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山桐子产业发展浅析

2023-02-24 08:14:38肖前刚刘运科张玉林
绿色天府 2023年1期
关键词:山桐子木本油料发展

○文/肖前刚 刘运科 张玉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要求严守耕地红线,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纵观世界食用油市场,发展木本油料植物成为解决人类食用油短缺问题的主要措施。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向林要油,向山要油,发展传统优质木本油料产业,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战略之匙,树牢并践行大食物观,充分发挥森林作为粮库的作用,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利用非耕地发展高附加值的木本油料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山桐子是优良的新兴木本油料植物资源。

四川省山桐子产业发展现状

资源现状

山桐子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其果实形似葡萄(又名油葡萄)、含油率高,全果可榨油,尤其富含亚油酸,具有“树上油库”的美称。山桐子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和朝鲜等区域。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山桐子种质资源共有300 余个。四川省是山桐子适宜区域,从北到南均有山桐子资源分布。

产业现状

随着山桐子综合价值被逐渐开发,山桐子产业也日渐完善。目前,国内共有山桐子相关企业1274个,其中,四川、湖北、浙江等省注册企业均超过100 个,分别为443、276、109 个。综合来看,四川省山桐子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空间。

四川鼓励种植木本粮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探索出“企业+专合社+基地+种植户”产业发展模式,在成都、资阳、乐山、雅安、遂宁、南充等地成立100 余个专业合作社,建立山桐子基地近50万亩。四川中海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充分发挥企业社会担当,在山桐子产业发展中积极开拓。

近年,四川周边省区山桐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政策支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等方面远超我省。如湖北省组建了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油葡萄(山桐子)产业发展分会、油葡萄(山桐子)产业创新联盟,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油葡萄(山桐子)木本油料研究所,依托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国家油葡萄(山桐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以利川市为中心,辐射全省发展约40万亩山桐子种植基地。2022年7月,总投资80 亿元的山桐子全产业链项目落地贵州省贵定县,计划2年内完成山桐子种植面积40万亩;印江县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15万亩山桐子种植基地和1个加工厂。同时,贵阳学院、贵州省林科院等将筹建贵州山桐子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贵州省山桐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引领带动山桐子产业全链条发展。

四川省发展山桐子产业优势分析

政策优势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包括山桐子在内的木本油料产业扶持力度。2013年11月,原国家林业局将山桐子列入《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4年4月,原国家林业局制订了《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将山桐子列为全国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2020年5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又将其列为国家储备林树种;2020年12月,国家十部委《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山桐子等特色木本油料树种。国家林草局还批准成立了油葡萄(山桐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还成立了油葡萄(山桐子)产业发展促进会,在全国重点推广,为山桐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四川省正在实施的国家储备林、世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等均将山桐子纳入了目录树种。支持有发展意愿的山桐子主产区,在严格保护耕地、严守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及生态保护红线、坚决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按程序报批实施。同时,鼓励结合退耕还林、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造林工程,推进山桐子等木本油料树种营造。支持按照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加快建设良种化、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景区化现代基地。鼓励山桐子等木本油料主产区按照省级现代林业园区认定有关标准,积极创建省级园区。

2019年3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山桐子油作为新型木本食用油并制定了《山桐子油》国家标准。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山桐子列入普通食品管理。由此可见,山桐子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的政策支持已经基本具备。

科研优势

我省拥有川大、川农大、省林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这些机构科技实力雄厚,汇聚一批学科带头人,拥有国际国内公认的原创理论和技术,为粮油食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省林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分别选育出“早丰36”“海桐1号”良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是川内较早系统开展研究的单位之一,目前,已经有10 余年的科研成果积累。团队紧密围绕山桐子良种选育、快繁、早果丰产、油脂提取、副产物综合利用、生态治理及景观提升等开展基础理论创新研究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2020年“山桐子丰产栽培及加工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成果鉴定,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些都为山桐子产业在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需求优势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至2021年省内常住人口8372万人。庞大的消费群体导致该区域内需旺盛,保障粮油供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确保全省粮油安全不仅是“坚持总体安全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天府森林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山桐子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国内食用油长期进口依赖,还可发展绿色环保“生物柴油”,缓解能源问题。同时,山桐子食用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1.46%,营养价值明显高于其它食用油,而当前人们对食品营养、健康等重视度逐渐提高,发展前景可观。

四川省山桐子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生产要素约束大

土地方面,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背景下,规模化发展山桐子造林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资金方面,林业发展因其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开发难度及风险因素影响,处于投资领域中的弱势地位。山桐子等新兴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初期造林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仅凭政策资金支持远远不够,而银行对林农发放贷款比较谨慎。

良种少使用率低

目前,省内山桐子良种选育与繁殖技术力量雄厚、设施完善、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现代化良种繁育单位或基地较少,没有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全省仅“海桐1号”和“早丰36”2个经省级认定的良种。苗木市场种源不清、品系不明、优良遗传特征不明显、生产性能差、实生苗冒充嫁接良种苗等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都给山桐子产业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同时,一些建设较早的山桐子种植园,品种杂乱退化、树势衰弱,亟需品种更新和改造。

科研经费支持较弱

从国家和省级及地方层面,山桐子科研项目数量不多,山桐子项目资金支持力度较弱。综合山桐子产业发展情况,该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多处于探索阶段,重大技术突破和研究成果还较少,社会认知和重视度不足,导致科研项目支持力度较弱。

品牌建设不够重视

全省现有400 余家企业和相关组织从事相关山桐子产业发展,但并没有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没有形成产业聚合效应,难以有效的形成行业知名品牌。

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现阶段山桐子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一条完整的山桐子产业链包含研发、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目前,山桐子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山桐子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和市场营销是产业化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没有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圈。

企业经营规模不大

全省虽有400 余家企业和相关组织从事相关山桐子产业发展,其种植经营山桐子规模普遍不大,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山桐子认知度不足,种植收益还抱有疑虑。同时,原料资源的短缺也导致该产业难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市场认知度不高

山桐子主要产品包括山桐子油及精深加工产品等。山桐子产品市场知名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山桐子产业发展。目前,山桐子产业存在品牌意识薄弱、宣传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山桐子油相关知识,在网络上宣传也较少,传统媒体上则更难看到,导致受众对山桐子产品缺少基础认知。

四川省山桐子产业发展对策

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拓展造林空间

因地制宜地发展山桐子产业,以国家储备林、世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为契机,结合退耕还林、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造林工程,推进低产低效林更新改造,拓展造林空间。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结合产业扶贫,利用闲置林地、房前屋后空隙地栽植山桐子,培植增收致富增长点。

建设高效产业基地,提升资源培育水平

加强良种选育和推广,大力培育山桐子组培苗、容器苗,坚持“四定三清楚”良种种苗生产供应制度,确保苗木质量。结合林长制示范工程,积极建设一批高标准山桐子生产基地,以点带面,提升山桐子资源培育水平。支持低产低效山桐子种植园提升改造,从根本上夯实山桐子丰产基础。

政-企-科有机结合,加大科研力度

在山桐子产业发展过程中,建立政府为主导的“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三位一体的协调体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资源整合能力,加大对良种选育、快繁、早产丰产、油脂提取工艺等科研支持力度,完善社会化科技研发和产业服务。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对接,形成科研合作的伙伴关系。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加大对山桐子科研支持力度,更好发掘山桐子的潜力,并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稳定支持。

加强标准体系构建,打造行业知名品牌

大力实施“标准化+ ”行动,推进完善山桐子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从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及三产融合的系列标准,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建立健全山桐子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合格证管理,着力构建质量追溯制度、企业诚信机制、质量监管体系“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模式。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认证品牌、商品品牌、团体品牌和申请著名商标,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品名牌。着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支持精深加工研发,创新产业建圈强链

当前涉及山桐子产品深加工利用的研究报道还较少且规模化精深加工程度低。当前山桐子油的提取普遍采用物理压榨法,但该方法油脂提取效率低下,而其他提取工艺如水酶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方法,虽然提高了山桐子油脂提取率,但还不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优化山桐子油提取及功能性油脂、生物柴油等的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形成完整的生产链,对加快山桐子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政-科-企-农深度融合,扩大经营规模

山桐子是优良的木本粮油,政府应加大山桐子产业帮扶力度,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机制活、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方式,倡导发展“企业+科研单位+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企业提供种苗、资金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由科研单位提供技术,农民以林地入股、转租等形式组建专合社共建基地,由合作社与企业直接对接,实行订单式开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通过该产业模式紧抓基地建设,依靠农民,结合农民需求,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村集体协调企业与农户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增加农户对山桐子认可度和种植热情。

强化宣传普及,提高市场认知度

山桐子油中富含亚油酸,积极开展山桐子油营养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提高民众及市场认可度。当今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应拓宽思想,积极创新,用多种宣传渠道如户外广告、媒体宣传、网络推广、线上直播、农业观光旅游等宣传山桐子油的特点、优点及优势。倡导广大消费者合理使用山桐子油和科学选择多种食用油,促进整个社会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营造“有品质、有宣传、有市场”的良性消费市场环境,实现山桐子产业又好又快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山桐子木本油料发展
响应面优化山桐子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工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衢江区成立木本油料产业协会
浙江林业(2020年8期)2020-09-21 08:32:21
不同修剪程度对山桐子新梢生长的影响
湖南省林科院“南方木本油料利用科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通过审批
林业与生态(2018年4期)2018-05-14 16:21: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我国山桐子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我国木本油料家族再添新成员
绿色中国(2016年11期)2017-01-07 09:36:56
山桐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