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流过苏州

2023-02-20 01:32:41
延安文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苏州

叶 梓

1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巨型人工运河,而它的滥觞就和苏州息息相关。公元前514年,伍子胥主持建筑阖闾城(即今苏州城),设水、陆城门各八,外有护城河包围,内有水道相连,水门沟通内外河流。伴随着吴国的崛起,野心也不断扩大,为了攻打楚国,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开挖一条人工运河,这条后来被叫作胥溪的河自苏州胥门起,经横塘、木渎、胥口后入太湖,然后从宜兴经溧阳到定埠,再入高淳湖,最后在安徽芜湖通达长江。再往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邗城引江水北行入淮河,将江、淮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成为中国大运河的滥觞。

这段历史,杨循吉在《吴邑志》里记载了:“《春秋传》称‘吴城邗沟,通江淮’,盖吴王夫差北伐齐时所开,出师由此河可以通江北也。”

吴国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修筑的运河,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水军自太湖西上,实现了偷袭楚国的胜利,此役也成为先秦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范例。尽管这看似是军事之需,但若从中国大运河历史的角度看,它却是江南运河的雏形,并且将江南运河的历史提前了好多年,成为世界运河史册上的璀璨一章,因为它要比苏伊士运河早1869年,比巴拿马运河早1914年。

事实上,中国的大运河,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概念。

七世纪初,隋炀帝一声令下,在春秋至秦汉年间开挖水道的基础上贯通了江南运河,苏州作为重要区段之一,正式纳入了隋唐大运河的水系。元代定都北京,为了保证首都的经济政治地位,淮阳运河、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相互连接,京杭大运河才算横空出世。所以说,京杭大运河是对隋唐大运河的一次改造,两者既有重叠,又有不同,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或者说,京杭大运河是在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之上,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抵杭州的纵向运河,这也是京杭大运河的雏形,后经明清两朝的不断修整拓凿,才逐渐形成现如今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

在这次裁弯弃弓、取直缩程的变迁中,一直绕不开苏州。

2

望亭。

这是一个听起来让人怦然心动的名字。

去望亭之前,我一直在想,这个名字的来历,是站在亭子里望着远方呢?还是远远地望见一间亭子呢?后来,当地朋友告诉了我它的来历,是从御亭改过来的。东汉末年(220年),吴主孙坚在乌角溪和鹤溪的交汇处建御亭,形成集镇。唐代以降,改为望亭,之后镇以亭名。

这里,是大运河进入苏州的第一站。

也是与无锡接壤的地方。

大运河,从望亭的五七桥开始,穿过苏州市区,南至江浙交界的油车墩,长约96公里。简单地说,大致分为三段。从五七桥至白洋湾,算是苏锡段,河线顺直,偏东西走向,水流自西向东;白洋湾至宝带桥为古城段,这一段河线弯曲,自城西北流入苏州护城河及城内河道,后自城东南流出;宝带桥至油车墩段,河线上端顺直,下端弯曲,南北走向,直奔杭州。

望亭入,油车墩出,大运河就这样完成了在苏州的流动。考察中国大运河的历史,不仅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真实反映了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然而,这都是物质和技术层面的体现,它更伟大的意义则在于通过纵贯南北、连通大江大河,打破了自然河流对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海洋文化、草原高原文化的间隔,实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同时,在服务政权和国土统一的前提下,带动了地方城市的快速发展——扬州、宁波、绍兴、嘉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个个我曾经无数次到达过的城市,都和大运河息息相关。粮食、丝绸、食盐、瓷器、紫砂、木材、砖瓦、药材、茶叶、工艺品、书籍……顺着大运河,抵达,或者离开,滋养着运河边的城市。

苏州,更不例外。

但与其它城市相比,苏州又与众不同:

第一,苏州是一座将运河与内在水道联系得最为得体的城市。大运河在苏州,通过作为运河主航道的山塘河、上塘河、胥江、护城河以及盘门、阊门等水门,与城内的万千水系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正是这一点,让苏州成为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14.2平方公里的古城被整体列为世界文化遗产。5条运河故道、7个遗产点段、9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典园林,以及还与大运河有着深厚渊源的昆曲、古琴等6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都成为大运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没有哪一座城市像苏州这样,与大运河的关系如此紧密。换作别处,大运河就是一条人工河,或穿城而过,或于城之一侧静静流过,但在苏州,大运河就像是家门口的河,时时处处不期而遇,和老百姓的生活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第二,从古至今,大运河苏州段最为忙碌。

自宋以降,运河的漕运功能愈发突出。而苏州一直承担着漕运、海内外商品运输的重任,不仅是漕粮的重要源头,也为国家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苏州也因河而盛,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繁荣。据《吴县志》记载:“金阊一带,比户贸易,负郭则牙侩辏集。”近代以来,运河仍是苏州水运交通的主要通道。即便是现在,许多新兴的工业区也就在运河两岸,从来没有离开运河的滋养。

2020年,我在大运河管理处获悉,苏州段全线为四级航道,是全国第一条标准化航道,仅跨河桥梁就有35座,两岸码头145个,泊位377个,沿线还有相城、浒墅关、平望等7个内河港口作业区,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的码头就有9个。仅仅过去了两年时间,大运河苏州段成功“晋级”,全程可通行千吨级船舶。自2022年11月25日起,苏南运河苏州市区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大运河苏州段至此全部提格为三级航道。

从四级航道到三级航道,绝非一个数字的变化那么简单!

3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办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通过评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实,这是一份大名单,包括了8个省、35个地市的65个遗产点和31段河道。仅苏州而言,就有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平江河、护城河5条运河故道以及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含全晋会馆)、盘门、宝带桥、古纤道7个相关点段。

听闻这则消息时,我尚在杭州谋生,但除了古纤道之外,其余几处都有幸踏访过。所以,不想留下遗憾,专程从杭州赶来寻访。途中,我想到了一个词:雁过无痕。河水终会流走,但它经过的地方一定会有历史,有记忆,也有见证者。我甚至想起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一段轶事。一年,他沿运河经吴江,碰上了逆风大作的坏天气,眼看着纤夫们艰难前行,悲悯之心油然而生:

昨风起西北,万艘皆乘便。

今风转而东,我舟十五纤。

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贱。

舡工怒斗语,夫坐视而怨。

这首后来被收入《石渠宝笈三编》里的《吴江舟中诗卷》,尽管墨宝最终流落异域,收藏于美国梅多鲍利坦美术馆,但诗句里提及的古纤道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古代漕运,依靠的基本是水流的自然流动、风力以及人力,而这些为了拉纤而铺设于河中的道路,见证的却是百姓的苦难史。

吴江古纤道的历史,要追溯到唐代元和五年(810年),苏州刺史王仲舒始筑土堤以通驿道。至宋代庆历八年(1048年),大修,宋治平三年始垒石岸,直到元至正六年至七年(1346—1347年)以巨石修筑,并开水窦136处,以泄水势。

这一年,年号至正,吴江古纤道也叫至正石塘。

三千余里的中国大运河,保存下来的完整纤道,除了吴江这一段,绍兴的浙东运河也有一段。其实,大运河流过的地方,纤道应该不少,只是时过境迁,存下来的太少了。尤其像吴江古纤道这样保持了原有风貌、长度达三里有余的,更是弥足珍贵。

古纤道的不远处,是日新月异的吴江城。

新与旧、古与新,在这里交汇,见证着时光,也见证着苏州。

4

大运河流过苏州。

水声不息的两岸,是巧夺天工的古典园林,是吴侬软语的评弹,是悠扬动听的吴歌,是一道道色味俱佳的美食,更是一座城市的久远历史与文化记忆。而我,可能是北人之故吧,总喜欢去踏访运河边的那些古桥,一座又一座桥,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厌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盛赞的就是苏州的桥。如此说来,苏州的桥不仅是亘古不变的景观,也能时时打动每一个旅居苏州的异乡人。于我而言,尽管深知大运河是世界性的中华文化标识的宏大意义,但还是更愿意深入它的肌理去体味细致微小的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是苏州的典型意象,但大运河上的苏州古桥,也别有意趣。

况且,如果把这些运河之桥串在一起,何尝不是半部苏州史呢。

枫桥。一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不仅让人们记住了张继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诗人,更让这座月牙形的古桥声名远扬。然而,你有所不知的是,当你迷醉于这渔火钟声的夜晚时,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枫桥最初的名字叫封桥。寒山寺旁的这座桥,因旧时在这一带设有粮卡,每个晚上都会封锁河道,禁止他船驶入,以确保粮运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枫桥虽小,但跟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怪不得苏州民谚里有“枫桥塘上听米价”“探听枫桥价,买物不上当”的说法。

吴门桥。1793年,英国外交使团马戛尔尼一行沿大运河途经苏州,对吴门桥印象尤为深刻,还专门为此桥作了一幅绘画。读到这段佚事,我四处搜罗资料,也没能见到这幅画。但能想象得出,他们站在古朴典雅的吴门桥上,吹着江南的风,看着水流潆洄的运河和岸边旖旎的风光,内心会何等激动。然而,时光远去,如今这座桥是整个江苏省现存最高的单孔石拱桥。

还有万年桥。

还有觅渡桥。

还有垂虹桥。

……

这一座座古桥,如一双双历史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大运河日复一日地流过苏州,将一座城的繁华盛景和人事沧桑,一一记录在案。

5

“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运河所拥有的重要文化地位得到了高度重视。苏州,作为中国地级市里的标杆性城市,从来没有躺在旧日的光荣榜上,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上更是走在前列。2021年初,倾情推出的“运河十景”,就是一座城关于一条大河的“苏州实践”。

让我们记住这十个新景点:

吴门望亭。

浒墅关。

枫桥夜泊。

平江古巷。

虎丘塔。

水陆盘门。

横塘驿站。

宝带桥。

石湖五堤。

平望·四河汇集。

其实,这十个点,都是“旧”的,是苏州历史文化图谱里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虎丘云岩寺塔是苏州的地标性建筑;水陆盘门连通了大运河与内城水系,连通内外城;全晋会馆又见证了古代大运河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它们又是“新”的,其新颖之处是当你打开地图细细探究就会发现,此十景以串点成链、引链成片的方式将苏州的大运河巧妙地串起来了,有了首尾呼应的极度默契。我想,将自己门前的大运河打造成一条滨水风情人文带和旅游休闲观光带,就是苏州的初心。

毫无疑问,这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最精彩的一段”。

6

“运河十景”里,大部分是闻名遐迩的苏州名胜古迹。

虎丘塔,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提笔吟诵;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隐居于此安度晚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六十首田园诗歌;还有横塘,贺铸的一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写尽了江南的初夏之美。相比之下,唯独平望略微无名一些,像是运河边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一位女子。

而我偏偏在古籍里遇到了它。

公元115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范成大前往临安,他顺着大运河出发,过垂虹桥,一路南下,途经之时写下了一首《过平望》:

寸碧闯高浪,孤墟明夕阳。

水柳摇病绿,霜蒲蘸新黄。

孤屿乍举网,苍烟忽鸣榔。

波明荇叶颤,风熟苹花香。

鸡犬各村落,蓴鲈近江乡。

野寺对客起,楼阴濯沧浪。

古来离别地,清诗断人肠。

亭前旧时水,还照两鸳鸯。

村落,野寺,浮萍,孤屿,苍烟,这些古老又暗含凄离之美的意象彻底打动了我。打开百度地图,一搜,离我借居的寓所不远。于是,在一个秋阳灿烂的上午有了即兴之游。驱车,上友新高架,再拐入江城大道,四五十分钟就到了。这是一次没有任何目的的游逛,遗憾的是并没有看到诗人笔下的风景,迎接我的是一座现代气息浓厚的小镇,就连我出发前牢记于心的那句“天光水色,一望皆平”,也没有真切体会到。

但我后来还是触摸到了它隐秘而遥远的历史。

最早的平望,是古老太湖旁的一片葭苇泽滩,在时光的漫漫长河里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挣脱太湖的怀抱,不再与太湖水息息相连。大约西晋太康年间(281—289年),吴兴郡太守殷康开凿了吴兴塘(又名荻塘河)。唐贞元八年(792年),湖州刺史于頔疏浚并整修荻塘,重新灌田,既利耕作又可养鱼,让这块水患频发之地变成了江南鱼米之乡。

大运河流过平望,在这里一分为三,让古老的运河、新运河、太浦河、頔塘河交错汇聚,形成四河汇集、四水共流的磅礴奇观。从此,镇因河兴,平望成为运河边上的一座繁华小镇,驿站、码头、粮仓纷纷而起。

这,难道不是大运河对一座小镇的最大恩赐吗?

7

当然,我更偏爱运河流经的吴中。

因为它接纳了我。

在暂居的寓所,临窗而望,就能看到大运河舟楫往来的繁忙景象。如果步行,经过文曲路,绕过东吴塔,十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达运河岸边。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离运河太近了,以至于它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空闲了,会在暮色里去五龙桥公园坐一坐,看看运河水;偶尔,晨跑的路线也是沿着运河边的步道,从东吴塔跑到宝带桥,一个来回差不多花去四十分钟时间。当然,我也沿着运河,寻访过“尹山天际碧空流”的尹山湖,叩问过孔子得意门生澹台灭明的遗踪,也踏访过古风盈盈的蠡墅古镇。

最熟悉的,莫过于宝带桥了。

这座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的桥,横跨澹台湖及大运河交汇处,是大运河沿线现存最长的一座多孔古石桥,也是中国十大名桥之一。但是,我已经不去在意这些历史知识了,也不去深究它在古代运送漕粮中的重要作用。在我看来,它就是度量自己的一把标尺。比如,从楼下的步道跑到这里,是5.6公里,再比如,我和一帮文朋诗友喝完酒会散步到这里,去桥上走一走;再比如,我常常带着家乡的朋友们在吴文化博物馆看完精美的文物之后,会来到桥上,看看那座孤独的石狮。仅此而已。

2022年12月12日晚,得知陪伴三年的行程码宣告下线,我再次来到宝带桥,想在最后一刻截取一个图片,以示纪念——这几年,我总是喜欢把一些重要的事,在宝带桥畔来完成。谁承想,这次竟意外发现了它的变化:航标灯塔更换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两座石塔,塔顶的葫芦形的航标灯每隔四五秒会闪烁一次。熠熠生辉的两座灯塔与运河涛声交相辉映,不仅指引和守护着过往船只,还与古色古香的宝带桥相得益彰,让千年古桥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后来,我才知道,新的航标灯塔就是参照宝带桥北堍原有的宋代石塔形制所造,也难怪,造型如此古朴自然、挺秀大气。

一次次经过运河,见证着它的点滴变化,运河也目睹着我的悲欢,我们互相成为彼此的一部分。

若干年后,如果我回到家乡,想起这段生活经历,也一定会想起运河,是它让一个西北男人遥远的记忆里出现了水,出现了与河为邻的美好。

大运河流过苏州。

从五七桥到油车墩,从稻香小镇望亭到“苏南酒乡”桃源镇,从相城到吴江,纵跨苏州的5个区、14个街道、9个乡镇以及望虞河、吴淞江、太浦河等河道,长江和太湖、阳澄湖、独墅湖等湖泊因此而得以完美勾联,一座城的水,终于流动成瑰丽的诗篇。

流走的是运河水,带走的是时光,而留下来的是镌刻于苏州大地的历史记忆以及一座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美丽城市!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苏州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华人时刊(2022年21期)2022-02-15 03:42:16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04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黄河之声(2020年11期)2020-07-16 13:27:12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42
苏州一光
放歌大运河
民族音乐(2016年4期)2016-12-06 02:50:37
苏州十二忆
苏州杂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1
苏州诚和的成功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