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品浩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目前图书馆正在历经第二次重大转型,即从数字图书馆到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集成了物的智能和人的智慧,而图书馆员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1]。馆员的能力问题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直接决定了馆员能力建设这一核心问题。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国内到2010年才正式真正提出“智慧图书馆”这一概念[2]。笔者搜集了2010年以后与“图书馆员”角色研究相关的期刊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具体总结国内对不同类型馆员角色的关注和研究情况,分析国内图书馆员在智慧图书馆时代的角色要求,并确定在图书馆智慧化转型过程中馆员角色转变具体情况以及智慧馆员的具体表现形式。
笔者于2022年3月29日以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在“专业检索”界面设置中文检索式为:(TI=馆员+图书馆员),时间范围为2010—2022年,选择“同义词扩展”,来源类别限定为:SCI、EI、北大核心、CSSCI、CSCD,剔除不相关及重复文献后,共得到1280篇论文,从文献的时间分布来看,馆员角色研究文献数量从2010以来一直持续减少(见图1)。采用词频统计软件ROSTCM6分析文献的标题词,剔除不具备统计意义的词语后,合并相同意义词语,期刊论文标题中与图书馆员角色相关的词语及其出现频率如表1所示。
图1 图书馆员角色核心期刊研究文献数量年代分布
表1 基于期刊标题词分析的图书馆员类型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经历了4次嬗变,即文献、信息、知识和智慧,这也决定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和馆员角色转变经历4个阶段,如图2所示[3]。从参考咨询馆员、知识咨询馆员再到智慧馆员,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们是发展并存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过程。智慧馆员是图书馆对部分高层次馆员提出的更高要求,该角色转变是图书馆转型的必然结果。在图书馆员的岗位角色类型中,学科馆员是最受关注的,312篇文献在题名中提到“学科馆员”,远远高于其他馆员角色,而13篇文献在题名中提到“参考咨询馆员”,24篇文献在题名中提到“智慧馆员”,显示“学科馆员制度”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价值。
图2 图书馆员角色转变的4个阶段
目前,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正经历参考咨询(传统参考咨询和数字参考咨询)向知识咨询的转变,参考咨询馆员作为参考咨询服务的提供者,也要实现角色转变,成为知识咨询者,缺少知识咨询者,图书馆就不可能提供知识咨询服务。知识咨询馆员与参考咨询馆员(传统参考咨询馆员和数字参考咨询馆员)相比,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手段、馆员素质上有一定的差别,具体如表2所示[4]。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知识咨询服务模式,而学科馆员制度,包括嵌入式学科馆员制度,则是重要的知识咨询服务模式之一。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建立各种有特色的学科馆员制度,而公共图书馆还在探索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等[5]。例如,上海图书馆专门建立一支专业学科馆员团队,通过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平台(VRD)和微信咨询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包括行业情报服务(行业研究和产业简报)、知识产权服务(包括专利查新、专利无效、专利侵权分析、专利地图分析等)、专题检索服务,并定期向政府提供报告,辅助决策。
表2 参考咨询馆员与知识咨询馆员的比较
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制度是指图书馆根据学科专业需求而指定信息服务人员,这类人员与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建立图书馆与学科专业的沟通渠道,主动为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6]。学科馆员制度起源于20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北美的大学图书馆,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置学科馆员制度后,国内高校图书馆界纷纷建立,并提供有特色的学科服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正如柯平所说,“学科馆员”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岗位,更是一种服务[7]。随着智慧图书馆时代的到来,开放科研环境推动学科服务的转型和深化,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嵌入式学科馆员是指具有相关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在泛在知识环境中,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深度服务的馆员[8]。嵌入式学科馆员将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嵌入到用户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中,以用户为中心,主动提供定制化服务。嵌入式学科馆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和科研中提供学科信息、开发学科馆藏、选择教学资料、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等。例如,在科研项目申报之初,嵌入式学科馆员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研究背景和内容意义的学科检索和项目回顾;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嵌入式学科馆员可以及时为科研人员提供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数据分析;在论文写作和项目结束时,嵌入式学科馆员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信息检索以及数据组织等。同时,嵌入式学科馆员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都设立了嵌入式学科馆员,提供比较有特色的学科馆员服务。
智慧馆员是智慧图书馆时代的新型馆员形态,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智慧服务。智慧馆员是用户解决问题的“专家”,图书馆服务仍然是其核心工作范围,智慧馆员应该是参考咨询馆员和知识咨询馆员,同时又具有超越他们的能力,在泛在化信息环境下,智慧馆员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数据馆员、数字人文馆员、阅读推广馆员、创客馆员等新型馆员,具体如图3所示。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馆员能力建设问题一直是首要任务。初景利总结了智慧馆员需要加强6个方面能力建设[9],这又跟智慧馆员的具体表现形式相对应。
图3 图书馆智慧转型过程中馆员角色的关系
(1)数据馆员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新兴资产。图书馆掌握大量数据,且形式多样,包括书目数据、读者数据、科研数据等[10]。图书馆需要配备数据馆员,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管理,才能有效发挥它们的价值。顾立平[11]认为数据馆员是能够运用图情工作原理,具备科学数据管理知识技能,了解开放科学运行机制的数据管理从业人员。数据馆员的工作内容为数据发现、数据创建和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长期保存、数据发布和开发分享、数据使用和重用等,在数据生命周期过程中,数据馆员要同时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和权益管理、数据管理技术支持、数据素养教育与服务推广。目前我国数据馆员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据调查,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但是还没有正式设立数据馆员岗位,只有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少数高校设立了数据馆员岗位[1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自2016年开始在国内首次举办“中国数据馆员培训班”,主要面向图书馆员和信息科学工作人员,培训内容为数据信息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常识,受到广泛的关注,此后每年坚持举办,为培养数据馆员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数字人文馆员
近几年,数字人文迅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人文项目需求,国外很多高校图书馆设置了数字人文馆员岗位,也称数字人文学科馆员,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数字人文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密切关系。数字人文馆员与学者合作,积极为数字人文项目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服务。数字人文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数字人文馆员必须是复合型的新型学科馆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学科知识,高校图书馆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对外招聘这类人才[13]。数字人文馆员的岗位职责是:整合馆内外资源,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相关项目;与教师等合作,将数字人文实践和技能融合到课程中;为教师、学者和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推进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字人文统一数据平台;加强与学校内外的联系,采取多种手段推动对数字人文学科的支持。
(3)学术交流馆员和学术出版馆员
随着开放获取运动深入发展,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图书馆从资源保存机构转型为出版机构。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学术交流馆员和出版馆员。学术交流馆员是从事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机构知识库建设、保存学术资源的馆员。学术交流馆员的岗位职责包括:管理学术交流项目;与教师、学术和科研人员加强交流合作关系;倡导校园内的开放获取;与教师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和课程设计;监督图书馆出版项目,如管理图书馆开放期刊系统、提供出版建议等[14]。目前我国只有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设立专门的学术交流馆员,负责开展学术交流工作,内地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学术交流馆员岗位,主要是通过学科馆员来提供学术交流服务[15]。图书馆出版是指学术图书馆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支持学术、创意、教育作品等创作、传播和策展,并对出版内容进行一定程度认证[16]。图书馆出版与传统出版形式最大的区别是大多采用开放获取形式,且愿意接受非正式和实验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出版馆员主要基于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以馆员的传统技能为基础,开展图书馆出版活动。出版馆员是新出现的图书馆岗位,国内关于其岗位设置和任职资格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而且相关研究主要是介绍美国出版馆员情况。在《图书馆出版名录(2022)》(Library Publishing Directory 2022)收录的143家大学图书馆中,有126家设置了学术出版馆员岗位[17]。出版馆员的岗位职责为:整合学校资源和技术,开展图书馆出版;管理图书馆出版平台,为用户提供出版建议和版权咨询;开展学术出版培训,提高用户出版素养等。学术交流馆员与出版馆员关系密切,学术交流馆员主要从事学术交流工作,学术出版也是其业务内容之一,而出版馆员的出现,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标志着学术出版开始逐渐成为图书馆由专人负责的常规工作,变成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这也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升级。
(4)创客馆员
创客空间服务是图书馆转型的机遇,也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种方式。创客馆员主要是指参与图书馆创客空间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员,其对空间的服务质量及利用效率产生深刻影响。目前学术界对创客馆员还没有统一的概念,Kroski E.在《创客空间馆员手册》中对图书馆创客馆员的职能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制定创客空间的战略规划、教授创客空间中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利用创客空间进行教学改革等[18]。在“图书馆创客——中外专家对谈”专家论坛中,朱强馆长提出,图书馆员对创客空间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一般充当知识产权管理者、创客文化推广者、知识交流引导者和创新思维促进者等多重角色[19]。普通图书馆员要成长为创客馆员,需要提高以下5方面能力: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数据管理能力、信息挖掘能力和团队协同合作能力[20]。宁波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天津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先后建立了创客空间。但是国内公共图书馆创客馆员的数量较少,且支持创新创业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深圳图书馆创客空间仅仅拥有2-3名专职馆员;上海图书馆的创客空间有9名创客馆员,分别为服务导航型、学科专业型、策划推广型、技术支持型[21]。而很多高校图书馆创客馆员数量很少(兼职居多,专职较少),且与学生团体合作。
(5)智库馆员
目前很多图书馆开始向“智库”转型,要么将自身定位为智库建设者,要么将自身定位为智库服务者,但无论怎样,设置相匹配的智库馆员都是非常必要的。智库馆员是指具有图书馆服务、管理和创新能力,面向智库的专业图书馆员[22]。智库馆员本质上属于复合型人才,其服务能力包含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智库服务能力、科研能力三大要素,它们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20]。目前学者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比较关注,研究成果较多,并涉及各个方面。国家图书馆立法和决策服务部就是典型的图书馆智库机构,多年来一直为人大立法及地方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提供咨询服务,成立“两会咨询服务处”,服务处由智库馆员组成,主要采取精准编制与两会议题相关的汇编参阅资料;对热门话题进行分析;通过移动端深化服务方式,实现一对一实时服务。
(6)阅读推广馆员
阅读推广是当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图书馆主流服务的一部分[23]。图书馆阅读推广馆员是发起并承担阅读推广主要责任与义务的馆员,而“阅读推广人”是开展阅读推广的主体力量,已经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阅读推广人”是指具有一定资质、可以开展阅读指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业与业余人士[24]。其中“专业人士”就是指阅读推广馆员,属于“阅读推广人”的一部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馆员主要承担组织联络、现场主导、调研策划、内部辅导和宣传评估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对其知识能力的要求涉及多方面[25]。阅读推广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专业基础、阅读素养、文献服务能力和某些天然品质,同时拥有策划组织能力、写作宣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营销推广能力、合作协同能力和激发他人生长的能力。阅读推广人培育活动,主要由政府、行业协会、民间机构主导,并且主要以培训为主[26]。中国图书馆学会2014年开始启动“阅读推广人”培育活动,面向图书馆界培训阅读推广人并对受训合格者发放证书,同时编撰出版了多部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27]。
(7)健康信息馆员
国家和社会对健康信息的重视和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健康信息馆员是图书馆从事健康信息服务的馆员,也叫医学馆员、健康馆员、健康科学馆员等。目前国内关于健康信息馆员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馆员这一角色进行介绍,包括健康信息馆员来源、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认证方式[28]。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展健康信息服务实践,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负责健康信息服务的馆员大部分来自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门、活动策划部门,由于缺乏有医学背景的健康信息馆员,这大大限制了所开展活动的效果和深度。
随着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发展,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不断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优化,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经历了从参考咨询馆员、知识咨询馆员到智慧馆员的转变过程,而它们的转变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发展且共存的过程,共同构成图书馆员结构体系。智慧馆员拥有超越参考咨询馆员和知识咨询馆员的能力,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数据馆员、数字人文馆员、学术交流馆员、出版馆员、创客馆员、智库馆员、阅读推广馆员、健康信息馆员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