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bus协议的流域集控声光报警技术

2023-02-22 02:47黄海军章泽生陈庆松宋连会
东北电力技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声光报警组态上位

黄海军,王 旭,章泽生,陈庆松,宋连会

(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28)

远程集控中心和水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生产管理模式设想[1]已逐步成为了现实,国电投五凌集控、华电金中集控、华能澜沧江集控、三峡昆明集控等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适应性改造工作[2-6],但现有技术平台仍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大大增大了设备监视的难度,集控中心在全面接入电厂信息后,海量的信息涌入,与落后的设备平台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漏监视、误操作、误调度、应急不当等问题多发,已严重制约了流域集控中心的发展[7-8];二是电力市场改革逐步深入,现有设备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现货市场出清变化大、电网自驾驶要求高等方面的要求;三是值班员在长时间精神紧张的工作中,工作敏感性会自然回落至一个较低的水平,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无法满足高质量应急处置的需要。

2018年初,某大型发电站有功自发突升390 MW、无功突涨122.44 Mvar,由于功率自发突增现象异常罕见,各设备系统并未告警,值班员也未能及时作出处置,对电网频率调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电力生产监视的技术能力,识别和预防风险,成为远程集控中心防范安全风险的迫切需要;同时,提升远程应急处置的正确性、速动性、经济性,成为各生产单位管理上的难题。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声光报警的技术,通过紧急事件的摘要呈现,强迫值班员快速调整精神状态,进入应急处置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声光报警的必要性

1.1 远程值班的技术要求

远程集控模式的涌现,既是不断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的直接结果,又是适应大数据、智能化等设备技术的必然趋势[9-10]。

远程集控中,值班员担任“发电操控工+维护监督员+生产风险哨兵”的角色,即启停设备,控制和维持发电稳态;监督维护工作范围,确保常规工作不会中断正常的发电生产;监视全厂设备,及时发现异常,常规缺陷通知维护人员消缺,紧急事件自行隔离与汇报,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证供电的质量。因此,为值班员提供相应的设备监视、控制工具,确保生产信息快速、有效提取,是远程值班的技术本质要求。

1.2 应急处置的及时性要求

电力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资源,监管机构要求保供电措施必须落实到位,防范人为安全风险;若发生异常,须立即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确保电力供应不受影响[11]。

因此,快速转入应急状态、组织恰当的人员对系统予以有效干预,是保供电的根本要求。

1.3 弥补现有技术局限的要求

在“全监、全控”模式下[12],主流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文本报警内容太多,无法分清主次,“漏监视”率高;普通画面需要主动翻查,操作繁琐;光字牌虽可主动弹出,但调频及现货市场下须频繁开停机,可能导致重大操作被迫中断,而引发次生事故;语音报警被动监视效果好,但常常不能及时播报,延迟处理时机。因此,亟需一种被动监屏的工具,为值班员提供早期风险识别的技术支撑。

因此,采取声光报警技术,触发值班员从按部就班的常规工作中跳出来,快速进入应急处置状态,是集控中心迫切的工作需要[13]。

2 声光报警的数据模型

2.1 声光报警模型的构建原则

声光报警信息的弹出必须恰当、及时,经反复研究,确立了以下原则。

a.由核心设备告警触发,而不包含非关键的状态信息。声光报警应该是紧迫的,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应急状态转换的介入点;这些测点就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可逾越的安全红线,例如有处理时限要求的告警事件。

b.由可靠的事故、故障信号触发,而不包含频繁动作的事件测点。水电站的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压力、流量、温度等容易误动作,不宜引入声光报警。

c.由最终状态触发,而不包括中间状态,避免结构臃肿和逻辑复杂。以图1紧急停机流程为例,触发源不应包含各系统上送的事故信号,仅选用启动终态的紧停阀、事故配的动作信息即可。

图1 紧停流程中的最终态与过程态

d.由综合信息触发,而不包含子信号、也不展示具体的信息。如保护系统选择装置总跳闸信号,而不是某个子保护的动作信息。

e.可以由累积发展或长时间演变的预警信号来触发。例如:①发生故障后不能快速恢复状态的操作机构,如弹簧储能、气压、液压系统等的异常工况;②负荷跳变、电机状态异常等。

f.侧重由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硬接线数据触发,通信方式上送的数据为辅。

2.2 远程集控的声光报警模型

2.2.1 控制系统的声光报警

控制系统的异常是主要的声光报警对象,以防范调控异常,保障电厂设备的安全。表1为控制系统的报警源。

表1 控制系统的报警源

2.2.2 保护系统的声光报警

及时发现电气异常动作,快速安排设备排查以及重合闸,保护电网系统的安全。表2为保护系统的报警源。

表2 保护系统的报警源

2.2.3 关键设备的声光报警

识别电气开关、水工建筑物等的异常,保障电厂和电网的主体设备安全。表3为关键设备的报警源。

表3 关键设备的报警源

2.2.4 异常状态的声光报警

建立负荷突变、设定异常等技术手段,加强运行风险的管控。

2.2.5 检修异动的声光报警

监测检修设备的异常工况。如检修状态的开关站设备,如果隔离开关发生非预期操作,触发声光报警。

2.2.6 其他异常的声光报警

过速、水淹顶盖等高危状态信号,应该分秒必争,尽早介入处理。如表4所示。

可以缓慢处理的告警事件,一般不纳入声光报警处理。经过筛选,每个大型水电站的声光报警量为200~400条,约占 1%~2%。合理的数据模型是技术成功的关键,宜覆盖面完整、轻重缓急清晰。

3 声光报警的系统设计

3.1 系统结构拓扑

上位机采用国电南自SD80002.3.0系统,下位机采用施耐德Modicon M340 PLC、南华机电AL600U声光报警器,如图2所示。

图2 声光报警系统拓扑图

3.2 逻辑组态技术的选型

J集控中心位于网架复杂、监管严格的云南电网,是总调直调厂站。因防范漏监视等管理需要,配置的声光报警源就超过了1000项,该应用在国内并无先例,因此须研究其数据组态的方式,有以下选择。

a.上位机实时数据库组态模式

在上位机中,通过实时数据库的对象或顺控流程等模块进行组态,可以实现相关逻辑的实现,如图3所示。

图3 上位机逻辑组态界面

上位机的组态需要定义输入属性、计算属性等变量,绑定测点,编写逻辑脚本,因此需要大量的界面操作;如果脚本处理不恰当,存在出错、运算中断的风险。测试中发现上位机组态模式延时较为明显,部分瞬时信号有丢失的风险。

b.下位机PLC程序组态模式

在下位机中,通过PLC程序进行组态,可以实现声光报警的控制逻辑,如图4所示。

图4 下位机组态示意图

采用函数式编程的方法,可以对各个声光报警源进行单独处理,互不干扰,运算比较可靠;循环控制比较简便,而且后期修改量也小;缺点是不直观,使用 ST语言进行编程有一定的入手门槛。

综上,考虑功能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可维护性,项目采取了下位机组态的方式,并使用Modbus-TCP协议构建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模型。

3.3 下行信文的设计

a.数据流的设计

下行信文用于传输原始数据,以便进行逻辑组态。下行数据的处理如图5所示。

图5 PLC的声光报警处理流程图

b.下行信文的解析

项目Modbus-TCP程序采取“FORCE MULTIPLE REGISTERS”(预置保持寄存器,功能码10H)方式下行信文,如图6所示。

图6 Modbus-TCP下行报文示意图

开关量16位(Bit)构成一个字(Word),位按“高位在前、低位在后”排序,因此在进行图6“测点映射”、“压板映射”等运算时,对下行信文按图7排序规则进行解析。

图7 PLC测点排序示意图

以图6的报文为例,044是项目自定义的起始报文,前3个字表征上位机信息;每个字为2字节(Byte),那么第24个字e00(二进制值1110000000000000)的含义是:336=8*(2*(24-3))、335、334声光测点为动作态,翻查上位机通信点表库(见图8),确认了该解析的正确性。

图8 上位机的测点动作表

3.4 上行信文的设计

为实现状态反馈和历史记录功能,如压板的强制状态、AI的品质值、DO的输出值等,须设计上行信文。如图9、图10所示。

图9 上行AI信文的数据结构

图10 上行DI信文的数据结构

为了避免大量的数据对系统造成拥塞,上行信文以依次堆叠 AI、SOE、DI、DO等数据的方式最大化减少了上送的数据量。

4 声光报警的运算逻辑

在完成数据模型的构建、数据的传输解析后,须组织好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4.1 声光报警的闭锁

a.为避免信号反复变位导致的刷屏,每个信号、每个LCU区域、每个厂站均具备独立的检修屏蔽报警功能;

b.厂站和LCU的“检修”软开关退出后,该组织中的所有声光报警测点均恢复正常报警。

4.2 测点的组合输出

声光报警触发源数据量大,因此需要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见表5),有助于快速定位,做出恰当的反应。

表5 声光报警的组合报警

声光报警的各类动作信号,应当配置历史信息,以便于追溯。

4.3 报警时长与信号复位

每个测点报警后,需要人工复归才能取消输出,即报警灯应该常亮直到全部复位并复归后才能灭灯。

4.4 画面配置

配置声光报警画面,便于进行屏蔽、复位等操作,以及状态监视。

图11 声光屏蔽示意图

4.5 PLC 运算逻辑简图

综上,PLC中ST语言构建的的运算逻辑概括如图12所示。

图12 PLC中的声光报警逻辑简图

4.6 声光报警的应用

作为一种改变值班模式的技术,声光报警发生时,驱使人员快速进入应急状态;配合监控系统画面(如跳闸矩阵、闭锁逻辑图等)准确快速定位事件要素,进行包括事件核实、人员组织、暂停检修工作、风险隔离、紧急汇报等一系列符合应急规程的操作,在事故早期关键的3 min完成组织、介入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将不安全事件控制和消除于萌芽状态。

5 结语

声光报警的设置大大提高了特殊事件的应急处置效率,应急介入时间可提前至25 s以内,处置效率提升30%~75%。应急模式的快速切入,有利于快速控制异常,避免对社会供电造成不当的影响,也为开展水电站“无人值班”管控模式改革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撑。

声光报警触发源的选配,要深挖管理本质要求,确立恰当的数据模型构建原则。声光报警是对核心状态进行提醒、触发应急处置模式的工具,可以克服文本报警无重点、语音报警不及时等方面的弱点,但其无法替代语音、文本等传统工具;因此不宜增加过多的信号,不宜引入过度复杂的逻辑,防范系统各部件配合失效现象。

猜你喜欢
声光报警组态上位
声光报警多路抢答器电路的改造分析
高速公路雾天行车安全诱导及护栏碰撞声光报警低功耗融合系统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电力系统接地线声光报警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特斯拉 风云之老阿姨上位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
“三扶”齐上位 决战必打赢
基于ZigBee和VC上位机的教室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PLC组态控制在水箱控制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