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钾
(山西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 晋中 030600)
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革命,是创新力竞争力的关键点,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环节[1]。实践调研表明,山西省榆次至昔阳高速公路(简称昔榆高速公路)将数字化应用到交通基建行业,不断优化公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全面推进了高速公路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2]。
山西昔榆高速公路结合地质条件复杂、走廊带狭窄、桥隧构造物多、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为了将昔榆高速公路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绿色公路建设样板工程[3],采取了一系列高科技管理措施,隧道洞口边坡复绿、红线苗木迁移利用,减少了建筑垃圾,实现了对五类固废材料的再应用,实现了“绿色公路”建设成效显著[4]。
同时,山西昔榆高速公路坚持“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引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打造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3+1”警示教育安全培训模式,实现了“责任要落实、隐患要治理、风险要管控、应急要处置、基础要管理”五到位[5-6],构筑了“平安工地”,确保了开工建设以来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为了实现对山西昔榆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山西昔榆高速公路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布局、筑牢基础,以新发展理念牵引项目建设,构建纵贯项目全寿命周期、横跨各业务板块的工程建设体系,在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向交通行业提供数字转型新模式、推动传统交通产业向数字交通产业转型征程上取得的亮点实绩。
以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在“混凝土外观”“路面施工质量”“亮化工程”等方面引入高新技术,严格依照“12项管理制度、8本工艺标准”,实现了施工标准化、精细化,工程质量的长效化,有力提升了工程建设水平,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均达96.0%以上,连续3年在山西全省综合排名第一。榆次至昔阳高速公路坚持科技引领项目建设,以科研攻关和创新驱动为抓手,在智能化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钢筋加工中引入智能仓储系统和焊接机器人,板预制采用前卡式千斤顶智能张拉设备、智能喷淋养生系统,有效提升施工自动化水平。
运用路面智能物联施工监控、路基压实度瑞雷波无损检测技术、隧道检测机器人,实现质量智能化监管;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一张图+标准化模板+智能终端应用”管控平台,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数据化管控[7-8]。
山西昔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基础信息”“收费治超”“养护的管理”“机电的管理”“路网的运行”“应急的管理”“考核管理”“后台管理”八个功能模块。利用这八大模块,通过采集山西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等项目基础信息,实现主要运营业务数据汇集显示、集中管理,将信息化管理优势深度贯穿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为运营管理提供了更多数据分析模型和决策参考依据[9]。
开发App远程管理端,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道路、桥梁、隧道领域的先进技术、科研优势与工程实体、产业平台进行深度对接,培育校企合作平台,拓展实训教育基地,激发了昔榆高速公路科技研发优势,畅通了人才交流渠道,让昔榆高速公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新业态培育、智慧交通技术研发等领域形成信息优势。尤其是昔榆高速公路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取得,充分展现了信息化建设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昔榆高速公路的App远程管理端能实现包括参建单位相关人员不限时间和地点进行地质预报、监控量测、质量检查、施工与监测进度的查看以及消息的接收、处理等工作[10]。图1为App远程监控量测图示例。图2为工作人员手机移动办公场景。
图1 App远程监控量测
图2 工作人员手机移动办公
引入信息技术,完善项目管理流程,夯实管理实践:一抓项目经理,发挥项目建设的“火车头”作用,科学组织工、料、机投入,高效统筹人、财、物管理,打造山西路桥品牌,体现个人价值。二抓策划管理,紧盯二次经营、固废利用、临建场站、成本管理等关键环节,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组织策划,蹲点领导督导项目严格实施,层层把关、严格审核,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三抓施工组织,在培育“大、强、专”的协作队伍上下功夫,完善协作队伍管理模式,优化施工组织模式,进一步提升组织效率、管理效力、产值能力。四抓材料管控,规范入库管理,严把入场关、数量关、存储关,坚持月度库存盘点、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加强半成品核算工作、强化材料部位验收,建立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五抓设计变更,坚持三个“严格”、三个“严禁”,加快设计变更审批和备案工作进度,做到月清季结。六抓成本管控,严控临建工程费用,严格合同签订,落实成本结算日清月结制度,及时进行材料出库和项目核算;加快报备0号清单,提高成本结算核算的准确性。七抓产值进度,紧紧围绕手续办理、地方协调、计量支付等关键环节,咬定目标,攻坚克难,高速推进,确保全年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同时,要统筹做好政府付费项目的收尾工作、绩效考核、运营确认、付费基数确认等工作,年底前实现政府付费资金应收尽收,确保投资收益[11]。
在交通建设数字建造的背景下,山西昔榆高速公路积极应用与实践数字赋能,抢抓新一轮数字革命的战略机遇,进一步革新理念、创新模式,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运输服务智能化升级、行业治理数字化升级,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新赛道,紧抓“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在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迭代升级、步入一流水平的同时,以数字化交通产业发展为主线,发挥“项目第一支撑”作用,主导了全力打造规模千亿级的“山西交通数字化产业园”项目,以平台搭建对接合作桥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招引新技术、落地新项目,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交通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在山西昔榆高速公路的助力下,产业园区将数字化交通产业转型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数字+交通+产业园”的模式,利用交通网络优势,聚焦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新能源、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全面对标挖掘信息技术潜力,持续科技创新突破,山西昔榆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固废综合利用体系,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依托山西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固废资源,山西昔榆高速公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发装配式建筑、生态水泥、建筑3D打印、废旧轮胎利用、有机固废处理五大业态。通过高新技术项目的引领,依托科技支撑,主导低碳产业先行,建设成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生产基地”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体,打造成为产业支点和行业试点,培育工业固废利用新模式,引领了山西交通绿色产业新发展。紧跟山西路桥集团低碳发展目标,聚焦“固废资源利用、绿色低碳发展”主题,配置山西省交通静脉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中试基地,设置“装配式建筑、小型预制构件、胶粉改性沥青、高性能复合掺合料”4种低碳化路径。
应用信息技术,围绕“双碳”目标,配合山西路桥集团,主编发布了5项工业固废资源利用国家、行业及省级标准,填补了山西技术空白;与山西产权交易中心合作搭建“再生资源碳交易平台”,成功申报山西省级“交通静脉产业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路桥生态水泥”获得国家专利,大力推广利用工业固废物,节省固废存放占地,减少碳排放,节约成本,拟建固废利用生产线,多渠道推广工业固废物的利用,争当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排头兵,在积极履行国有企业责任、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向全社会输出更多可资借鉴推广的模式经验。
综上所述,山西省榆次至昔阳高速公路在项目建设中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锚点,以打造科技型实力型智能型企业为目标,将数字建造融入管理环节,总结了一套数字化在交通基建行业的公路建设管理模式,为交通行业的数字建造提供了借鉴并得出以下结论:
(1)集聚交通系统各项数字技术,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建设和公路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服务,加快“5G+智慧交通”等交通领域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和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平台建设,构建符合交通企业经营特点与发展需要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等全新IT结构模型。
(2)以数字引擎赋能提效,探索集成数字化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公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