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陈冰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1]。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进程,需要进一步阐释与明确其内涵与价值。
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坚定不移秉持人民立场,使共同富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共同富裕为锚,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任何阶段都不可偏废。对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内涵要置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之中、置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置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去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这表明国家经济战略规划,符合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符合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现实逻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有现实要求也有必然要求。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前提。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3](P379-38)当前,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充分仍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难题,这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是一个渐进和连续的过程,而非一个可以立即完成的目标,同时也凸显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面对并解决的诸多挑战。为了解决发展中的不均衡性,实施共同富裕的策略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有决心和毅力推动共同富裕的实施,以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的主要发展趋势和主要矛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科学的应对策略。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和实施社会建设策略时,必须立足实际,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方法来确保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意味着在努力扩大总体经济规模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资源的分配,以及如何在现有资源分配中主动解决不均衡问题。通过加速共同富裕的实现,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在应对全球变局的挑战中积极展示“中国之治”的智慧和实践。
实现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的坚定目标。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将人均GDP、城市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等作为国家现代化指标体系[4]。其只能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但却无法表明是何社会制度背景下的现代化,或者是什么性质的现代化。“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P29),证明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并非实现现代化的仅有的模式。多国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但是富裕由谁来创造,富裕的成果由谁受益,将定义现代化的不同性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共同富裕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裕。物质富裕是共同富裕的直观体现,涉及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等方面。物质富裕意味着人民在经济上获得足够保障,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享受到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生活水平。精神富裕则是共同富裕的另一重要维度,涉及教育、文化、价值观、精神状态等方面。精神富裕意味着人民在精神上的满足和丰富,在文化素养、知识视野、心理状态和人生态度方面达到理想的追求状态。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全面富裕。通过公平、全面、持续的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享和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进步的演进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实际上也是文明形态的更替。新发展阶段在“五大文明”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和创造,将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共同富裕揭示了公平的价值。公平是社会正义的核心要素,共同富裕在物质层面上追求经济收益的公平分配,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精神层面,共同富裕追求的是每个个体享有平等的教育、文化和知识获取的机会,从而实现精神的自由发展。这种全面的公平追求,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即每个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实现。其次,共同富裕表达了包容的理念。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地区、各阶层之间的差异被放大,但共同富裕的理念强调包容和理解,旨在缩小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通过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考虑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共同富裕理念有助于构建一种多元化而又和谐共存的社会模式。最后,共同富裕呈现了和谐的愿景。其强调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关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需要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等多个维度上寻求平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立足国情所展开的一场自觉有序的伟大实践。新发展阶段推进的共同富裕不是局部的、个别的现象,而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社会治理、社会政策等全部社会运行要素统筹综合推进的实践创造过程。新发展阶段推进的共同富裕是“五大文明”全面协调的全面富裕,这既是全面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也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壮举,将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进程。
中学隶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其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政府的资助,还有部分的经费来源是赞助资金以及捐助资金。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提出,逐渐地出现了教育经费紧张的现象,与此同时,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如果学校依然铺张浪费,势必会对中学的教育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缺乏一个完善的预算评价系统,是这一类问题的主要表现,由于我国的预算管理系统比较落后,预算评价系统匮乏,导致现阶段我国中学财务工作中,出现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停滞问题[3]。
随着全球化、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变迁的不断推进,共同富裕成为确保社会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国家和人民的全面进步的关键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2],深刻阐明了新发展阶段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
“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5](P4)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物质上的向往、社会制度层面的向往和精神超越层面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前进的历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人民,“攻克了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6](P4)已经实现了从解决基本生存需求,即“温饱问题”的阶段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渡。这一进程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特点。需求层次不再仅仅局限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而是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有了深化的诉求。因此,从宏观的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实现“双富裕”,已经成为衡量人民幸福生活的关键指标。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努力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使人民追求更好的生活,通过物质财富来实现;二是通过推进人民民主的整个进程,选举和协商民主的持续改进,使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工作方针,积极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精神富裕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7];四是完善多元合作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形式,通过社会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是完善相关法律,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科学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发展生态文明,通过环境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推进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的理念和策略,其核心在于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确保财富的公平分配,减少社会贫富差距,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一理念和策略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将引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极大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积极致力于推进全球减贫,并为此采取了多种举措,但世界各区域的减贫进展呈现差异性。从减贫速度看,中国明显快于全球,2000年,联合国将贫困人口比例减半列为“千年发展目标”的首要任务,中国是最早完成这一任务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990年,按照世界银行制定的每人每日1.9美元贫困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为66.3%,全世界的贫困人口比重为36.2%。到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贫困人口比例降至0.7%,而世界贫困人口比例为10.1%。1981年,全球每100个贫困人口中有46个中国人,2015降低到1个[8]。改革开放后,中国先后实施“三西”农业建设计划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施了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832个贫困县数量逐年减少,至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平均每年脱贫人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中国减贫人口数世界占比最大,对世界减贫贡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已经有几亿人脱离贫困状况,其中积累的经验将为社会发展失衡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创造性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的思想体系连接起来,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给出了一个可以实践的理性方案,为全世界人类的未来生存方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和策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核心的作用。它关乎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这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价值。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性更加深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都无法孤立于全球大环境之外进行发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加强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合作,坚持共商共赢,促进相互发展,使其“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6](P9)。“一带一路”的提出,实现了中国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同时谋求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合作,在全球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进步,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一带一路”逐渐显现重要载体作用,加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由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可以能通过全人类的努力实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6](P62)中国共产党不仅致力于增进全体人民的民生福祉,同时也致力于全人类的进步。通过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理念,从人类整体的新角度思考世界的生存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寻求各国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构建合作、公平竞争、和平发展的新格局。展示了国际利益、国际权力、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等相互依赖的全球性价值。
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立足当前国内外形势,科学规划符合实际情况的实践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实施区域协调战略,在中国共产党统筹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9](P23)。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永葆生机与活力,坚持党的领导自然成为实现共同富裕顶层设计和政策决策科学性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统筹共同富裕大局,首先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深刻揭示了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科学真理。坚守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理念的体现。在优化和强化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将党的领导这一本质属性持之以恒,并发挥其最大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正确处理党委同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关系,保证党对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领导。二是要支持和保证全体人民的政治权益。三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四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五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
其次,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自我革命是党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革命性行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迎合新发展阶段自我革命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是以新党章为坐标,推进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及推进共同富裕的长远策略,根植于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深化和强化。这不仅体现了规范的制度性质,更揭示了制度对于党的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性。二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是党的根基,积极主动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信息平台,畅通监督渠道,以及设立奖励和保护机制,确保权力的透明化,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发挥党内监督作用。党内监督是自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现有制度,实现长效管理。在具体事项上形成高效、有序的解决机制,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后,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勇于直面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是党员承担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对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践路径。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党员的专业能力和决策能力。二是鼓励党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文化引导,塑造党员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党员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0](P195-196),马克思认为,人民的满意与否是评价社会价值的终极尺度。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突出强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富裕”是前提,“共同”是目标,指明了人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力与共同富裕成果共享的主体。既然人民是共同富裕的创造者与受益者,那么,共同富裕的成效也应由人民来评判,将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尺。
新发展阶段要走好让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之路,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1]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而斗争,也为最广大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立场,是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宗旨的检验。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须围绕党中央在关于推动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秉持惠及民众、造福民众的原则,确保民生工作成果以更优质、更公平和更广泛的形式惠及全体人民。在此过程中,认真关注和解决民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是牢固树立群众路线意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立场出发,逐步形成了群众路线,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在党的领导中要注重善于部署,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具体落实,而群众路线则是贯彻执行党的政令的重要保障。必须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紧密联系群众,团结凝聚群众,虚心学习,“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的意愿、经验、权利以及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12](P25)
三是注重共同富裕过程公开。首先,“权力运行必须做到公开化、规范化,同时,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全方位的政务公开。”[13](P298)为确保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认真解决公开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勇于展示权力清单和权力结构,培养人民在监督下行使权力的习惯。同时,实施共同富裕的“阳光公开”原则,通过政府政务等透明渠道,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逐步构建和完善主动性与应要求公开的制度机制。此外,创新媒介开放方式,满足民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避免公开工作形式主义,积极探讨促使人民有序参与和监督共同富裕过程的方法,特别是在涉及民生问题时,鼓励全体人民积极参与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全过程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6](P28)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国式现代化向着更高目标、更高水平迈进的逻辑必然。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科技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特别体现在新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环境中。在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的探索中,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显现出巨大潜力。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资源配置得以最大限度地优化,从而有效地加速信息交流与传播,削减地域限制,推动商品流通,并进一步刺激边远地区的经济增长。除了技术进步,摆脱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同样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升研发创新能力驱动产业结构向更高级别转型,进而达成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
二是以制度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激励导向。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已从对速度的追求转向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成为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环节之一。一方面,构建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体系,使得生产要素得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实现双向循环。在强化基础公共设施的同时,重视对农村消费导向,为经济增长打开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建立绿色发展制度,推动各类生产要素流向知识集中、技术水平高的产业领域。通过创新发展制度体系,为研发合作在人力、物力及财力方面提供支持,进一步挖掘科技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潜力。
三是以战略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战略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进一步加强产业、教育和研究的紧密协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以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效能。此外,鼓励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在此过程中,赋予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新的地位和作用,支持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及行业翘楚引领建立创新协作网络,从而促进科技中小企业的稳健发展。以国家的核心战略需求为重心,对与未来发展紧密相连的科技重点项目进行精细化规划,实现重要核心技术的突破。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升协同创新的品质和效益,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共同富裕进程。
尽管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依然显著。地区差异不仅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也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水平。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减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差异,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新发展阶段必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通过市场机制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机制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中,通过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和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一种机制。基于市场交易、竞争和价格形成的原理,通过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自愿交换和竞争,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行为的调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须创造激活本地企业、外地资本和人员流入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加快土地、户籍、人才、金融、科技、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及自由流动。以区域经济体一体化为核心的都市圈建设与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促进主要地区增长极的产业创新。对于中西部和东北等相对欠发达地区,则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激活本地企业的同时吸引更多外地资本和人才进入,进而驱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加大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增强公共服务的供给,并提升其均等化水平。一方面,经济活动需要依赖于交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完善基础设施投资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增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物流网、能源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当地企业在开发强大的内需市场、参与国内大循环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解决人民在医疗健康、教育、养老、就业创业等方面机会不均等问题。虽然在义务教育普及、增加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的资源供给仍需进一步改善,尤其在高素质服务人员配置上短缺情况仍然表现为整体紧缺且区域不均衡的特征。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地理和资源条件,发展各地区的特色产业,并支持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发达经济体经验表明,当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至一定阶段后,常常将其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同时产业结构则向更加注重第三产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方向调整。随着产业承接方的资本积累,发达经济体对其的产业转移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发达经济体自身则进一步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效优质的先进产业。因此,吸取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通过促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并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