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王华蓓 张生 周志轩 李文硕
重构学校教育供给结构的必然性
从学生发展角度看重构的必然性
随着21 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育人目标已发生变化,2022 年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目标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个性化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拥有各自的潜能和兴趣,家长和学生的教育期望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刀切的教学流程和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尤其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变得更为容易和便捷,学生需要的更多是如何筛选、整合和应用这些信息的能力。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学校作为最直接的教育主体,学校教育供给结构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从教学需求角度看重构的必然性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改进学校教学和服务,在课程教材体系、学校教学和实践活动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或深化[1]。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教育关注重点,也是突破难点。当前,许多学校教育依然过于强调以中高考为核心的考试科目,导致了学科教学的片面化。以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尽管学校重视科学学科的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忽视了实验和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教师专于学科教学而弱于跨学科和探究式教学[2]。这种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上可能很丰富,但在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却相对较弱。此外,学校内外的协同也不足,使得学生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教育的供给结构变革对解决当前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起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技术运用角度看重构的必然性
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同时,新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也为真实、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多模态学习分析技术为实现智能精准测评、智慧学习空间的教育情境建模和教育生态治理的教育系统建模提供解决方案[3],全方位、过程性、伴随式的数据价值得到进一步强调。
因此,未来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一个物理与数字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个性化与核心素养并重的系统。重构学校教育的供给结构既是学生发展和教学本身的内在诉求,也是时代发展对其变革的外在要求。
学校教育供给结构改革新趋势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供给结构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回顾过去,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供给数量的增加和供给质量的提高上(见图1)。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短缺和均衡发展的问题,教育部门采取了扩大学校规模、创建管理部门的方式;为了优化课程衔接和学生全面发展。打造了科学健全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这种供给数量增加的改革模式虽然能快速填补一些空白领域,但是受限于学校的人力财力,往往不能达到教育环境和资源的均衡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时间精力资源也有限,一味地给教育做加法只会让学生的负担加重,适得其反。相反,供给质量提高的改革方式开始关注在已有环境、资源和体系之上,进行有选择性和局部的深化改革,不仅关注数量,更关注质的提升和优化,如与供给数量增加方式对应的创新管理方式、研磨精品课程和扩展评价深度,但是这些方法对教师素养要求过高,需要有评价的外部驱动力,限于当前诊断性和升学为主的评价导向,教师的改革动力不足,各部分单点发力,缺少系统性,实际作用效果较慢,成效不明显。
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逐渐深化阶段,学校教育供给结构改革需要以需求驅动,统筹多方供给,同时借鉴和优化存量和增量的改革模式,具体关注以下几个新趋势。
面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核心导向。这意味着不仅要提供和分配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还要确保这些资源真正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和素养能力发展,培育具备创新思维、科学家潜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础。以科技特色学校为例,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可以在课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作结构调整,有设计地联合校外机构和场所,完善大学- 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多元内容和多方供给
为系统做好科学教育顶层设计,需要内在内容与外在协同的整体推进,即供给内容需要更加多元化,供给来源需要多方协同。这不仅包括多样化的育人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还包括强化和统筹部门协作。以科技特色高中建设为例,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为广泛实施科学实践教育提供物质基础,是实现多方供给的有效方式。
强调整个供给新生态构建
教育作为一种多要素和跨领域的综合体系,教育供给不应被视为一系列孤立的元素,而应该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的改革要点组成的统筹系统。此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强调了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供给的育人导向、课程体系、教与学的交互模式、时间与空间的整合、资源配置、主体参与方式、评价机制和制度与管理进行协同和整体考量,旨在构建一个有机、协调和高效的教育供给生态,以更全面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学校教育供给结构的理论模型构建
学校教育供给结构的理论模型
在构建学校教育供给结构的新生态中,一体化模式成为核心思考的方向。其中,小初高一体化意在提供一个连续、有序的教育过程,确保不同学习阶段的连贯性;大中小一体化旨在加强各教育阶段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形成一个协同的教育体系;校内校外一体化的推进则是为了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使他们在多种环境中都能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依托数字化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知识与素养一体化强调了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要注重他们的综合素养;出口与培养一体化则确保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不仅掌握了所需的知识,还形成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一体化模式,模型还需要关注一些关键的结构要素,包括确定育人方向结构,如素养导向、创新导向等;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跨学科合作,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改进教与学的模式,如引入项目式、体验式学习等;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空间,如根据特点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与校内外学习活动等,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基于上述考量与设计,本研究提出了“四次供给”模式,包括基于教师讲授的基础供给、强调素养培养的培优供给、以学生为中心的兴趣供给,以及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和国防科技特色内容的精准供给。这些供给模式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全面、多元的教育供给框架,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学校教育供给结构的四模式
基于教师讲授的基础供给 这种供给主要针对普通学科的学习,其教育主体为教师,主要学习方式是教师讲授,学习场所在教室,并以教师为主的学科教育为主要来源。这种供给形式主要满足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其学时占总学时的80%。
强调素养培养的培优供给 这种供给注重素养导向的学习,适用于部分学生,教育主体为精英教育团队,主要学习方式包括讲座和讨论,学习场所在学科教室或专业教室,内容上,除了学科教育外,还融合了跨学科内容。此种供给模式占总学时的20%,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具备广泛素养和能力的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的兴趣供给 这是一个更加自主、灵活的供给模式,适用于所有学生,其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育主体为专家/导师,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场所则更为灵活,如实验室、工作室等,其内容来源于多元化的学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和国防科技特色的精准供给 这种供给模式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主要适用于少数学生,其教育主体为研究型教育团队,学习方式为项目式学习,学习场所在研究型学校或研究所,内容上,除了学科教育外,还包括跨学科内容。国防科技特色供给是一个特定的内容领域,可以结合学校建设特色进行设计,注重培养具有国防科技特色的人才,教育主体为研究型教育团队,学习方式为实践教学,学习场所为实验室或研究所。
重构学校教育供给结构的实践路径
启动变革
统一目标、成功价值和节奏控制是启动学校教育供给结构的关注点。为了成功实施变革,首先需要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认同这一目标。这意味着需要广泛的宣传和沟通,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并支持变革的必要性和目标。此外,通过实验和小规模尝试,让教育者和学生都初步体验到变革带来的好处。为了确保变革顺利进行,必须选择正确的参与者,并按照预定的节奏逐步推进。
建设管理制度
在重构学校教育供给结构中,制度与管理的有力支持是成功实施的保障。为实现供给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需制订明确的政策和规定,确保改革的各个环节都有制度作为支撑。此外,设立专门的管理与协调机构可以确保各供给模式的顺利推进与实施。通过切分权力链,将权力下放到一线,结合扁平与垂直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并鼓励教育工作者的自主性。为实现真正的协同效应,学校应引入“客户”概念,视家长、第三方为服务对象,同时鼓励教职员工主动寻找合作机会,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双向选聘的制度设计,能在机制中有效解决矛盾,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为公正的竞争环境。同时,一个合理的薪酬、荣誉和福利体系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专业成长,从而推动供给结构改革的深入进行。
搭建研创平台
在现代化的教育供给结构中,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研究平台的建设是推动教育进步的关键动力。随着数字化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它们为各种供给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使得资源整合、课程创新和个性化学习变得更为简单和高效[4]。例如,项目制管理方式能夠更好地集中人员的精力,直面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委托制则可以确保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强化和保障。同时,“第三空间”的组织机制可以提供一个灵活的协作平台,促进团队的高效运作。最后,知识管理策略将教育者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组织的宝贵资产,减少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可进一步提升教育供给结构的效能。
构建评价反馈机制
强化评价与反馈机制,是确保教育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与进步的关键环节。在实施供给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一个有效且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对于检验各模式效果、识别不足之处至关重要。这需要设计一个既能够反映各供给模式特点又能够对应其目标的评价体系。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对供给模式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其有效落地[5-6]。此外,评价应不仅限于个体,还需扩展到团队,促进团队合作与协同,引导教师评价从单一的个人评价转向更为全面的团队评价,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培训提升主体能力
对育人主体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是确保学校教育供给结构成功实施的前提。在供给结构日益复杂化的今天,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已无法满足各种模式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的供给模式,学校应为教师和其他育人主体提供精准的培训与支持。通过组织研修、讲座和工作坊等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各种供给模式的核心理念,还能提升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这种定向和持续的培训,确保教师和育人主体都能与时俱进,以针对不同的供给模式,学校有策略地设计专属的课程体系,确保每个课程的内容都与其既定目标紧密匹配。
整合配置教育资源
整合与配置教育资源是实现学校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核心要义。本研究四大供给模式对教育资源有各自独特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学校和教育管理者首先需要对教师、教材、设备等核心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分配,确保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各供给模式的实施。同时,考虑到特定供给模式,如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供给,可能需要更为特定和高端的资源,与外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变得尤为关键。这样的合作不仅能为学校带来更加丰富和先进的教育资源,也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机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9/202305/t20230529_1061838.html,2023-05-26.
[2] 郑永和,周丹华,王晶莹.科学教育的本质内涵、核心问题与路径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09):1-9+27.
[3] 王一岩,王杨春晓,郑永和.多模态学习分析:“多模态”驱动的智能教育研究新趋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1(03):88-96.
[4] Meiers M. Building Innovation: Learning withtechnologies[J]. Literacy Learning: The Middle Years,2010, 18(2): 61-63.
5] 刘志勇,朱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3,35(02):134-138.
[6] Wu, Y. J., & Chen, J. C. Stimulating innovation withan innovative curriculum: a curriculum design for acourse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Th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21,19(3), 10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