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琳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合理运用,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促进其整体效益的提高。金融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切实做好战略分析工作,确保自身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新常态下,各个行业都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不管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还是行业整体的发展,都要求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带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传递在效率以及准确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金融市场中参与方在信息对称程度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借助互联网平台,交易双方可以实现直接匹配,金融企业和融资方也可以更好地完成资金融通,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行业层面的限制,可以显著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加快金融脱媒进程。
金融企业在实施借贷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借款方的信用进行评估,而传统信用评估参考的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的相关信息,包括了金融机构借款信息、担保信息等,但是这些信息无法将企业的经营状况直观反映出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带动了传统信用评价方式的改变,也对信用信息缺失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大数据能够对企业及个人的行为进行记录,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等情况准确反映出来,也能够展示借款方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等信息,将大数据所具备的预测分析能力体现出来,实现风险管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在以往金融模式下,经常会通过设置贷款抵押物的方式来降低信用风险,对于中小企业并不友好。大数据环境下,可以依托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以信用贷款取代以往的抵押贷款,在控制贷款信用风险的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1]。
大数据时代,以网络平台为支撑,金融企业在实施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段代码信息,涉及的业务内容繁多,而且呈现出了动态化的特征。不少金融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性的互联网技术培训,在面对互联网交易时缺乏足够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如果不了解大数据审计的流程,则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存储采用的是虚拟化载体,传统的审计模式并不适用,需要做好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式的创新。如果金融企业不能运用好互联网金融业务管理的模式,则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会受到很大影响。
初期审计管理工作中,监管部门制定出了相应的监督管理规范,对金融业务的范围进行了合理划分,同时在后续的管理工作中,也明确了分类标准。新的发展环境下,金融行业管理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业务类型,如第三方支付、线上理财、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想要确保相关金融政策的贯彻实施,需要多个部门做好彼此的协调与配合。但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金融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着部门交叉管理的情况,彼此之间的冲突较大,审计人员难以适应,也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增大。大数据环境下,金融企业运营中涉及的业务类型众多,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欠缺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受到了很大影响[2]。
大数据时代,金融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业务范围持续扩大,对于数据信息处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想要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作为支撑。部分金融企业在内部审计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了满足大数据审计的需求,可能需要购入大量的计算机、通信装置和传感器等设备,这样必然会导致内部审计成本的增大。另外,金融企业在对内部审计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人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内部审计系统使用中,企业往往还需要支付相应的软件使用费用,在外包数据分析业务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外包服务费用。这些费用的存在,会导致内部审计成本的增大。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做好对于各类资源的整合工作。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具备两面性,一是可以实现对于审计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共享,二是可能引发系统故障、信息泄漏等风险。金融企业在利用大数据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做好数据信息的筛选和分析,进一步拓展数据信息的深度与广度,而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增大。例如,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也因此会出现一些复杂的风险,这些风险具备一定的关联性,能够避开现有风险预警系统的监测。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金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转型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而在转型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旦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实施的效果,增大风险管控的难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金融企业应该利用好大数据的优势,加速内部审计工作的数据化和信息化发展,而这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部分金融企业中没有构建起完善的人员培训及考核机制,内部审计人员难以获得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其成长速度相对缓慢。同时,部分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热情不高、态度不端正的问题,也影响了内部审计实施的效果[3]。
金融企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审计主体进行完善,要求审计人员利用好大数据平台配合审计模型,做好相关数据的审计分析,对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评估。同时应该在企业中加强环境建设,提升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同,确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给予必要的人员和费用支持,避免审计工作出现被边缘化的问题。不同审计阶段有着不同的审计任务,对于大数据分析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需要工作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相关技术的筛选和灵活应用,解决好审计中存在的疑点和问题,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审计人员在落实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互联网数据作为审计的基础,加强对各交易环节风险因素的预测分析;应该做好潜在风险分析以及审计方案控制工作,对审计相关的证据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推动审计报告的优化和完善。
大数据时代,金融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完善行业管理约束机制,政府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推动行业化管理实施环节的法律法规。金融企业管理中,各部门应该切实做好对于各类金融业务的监督管理,打造出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以此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稳定发展。企业应该对照成本收益、风险等因素,从实践角度,推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实现金融业务监督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另外,在落实互联网建设环节,审计部门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建立起能够将所有业务环节全部覆盖在内的审计管理流程,通过内部改革的方式,为企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的效果。金融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于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依照处理结果制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方案,配合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银行方面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设置舞弊案例记录系统,面向公众公开,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对舞弊行为进行举报,对于存在舞弊行为的员工,需要依法依规严厉惩处,在职工档案中进行记录,以此来实现对于舞弊现象的有效打击。
金融企业在利用大数据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的大数据应用能力,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同时也需要对内部审计的成本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一方面,金融企业可以利用内部审计平台,将现场审计转化为非现场审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有效降低审计成本。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审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开展逐项核实,对内部审计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另一方面,金融企业在对内部审计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进行使用及维护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来降低相应的资金投入[4]。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金融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做好风险管控成为了企业落实内部审计的关键措施。实践环节,一是应该做好信息化审计平台的建设工作,适当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带动大数据审计系统的转型发展,做好系统的定期更新维护,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贯彻落实,避免系统故障引发的信息丢失或者损坏。二是应该对风险处置机制进行完善,根据大数据内部审计的特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出具备良好可行性和可靠性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为内部风险管控提供良好支撑,降低风险隐患发生的概率。三是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保密机制,通过专题讲座、培训会议等形式,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以及保密意识,对于存在的泄密行为,必须给予严厉处罚,在企业内营造出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从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实施的角度,金融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对于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对相应的审计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进行完善,在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的过程中,应该增加大数据相关的内容,增强审计人员的大数据思维,确保其能够将大数据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内部审计工作中。考虑到内部审计对于金融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金融企业还应该重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引导审计人员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意识。二是金融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动内部激励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对激励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以此来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落实内部审计工作,为金融企业的发展服务。三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只有能力突出且具备良好品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才能更好地适应金融企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不断提高对于自身的要求,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快速掌握最新的内部审计知识,保障内部审计实施的有效性。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导致了金融行业信用评价方式的变革,推动了金融体系的重构,需要企业做好内部审计方式的创新。首先,从宏观层面,应该加强对于企业运营信息一体化的研究,从原本的抽样审计模式转变为总体审计模式。金融混业经营大环境下,应该将内部审计综合性优势发挥出来,从不同维度做好银行、信托、证券等数据信息的挖掘工作,及时找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对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整合的相互配合,找出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来维护好经济安全。其次,从微观层面,应该加强对于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借助分布式拓扑结构、联网审计以及数据挖掘等工具,针对交易数据、交互信息等进行信用数据的二次分析,以此来判断信用贷款方法的真实性及合规性[5]。具体来讲,可以设置相应的非现场审计系统,使用预先编制好的审计模块来对审计工作进行落实,配合影像微缩技术来实现非现场审计的自动化。
总而言之,大数据环境下,金融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需要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针对传统内部审计方式暴露出的问题,金融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做好相应的创新工作,利用好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推动相关规章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