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探析

2023-02-20 20:54刘治国李存珏
关键词:课程体系应急人才

刘治国 李存珏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随着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深入发展,各种应急事件频繁发生。在这一背景下,应急语言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应用型高校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各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正是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应急服务和语言沟通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

1 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在各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1.1 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全球化趋势正在推动人们跨越国界,融入更广阔的世界。全球化不仅打破了地理限制,还深刻地改变了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语言交流,还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应急语言服务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满足应急语言服务需求,展现我国应急语言服务的水平。

1.2 突发事件与应急情况的需要

在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中,信息的即时传递与准确传递都是至关重要的。从社会需求出发,应用型高校在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使命在于,培养学生在应急情境下准确地传达信息,同时具备快速适应不同语言文化环境的能力。通过模拟紧急情况、参与应急情境的训练等方式,应用型高校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1.3 服务经济兴起的需要

随着全球服务业比重的不断上升,服务经济迅速崛起,这都迫切需要大量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现代多元服务经济要求这些人才在酒店管理、旅游规划、金融咨询等领域展现高效的客户沟通能力。此外,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对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随着全球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的迅猛扩展,在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应急突发事件。因此,全球服务经济的兴起,也在呼唤应急语言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重要性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一方面是社会需要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另一方面是高校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训练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导致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呈现出失衡的状态。

2.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国应急语言服务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人才来源趋势。这些应急语言人才普遍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训,或是应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匮乏,或是应急语言运用能力不够,应急实践经验也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尚未设置独立的应急语言服务专业,“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础几乎为零,严重制约应急语言人才的成长”[1]。而当前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依托其他专业进行培养的。比如,高校依托英语专业的语言优势,培养具有一定应急管理能力的人才;或是依托应急管理专业,在加强外语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各专业在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时,或是注重加强外语学习,而忽视应急能力的提升;或是强化应急技能,忽视了应急语言服务综合素质的培养。可见,高校对应急服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人才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尽快明确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具备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2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现代社会对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需要他们具备多领域交叉与融合的能力。然而,高校课程体系不完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服务能力有限,尚未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一是基于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不完善。当前的课程设置中,高校并没有从职业核心能力出发,开发并完善基于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二是应急语言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应急语言服务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很强的服务领域,需要应急管理、特定行业和不同语种三者的有机融合。但这三者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难以统一,使得学生的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十分有限。三是忽视通识教育课程在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为欠缺。

2.3 实践训练不足

目前,少数高校也开始重视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比如,以英语类专业为主,设置应急语言的素质拓展课程,以弥补高校应急语言人才培养的不足。但是,高校在应急语言服务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应急语言服务的实践特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训练不足。一方面,高校将应急语言能力作为学生的拓展能力来培养,所设置的相关课程的课时量非常有限,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会侧重于优先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实践课时在量少的基础上被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校内外均缺乏应急语言服务相关的实践场所,学生未能在真实的应急情境下进行学习,从而缺乏在高压、紧急情况下快速而准确地传达信息的能力。此外,学生参与应急语言服务的实践训练不足,缺乏与行业内的应急服务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难以建立对应急语言服务行业的认知。

2.4 师资力量薄弱

在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师资力量不足成为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第一,高校尚未开设独立的应急语言服务专业,本身就缺乏专业对口的教师团队。第二,承担应急语言服务相关课程的教师缺乏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工作经验,对真实应急情境下的语言应对策略了解不够,难以及时优化应急语言服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三,应急语言服务属于新兴服务领域,多数教师对该行业缺乏足够的认知,未能充分了解应急语言服务的发展趋势。第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见,高校要高度重视应急语言服务的师资培养,加强师资培训,引入具有实际应急经验的行业人士,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策略

虽然应急语言服务应用于突发事件中,但其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后备人才的培养却有赖于常态化的应急语言服务教育。因此,基于社会对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应用型高校要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师资水平等策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高校要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就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提供方向。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高校首先要开展调研,对接市场需求,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理清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思路,通过独立开设应急语言服务专业或在相关专业下设应急语言服务方向等措施,为社会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然后,高校根据专业定位,进一步明确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向应急语言服务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练掌握中外语言与应急管理跨学科知识,具备应急沟通、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相关专业技能,能适应各领域应急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急语言服务人才。

3.2 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高校以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应不断完善应急语言服务课程体系。一是确定应急语言服务核心课程。基于应急语言服务的跨学科需要,高校需通过职业能力分析,明确应急语言服务核心能力,打造跨学科性质的应急语言服务核心课程,实现应急管理、特定行业和多语种的融合。二是初步构建应急语言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设置面向应急语言服务的专业课程体系,或是面向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急语言服务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的急语言服务能力。三是开设通识课程,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加强实践训练

应急语言服务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领域。因此,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首要之处在于树立实践导向,加强应急语言服务的实践训练。一是推行短学期实训。高校可以设计并实施短学期实训计划,如组织应急语言服务的演练活动,或开展应急语言相关的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巧。二是加强校企合作。高校与应急管理专业机构、相关企业以及地方社区合作,形成“校企地”应急服务人才培养共同体。其中,高校是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基地,企业是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加油站”,而地方政府和社区则可以将应急语言服务纳入社会服务计划,促进校企合作。“校企地”共同参与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有助于实现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目标,让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3.4 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是应急语言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可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一是“引进来”。高校应以引领教育创新为己任,引进有丰富应急语言服务经验的业内人士,不断加强业内专家与校内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切实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这些业内人士也能为学生提供难得的学习资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应急服务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走出去”。为确保校内教师与应急语言服务行业保持密切联系,高校应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应急语言服务的行业实践。教师在行业里亲身体验应急事件,能使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应急情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增强教师的应急语言服务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其经历的真实应急事件融入教学中,形成生动的教学案例,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仍在摸索阶段。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深,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卓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必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高校有必要在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深学生对国际应急语言服务的了解,丰富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急语言服务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应急人才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人才云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