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材料二:“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在扬州大学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呈现了令人熟悉又陌生的“上课礼”。
材料三:电视剧《清平乐》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范仲淹应晏殊之邀到应天学院教书,因衣着寒酸被一群学子嘲笑有辱斯文:“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范仲淹对孩子们说:“你们在课堂上学了一个‘礼’的笔画,却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礼’,‘礼’当起于敬而能止于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组合的作文题。多材料作文考查的是我们的分析、综合能力。我们应“求同存异”,求异即分析,求同即综合。同学们构思时要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思考材料间的内在关联,确定一个集中立意,展开议论。所给的三则材料,着重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这一话题,引领同学们对当代文明礼仪进行思考。文题考查同学们的思辨能力,材料涉及由古到今对“礼”的认识和思考。
材料一写“礼”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说明重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即无论做人做事还是治国,都必须讲究礼仪,否则,人民无法安定生存、做事难以成功、国家不得安宁。
材料二需要我们准确理解课堂上行“上课礼”这一现象的内涵:上课礼承载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倡礼仪课堂只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小步,从课堂到生活都应贯彻文明礼仪。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恢复“上课礼”这一优良文明礼仪,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建設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学课堂上行“上课礼”,目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注重礼仪,注重行为文明等细节,有利于提升整体素质。
材料三强调礼重形式,更重内容。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礼”?即“礼”当起于敬而能止于仁。
三则材料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