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连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对个体、家庭及社会的发展密切关联,其心理健康教育可谓至关重要。在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益关注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关注对象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关注本科生,而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较而言关注较少,致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于本科生[1]。研究生群体有着与本专科学生不同的群体特点,他们的本科学历状况、本科专业状况、读研目标等各异,给他们的研究生生活带来诸多挑战,并承受学业、经济、就业、婚恋等多方压力,较易产生心理问题。一桩桩研究生跳楼自杀、抑郁退学等社会新闻的出现,也发人深思。相关研究也发现,研究生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官方文件中也强调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可见,高校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尽快提上日程。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重点是以积极的视野看待人,致力于挖掘人类的优势和美德。将积极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进而助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心理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助推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鉴于此,本文拟重新审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科学策略。
高校对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了足够的重视。首先,在管理制度上,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中,并通过开设课程、规定课时、计算学分等一系列举措予以贯彻落实。其次,在管理组织上,高校建立了学校直接负责的心理咨询室,学生主导的心理社团,并在班级设置班级心理委员,打通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最后一公里。反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其管理还不够完善,亟待提高。研究生除非与其专业相关,并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心理咨询组织等机构其重心也大多放在本科生身上,因而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没有投入应有的精力。此外,在管理队伍上,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专职队伍和工作专业性匮乏的严重问题[3]。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存在缺口、辅导员心理知识缺乏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导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等方面。
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基于问题视角。首先,在测定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以问题为中心,侧重研究学生不健康乃至异常的心理状态。而这易导致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只关注和矫正学生心理问题,而忽略开发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误区。这种研究取向不利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研究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熊英等认为,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非但不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3];曾荣侠认为会在间接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使教育成果达不到预期[4]。其次,高校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象聚焦于有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的研究生上,而忽视了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教育工作。虽能解决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却忽视了大多数的正常学生。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上,注重问题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而较为忽视心理疾病的早期预防与完善[5]。实际上心理疾病的早期预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不容忽视,早期的预防工作只需花费更少的矫正成本就获得较大的矫正效果。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受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家庭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忽视及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不够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更根本的内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能仅依靠学校单一渠道,而需要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下,才可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都发挥自身作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全面渗透,把它视为一个整体才可更加全面地发展[6]。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育人渠道,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尚且存在不足,更遑论其相互配合。首先,学校层面上,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校级维度的主题教育及院级开展的文化活动两个维度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高校教育渠道受阻[7]。其次,家庭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中来自家庭的支持较欠缺。具体表现为在空间上,极少数研究生和家人一同居住,大多数研究生生活在校园内,研究生发生心理问题时家人往往无法关怀;在心理上,我国家长更多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而对子女的心理支持较少,导致研究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更多选择自己承受,而不愿给家人添麻烦。最后,社会层面的支持有待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研究生社会支持存在来源单一、非专业化,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感受较差等问题[8]。
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尤为重要,但其教育却并非易事。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可从高校、家庭及社会三个层面出发,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1.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课堂教学是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文化课可以让学生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因此,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完善课程建设,设置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开设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不仅能让研究生习得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意义等一般性知识,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加强其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更加关注自己内在的积极品质,培养积极的心态。授课教师在有关教学中传授积极心理学应对压力、挫折及问题的办法,研究生不仅习得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积极乐观的认识态度也对学生更好地生活有所助益。此外,也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队伍上存在的问题。第一,配足专业的心理教师,并在增加量的基础上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性。第二,充分利用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助作用,增加导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导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第三,辅导员作为研究生管理人员,也要承担其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2.转变教育理念,促进研究生积极心理的发展
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重问题心理轻积极心理等问题,亟需转变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对此,需要促进研究生积极心理的发展。首先,注重培育研究生的积极情绪。有关调查显示,超六成的学生会选择参与体育活动去调试自己的压力[9]。因此,学校可定期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比赛、趣味运动会或长跑比赛等。此外,也可直接开展心理方面的文化活动,如利用心理健康宣传月等特定时间,深入探究研究生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积极邀请心理专家入校开展积极心理学、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讲座[7]。其次,注重培育研究生的积极品质。高校要发挥组织团体的作用,组建研究生会、读书分享会、研究生社团等学生组织;还要安排相应的文化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综合性活动平台,使其在各种体验平台中发挥自己的特质,在实际体验中获得自信、乐观、协作等积极品质。
1.改变教育观念,关注心理健康
家庭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深远且持久,但家庭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家长关注子女身体健康,却忽视了心理健康,家长给予经济支持有余,但对子女的心理支持不够。因此,家长应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主动走进子女的内心世界。积极的情绪情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推动作用。因此,家长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应培养子女的积极情绪。第一,要帮助子女恰当地表达情绪,排解不良情绪,维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二,家长也要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注意自己情绪的控制和表达,并将情绪的调节策略传授给子女。第三,良好的家庭氛围的营造同样至关重要。民主、和睦而温暖的家庭氛围是隐性的教育资源,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子女感受到爱,那么子女就会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遇到心理问题时其情感才能得到排解。
2.进行积极教育,培养积极品质
对于研究生而言,他们面临多方的困难,面对这些挫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需要培养心理韧性、乐观等积极品质。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家长对于子女做得不好的地方,不必过于苛责,要善于发现子女身上的闪光点,赞赏子女的努力,指出有待提升之处。在子女心情低落沮丧时,不仅要在言语上鼓励,树立其自信,让子女乐观看待生活的挫折,更要在行动上提供支持,以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帮助引导子女渡过难关。
1.制定相关政策,发挥媒体积极舆论导向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综合对比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得还不完善。对此,国家不仅要加大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应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形成利于个体发展的社会规范。例如,规定高校要配备保障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专业人员及设施设备,为其发展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以正向传播为主导是新闻舆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的指导方针。”社会应为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发挥媒体的积极舆论导向。社会上有一些人错误地将读研解读为“新型啃老”,这不仅不利于树立研究生积极正面的形象,更是造成了研究生群体的污名化。对此,大众媒体需要多对研究生的正面宣传,营造肯定支持的社会环境,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2.加大服务力度,增加社会支持
社区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服务力度。首先,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把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帮扶。其次,各部门建立培训基地,协助心理教师提升教育能力,改变以往灌输、说教的教育方法,不断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建立高水平的心理教师队伍创造条件。此外,研究生在校期间面临诸多的压力,对此应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例如,在高校设置各类助学金、奖学金,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通过经济资助的方式减轻贫困学子经济压力。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等组织也可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帮助研究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在就业上,也要多提供一些对口的工作岗位,以便减轻其就业压力。这不仅能让研究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