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乐
(江苏省睢宁县高作镇中心小学,江苏 睢宁 221200)
有意义的、生动活泼的,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英语学习活动是引领儿童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最佳途径。然而,我们目前的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活动目标不明确,过程程式化,不仅缺乏相应的语言活动,更缺乏应有的语言教学目标指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关注教”向“关注学”、从关注“学的结果”向关注“学的过程”的方向转变,设计触发学生的真实学习、深度学习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英语课堂的活力与生机,引领学生在活动的体验和实践中获取知识,阐释主题,获得真实的、意义的理解,培育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有效和充分发展。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重视活动设计,以活动推动英语课堂走向深入。活动教学观打破传统教学思想,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以活动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将英语知识有机渗透在学习活动之中。因此,英语活动教学表现出实践性特点,课堂在不断“做”的实践中走向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是依靠教师的传输获得,而是依靠学生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在体验支持下了解学习内容的真实意义。
深度学习视域下,英语活动教学构建的策略紧紧围绕“活动”为中心,活动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深度学习需要引领学生渐入学习佳境,逐步地获取知识,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因此,英语活动教学又表现出关联性特点,学习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英语教学的主题意义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体系。
英语活动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变革,传统教学活动突出教师中心和能动性,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地调动。深度学习视域下,英语活动教学推动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学习活动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可见,英语活动教学具有显著的自主性特点,活动教学不是教师的单向输出,而是学生的主动建构,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学习活动是英语活动教学的中心,一切教学行为都围绕学习活动展开。英语学习活动又与学科属性有关,离不开直观活动场景的支持。只有创设与学习活动相适应的活动情境,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将英语学习活动推向深入。可见,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英语活动教学表现出显著的情境性特点,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学习活动搭建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英语活动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提炼主题意义,再围绕主题意义提炼活动主题,借助活动主题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构建层级化的活动体系,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搭建活动支架,将学习活动推向深入。下面以小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四下“Unit 3 My day”为例,谈谈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策略。
教材是英语活动教学的载体,教材往往采用主题的方式将不同内容板块组合起来。教师在实施英语活动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编制特点,围绕单元教学主题,提炼主题意义,从而形成英语活动教学的基本方向。
1.解读教材,把握单元主题
基于英语教材在活动教学中的载体作用,教师应强化教材解读意识,精准把握教材单元教学主题。只有把握教材单元教学主题,才能为英语活动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确保活动教学目标达成度。
“My day”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三教学单元,单元教学主题非常鲜明,以“我的一天”为单元教学主题。基于单元教学主题,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机的组合。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这样就能够保证活动教学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2.依据主题,生成主题意义
单元教学主题给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提供一个抓手,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还应基于英语学科育人需要,依据单元教学主题生成主题意义。通过主题意义,让单元教学板块从教材走向学生,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实际的教育意义。这样才能确保单元教学内容指向核心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
根据“My day”单元教学主题,以及各个教学板块的主要内容,提炼的主题意义是“Exciting every day”。单元活动教学要围绕“有意义的每一天”的教学话题,引起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地安排一天学习和生活,让每一天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变得更有意义。
通过提炼主题意义,英语活动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英语知识教学,而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一天学习和生活,让每一天变得有意义。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学习目的性更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教师在生成单元主题意义基础上,需要确定单元活动教学的基本目标,为单元活动教学提供方向引领。活动教学目标设计除依据主题意义外,还应强化核心素养意识,将核心素养有机渗透在活动教学目标体系中,确保活动教学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
“My day”单元围绕“Exciting every day”主题意义和本单元教学板块,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确定出以下活动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自主学习单元词汇和动词短语,能够在文本情境中理解单词、词组的意义,初步运用单元单词、短语、句型描述一日学习和生活。
【文化意识】围绕“一日生活”进行比较学习,比较中外学生一日学习和生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需要,合理地规划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感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思维品质】根据语境,理解文本内容;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够运用单元中学到的单词、词组和句型尝试表演,有条理地将一日学习和生活表现出来。学会运用一日学习和生活规划表,合理地规划自己在校以及周末学习和生活。
【学习能力】学会根据文本语境和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单词和词语意义;围绕单元教学主题,自主开展比较阅读,积累与单元教学主题相关的单词、词组和句型,丰富表达内容。
活动教学要持续走向深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抓住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知识领域的中心,是活动教学的关键词。根据核心概念,形成英语活动教学的基本框架。英语活动教学中,核心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英语教学内容决定的。教师应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科学地解读核心概念,让核心概念能够真正发挥出统领的作用。
如“My day”的“Story time”教学板块,该部分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自己是如何安排一天时间的。根据活动教学内容,核心概念是阅读和表达。以学生阅读活动和表达活动为主要形式,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基于活动教学的核心概念,活动教学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活动步骤:创设情境,自由表达→角色扮演,创意表达→拓展迁移,个性表达。
三个学习活动紧扣阅读和表达两条主线,先借助创设与文本相适应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自由表达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也让学生既有的知识得以整合,在自由表达中自然地引出教学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先以文本为凭借,获取文本信息,包括单词、词组和句型等,为表达进行积累。在学生完成文本解读基础上,再借助角色扮演活动,采用创意化的表达方式将文本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深化学生文本认知。最后,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言语个性,借助个性化表达活动将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
三重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聚焦阅读和表达核心概念,自然地完成从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出的学习过程,让学习活动从文本走向生活。通过阅读和表达活动,让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也深化了学生主题意义认识。
创设情境是活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学生注意力快速吸引到课堂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学生活动意愿的必然途径。情境创设应讲究真实性,要对学生学习活动产生实际的教育意义。真实情境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学习活动内容、学情等。情境搭建的场景要与学习活动内容高度关联,情境素材和情境创意要符合学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
以“My day”的“Story time”教学为例,教学内容是讲述一日生活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情境素材应与这一主题保持高度一致;再从学情分析,本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存在交叉点,是学生所经历的,可以对接学生一日生活。基于上述分析,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获取情境素材,利用智能手机拍摄下学生在校一日生活。同时,让学生家长参与情境素材的采集,拍摄并分享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视频。
在获取情境素材基础上,需要教师对情境素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完成对情境素材的筛选工作和呈现艺术设计。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需要对情境素材进行提炼,抓住学生一日学习和生活的几个典型环节,如起床、洗漱、就餐、上学、上课、课间、放学、晚餐和休息等。根据几个典型环节,坚持以主题意义为统领,呈现学生富有教育意义的一日生活场景。结合创设的教学情境,自然地引出自由表达的话题:How do you arrange your daily life.学生再围绕话题展开自由表达活动。
情境创设既注重情境素材的选择,又讲究情境创设的立意。情境素材由于来自于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思想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自由表达的热情。同时,又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长在英语教学中的合力作用,引起家长对学生一日生活和学习的关注。最后,情境和问题有机结合,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自由表达,让学生思维开动起来。情境素材处理时又紧扣主题意义,让主题意义贯穿学习活动全程,有助于深化学生主题意义认识。
深度学习视域下,学生是活动教学的主体,学生主观能动性直接关系着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教师应基于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为学生搭建活动支架,运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活动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活动的能力,让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如“My day”中的“Story time”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朗读活动,以朗读为支架引导学生发现文本逻辑。首先,初读扫除朗读障碍。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先圈划出本文中涉及到的新单词,读准新单词并结合文本语境理解其意义,做到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其次,有感情朗读了解内容。学生围绕朗读展开探究学习,围绕文章内容揣摩朗读的语气,以读出文章表达的情感;最后,梳理文本逻辑主线。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再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探究文本是如何将这些内容组合起来的。
通过多重朗读活动,学生认识到课文是按照时间为主线,紧扣教学主题。进而,组织学生结合文本讨论以时间为主线结构文本的好处。学生由于抓住了时间主线,对文本信息的把握从无序转向有序,学会根据写作顺序阅读文本,梳理文本信息和进行表达。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具备自主活动的能力,而且学习迁移能力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深度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多样化、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将学习推向深入。因此,教师应基于深度学习发生需要,重视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
“My day”中的“Story time”一课,活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文本内容,为帮助学生有序掌握文本内容,教师借助朗读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掌握按照时间讲故事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走进“一日生活”。根据时间主线,自主设计一份表格,对一日生活中的早晨、下午和晚上生活进行概括。这一项活动顺应活动支架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按照文本逻辑进入文本,全面把握文本内容。表格的运用则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工具,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二:演绎“一日生活”。根据你对“一日生活”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扮演文本中的角色,将一日生活表演出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既给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熟练地把握基本词汇和句型,又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对“一日生活”的意义进行思考。
活动三:畅想“一日生活”。结合教材的一日生活,再联想自己的一日生活。试着将自己的一日生活和文本中的一日生活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一日生活是怎样的。进而,根据你对“理想一日生活”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有意义的一日生活可以是怎样的。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教材向自我迁移,在比较中认识一日生活的意义。进而,以“理想的一日生活”引导学生对生活展开遐想,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在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同时达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深度学习讲究学习的开放性,小学英语活动教学应根据深度学习的开放性,重视拓展学习活动。通过拓展活动,打通课内外、校内外、教材和生活之间的通道。在拓展学习活动中,给学生迁移学习创造机会,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认识。
“Story time”一课,在学生完成教材文本内容学习基础上,教师根据文本教学主题,以“My day”为活动主题,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学习活动任务:按照时间顺序,以“My day”为主题,运用本课所学单词、词组和重点句型,录制一段视频介绍自己的一天。家庭生活部分,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拍摄。
拓展学习活动以录制视频的活动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需要调动课堂知识,学会按照时间顺序将一天生活介绍出来。教材文本内容得以指导学生生活,强化学生合理安排一天生活的意识,学会珍惜时间,让生活更有意义。
总之,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促进学生深度英语学习和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活动组织形式和实施路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持在学生素养生成中发展语言能力,熏陶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学习活动设计,将英语知识有机渗透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实现各要素内容与形式的整合。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英语学习活动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和真切的学习成果,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