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刚健自强精神的高校武术教学实践研究

2023-02-20 16:17
武术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套路武术精神

吴 昊

三亚学院科研处,海南 三亚 572000

刚健自强精神作为近期武术普及教育改革的方向被学者反复提及[1,2]。“精气神”是中华武术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所独有的文化品质。作为以直接对抗为主的技艺,习练者在教学、训练、竞赛中所表现的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勇于面对、奋勇拼搏、冷静果敢、阳刚向上的意志品质,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中华文化之源头、中华民族智慧之结晶的《周易》精神。这种刚健自强精神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其背后正是维系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生命力的文化脊梁和精神文脉。作为青年人的主要群体,如果象征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校大学生在刚健的民族性格、自强的民族精神方面衰落,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是否能够肩负起历史重任。为此,本研究将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以“培育刚健自强精神”为具体指向,探究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振兴大学生“精气神”的良方。

1 武术刚健自强精神的内涵阐述

1.1 积极开拓、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冯天瑜在《中华元典精神》中强调:“与《老子》形成对照,《易传》的变易观则洋溢着阳刚精神”[3]。因为古人观察天体运行的规律是永恒不息,认为自强不息体现着天道的刚健本性,人应该效仿之,学习这种精神。中华武术在这种文化基因的影响下,形成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拳练百遍,身法自现”“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等诸多激励武术人自觉进取的谚语。著名武术家李成银曾说:“学练武术者必须要有自觉积极性……一个人如果对武术不感兴趣,而靠他人的催逼去锻炼,那就失去了自觉性;没有自觉性也就谈不上积极性,也就练不好武术”[4]。因此,在武术练习过程中积极开拓、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就成为武术人从学艺开始秉持的信条,在技艺的磨练和时间的积淀下,武术人“反身诸己”不断从技击能力的提升中激励自身精神意志的培育。

1.2 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责任担当

《慎独:中国武术“练”之核心要义》一文指出:“师父的‘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独处之时‘拳不离手’的行为惯习才是悟理悟道的皈依之处。这时,‘练’之自觉与‘练’之警醒,犹如一种‘监视目光’存在似的那样,在这种自我目光的监视下,作为‘行动者’的武术人,营造出的是‘我必须……’这一当下的行为期待,以及随之而来的‘我本应该……’这一对适才发生的自我反省的思维逻辑与躬行品质”[5]。从“我必须”到“我本应该”“汲取了中国文化中关于人学底蕴与思想的武术,其人文价值是将培养充盈、硕健、完美的君子人格放在首位,武术关注更多的是人性的修为,人格的和谐美善,侠义精神、正义理想的养得。它要求我们的情感不能自我封闭,而是向他人、外物敞开。在追求知人(对手)知物(拳理)的同时,更是在追求‘尽己’‘成己’”[6]。职是之故,武术人在“练”之中将行为之“理”内化于身,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因而其“进取心”升华成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武术责任心。正如,张岱年指出:“刚强不屈不仅意味着一种对抗外部压力的能力,也意味着一种对付来自本身弱点的能力”[7]。例如,历史上李存义、霍元甲、韩慕侠、张之江、黄啸侠等一大批著名武术家都在国家最危难之际肩负起社会责任,不愧为民族脊梁。

1.3 大胆果断、稳重自信的心理气质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作为尚武的三个维度,“竞德”“逐智”“争力”在中国武术中处处呈现。武术是一种竞技、格杀之术,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中,“当原始人亲手制造的武器去杀伤野兽或同类,取得显著效益时,便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征服欲。然后,它又作为一种更强的心理动力,进一步促进原始人去改进武器或进行新发明,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正是这种在不断“逐智”的对决中,“争力”的成败与否便能够为检验自己能力和智慧的一种重要实践结论。也因此,极大加强的心理倾向以及对自我身体能力、心理、体能和环境态势的感知便对武术习练者的自信心提升提供坚定基础。例如,通过练习武术散打的青少年,在同龄人群中所表现出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品质具有明显提升,由此而展现出自信心[8]。

2 基于刚健自强精神的高校武术教学设计

2.1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维度,它指向体育课程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包含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依据本课程改革的目的——培育刚健自强精神,本课程对原有课程目标进行提炼升华。杨建营将学校武术主要分为学校武术普及教育和学校武术专业教育两大类。作为培育大学生刚健自强精神具体实践的载体,高校武术教育既含有专业教育亦含有普及教育,但高校武术专业教育是“整个武术教育体系改革所具有的‘引擎’地位”[9]。对于高校武术专业教育的改革来说,他肩负了中华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更多任务,仅仅将培育大学生刚健自强精神作为高校武术专业教育的目标是极不相符的。因此,本研究中高校武术主要是指武术普及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大学公共体育课(武术)的学生,而非通过高考考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公共体育武术课的大学生大都未学过武术,“有82%学生是因为对武术感兴趣而选修”,学生对于武术认知朦胧又模糊,多是受到武打电影和武侠小说的影响,“学生崇尚武术,是出于对武术功夫的敬仰和对武术精神的追求。学生希望学到的武术是能充分展现武术魅力、深得武术精神的武功”[10]。但是,这种来源于影视文艺作品的“印象武术”认知对学生接触、理解、接受“真实武术”具有一定的冲击,特别是武术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模式——练武术就只是练套路,“只展现出动作的架势,实际对抗性作用差,实用率低”[11],练武术与实际需求南辕北辙。因此本课程目标:其一,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学期后,对现实武术的原理形成有一定的认识,对健身武术、表演武术、影视武术、搏杀武术等武术的不同技术形态形成良好的认知,学会学习武术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武术现象;“作为具体实践载体的中华武术,既是文化精神的载体,也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12]。武术之中不仅有直接用于格斗、甚至搏杀的实用技术,也有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养生手段,还有赏心悦目、自娱娱人的表演方法。刚健自强精神的直接显现就是,学生在学会武术技能后能够进行锻炼,武术能够成为学生健康生活的方式,并在习练武术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其二,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武术课程后,能够培养其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运用武术进行健身、锻炼;最后,武术精神是武术在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价值,它对于塑造个人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培育武术刚健自强精神就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

2.2 教学内容设计

以往大学体育武术课程中,内容主要以五步拳、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初级剑术、三路长拳等为主要内容。作为大学体育武术选项课,这些武术套路内容经典、简单实用。但是,套路作为武术运动形式的一种,并不能代表武术的全部,除了精挑细选武术套路之外,还有功法和格斗运动形式,这三者之间缺一不可,如果只注重其一,则对武术产生遮蔽,影响学生对武术的正确认识。在基本功当中,蔡龙云在20 世纪50 年代出版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一书中,将腿部、腰部、裆部、桩功、鼎臂、手眼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旋转、折迭等进行了详细、系统地整理,这些技术动作是武术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因而本课程将会从中选取部分动作作为教学内容。此外,在武术格斗形式中,不仅有展现踢、打、摔、拿的散打,还有手持器械的长、短兵,也有更加文明化的太极推手、中国式摔跤等。

除了武术技术内容之外,武术的历史文献、学术研究、影视作品都是武术课程内容的重要素材。例如,在武术重要历史文献《纪效新书》中,戚继光[13]在第十四卷中指出“拳法似无预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既得艺,必试敌”“拳打不知”等武术基本理论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又如,在武侠电影作品作为多数学生接触武术、了解武术的窗口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功夫电影中双方打斗的精彩场面固然是武侠片的着迷之处,但电影之中侠士追求“仁”与“义”的武学风骨,构建出一种对武术境界和情调的艺术体验,能够让学生在一种情感体验的方式中提升武术审美的认识,亦可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因为本课程主要面向普通非武术专业大学生,作为大学选项课,以培育刚健自强精神为目标,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中突出提振精神,把武术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武术对抗、武术历史文化作为主要内容,要使“学生在学习武术套路知识的同时,了解套路文化背后的故事、套路动作的攻防含义和用法,以促进学生武术技击能力的形成”[14]。

2.3 学习策略设计

学习策略即“怎么教”。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武术学习主要以观察模仿法为主,但在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刚健自强精神的要求下,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深化”“趣味化”改革。第一,面对繁杂的套路技术,转变到向拳种的核心技术学习。拳种是中国武术的本体,拳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单势、组合、套路、拆解、对练、散手等多个训练阶段,其中拳种的核心技术就是最开始的单势。当前武术套路技术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改进“简化”学习方法。“简化”不是不学套路,而是将重心转移到拳种的单势中,由单势连贯而成的套路具有中国武术的特色。第二,改进教学复习单一模式,组建多元武术情景教学。传统的高校武术教学多采用老师教一段,学生学一段,接着复习一段,长期这种学习情景极不利于学生对于武术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组建练习、对抗、比赛的多元武术情景教学模式,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第三,反思传统教学方法,吸收融合现代教育方法。学生的武术学习动机是其能够提升武术技术,掌握武术技能的关键,能够保持长久的学习激情必然能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由于武术在历史传承中具有一些宗法社会的特性,武术教师教学过程不能以人为中心,采用强行灌输的方法,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在教学过程要尽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法、体验法、比赛法增加学习趣味性。

3 基于刚健自强精神的高校武术教学实践反思

3.1 将武术历史融入讲解之中

中国武术史是中国武术历史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武术史中有武术拳种史、武术器械史、武术学术史、武术人物史、武术改革史等,这些文化资料是构成武术课程“以武育人”的血肉,在培育刚健自强精神中具有重要的思政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学生学习到形意拳崩拳时,便可以把形意拳名师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的故事讲述出来。在学习刀术时,可以结合中国、日本、韩国的刀法特点,谈中国刀法对东亚刀术发展的影响。在介绍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现状时,可以讲述中国竞技武术发展的历程,回顾竞技武术在近现代发展中遭遇的挫折,借用“系好第一粒扣子”的形象比喻来让学生明白中国武术发展中危机的根源。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解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感情和武术思想,以此挖掘武术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

3.2 在教学中阐发武术技术技理

武术拳种技理技法是武术的精粹,是武术得以发展的瑰宝。20 世纪80 年代,在全国开展的“武术家底大清查”活动,查明全国符合“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武术拳种共129 个。例如,太极拳的拳理“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等诀窍。又如,形意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人之运动,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一顶、二扣、三圆、四敏、五抱、六垂、七屈、八挺”“提领臀部,气贯四梢”等窍要。再如,八卦掌“一走,二视,三坐,四翻”“顺项提定,溜臀收肛;松肩沉肘,实腹畅胸;滚钻争裹,奇正相生;龙形猴相,虎坐鹰翻;拧旋走转,登脚摩胫;曲腿淌泥,足心涵空;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腰如轴立,手似轮行;指分掌凹,摆肱平肩;桩如山岳,步似水中;火上水下,水重火轻;意如飘旗,又似点灯;腹乃气根,气似云行;意动生慧,气行百孔;展放收紧,动静远撑;神气意力,合一集中;八掌真理,具在此中”等口诀。不同拳种的技理技法是武术课程的精华,武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源动力,是学生通过武术外在技能,向内在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修为的升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对练教学法、提示法、启发演示法促进武术学习的深度。

3.3 改革武术技术教学结构

有研究者指出,学校武术与学校体育其他项目相比,其主要问题是学习与应用相脱节,即学过的无法在生活中应用,能够应用的不在大纲之列。其实,学界早已提出学校武术要打破“打练分离”的局面,回归“打练合一”的武学真谛。因为,这不仅是学校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自强精神的有力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紧张刺激的格斗竞技,斗智斗勇,在条件实战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对于技术和精细度的把握,同时也在一次次的“得手”或“失手”中体味武术项目永不言弃、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而这得益于武术课程中对武术技术教学结构的改革。在教学中强调武术单势练习,注重武术技击对抗实践,突破单调的记忆式套路武术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转向武术体验和对话。

猜你喜欢
套路武术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中华武术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Airbnb上的套路
拿出精神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