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黄埔四期生的人生经历( 上)
—— 记父亲姚国俊

2023-02-24 09:14姚建
黄埔 2023年1期
关键词:杨虎城黄埔军校黄埔

□ 姚建

不堪回首六十年,

世事沧桑自作愆。

少壮迷途失东隅,

收之桑榆未为晚。

60 岁生日这天,黄埔军校4期生、陆军大学9 期生、国民党原第38 军军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姚国俊写下这首题为《六十述怀》的诗。这是他一生中留下的唯一的一首诗。诗中的“东隅”和“桑榆”来自《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即过去的时光无法挽回,但在未来可以去获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过往的感叹、愧疚和对未来的期许。

姚国俊出生在陕西礼泉县农村一个贫苦的私塾先生家庭。在父亲的启蒙下,他幼时就酷爱读书,陕西省立一中毕业后参加北京大学预科考试,榜上有名。但他后来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报考远在广州的黄埔军校。

投笔从戎

/ 黄埔时期的姚国俊。

姚国俊为什么要改变初衷,投考黄埔军校呢?这同他的家庭变故有关。就在他中学快毕业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压在了作为长子的姚国俊身上。本就靠亲友资助上学的他不得不开始考虑他和家人的生计:如果去上北京大学,学费、生活费哪里来?家人怎么办?

这时,有两个人的建议和鼓励促使姚国俊下决心报考黄埔军校。一位是张耀明,1905年1 月生,是姚国俊在省一中的同班同学。在陕西省一中学习时,两人十分要好,无所不谈。张耀明进了黄埔军校后不久,就给姚国俊写信,介绍黄埔的情况,并动员他投考黄埔。老同学的相邀,让姚国俊动了心,他感到这不失为一条既可以帮助家庭走出困境,自己还能干一番事业的道路,何况还有那么多老乡在一起。

另一位是王宗山。王宗山,字登云,长姚国俊8 岁,是姚国俊的亲戚。1924 年6 月,黄埔军校成立后,王宗山担任校长办公室英文秘书兼外语教官。1925 年7 月,王宗山受黄埔军校派遣到北方各省招生,得知姚国俊的处境,也想帮他一把,就将自己前来招生的事托人告诉了姚国俊,表示只要他愿意,可以帮助他考入黄埔军校,而且进校后,亲戚间也有个照应。

那时,黄埔军校在社会上特别是在知识青年中,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报考黄埔军校是许多青年人的愿望,而且,黄埔军校不但不收费,还管吃管住有零花钱,这对一些家境贫困的青年来说,亦有一定吸引力。王宗山的关心和帮助,最终促成姚国俊下决心投考黄埔军校。那年,姚国俊21 岁。

黄埔岁月

1925 年7月,姚国俊和北方一些投考黄埔军校的青年,包括共产党人刘志丹先后出发,奔赴广州。

军校对考生的学历要求是旧制中学毕业或同等学历,考试则是按旧制中学的水平出题,加上口试,以观察考生对三民主义了解的程度,推断其志趣、常识、能力及将来有无发展的希望。中学生水准的考题,对于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姚国俊来说,自然不成问题。他顺利通过了考试,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4 期的入伍生。

就在姚国俊当入伍生不久,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开始了。参加这次东征的黄埔军校校军归属东征军第1 纵队。东征军的第一个目标是攻打惠州,此处集中了陈炯明主要兵力,又是东江门户,三面环水,地势险要。第1 纵队的大部兵力担负攻城任务,姚国俊所在的团作为预备队,给前方护送弹药给养。预备队虽不直接冲锋陷阵,但常常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也很危险。10 月13 日上午开始攻城,14 日傍晚, 经过激战, 第1 纵队终于攻下惠州。

攻占惠州后,姚国俊所在的2 团在此留守。在出师东征和驻守惠州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许多同学身先士卒、英勇战斗的事迹。参加攻打惠州的27 名连的党代表,都是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人士,其中21 名牺牲、6 名负伤。他还亲耳聆听了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惠州第一公园举行的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上的演说,很受教益。在这场战役中,姚国俊第一次亲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体验到为正义事业而战的豪情,体验到军人的荣光。

第二次东征凯旋后,姚国俊又回到军校,继续接受教育和训练。开学后,学校的课程排得满满的。政治课是以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为主要内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都列入正课。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演讲、讨论、问答、调查、出版刊物等。军事课主要是讲典范令和四大教程,如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以及战术学、兵器学、地形学,另外还设有军制学、实地测图等。

1926 年2 月,入伍生进行升学甄别考试。姚国俊考试成绩不错,成为军官生,担任步兵 第1 团 第9 连 第1 排 第1 班班长。入校不久,学校办理入党登记,要求学员都加入国民党,姚国俊也接到一份国民党党员登记表。此时,他对三民主义已有所了解,衷心拥护,遂逐项填写并签名,成为国民党党员。后来有一天,与姚国俊同一个团的老乡刘景桂(刘志丹)找到姚国俊,慎重地问他愿不愿意加入共产党。姚国俊出身贫寒之家,也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三民主义,他对“共产”亦并无反感,加之在第二次东征时,他目睹共产党员学生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的情景,深受感动,因此,他表示愿意加入共产党,并秘密履行了手续,刘志丹就成了他的入党介绍人(姚国俊生前多次对儿子口述)。这样,姚国俊与一些同学和教官一样,同时具有国民党党员和共产党党员身份。虽然参加了共产党,但姚国俊尚没有树立执着的共产主义信仰,加之他性格内向,不愿抛头露面,不善交往,喜欢按部就班地学习、训练,因此,他并未参加太多党的活动。不是和他很亲近的人,都不知道他已参加了共产党。

1926 年10 月,在北伐军攻克武昌的捷报声中,黄埔4 期的全体同学正式毕业。至此,姚国俊结束了黄埔军校生活。

初涉军旅

毕业当月,姚国俊同一部分黄埔毕业生来到第21 师报到。师长严重对新来的年轻军官们训话,然后把他们分发到最基层。姚国俊被分发到第163 团(团长陈诚)第1 营(营长宋希濂)第2 连任连附。

/ 1985 年,姚国俊在黄埔军校旧址留影。

这时,北伐战争已经打了几个月。北伐军一路浴血奋战,在两湖战场横扫军阀吴佩孚部队,攻克武昌,但在东路江西和福建一线,遭到军阀孙传芳部负隅顽抗,损失惨重。

1926 年秋冬,严重奉命率第21 师随东路军从广东出发北伐,一路转战闽浙赣地区。在江西南浔线上,部队碰上了孙传芳手下卢香亭的队伍,双方在德安的马回岭地区拉开了阵势。姚国俊所在的163团1 营奉命向敌方阵地发起进攻。数次攻击中,他身先士卒,始终在第一线指挥作战。激战中,姚国俊左大腿被子弹穿透,仍然咬牙不退,一直撑到突破敌阵。东路北伐军经过几昼夜血战,终于击溃了孙传芳的主力。在这次战役中,姚国俊在部队里赢得了荣誉,不久当上了连长。

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时,姚国俊正在上海。虽然“清党”没有触及到他(1926 年下半年,刘志丹被共产党组织派往冯玉祥部以后,姚已基本没有参加党的活动),但他毕竟具有两党党员身份,突如其来的事变让他感到震惊,而何去何从也让他非常矛盾。踌躇之际,他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黄埔军校的教育长邓演达。他是姚国俊最为信赖和爱戴的一位师长。他先后联系了几位在上海的黄埔4 期同学从上海出发,一路奔波来到武汉, 找到了自己的老师,表示了对“清党”的疑虑。邓演达比较了解这几个年轻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向他们阐述了自己对形势的看法。他还以北伐军总政治部的名义,根据几个年轻人各自的经历和特点,给他们一一介绍了新的岗位。由于姚国俊一直在军队任职,且表示想回陕西, 邓演达就将他介绍到西北军杨虎城部工作。姚国俊还是在上中学时,就知道杨虎城的大名,很愿意在这位久已仰慕的将军手下工作。

1928 年 春, 姚 国俊被派到中央军校军官团学习。当年秋,成绩优异的他考上北平陆军大学。1931 年底毕业后,重新回到杨虎城部,担任军官训练班副主任(主任由杨虎城兼任)。姚国俊以自己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在作战中的指挥应变能力,尽责尽力地为17 路军培养军事骨干力量。他的工作和人品,得到杨虎城的认同和下级军官们的赞许。

1932 年7月,姚国俊的陕西老乡和黄埔校友关麟征和张耀明各写了一封信给姚国俊,热忱地希望他到25 师任职,信中充满期待之情。同时,关麟征也给杨虎城写了一封信,以私人的名义,请求杨为姚放行,满足自己的心愿。关与杨是老乡,25 师过去属于西北军第26 路军孙连仲部,他们虽无深交,但彼此都熟悉,且都看重和尊重对方。杨虎城虽然舍不得姚国俊离开17 路军,但关麟征和张耀明二人的盛情难却,最后,还是让姚国俊去了25 师。

从此,姚国俊与关麟征、张耀明几位“乡党”风雨同舟、南征北战,共同度过了一段血与火的军旅岁月,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猜你喜欢
杨虎城黄埔军校黄埔
杨虎城南阳“扫黑除恶”传佳话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阴谋如何得逞?
蒋介石诱捕杨虎城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