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居民养老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

2023-02-20 07:48朱甄子
新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甘肃省养老

朱甄子

(河西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8.7%,而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变化速度长期高于城镇地区。同时,我国养老问题还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特别是西北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失严重,西北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甘肃省2020年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数已达到17.3%,近几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农村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加深。因此,理清甘肃农村居民的养老现状、养老需求,才能更精准地制定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政策,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防范人口老龄化风险。

1 甘肃省农村居民养老现状分析

1.1 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针对甘肃省的337个乡村展开,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共发放调查问卷约180份,回收167份,有效回收率93%。本次调查中面向的是60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调查样本中,被调查者性别差别不大,在文化程度上,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婚姻状况上,九成以上受访者是已婚状态。子女数量上,六成以上受访者的子女数量在2个或2个以上。在健康状况方面,仅有6.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不健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1.2 养老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甘肃省农村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对现有的新型养老方式并不太了解。甘肃农村中青年人口流失严重,“空心村”现象普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绝大部分老人目前的养老方式都是以自我养老为主。下面分别从生活基本状况、养老方式选择、养老现状满意度3个方面分析。

生活基本状况:从个人年收入情况来看,大部分老人个人年收入在1万~5万元。跟2020年相比,家庭总体收支情况中仅有18.4%的家庭收大于支,因此,老年人整体经济条件不容乐观,也制约了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等其他养老方式(见图1)。在居住条件上,超过八成的老人都有自己的住房。老年人面临的主要生活困难来自经济条件不好和看病困难(见图2)。当老人遇到困难和心事时倾诉对象主要是老伴,其次才是子女和朋友,而还有20.25%的受访者认为无人可以诉说。

图1 家庭总体收支情况

图2 调查对象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养老方式:本次调查中,超过九成的受访者都有医疗保险,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有养老保险,但对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政策比较了解的老人只占到了二成,而近半成的老人对现有的养老方式不太了解。对于希望选择的养老方式中,大部分老人选择的是自我养老,其次是社区养老和子女养老(见图3)。受访老人的养老准备大部分来自社会养老保险,其次是银行储蓄、子女提供、购买养老保险产品、政府救济。由于农村老人整体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收入来源单一,在调查中受访老人愿意给养老院支付的费用,主要集中在每月300~500元,仅有16.56%的老人愿意每月支付1000元以上,这也是养老机构很难在农村设立的主要局限性。

图3 调查对象对养老方式的选择

养老现状满意度:在本次调查中,有近六成的老人对自己目前养老生活表示基本满意,还有11.04%和11.66%的老人对目前的养老生活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图4)。有近半成的老人认为政府对养老服务的重视和宣传力度还不够,很多乡镇和社区也没有专门关注老人群体的社会组织,仅有15%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目前居住地区的养老条件感到满意。

图4 调查对象目前的养老生活满意度

2 甘肃农村居民养老需求状况

2.1 生活照料需求

在调查中,通过询问老人“最想获得的养老服务有哪些”,有69.33%的老人选择最希望获得的养老服务还是日常生活照料,然后是医疗服务、文娱活动(见图5)。大部分农村老人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并受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很少会选择除家庭养老以外的一些养老方式,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目前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主要来自对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的需求。

图5 调查对象希望获得的养老服务

2.2 医疗保健需求

本次调查中,虽然有93.94%的老人都已经参加了医疗保险,但由于医疗资源在农村非常缺乏,有47.27%的老人认为最主要的生活不便是看病困难,所以看病贵、看病难仍然是农村老人主要的养老困境。在询问到老人们觉得“在居住地应该建设哪些必备的生活配套设施或机构”时,超过六成的老人都分别选择了医院、健身活动休息区、老年食堂(见图6)。因此,应该适当增加农村的医疗机构,使城市医疗资源跟农村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从而更好满足农村老人的医疗保健需求。

图6 调查对象希望居住地建设的配套设施

2.3 精神慰藉需求

在调查中,当被问到“您有心事时会向谁诉说”,六成老人选择向自己的老伴诉说,而还有20.61%的老人选择无人可诉说。另外,有67.07%的老人表示自己所居住地区并没有专门关注老人群体的社会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在不断下降,但情感需求却在不断上升,老人们需要家庭、亲朋好友和社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关心和照护。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流失,村集体可以通过利用社会资源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在本次调查中,有90.24%的老人表示愿意接受乡镇、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因此,村集体、政府、社会还需不断加强对农村老人的关注,从而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并在医疗服务、精神慰藉上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养老照护、养老服务上的宣传力度,让老人了解到最新的养老政策和养老方式,同时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3 甘肃省农村居民面临的主要养老问题

3.1 经济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

甘肃省农村居民整体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耕地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逐渐丧失劳动能力,收入水平进一步下降,仅靠基本的养老保险和补贴很难满足生活、医疗、精神等全方位的需求。

3.2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老人缺乏照护

近些年来,甘肃省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很多乡村基本已没有中青年人,长期住在农村的都是老年人,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人只能被迫转为自我养老。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管是从基本生活保障、医疗照护还是精神慰藉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老人。由于大量中青年人口流失,养老、医疗资源的城乡分布严重不均衡,社会关注度不够,使得农村老人面临着老无所依的困境。

3.3 老人缺乏对新型养老方式的了解

大部分农村老人文化教育水平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养老主要就是靠子女,对其他养老方式比较排斥。另外,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缺乏对新信息、新文化的了解渠道。在本次调查中,有70.64%的老人对现有的新型养老方式并不了解,而对于目前比较适合农村推行的“互助养老”模式,有81.21%的老人表示不了解。

4 完善甘肃省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4.1 因地制宜,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方式

甘肃省不同地区受环境、地理位置、经济等因素影响,农村老人的养老条件具有一定差异性,各地区应结合当地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如志愿服务、日照中心、老人食堂、互助养老等,加大对农村老人的养老照护和帮扶。当地政府应该积极了解目前新型的各种养老方式,学习借鉴典型的成功案例,并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多元化养老方式。

4.2 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地区的经济、医疗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都落后于城市,因此,针对城市居民提供的一些养老服务模式,很难直接在农村进行实践。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农村老人对养老志愿服务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有超过九成的老人表示愿意接受乡镇、社区、养老机构等提供的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当地政府、村委会应积极组建针对农村老人的志愿服务组织,村委会还可以跟当地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进行合作,将志愿服务纳入单位、学校的实践、实习活动中,通过一定的宣传和正确的引导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不仅可以大力发扬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势,缓解农村养老服务缺失的困境,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

4.3 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本,鼓励老人“再就业”

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的逐渐流失,许多乡村产业、传统文化也在逐渐萎缩,乡村失去了以往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难度。然而农村地区的大部分低龄老人虽不能从事重体力农活,但还可以继续参与一些简单、轻松、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低龄、身体基本健康的老年人力资源,通过一些岗前培训,给他们提供一些振兴当地乡村传统文化、经济的工作,让他们也加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队伍中来。例如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和鼓励,让这些老人加入到乡村旅游、传统手工业制造、志愿服务、互助服务等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老年人力资本来弥补乡村经济文化衰败的状况,同时还增加了这些老人的经济收入,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加充实、有满足感,实现“老有所为”。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甘肃省养老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