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 杨洋
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攻防态势频繁转换。进入2023年,俄军在乌东部战线逐步推进,乌方预警说俄正筹划一次大规模的“春季攻势”,以彻底扭转战局走向。
2022年夏在西方大幅增加、升级对乌军援后,被讽为“在21世纪打20世纪机械战争”的俄军在乌东地区陷入困境。8月乌对俄发动全面反攻,迫俄退出哈尔科夫州全境。年底,俄又撤离赫尔松州的第聂伯河右岸地区,乌军乘势夺回整个尼古拉耶夫州。截至2023年1月底,乌宣称已“解放”冲突以来所失去的约54%领土。
俄军的撤退有“以空间换时间”的考虑。据乌克兰和西方情报机构称,普京下令要求俄军在3月底前拿下包括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在内的整个顿巴斯地区。顿巴斯地区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是煤炭资源丰富的“铁锈地带”、“乌克兰的工业心脏”。该地区缺少天险,易攻难守,但其西部、北部水网发达,植被茂密,湿地沼泽多。趁冬天的土地尚未完全解冻,俄以“瓦格纳雇佣兵集团”为先锋,在2023年1月中旬控制了頓涅茨克州的索莱达尔,对十公里之外的重镇巴赫穆特形成“双钳夹击”的有利态势。
俄军进展强烈刺激着乌方,乌方宣称俄已为“春季攻势”聚集50万兵力。乌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2月1日称,预计俄军最早会在2月24日发动新一轮军事进攻。乌克兰对“春季攻势”也有自己的想法。乌军已克服最初对与俄力量差距的恐惧,在西方军援支持下底气变硬,扬言要俄将2014年以来占据的土地悉数归还。乌高层认为,2023年可能是“军事胜利”的一年,绝不能失去来之不易的战场主动。乌总统泽连斯基认为“春季攻势”将是“一锤定音之战”,如俄失败,将难再组织大规模行动,乌军必须做好在春季主动应对和出击的准备。
“春季攻势”对于俄乌双方乃至背后的北约而言将是一场具有关键意义甚至决定性价值的战役。
俄军自2022年年底开始逐步“回血”。首先,兵源补充到位。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部分动员令的30万人目标已经完成,8.2万人结束培训部署到作战区域,其中4万多人进入一线。其次,重组指挥体系。2023年1月下旬,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被任命为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区域联合部队总指挥。格拉西莫夫是俄军灵魂人物,也是乌军“眼中钉”。据报道乌方2022年4月曾策划针对格拉西莫夫的刺杀。普京让其重掌一线指挥权,就是要依托其威信和能力,打一场大战役。第三,边打仗边调整。针对战争中暴露的弊病短板,俄高层已批准军队建设和发展调整计划,要将俄军扩大到150万人,新建莫斯科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在赫尔松、扎波罗热组建三个摩托化步兵师,等等。
美西方对“春季攻势”不敢乐观。面对以命换命、寸土必争的残酷战场,包括美军参联会在内的各方力量都建议泽连斯基务实选择“以退为进”,主动撤出巴赫穆特,把重点放在准备应对俄军攻势上,以隐忍式的“战术性撤退”为“战略性会战”做准备。乌军自2022年8月反攻后处于“强弩之末”,无法对俄持续构成军事压力,急需休养生息和补充力量。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称急需300辆坦克、600~700辆装甲车。截至2023年1月底,美德等12国已允诺向乌提供321辆主战坦克,这包括美国援助的31辆M1A2,德国援助的14辆“豹2”A6,英国的14辆“挑战者-2”。北约的重型装备也给了乌坚持作战的底气。
俄乌战事延续到现在,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季攻势”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看俄军调整后的战斗力是否增强。目前俄军工企业提高产能,投入总体兵力比起开战之初增加一倍左右。冬季调整后的俄军目前尚未全力投入战场,从2022年俄军表现看,如无法拿出面目一新的技战术和作战能力,赢得顿巴斯大战仍然困难。
二看俄核威慑是否还能发挥作用。西方持续加码援助导致冲突走向变数增大,拜登政府新一轮援助计划中已出现远程打击武器。如不能控制此趋势,俄损耗必然增大,即便取胜也是惨胜,因此有动力强化核威慑,以防美国过度纵容乌克兰的行动,避免乌利用西方武器攻击俄本土。不过西方始终存在加大干预的声音,美军空降101师师长曾表示,如有必要随时可以进入乌克兰。一旦俄安全红线被突破,将面临要么孤注一掷扩大战事规模、要么动用战术级核武器的艰难选择。
三看西方军援会否持续加码?西方“鹰派”鼓吹加大军援,反对者则担心导致局势失控。综合武器到位、人员培训、形成战斗力等因素,西方允诺的装备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真正投入战场。即便以最快速度输送给乌克兰,把培训时间压缩到几周,不同体制的装备混搭,对战场维护、后勤保障也是难题。乌驻法国大使抱怨,如等到8、9月份才能接收坦克就为时已晚。对乌提出的F-16战机等战机“愿望清单”,美德等国仍很慎重,除了避免过度刺激俄外,战机的维护、培训耗时耗成本更大,且乌机场易暴露在俄空天军打击压力之下,现阶段并非最有效的军援选项,更趋向于优先升级防空系统。
四看乌军会否“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坦承,乌要在2023年把俄军驱逐出乌境是“极为困难”的。不过,面对顿巴斯虎视眈眈的俄军,乌军也并非只有“死磕”一条路,其仍有可能按照北约的建议,选择从一些地点“策略性撤退”,掉头攻击东线俄军薄弱环节,并继续通过用无人机攻击俄军补给线等非对称手段抵消俄军胜果,从而拉长消耗战。
五看国际社会能否达成和平共识。俄乌战场裹挟了西方大部分国家,以及伊朗、朝鲜等地区外国家,而俄乌双方释放的谈判条件不为对方所接受,“和平窗口”尚未打开。欧洲虽整体反俄立场比较统一,但对乌方的“狮口大开”也有怨言,担心被拖进无底洞。“春季攻势”可能成为国际社会观望和调整政策的重要契机,毕竟,战场结果往往是政治谈判最大的理由和动力。推动交战双方偃旗息鼓,尤需国际主要力量的共识与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