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3-02-22 15:13管亚威
山西青年 2023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生专业

管亚威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 焦作 454950

毕业生规模、增量将创下历史新高的记录,就业形势复杂,高等院校是助力学生就业的主要力量。因此,需要各高校多措并举,其中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蒙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更应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学创业,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创业率及项目存活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创业实践的重要意义进行概述,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现状进行剖析,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存活率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众多劣势,例如经验不足、缺乏资金等,但是导致项目存活率不高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团队组建随意;团队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经过严谨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盲目做决定;做项目的时候盲目乐观,缺乏风险意识,总感觉前景一片光明美好,并没有做过多的风险抗压准备,稍微一遇风吹草动,整个团队就开始涣散,对项目的立场也开始摇摇摆摆[1]。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加强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整体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各所高校专业群定位不同,与之合作的行业产业也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与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相呼应,就需要各所高校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核心,有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大学生创业正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解决就业的迂回道路。而事实上,创业带来就业的效果非常显著。高校毕业生1个人创业在当年可以带动2012年的6个人到2013年的8.6个人就业。到第二年可以带动8.2个人到9.3个人[2]。这个远远高于全国青年创业者的状况。所以,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不仅因为存活率高,而且因为其吸收就业率高。

二、应用型高校创业实践教育现状分析

(一)未形成应用型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当前正在探索应用型办学定位的教育模式,其中符合各院校应用型办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未形成成熟体系,大部分应用型高校还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通识课,学分占比较少,理论课程课时不足,实践课程开展较少,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讲授,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均未形成完善的应用型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3]。

创新创业教育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但更重要的是专业教育也要围绕如何来达成这一目标开展。因此要变革当前专业教育模式,专业教育要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实现从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转变,要从以学为主转变为学做结合,注重理论思辨和实践训练。因此,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应思考如何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有效融合,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所学专业,解决实际问题,开启创新创业之路;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和市场,基于真实需求,利用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再将产品落地实现商业化,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其特色的专业教育,仍然存在融合不够的问题,只是在原来的专业教育之外增加了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还未能实现真正的“专创融合”[4]。现在的专业教育更多还是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在专业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融入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认识到实践仍存在不少误区。

(三)政府及社会机构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政策及资金支持

目前,政府及社会机构对于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开业补贴、税收优惠、组织各级各类赛事等方面资金投入较多,但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投入较少,也缺乏对于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保护机制,导致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不足[5]。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一)结合应用型高校特色构建并完善双创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造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指引大学生坚持德学兼修,扎根中国大地,全面观察社会现实,深刻理解国情民意,涵养创新精神气质,敏锐捕捉创业机会,着力造就服务国家、心系大众、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人才[6]。构建应用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施:

1.三协同,即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劳动教育协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专业教育是学习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只有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专业教育相协同发展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三融合,即专创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专创融合,是为深化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而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是一套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包含一系列新的改革任务和措施。产教融合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校地融合,与地方企业、地方政府机构开展合作,服务区域行业发展;巩固合作成果,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最终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3.三促创,即课程促创、项目促创、赛事促创。以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依托、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以创新创业竞赛为驱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相关培训课程、项目的孵化与引进、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赛事,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二)提升师资队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能力

一是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素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就业指导的专业化、专职化教师队伍建设,将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任职任教的双向交流机制。进一步规范聘请创业成功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和兼职导师的工作机制,建立优质创新创业导师资源库。

(三)完善政府及社会机构的支持体系

政府在进行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制定的时候,应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方面进行倾斜,创新创业相关的专项资金、社会基金,应向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方面进行倾斜,对于创业失败的大学毕业生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从而在政策层面促进大学生能创、敢创、会创。

(四)唤醒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首先就要唤醒他们的创业意识,这是激发其创业的起点。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是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强化。当代大学生尽管已经成年但很多缺乏独立意识,经济上对父母依赖严重,内心却希望早日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管教,自我认识不足,难以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义务。因此,要想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能力,就必须强化其独立意识,使他们提高自我认知,明确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就业之路需要自己积极去探索,不等不靠自主创业也不失为一条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信息方面的宣传,引导他们去发现市场需求,从中选择既适合自己个性又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从现在起向着正确的创业方向努力。二是引领大学生及早规划自己的人生。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内卷严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教师在平时就要经常引导大学生及早规划自己的人生,从其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对其实施创业规划教育,以帮助他们确立初步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早作打算和准备。学校可邀请创业成功的往届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及体会,分享创业成功的经验,现场与大学生交流;也可邀请社会学家、人力资源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分析市场动向、当前社会急需的需求,从中找准创业的切入点。通过上述的一些做法潜移默化地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最终激发其创业欲望和热情。

(五)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大学生创业需要得到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信息、融资渠道的规范、法律法规的完善、网络信息的畅通、物流的方便快捷、创业风险的防范等多方面支持,这些均属于良好的创业环境[7]。就高校而言,良好创业环境的营造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是积极宣传国家及教育部为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而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指导文件,让当代大学生明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既顺应时代潮流又利国利民,通过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就业出路,还能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甚至还能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来回馈社会。因此,应放下思想包袱,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二是产教融合的积极推进和深化,构建政府引导、企业支持、高校推进的一体化平台。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等部门应加强联络,密切配合,共享信息,向大学生及时推送创业相关资讯。三是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高校可通过成立创业社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等措施以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从而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和正面引导,进一步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

(六)建立合作机构,提供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高校可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加深合作,建立合作机构,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8]。同时立足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双方就合作意向制定合作计划及管理方案,让大学生在实践实习的过程中自身权益得到保障。通过实践实习,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行业信息及动态,明白自身的优势及短板,从而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不断弥补自身不足,逐步提高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此外,为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均得到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高校还可寻求合作企业的帮助,在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让所有学生均能参与到实践锻炼之中,均能在自身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

(七)树立风险意识,规避创业风险

大学生仅仅满怀创业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具备风险意识,否则极易因涉世不深,盲目自信,缺乏风险防范而导致创业失败,血本无归。因此,创业前一定做好详细充分的市场调研,也可委托专业机构研究创业项目是否可行,有些看似火爆的餐饮、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实竞争相当激烈,利润很低,应避免选择类似项目。积极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如对我国的商标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加以了解,以免引发纠纷。尽量多参加实践活动,避免教室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扩大交际范围的同时也可为创业前期准备做好相关领域的调查,同时还能积累一定的经验和人脉,为今后的创业之路做好铺垫,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生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生之歌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