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相萧何

2023-02-23 14:48李晔明
铁军·少年国防 2023年12期
关键词:萧何阴谋张良

李晔明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蘇省徐州市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

刘邦打败项羽后宴请群臣。刘邦问大家,为什么自己胜而项羽败,群臣为了讨他欢心,异口同声地说是因为刘邦英勇有谋略。刘邦却谦虚地说:“在军营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保证粮食供给,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我能夺取天下,靠的是他们三人。”

刘邦提到的三个人被誉为“汉初三杰”。前两期的“英雄联盟”已经讲过了张良和韩信的故事,本期“英雄联盟”,我们就来说说萧何的故事。

慧眼识人

萧何原本是一个地方小官,年轻时喜欢结交豪杰,他早早就看出刘邦谈吐不俗,会有一番作为,便一直帮助刘邦。秦末时天下大乱,他支持刘邦起义,死心塌地地追随其左右。萧何看人眼光独到,不仅看出刘邦前途无限,还挖掘了一个重要的人才——韩信。

韩信原本是项羽军中的一个小官,因为得不到重用,便投靠刘邦。刘邦一开始也没有关注韩信,只安排他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但萧何发现韩信军事才华出众,便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当时,刘邦受到项羽排挤,被分封在偏远的汉中地区,特别郁闷,根本听不进萧何的话。渐渐地,很多人在刘邦手下看不到希望,都悄然离去。走的人太多,刘邦也见惯不怪,直到有人说萧何也走了,刘邦才紧张起来。

没想到的是,萧何没多久就回来了,原来他是去追韩信的。直到此时,刘邦才认真听取萧何劝他重用韩信的建议。和韩信深入交谈后,刘邦庆幸自己没有错过一位军事奇才。

后方大管家

相比于张良、韩信,萧何在战场上没有多少作为,但功劳一点不比他们低。

刘邦的军队攻入咸阳城时,大家争相抢夺宫殿里的金银财宝,萧何却直奔档案库,清点秦朝的档案典籍,认真保管。萧何深知金银珠宝只能换来华服美食,档案典籍却记载着全国的人口分布、地形道路,它们将是自己日后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与参考。

刘邦利用韩信的计策,暗度陈仓,占领关中地区,之后又大胆向东出兵,与项羽争夺天下的主导权。在与项羽的数次正面交锋中,刘邦经常被打得很惨。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手里的士兵越打越少,导致无法继续作战。

幸运的是,每当刘邦遭遇战败,灰心丧气的时候,他总能收到来自后方大本营的新兵和粮草。原来,当刘邦在前线作战时,后方的萧何一点没闲着,他组织百姓生产,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为前线提供稳定的粮食和兵源补给。

战争是军事实力的对决,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多亏了萧何的支持,刘邦才能一直坚持,哪怕屡战屡败,依然能够与项羽继续战斗,最终扭转战局,取得胜利。因为萧何在后方的优异表现,刘邦在取胜后论功行赏时将他列在其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楚汉战争结束,战乱却没有停止,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刘邦开始削弱开国功臣的势力,其中就有军功最卓著的韩信。

韩信意识到危机,便煽动外地的将领造反,想利用他们引走刘邦的主力军队,自己则伺机控制首都。不过韩信百密一疏,让皇后和萧何知道了他的阴谋。

为了应对叛乱危机,萧何率先采取行动。他先散布假消息,说叛军已经被镇压,刘邦正在凯旋的路上,然后亲自上门劝说韩信进皇宫向皇后祝贺。韩信心里有鬼,不敢入宫,可萧何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不能驳萧何的面子,只能勉强答应。结果韩信刚一进入皇宫,就中了埋伏,阴谋彻底破产。

韩信因萧何而飞黄腾达,最后又因萧何阴谋失败。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被后人用来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由同一个人造成。

猜你喜欢
萧何阴谋张良
张良书法作品选登
张良受书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张良拾鞋
峡谷阴谋
赵高的阴谋
张良拾鞋
萧何官居高位有四招
阴谋
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