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玉 太原师范学院
俄耳甫斯主义或被称为“俄耳甫斯立体主义”,是由法国的诗人和艺术评论者阿波利奈尔于1912—1913 年首次提出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形容艺术家罗伯特·德劳内和他的配偶索尼娅·德劳内的创作风格。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它被视为法国立体派的一部分,然而德劳内的研究方式与常规的立体派有着显著的差异。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别有以下两点。
当年的阿波利奈尔对“俄耳甫斯主义”的理解并不明确,他认为这是一种以创作全新形态为目标的艺术,这些构成要素并非来自视觉领域,而是全然由艺术家自主创造并重新排列,从而形成完整且真实的图像。这就是所谓的纯粹绘画。简而言之,这种艺术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艺术家自己创新的方式来构建全新的表现内容,因此,摆脱了具象与复制的束缚后,绘画便开始向抽象艺术迈进。俄耳甫斯主义的艺术理想显然有别于传统的“立体主义”。受到“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启发,毕加索和波拉克创建的立体主义尽管已将物体拆解,但在最后呈现出的作品中仍然能识别出清晰的轮廓。然而,德劳内夫妻却更倾向于抽象的表现方式,他们实际上是在延续立体派的发展道路。因此,有些学者把德劳内视为法国首位“抽象画家”及现代抽象绘画的开端。
早期的立体派艺术家如毕加索等人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对物象的分解再构上,但并没有充分重视颜色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例如,我们在欣赏一些他的早期立体风格的作品时会发现,其中鲜有使用到光谱中的各种不同的基本元素,这就表明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要去积极探索这些概念的可能性(或者说可能根本就没有)。与此相反的是,德劳内提出从某种奇异的光芒或幻觉般的色彩开始出发来构建新的视觉世界观,因此也被称为“俄耳甫斯主义”。德劳内在1907—1908 年深入学习了新印象派和谢弗勒尔的色彩理论。新印象派并置色彩的表现手法和谢弗勒尔关于“同时对比”的色彩理论,都是对他产生很大触动的灵感和源泉。基于此种思考模式,他在1912 年就已经完成了两幅重要的大型油画——《圆盘》和《宇宙的环形与圆盘》,这两幅作品的象征意义重大并且预示出他已经放弃了传统的形态结构转而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形式语汇了。正是由于德劳内对现代艺术的抽象性和色彩表现的创新突破才让俄耳甫斯主义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美术群体得以被历史记住,并对现今的绘画领域产生了深远持久且无法忽视的影响。
德劳内绘画以鲜明的色彩和几何形状闻名,其作品的主要影响力就在于大胆使用色彩和对深度、色调的深刻实验。在他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他画了许多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圣塞维利教堂系列、在城市系列中的埃菲尔铁塔系列(1909—1912 年)、巴黎之城系列(1911—1912 年)、窗口系列(1912—1914 年)、在加的夫队系列(1913 年)、圆形形式系列(1913 年)和第一圆盘系列(1913 年)。德劳内的绘画理念与俄耳甫斯主义密切相关,从1912 年到1914 年,他根据绚丽色彩的光学特征描绘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非常有活力,开始使用色彩创造形式,具有鲜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德劳内没有上过专门的美术院校,因此他不会被传统的绘画方法所束缚。在尤金·隆杉画室实习时,他自己琢磨作画,1905 年2 月,他首次以六幅作品(包括五张贝利地区的风景画)参加当年的独立沙龙,这六幅作品全是印象派风格。德劳内虽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院校教育,但是他却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了一种变化空间视角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德劳内”风格的作品。在尤金·隆杉画室,他还学到了一些颜色和灯光的技巧,明白了如何将场景与灯光配合得天衣无缝,打造出一个完整的舞台。在灯光的组合与分解中,他体味着颜色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他对光线与颜色的进一步探索与练习,同时也为他后来的绘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德劳内的毕生创作中,从“客观对象”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客观对象存在的角度,一类是无客观对象存在的角度。“有客体”是指画面中有特定的物体作为参考,而“无客体”则是指“单纯的光与色”的绘画。其中,德劳内“有客体”的绘画是他根据自己对物象真实的理解,在平面中产生了一种纵深、立体的感觉,虽然试图突破传统的透视原理,但是仍然保留着传统画法的影子。在德劳内“有客体”的绘画作品中,一切事物,包括图像和背景,都是以几何图形的方式分裂开来的,这些形状的分解通常以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长方形以及少量的半圆形、弧形表示。他不仅关注物体的结构,而且关注物体的空间色彩,利用光谱自身的曲折性,与几何形体相结合,来表现所要呈现的效果,利用颜色的冷暖或深浅变化,在物体周围形成阴影。《看向城市同时开启的窗》(见图1)是他所有作品中最特别的一幅,它被镶嵌在画框中,画从画框中伸出,与中央画幅融合在一起,两侧画框的宽度之和约为中央画幅的三分之二,而中央画幅仅占整个画面的五分之二。第一眼看到时,并没有感觉到中间画布与周围有边界,而是认为这是一幅作品的构图安排。这幅作品在视觉上进行了调色,红色和黄色融合在一起,形成橘红色,橘红色与青色、蓝色交相辉映,其中还夹杂着橘黄色,在橘黄色的光芒中,逐渐呈现出紫色。这些颜色互相排斥,又互相交织,不断地互相作用,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我们可以看到,德劳内所关注的不再是几何的形式语言,他关注的是在光的作用下,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却有节奏的矛盾统一,从而形成了一种不稳定的旋律感,如果更深入地去看就会发现,这种色与光的结合是根据色彩的同时对比规律来构建的。
“同时对比”这一颜色理论由法国化学家谢弗勒尔提出,他在一家知名的地毯制造公司担任着颜料调配的工作,从而激发了他对色彩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他的成果被总结在了1839 年的一篇名为《关于色彩的同时对比法则和物体的原始色彩之间的关系》的文章里,他在1864 年发表了另一篇文章《关于颜色及使用过的颜色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其中包含了一个崭新的、独特的颜色比较理念和看法,对德劳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他走向一条探索纯粹色彩艺术的新路径。德劳内认为,当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在一起时,它们的颜色就会变得最明亮。然而,当把它们放到调色盘上时,它们的颜色就会变得暗淡。
德劳内的《窗》组画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画法,将要画的物体结构全部省去,只在画面上铺满彩色的几何图形,用带色彩的几何图形在画面中拼凑出隐约的具象物体。在《窗》系列组画中,德劳内对颜色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从一开始的凌乱,到后来的仔细安排,深浅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他在组画中多使用绿、蓝、黄、橙、红和黑等过渡的色块,用各种形状把几个色块连在一起,就像彩色的光在运动,呈现出画面中物象同时性的色彩效果。渐渐地,德劳内在他的作品中抛弃了可以看到的客观对象,都是用彩色的方块来完成,他强调了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认为:“色彩是形式也是主题。”《窗》组画完全用纯粹色彩作为绘画题材,并对颜色在画面中的效果和给人的感觉进行了分析,德劳内自己也说:“色彩是由它自己发展和转移的唯一主体,所有的解析都是独立的,不管是否是心理上的。”因此,纯粹的色彩才能成为一幅画的主旋律。
德劳内绘画以强烈的色彩和几何形状而著称,后逐渐发展至抽象绘画,但他的突破性创举以及大胆的实验性,特别是利用色彩传达出乐观的态度,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那些以鲜艳色彩结合抽象形式为特征的作品,大大超越了他那个时代近半个世纪之久。
绘画是将所有情绪都聚焦在物质材料上的一种审美表现。每个时代的优秀艺术家,都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素材,记录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时代。在不同的时期,绘画有着不同的特点,经常被用来反映那个时期的社会文化和人文情怀。时过境迁,艺术作品在内容上也在不断地改变,使用新的绘画手段和绘画素材,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形象。
德劳内在后期的绘画创作中,逐步尝试将各种材料与灯光工具相结合,这一方法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纯粹的绘画风格对一个接一个的现代主义学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那些学派中的艺术家也都是从他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开创了一种先锋派的现代艺术理念。接下来数年间,德劳内在建筑布局与壁画创作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把绘画转变为建筑内部设计的做法,同样是现代设计历史上的常见现象,并且这种关联性可以从现代绘画及现代设计的进步中看出。德劳内的绘画不仅是抽象艺术的开端,同时也为装饰艺术开辟了一条道路。他的绘画手法的影响远不止于日后的艺术圈,对现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现代美术注重对材料的使用,以及对画面的装饰,往往会在画面上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也是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特色,它以厚实的材质、繁复的图案、多样的材料来体现作品的艺术特色。德劳内在他的绘画里强调自然的各种节奏感,他主张艺术家应以这种感觉为基础去创造作品,而非直接复制可见的事实对象。因为他坚信,画作的核心是通过颜色、线条与形状构建出一种全新的视觉真实,无论使用何种技巧或表达方式,只要能产生美感,都应该被认可并赋予审美价值。而德劳内对艺术及其语言的自主性认识,为他提供了新的灵感,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浓重的色彩,促使马列维奇提出了“艺术至高无上”的理念,以及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对抽象主义中的音乐与节奏感的探索。
德劳内想要寻找与他生活的时代相适应的事物,如光线、结构、动力等,这是他创作的题材。德劳内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喜欢创作系列绘画作品,以此进行一种试验性的、多样化的创造。在德劳内的作品中,色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用色彩来塑造形象,并能很好地控制色彩。饱满的、鲜明的、有个性的“同时对比”,可以平衡人的视觉,而他所确立的色彩和光的秩序,不但适用于平面,而且适用于深度。
德劳内把“光与色”的节奏美当作他的创作目的,他把“光”分成七种不同的颜色,然后把这些颜色通过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最后使他的画走向纯色彩的抽象之路。德劳内的创作与阿波利奈尔关于“俄耳甫斯主义”的界定完美地吻合。他的画所表达的并非对视觉的感受,而是对心中情感的表达;他的画以丰富的颜色搭配呈现出“天籁”般的美;他绘画的“主题”就是“用色彩来表达感情”。德劳内的“纯粹色彩”画风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如何影响到后来的现代主义艺术。美术作品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文化分不开的,而社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艺术理念的形成产生影响。徳劳内的创作对当时的艺术观念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各种艺术流派互相交融、互相学习、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