变最为强烈的区域。

5 水热蚀变分布与地热田渗透性的空间关系

水热蚀变矿物的形成不仅与温度有关, 岩石初始组分、压力、渗透性、流体组成等因素对蚀变矿物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 热液蚀变矿物也常用于地热勘探, 以评估地热系统的物理和化学条件, 如温度、岩石渗透性和流体酸度等(Browne,1970)。古堆地热田主要出露的岩性为日当组粉砂质绢云板岩夹变质粉砂岩、碳质板岩, 以及晚白垩世的辉绿岩脉, 岩性整体变化不大, 其蚀变类型和蚀变强度主要受控于水热活动强度以及地热流体性质。古堆地热田发育着多条断裂, 两组断裂的交汇处可能使得地层产生更好的渗透性。断层内部通常都充填着一定厚度的构造破碎物, 并且其上下盘都有一定范围的影响破碎区, 因此, 断层带可成为一个低强度、透水性大以及抗水性差的软弱带, 作为浅部地下水和深部地下水连接的通道, 也可成为深部地下水系统补给和排泄的区域(Manaka et al., 2020)。因此,断裂所构建的裂隙系统为地热流体的活动及其与围岩的反应和蚀变矿物的形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对蚀变矿物的形成和分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均有相关的研究表明, 高岭石化、硅化、明矾石化、冰长石化等蚀变类型对地热田的渗透性都有一定的指示作用(Browne, 1978)。

古堆地热田内发育有一定面积的硅化带和高岭石化, 硅化主要发育于杀嘎朗嘎显示区, 布雄朗古显示区也见有部分的硅化围岩出露; 高岭石化主要发育于布雄朗古显示区和杀嘎朗嘎显示区, 这两种蚀变类型都构成了他们各自的蚀变中心。高岭石的形成与温度有关, 渗透性对高岭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 渗透性强、温度高的区域, 高岭石化相对发育; 渗透性差、温度低的区域, 高岭石化就较不发育(陈传焰, 1987); 云南热海地热田发育大量的高岭石化, 通常与断裂构造和疏松多孔的含铝岩石有关(郑直等, 1987)。硅化带的形成是地热流体沿裂缝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围岩受到偏酸性的地热流体强烈的淋滤和交代, 将原岩其他组分淋滤带走, 剩下最为稳定的二氧化硅形成二氧化硅矿物(硅化带), 硅化带的发育也是活跃地热田渗透性的良好指标(Browne, 1978)。因此, 古堆地热田中这两种蚀变类型的出现, 一方面反应了布雄朗古显示区和杀嘎朗嘎显示区的地热流体的温度较高, 流体偏酸性; 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这两个地热显示区的裂隙系统也更为发育, 渗透性更强。钻井资料也显示,这两个显示区的温度相对较高, 特别是杀嘎朗嘎ZK302井深 400 m, 在 360 m 深度, 温度达到了204 ℃。

巴布得密和茶卡地热显示区均未见有硅化和高岭石化的发育, 主要以钙华硅化沉积为主, 部分地区出露绿泥石化。巴布得密绿泥石化围岩出露于显示区的北部, 原岩主要为粉砂质页岩, 蚀变程度较低, 仅沿着围岩中发育的少量裂隙交代或充填, 可能反应了巴布得密水热活动较弱, 渗透性较差。而茶卡的温泉出露较少, 但见有大片古泉华沉积, 绿泥石化围岩则出露于该显示区南部的侵入岩体中, 反映了茶卡显示区可能曾有更为强烈的水热活动, 但目前水热活动较弱。日若显示区出露少量的碳酸盐化围岩, 多呈脉状、网脉状充填于围岩裂隙中; 同时,野外调查时发现, 日若显示区的围岩中发育着大量裂隙, 并发育较多泉眼, 可能暗示日若显示区围岩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而在日若没有发现硅化、高岭石化以及绿泥石化, 可能是由于日若显示区的水热活动强度相对于东边的四个显示区要弱的原因。

布雄朗古、杀嘎朗嘎显示区分布的硅化、高岭石化围岩可能指示这两个显示区有较好的渗透性,同时也反映了更强烈的水热活动; 日若显示区分布的碳酸盐化围岩以及裂隙发育的未蚀变围岩表明该显示区渗透性也较好, 但水热活动较弱; 而茶卡和巴布得密显示区渗透性可能较差。

6 泉华沉积与高原隆升的耦合关系

古堆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 区内断裂极其发育, 其在地热流体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ibson, 1996): 一方面, 三组不同方向的断裂将古堆地热田切割成棋盘状, 控制了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的分布; 另一方面, 地热流体沿着张性裂隙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 地热流体逐渐由酸性转变为弱酸性-中性, 同时围岩也发生了不同类型的蚀变, 从而形成古堆地热田由酸性蚀变逐渐过渡为弱酸-中性蚀变的分带模式(图8)。地热流体排泄到地表后, 由于温度、压力降低、挥发分溢出等因素的影响, 二氧化硅或碳酸钙过饱和沉淀出来形成古堆地热田大规模的泉华。青藏高原腹地藏南地区温泉多与高原的隆升、南北向裂谷系统的发育有关, 因此,地热田中大规模、多期次的泉华与青藏高原不同阶段的构造运动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

图8 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概念模式图Fig. 8 Conceptual model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n Gudui geothermal field

前人研究表明, 青藏高原大部分的泉华大多是近1 Ma以来形成的(李振清, 2002; 赵元艺等, 2006;Wang et al., 2016, 2017)。古堆地热田泉华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和第三期的泉华年龄分别为(70.6±13)万年和(23.6±3.7)万年, 而(23.6±3.7)万年后还有一期泉华沉积延续至今(李振清, 2002)。近1 Ma以来, 昆黄运动(1.1 Ma至0.6 Ma)和共和运动(150 Ka延续至今)使青藏高原发生了两次快速的隆升, 错那—沃卡裂谷的活动速率也表现出末次盛冰期以来明显加大的特征(刘志杰和孙永军, 2007; 吴中海等, 2008a), 而古堆地热田在本次快速隆升过程中, 发生了不同期次的水热活动。

7 结论

(1)古堆地热田的水热蚀变类型多样, 蚀变强度大, 主要的蚀变类型为绿泥石化、高岭石化、硅化、碳酸盐化, 泉华沉积则以钙华和硅华为主。西区的水热蚀变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化, 同时有大面积钙华及少量硅华的沉积; 东区的水热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高岭石化、硅化, 同时出现大面积的钙华及硅华沉积。部分地热显示区的水热蚀变存在明显的分带性,呈现出从蚀变中心向外由硅化带过渡到高岭石化带和绿泥石化带的趋势。

(2)古堆地热田的水热蚀变分布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 地热显示区多沿着断裂或断裂的交汇处分布。水热蚀变的分布和蚀变强度表明, 布雄朗古显示区和杀嘎朗嘎显示区可能是古堆地热田中最具资源潜力的区域。

(3)古堆地热田的水热活动与青藏高原陆陆碰撞过程密切相关, 几次大规模的水热活动都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和错那—沃卡裂谷的活动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

Acknowledgement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Second Tibetan Plateau Scientific Expedition and Research Program(STEP) (No. 2019QZKK0804),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U21A2015), Key Research & Development Program of Tibet (No.XZ202101ZY0014G), and Sinopec (No. P21083).

猜你喜欢
热田高岭石绿泥石
八一
头顶三尺有神灵
八一
河南通许凸起东部(睢县—商丘段)地热田热储特征及资源评价
河南通许凸起尉氏段地热田热储特征及资源评价
二氧化碳在高岭石孔隙中吸附的分子模拟
什多龙铅锌矿床绿泥石成份温度计的讨论
内蒙高岭石烧结性能与应用试验
高岭石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正定新区发现一处大型地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