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晗 侯晓娜(指导教师)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促进长期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与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党中央通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伟大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未来40年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落实,我国经济在区域绿色发展过程中迎来了更多严峻的挑战。比如,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持续降低;资源型企业不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创新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缺失;缺乏高科技专业人才队伍等。因此,针对这些严峻挑战,需采取有效举措进行针对性地解决,进一步保证在新时代背景下,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具体探讨。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2015—2021年正处于迅猛上涨的阶段,GDP年均增速约为11%。目前,正处在快速转型发展时期,且已呈现出转向高质量的发展趋势。处于这一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比较倾向经济发展的速度及范围。但是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则应注重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致力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倘若忽视了区域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将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最终将会落后于新时代的发展队伍,并且会被政策否定出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区域经济并非只是为了帮助人民过上温饱的小康生活,而是上升一个层次,基于发展现状,采取有效举措来加快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能够满足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实际需求,帮助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因此,新时代下,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质量的提高十分有必要。
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区域经济基本上处于粗放发展状态,能源资源耗损量很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率很高,导致现在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所以当下必须对发展模式进行革新,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改变增长动力。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推进经济的绿色发展,要基于实际情况和结合现实需求进行制度革新、优化结构,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实现国内经济的绿色发展,又能逐渐消除经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
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也迎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基于国际经验能够看到,想要越过中等收入的陷阱,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两种,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缩小贫富差距。针对某一个区域而言,想要根本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应加快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区域内企业都着重进行“原”字头产品的输出,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其所采取的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对资源消耗和生态成本都未加以重视。企业本身拥有的资源质量偏低,外部可利用的自然矿产资源消耗殆尽,缺少创新型人才,技术手段陈旧低效,科学管理水平与战略素质偏低,部分企业还在沿用其计划经济时代创办的企业文化。我国资源型企业本身受制于机制体系,缺乏足够的转型升级动力,并且依旧运用“高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就一定要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承受力进行全面考量,不可盲目地索取、破坏,不允许任何企业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开展一系列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管制,而是一味纵容企业对生态资源无限制索取,那么不仅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将不利于促使企业的创新转型发展。
因我国区域财政机制和税收制度有共性技术体制及金融体制等设置的不合理,致使我国区域内多数企业管理者未形成竞争意识,尚不具备积极进取求发展的精神。还由于区域人才环境受到企业体制的制约,因而难以构建良好的人才创新氛围。此外,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改变及区域政府领导的不断更换,致使企业不具备充足的创新动力。企业只有做到自主创新,才能确保企业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才不会在竞争形势愈加激烈的经济市场中陷入内忧外患的两难境地。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虽然我国整体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也引进和自主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但尚不能满足国家战略发展计划对人才的需求,离科技强国的目标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我国所拥有的世界顶尖人才和创新人才还远远不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目前还不能承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任务,现阶段所制定的分配体系和财税机制,还有出台的政府政策及社会环境等还无法满足进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这就不利于促进国内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所有的行动需以意识为前提,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想要保证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就应在区域内提高认知,形成统一的意识,尤其是大力提倡区域内各经济主体要形成自主的、较强的绿色经济发展意识,形成较强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等,如此一来,在全新意识的指引下,将有利于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实现效率改革、质量革新、动力改革。
一般来说,像地方保护的经济体系通常用于对低质量生产者利益提供保护,而要是国家将市场经济体系进行统一起来,就有利于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质量获得高效提升。基于垄断前提下所推行的经济体制将很难提高品质和进行创新,只有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确保经济绿色发展质量能够得到很大地提高。因此,要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全方位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机制,消除阻碍经济市场公平竞争的所有政策和规定,淘汰行政性垄断,禁止市场垄断的行为发生,以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发展构建良好的体制环境。
市场配置资源实际上是非常高效的方式,一般市场配置资源都是利用价格、供需、竞争及约束来对消费、生产等不同的环节进行控制,完全可以说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目前还没有其他的力量可以替代。而这样也就代表我国建立什么企业、引进什么类型的人才、制造什么产品等都是依靠市场决定的,并非由政府越权管理决定。政府除了在有需要时实施宏观调控,更多的是需要其安排好市场配置中的相关工作。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政府一定不可以占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一方面,要打破政府垄断,做好负面清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到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
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时,要想促使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增加就业,保证市场健康运营,政府应在恰当的时机实施宏观调控。政府可通过制定政策、法律规章和采取合理的行政干预手段,防止出现不利于市场正常健康运行的行为,如价格刚性、市场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政府要适时对市场秩序进行维护和改进,采用技术升级、市场升级和管理升级等多种手段促进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继而有助于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就必须具备充足的人才资源。正所谓人才在,潜力在、后劲在、前景在,布局决定格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区域想要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就一定要引进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不论是“奇才”还是“怪才”,都要接纳和包容,只有拥有更多不同的技能人才和专业人才,才能实现创新转型发展。在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时,相关部门也一定要对分配机制进行健全;对科技体制进行优化;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构建创新环境,致力于培植适宜然采根治的生态系统。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进程,区域内应依照新时代下的绿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创新型龙头企业、新型农民、创新型科研所、高校和创新型平台等都要加大培育帮扶力度。此外,还要重视将本地具备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继而在区域内打造具有国际性竞争优势的绿色企业。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就向全社会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即没有再如过去一样提出要致力于提高GDP,而这正代表着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对于GDP的考核标准已经在降低,恰恰符合新时代下的发展背景,也顺应了国内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想要加快推进国内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进程,就一定要严格遵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精神要求,构建和推行以质量为最终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弱化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等各种指标的关注度,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等各项指标的重视度。
想要加快实现我国区域内经济绿色发展,就需要采取有效举措促进更多产业实现中高端跃升。第一,要提高高技术、高文化和高附加值及知识密集型新型产业的发展力度,并且需与消费结构升级相符;第二,应加快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善于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传统产业模式进行改革升级,利用网络经济、平台经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孵化经济、碳汇经济、智能经济等创新模式提高传统型产业。
在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更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并从制度建设开始进行严格把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对于生态环境,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加强保护,确保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始终沿着健康的路线发展下去,才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证;第二,要限制一些自然资源的开发活动,尤其是制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确保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文首先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主要有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能够真正满足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实际需求;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是实现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路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能够满足“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其次,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最后,提出了应对策略,即进一步提高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快速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以期助力于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