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问题与对策

2023-02-19 02:3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江西红色政治

魏 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3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多次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伴随着红色文化研究的深入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江西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如何将江西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江西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江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江西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江西红色文化的发掘、研究、传播和弘扬提供人、财、物支持,提升江西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一)江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以精神与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有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型。”[1]江西红色文化就是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孕育、生成并不断发展的具有江西特色的红色文化形态。包括革命旧址、领袖旧居、历史文物、文献资料等物质资源以及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建军精神、方志敏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资源。这些物质和精神资源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爱国为民、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和内在修养,凸显出江西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以德育人,其价值诉求在于对学生进行先进的思想引领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观念、社会公德意识以及自律、奉献、团结、创新、奋斗的品格,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显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与江西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是高度契合的,这也为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基础和内生动力。

(二)江西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又鲜活的素材

“红色文化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赋予了思政课独特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塑造功能。”[3]江西红色文化浓缩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苦而辉煌的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形成了大量鲜活的、感人的、能够引起青年学生共鸣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这里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迈、“红米饭南瓜汤”的乐观、“八子参军”的奉献、“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壮举……还有方志敏的清贫、陈赞贤的不屈、卢德铭的英勇、陈树湘的悲壮……等等,无数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场景、红色文献、红色歌谣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这些鲜活的“接地气”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吸引力,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尤其是江西红色文化作为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于本地大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和力,留存在自己身边的触手可及的红色文化“活标本”更容易入脑入心,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近年来,江西一些高校积极开展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井冈山大学成立了“井冈山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中国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红色励志教育中心”,出版了《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井冈山精神教育》《井冈山的红色传说》《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传说》《中国的红色传说》等图书,形成了“主体课堂、实践课堂和环境课堂”有机融合的“三维一体”立体育人模式,推出了“永远的井冈山”思政课品牌,充分利用井冈山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以讲、诵、唱、演、练为基本形式,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课堂模式[4];赣南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省苏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中国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主办了全国首家红色文化研究学术刊物《红色文化学刊》,并建有红色文化研究博士后工作站、“苏区红”数字资源库等十多个平台[5]。江西高校把江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努力,不仅丰富和深化了江西红色文化的研究,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的教育资源,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简单枯燥的说教,而是内容生动感人、理论联系实际、方式灵活多样的思想引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江西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校是为国育才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是传承和弘扬江西红色文化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受众广、持续性强的特点。大学生人数众多且有数年不间断的在校学习时间,这为高校制定和实施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江西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形成常态化的、持续稳定的学习、传播、研究江西红色文化的机制,大大提升育人成效。比如,一些大学命名的“红色班级”伴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研讨成为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赣南师范大学组织常态化的“访革命旧址、走红军之路、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看红色影视、听红色故事、诵红色经典”等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形成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的教学方式,有力提升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契合度和有效度[6]。

另一方面,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成熟的教学体系和相对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软件和硬件优势,培养和集聚一批高水平的江西红色文化教学科研骨干,出版一批高质量的江西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江西红色文化精品课程,打造富有江西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以此形成合力,推动江西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近年来,赣南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等一些高校整合教学资源,在江西红色文化的教学科研、教材和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有益经验。

二、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入”的难度不小,深度不够,特色不足,效果不佳。“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红色文化资源目前未能得到有效运用”[7]。

(一)对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传承和弘扬江西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也凸显出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但是,尽管社会各界对于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一些江西高校的积极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对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从管理层面看,相关部门对江西红色文化的关注更多集中在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得多,对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关注不够,以致政策措施出台不及时,资金扶持不到位;从实施层面看,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教材编写、课程开发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投入与当前高校关注的招生就业率的提升并无明显的正相关,这就导致一些高校和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从受众层面看,一些高校学生视江西红色文化课程为“副课”,满足于考试合格,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系统学习、梳理和思考江西红色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对江西红色文化的了解停留在媒体、书本和老师的简单介绍中,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悟之不透,进而产生了与江西红色文化的距离感,价值认同度不高。

(二)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举措不多

江西红色文化博大精深,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1+1,而是一个需要政府、高校、学生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但囿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部门和高校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江西红色文化的教育教学简单的并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没有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详细的规划和制度设计,也缺乏对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培养、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融合机制、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创新举措。融什么?怎么融?融得怎么样?这些问题似乎是各个高校自己的事,只能靠各高校单打独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到答案,难以形成合力取得突破。比如在教材建设方面,江西还没有统一的江西红色文化教材,高校的江西红色文化教育以各高校自编教材为主,无论是内容取舍、体例编排、观点论据都不尽相同,质量也参差不齐。再如在教育教学方式方面,目前,高校的江西红色文化教育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辅之于一些实践活动。课堂教学重灌输轻互动,实践活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疲累和排斥心理,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江西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三)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佳

墨守成规、创新不足,严重影响了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及实效。尽管一些高校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大打折扣。

总体上看,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可以概括为“供给不足,需求不旺,融入不够”。从供给端看,一方面,江西红色文化在一些高校仅仅是思政专业的一门课程、几个学分,很多学生甚至连这样一门课程也接触不到,高校提供给学生的江西红色文化是局部而非整体的、零散的而非系统的;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习惯于拿来主义,怠于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江西红色文化教育限于书本,流于表面。从需求端看,一些大学生学习江西红色文化的动力不足、兴趣不浓、热情不高,满足于考试过关,缺乏对江西红色文化的系统把握和深入思考。从融入端看,江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狭窄单一,基本限于书本和课堂,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动态的融入机制,限制了江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阻碍了江西红色文化“立德树人”作用的发挥。

三、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主导,突出规划引领

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循传统的办学思路或者寄望于各高校单打独斗,“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被实践证伪。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合力攻坚,才能使江西红色文化全面、深入、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这其中,政府主导,高位推动是首当其冲的关键一环。当然,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办,而是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主要包括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沟通协调整合、凝聚各方力量;出台诸如人才引进、资金筹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制定规划、健全制度,推动江西红色文化有序、规范、高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尤其应当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科学的规划是有计划的教育的基本遵循。近年来,江西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的规划,接下来,要尽快完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进一步落实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步骤方法、师资培养、教材和课程建设、保障措施、检查评估等内容。

(二)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合作共享

教育资源是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人财物支撑,没有教育资源的投入,“融入”就是一句空话。当前,江西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客观上影响了江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化解这个难题?笔者认为关键是“盘活存量,扩大增量”。

盘活存量,就是通过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提升其效率。如跨院系、跨学科组织教学科研骨干梳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和书籍,查漏补缺,修订完善,使江西红色文化教材系统、准确、规范、生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高校还可以整合师资力量,选拔和培养一批宣讲江西红色文化的名师,打造一批江西红色文化的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同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的比重,改进教学效果。在科研方面,高校也可以整合科研力量,以课题资助和项目发包的方式推动江西红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扩大增量,就是拓展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和成果共享。高校有人才和教学科研优势,主要提供智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有资金、人力和场地等资源优势,可以弥补高校教育资源的短板。近年来,江西高校在拓展合作共享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与红色教育基地合作开展实践活动、现场教学等等,但总体上,高校与外界的合作共享只是初步的、小范围的尝试,效果有限。比如在江西红色文化的资源发掘、教材编写、科研公关、教学交流方面,高校与外界的合作并不多。而且,当前高校与外界的合作缺乏常态化、规范化的合作机制,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合作的内容与方式及程序等没有明确界定,影响了合作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因此,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合作机制,拓展高校与其他部门、单位的全方位深度合作,仍然是需要高度关注、下大力解决的问题。

(三)优化融入路径,提升融入实效

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融入什么即内容问题,还要解决怎么融入即融入方式和路径选择的问题。当前,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和少量的社会实践,融入路径狭窄单一;加之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局限,导致融入实效不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融入路径: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创新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大幅度增加社会实践在江西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中的比重,完善社会实践合作机制,提升江西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所谓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课外活动为手段、以校园精神为内涵的群体文化,它综合体现了师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对校园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可能是任何课程教学无法比拟的。因此,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是提升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路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的空间资源,优化江西红色文化的空间布局,如教室、宿舍、走廊可以设置一些江西红色文化要素如人物、故事、言论等,让江西红色文化进班级、进教室、进宿舍。同时,要以校园红色文化活动为抓手,通过组织开展江西红色文化活动周、红色读书会、知识竞赛、红歌比赛、红色班级命名、红色征文等活动,为学生课余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外,要重视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出现的新型媒体对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影响,加大校园网站对江西红色文化的宣传和研讨,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开展以江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使网络成为江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江西红色政治
江西银行
红色是什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红色在哪里?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爱江西奶奶
追忆红色浪漫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