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取暖攻略

2023-02-20 10:26闫敏歆
中国美术报 2023年45期
关键词:手炉

闫敏歆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防寒取暖是首先要解决的大事。熬过寒冷的冬天是必须克服的难关。抗寒保暖是每年的必修课,学会取火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除了直接生火,几千年里还有哪些抗寒取暖的方法呢?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历代美术作品,从衣、食、住、用四个板块,回顾一下中国人的取暖技术发展史。

衣:把能穿的都裹上

面对寒冬,穿厚点是最常规的取暖方式。不过古时候做件棉衣很奢侈,棉花出现在中国且被大面积种植是宋朝之后的事。在此之前,有条件的人通过穿绫罗绸缎或动物皮毛保暖。《将进酒》里的“千金裘”点出了这类高级成衣的昂贵价格。裘的主要材质是狐狸皮、豹子皮、灰鼠皮等,它们具有天然的御寒和可再造属性,裁成大氅、披风、帽子及鞋履都不在话下。

我们不容易想到的是,古人还会把纸做成衣服,当然这出现在造纸技术普及之后。这是一种特殊的楮皮纸,它厚实、坚韧又抗拉扯,揉皱后也更柔软更耐穿,透气性还不错。不过相比于绫罗绸缎和皮草棉衣,这种衣服主要为寒士挡风保暖并取名“纸裘”——或有苦中作乐的意思。

食:温酒煮茶吃火锅

吃饱穿暖是老百姓衡量好日子的指标之一。肚子空空脂肪太少不冷很难。热气腾腾的涮肉火锅就因为不光好吃还能取暖,在北方很受欢迎。早在先秦我国已有了火锅,只不过那时的“锅”长得更像“鼎”。后来“鼎”成了权力的象征,涮锅也慢慢被铜、铁、陶等材质取代。今天的涮肉火锅始于元代,最早可能诞生于行军打仗途中,由草原民族发明,他们将羊肉薄切在沸水里,涮一下即熟。后来这种火锅传入了中原,清朝铜锅涮肉更加流行。

冬日里古人还通过饮酒暖身。温酒器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器具之一,祭祀、陪葬品中常有出土。此外,诗人士子们还喜欢围炉夜话,以大话、聊天、吟诗作对的方式驱散寒意。当然这时如若摆上一席茶,茶席上暖暖的陶炉烧着炭火,再应景不过。

住:火炕火墙椒房殿

现代家庭大多采用暖气片或地暖供暖。其实,古人也有调节室内温度的高招,其心思多花在建筑设计上。

火炕在北方家庭比较普遍,魏晋时已出现。在吉林通化发掘出三座魏晋住宅遗址中,发现了火炕的遗迹。《宋文鉴》和《日知录》都有对“炕”的专门描述,大体的意思是北方人用土和泥垒砌成床,中间空心处用来烧火添柴。清代还专门设有专管点火烧炕的“烧炕处”。秦汉时已有现代暖气的雏形——“火墙”。咸阳宫遗址、长乐宫遗址都有这种“火墙”。建筑技巧是在墙壁内通上管道,木炭燃烧后通热入墙,整个宫殿温暖如春。此外,秦朝贵族还用“壁炉”烧炭的方式取暖,为避免炭烟中毒在室外设置放烟孔。

做好保暖工作是能力、财力的重要体现,还是表达爱情、亲情、友谊的重要方式。古代有“椒房”的记载,所谓椒房,是用花椒和泥涂墙,墙面呈粉色且味道芳香,可防蛀还保暖。那时,花椒是一种高级香料,其奢侈程度相当现在拿“神仙水”泡脚。

有椒房的宫殿称“椒房殿”。汉代“椒房殿”只有两处:长乐宫是皇后居所,未央宫是宠妃居所。这种建筑方法为后人不断效仿,西晋首富石崇就是其中之一。此外,南朝庾信、晚唐李商隐、宋代王珪分别有“香壁本泥椒”“椒缀新香和壁泥”“香壁红泥透蜀椒”等诗句,描写这种做保温层的方式。明清的紫禁城还有著名的东暖阁和西暖阁,从道光皇帝“暗热松枝地底烘”的陈述中可见,其取暖燃料为松枝,现在故宫博物院倒是还能看到当年的烧火坑和烟囱。

温室的功能主要是居住、藏书和做高端会客厅。西汉刘彻的“暖殿”是他与核心臣僚议事和接待重要来宾使臣的场所。温调房还是皇室藏书之所——恒温不仅能带来舒适的阅读环境,还能延长图书寿命。

用:火炉熏笼

砚台暖

烤火是最普遍、最直接、最简单的取暖方式。有条件的用精致点的火盆,没条件的用泥盆。“围炉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也是古代绘画中重复率很高的题材——《雍正行乐图》中就画着以勤政出名的雍正皇帝在围着火盆读书。

炭的档次是一门讲究等级森严、人情世故的重要学问。《开元天宝遗事》提到,唐朝宫廷里烧的是西凉国进贡的“瑞炭”。这种炭烧起来只有微微光亮,甚至没有火焰,但一条足足可烧十天,散发的热气“逼人而不可近”。如果觉得温度不够,还要用帷帐围着防止热气消散。

那么,如何保持空气流通并清新?古人会在炭火中加入香料。杨国忠当权时,把炭屑和蜜一起捏成双凤造型,冬天拿白檀木铺在炉底,再烧这蜜凤。李清照在外形像金兽的香炉里,放的香料是“瑞脑”龙涎香,这香产自鲸鱼身上——“瑞脑销金兽”的诗句就是这么来的。

熏笼是闺阁生活必需品。宫廷里熏笼的材质是景泰蓝的精品,也有铸铜鎏金、錾刻的极品。民间一般用竹片编成,外形像捕鸟笼,可罩在炭盆上烘烤。熏籠还可熏衣熏被,就寝前将被子放在熏炉和熏笼上熏烘,暖和又气味宜人。女性有时会倚在熏笼上犯困,这一娇慵的形象曾深深打动白乐天,他在《后宫词》中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下半句“斜倚熏笼坐到明”后来成了无数与春宵美人有关的画作名……

在宋朝的文艺青年眼里,过冬夏两季需要两位女子:夏天不能少“竹夫人”,冬天离不开“汤婆子”。“竹夫人”是用竹子编成的圆柱形物,能迎来穿堂风;“汤婆子”从“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那里,慢慢演化为类似今天热水袋、暖脚壶一样的物件。此物件用锡或铜制成,南瓜状,上方有个带螺帽的口,灌满热水后放进被窝,十分暖和。

有脚炉肯定也有手炉。手炉多为铜制、圆形,炉内烧炭,握于手中。明朝人还会在手炉中放香薰和药材,一边暖手一边疗养,好不惬意。清代手炉的材料样式和做工更加繁多、考究和小巧,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

除了上面提到的手炉,和取暖有关的艺术衍生品还有很多,用现在时髦的话叫做:取暖周边。宋时皇帝和官员使用的炭就很讲究,不仅纹路好还要色彩正,不仅价格高还要制成野兽状。炭除了用来烧,还能做成把玩件。

再有,宋朝的“抄手砚”深受文人喜爱。工匠将砚台底部掏空,大小以能放入手掌为宜,在此放置一根短烛,墨汁随着加热缓缓融化,原本冷冷的砚台也就成了冬日读书时候,士子们用来温暖身心的小小物件。

猜你喜欢
手炉
收藏手炉看3点
手炉成收藏雅玩
雅玩手炉过暖冬
雅玩手炉过暖冬
素手捻袖炉
素手捻袖炉
握一炉铜火暖君手
握一炉铜火暖君手
谈明
天寒地冻话手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