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承诺疗法“隐喻故事”在中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2023-02-19 05:50:31李广华
新课程 2023年17期
关键词:升学隐喻中学生

文|李广华

中学生正处于走向心理成熟期的过渡阶段,伴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角色确认的进行,他们常面临身心发展的变化、情绪的起伏、家长的高期望、学习兴趣的降低和升学等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而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心理老师在心理咨询中适当使用隐喻故事,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自己的情绪、行为和心理困惑。

一、什么是接纳承诺疗法“隐喻故事”

隐喻故事,意为“传递”,是心理学、哲学等人文学科非常重视的认知形式,更是重组个人内心世界的工具,被看作各种沟通对话中极其重要的表达技术和咨询技术。它以影射、模拟的方式将真实的事物传递出来。隐喻故事可以帮助学生觉察情绪、增进沟通和了解、处理冲突、自我陪伴,并且可以融入领导和团队管理中,广泛地应用于培训、教练和引导之中。隐喻故事是一种比喻的形式,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连,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和理解情感状态。简单来说,就是用某一经验领域里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另一经验领域里的事情,通过巧妙讲故事的方法或创设特定情境来提高心理咨询效率。心理老师恰当地使用形象化、象征化和故事性强的隐喻故事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接纳承诺疗法“隐喻故事”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实践

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角度来分析,隐喻故事具有治疗性、安全性和趣味性的特征。通过隐喻故事可以让个案和心理老师更好地自我觉察,可以让沟通更有意义,也会让咨询更有效果。恰当地使用形象化、象征化和故事性强的隐喻故事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隐喻故事是一种强大而有力的工具。心理老师可以在心理咨询中适当使用隐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自己的情绪、行为和心理困惑。

A.建立关系。隐喻故事可以用来建立咨询关系和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通过共同探索隐喻故事,心理老师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有时,学生可能会感到犹豫或难以向还不太熟悉的心理老师坦诚某些问题或情感。隐喻故事则刚好提供了一种安全而放松的方式,用隐喻故事来表达倾诉的意义,让来访学生放下防御的心态,和心理老师迅速建立更好的链接。

*国王与树洞:国王长了一对驴耳朵,为了避免其他人知道他的秘密,他要理发师发誓“绝对不会说出这个秘密”。理发师怕国王杀了他,不停地点头说:“您放心!我一定保密!”知道国王的秘密后,理发师整天担惊受怕就病了。医生建议他“你到深山里挖一个洞,对着洞口大声说出藏在心中的秘密,病就会好了。”理发师对着山洞喊“国王有对驴耳朵!”他心里轻松多了,病也好了。这个故事适合心理老师讲给初次来访的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在咨询关系中的倾诉是轻松而且有意义的。

*迷失的小羊:在大风雪中,一只小羊走丢了,它感到害怕、孤独。它开始四处寻找,但是无论怎样都找不到回到羊群的路。正当迷茫的时候,一只牧羊犬出现了,它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帮助迷失的小羊找到了回家的路。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遇到心灵困惑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是个明智的选择。

B.启发思考。隐喻故事可以激发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遇到的心理问题和挑战。来访学生通过隐喻故事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探索自己的情感,增加心理灵活性。

*蜗牛和寄居蟹:蜗牛埋怨自己每天都背着一个笨重的房子,太累了!寄居蟹整天埋怨自己没有房子,总忙着找房子和换房子,太累了!当它们在路上相遇的时候,听了对方的倾诉以后就释怀了。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摆脱思维固化,了解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意义。

C.转变态度。隐喻故事可以帮助中学生改变对自己和问题的态度。通过比喻,中学生可以将问题看作是一个外在的实体,而不是将其与自身身份混为一谈。这有助于减少自责和自我批评,鼓励积极的自我认同和情绪调节。

*沉重的背包:某人背着一个沉重的背包走路,觉得快坚持不下去了,他觉得自己太无能了。路人建议他检查一下书包里有什么东西,他把东西都倒出来才发现里面装满了过期的食品和在路上捡的废品(可隐喻过去的负担和痛苦)。通过逐渐卸下背包中的负重,他终于感受到了解脱和轻松。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思考外在的东西(问题)对自己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沉重的包袱和个人能力并不相关。

*花儿与大树:春天来了,每颗种子都铆足了生长的力量。但有一颗种子很难过,它从春天等到冬天也没开出一朵花来。直到它发现自己能俯瞰整个花园时才意识到自己是一棵树。这个故事可以隐喻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个故事可以增进来访者的自我认同,转变自我否认的态度。

D.重建目标。隐喻故事可以帮助中学生明确他们的目标和愿望,并激发他们为之努力的动力。通过将目标比作一条道路、一座桥梁或一个旅程,中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思考和规划实现目标的步骤和策略。

*门锁和钥匙:一扇沉重的门扉上挂了一个结实的门锁,想进去的人必须要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寻觅的过程兜兜转转,也可能寻而不得,但一旦找到合适的钥匙,大门就会打开。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在试错中积累经验会有助于接近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桥上的石头:一个人想要到河对岸,必须经过一座狭窄的桥。他发现桥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开始,这个人试图跨越桥梁,但总是被石头绊倒。思考片刻,他决定把石头搬回来时的岸边,累得气喘吁吁。后来,他发现搬起桥上的石头往水里扔就省力多了。最终,这个人得以顺利到达了对岸,而且一想到自己也帮助别人排解了路障,心里充满了自豪感!这个故事中的石头可以代表生活中的挑战和障碍,尝试各种排除障碍的方法,有利于实现个人成长并达成自己的愿望和目标。

E.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隐喻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处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激发中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心理老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与其他领域或情境进行关联,并找到类比或类似的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隐喻故事形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挑战,并尝试寻找解决办法。如将学生的问题比作一座山,可以帮助他们思考如何攀登并克服困难;将问题比喻成迷宫,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出路。这有助于他们从非传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途径。

*打灯笼的盲人:有个盲人很苦恼,他天黑后从来不敢出门,因为走在路上很容易被人撞倒。朋友知道后给他出了个点子:“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就行了!”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知道我是盲人,还给我打个灯笼,不是嘲笑我吗?”朋友说:“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倒了。”这个隐喻故事可以引导来访学生用不同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培养解决困难的能力。

F.提升情绪管理。隐喻故事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对于他们在情绪起伏较大的青春期尤为重要。隐喻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比喻或类比,心理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情绪描述成更具体、可视化的形象。例如,将情绪比喻成颜色,让学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当前的情感状态;心理老师还可以向学生传达情感调节策略和自我疗愈的方法。

*鱼儿离开水:讲述一个鱼儿离开水后感到痛苦和窒息,只有回到水中才能舒适地生活。这个可以隐喻来访的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到安全和舒适,离开这种环境可能会引起焦虑和不适。它可以用来和学生探讨自己的舒适区域和对改变现状所带来的情绪困扰。

*围栏上的钉子:父亲让坏脾气男孩每发一次脾气就在后院的围栏上钉一颗钉子,后来男孩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钉子容易多了,父亲又让男孩每成功控制一次发脾气就把围栏上的钉子拔掉一颗。有一天,小男孩终于拔光了所有的钉子,但是围栏上的洞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里。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管理情绪的重要性。

G.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认知。隐喻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是谁以及他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学生常常在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方面面临困惑。例如,一个学生可能感到自己像是被困在一个黑暗的洞穴里,无法找到出路。心理老师可以让他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名正在织布的人,每一根线代表着他们的兴趣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决定他们想要在生活中追求什么。

*虾与螃蟹:虾见到螃蟹身上有时呈现出好看的红色,很是羡慕,螃蟹告诉虾,它常常跑到上面晒太阳,当强烈的阳光照耀它时,身上便呈现出好看的红色。虾听后兴奋不已,一跃跳到了岸上,也学着晒起了太阳,结果却被太阳晒死了。心理老师可以通过这个隐喻故事提醒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通过使用隐喻故事,心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三、如何在心理辅导中设计隐喻故事

隐喻故事可以根据具体的咨询情境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或者进行改编,以更好地与学生的经历和问题相匹配,从而促进学生成长。心理老师要做一名有心人,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中收集可以在咨询中使用的隐喻故事。隐喻故事是一种借助寓言或象征将抽象的概念或情绪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节,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问题。

升学焦虑是很常见的情绪问题,以升学焦虑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讲隐喻故事来帮助中学生理解和应对这种情绪。

Step1:选择与升学焦虑有关的主题。教师在给学生讲隐喻故事之前,确定一个与升学焦虑相关的主题,如成长、探索、挑战或逆境、面对挑战、探索未知等适合的主题。这样的主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容易将故事与他们自身的情绪和经历联系起来,并与他们的升学焦虑产生联系。

Step2:选择能吸引来访学生的故事元素。选择一个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元素,例如动物、自然景观、冒险等。这些元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隐喻故事的表达提供形象化的支持。

Step3:引入主人公。引入一个主人公,让学生能够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位勇敢的探险家。

Step4:设计生动的故事情节。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确保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张力和冲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Step5:将焦虑在故事中转化。在故事情节中用隐喻故事的方式来描述升学焦虑。例如,将升学焦虑比喻为一只紧张不安的小鸟,或是一条艰难跋涉的河流。通过这样的隐喻故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

Step6:描述故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故事中,描述主人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和克服这些问题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从中获得启发和信心。或者编写一个故事情节,描述主角经历类似于中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困惑。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角逐渐通过勇气、毅力和智慧克服了困难,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Step7:在隐喻中引导学生思考——在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反思故事中的隐喻故事和寓意,以及与他们自己的升学焦虑之间的联系。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提供支持和建议。

隐喻故事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升学焦虑。但请记住,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可能需要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接纳承诺疗法中的“隐喻故事”在心理咨询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隐喻故事的应用,心理老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合作,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发展个人潜力,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升学隐喻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英语文摘(2019年9期)2019-11-26 00:56:26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升学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
我来“晒晒”《中学生》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