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面对现代科技带来的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些危机,我们应反思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张力。有学者认为真正反自然的并不是科技,而是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往往会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科技在其中只是“催化剂”。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正面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审美、价值观方面都受到了猛烈冲击。由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伦理世界、意义世界正在被重塑。便捷高效的科技引发了生存风险与伦理危机的争议。这不禁让许多人把矛头指向科技,认为科技正是将人类异化的“元凶”。刘大椿教授在《审度: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与当代科学技术论研究》一书中提出了“马克思的科技审度观”。
一方面,科技具有价值中立性,给我们带来了战胜自然的力量,并终将帮助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在现代社会领域所表现出的对于人的控制与压迫,关键在于科技被资本所绑架,成为了践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人们对科技的立场,应从之前的正反对立,转向“多元审度”。因此,我们将分析一些观点认为的现代科技具有的反自然性究竟是什么,探讨这种对科技的看法是合理的还是有失偏颇的,然后根据这种对科技的批判立场提出自己的中立建议。
(摘编自陆慧《探索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材料 二:
正确的科技伦理观,是科技创新乃至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科技创新要遵循正确的科技伦理观,一般体现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尊重生命健康,即保障人类身心健康、维护人格尊严;二是尊重自然环境,即保护生物多样性、尊重自然规律;三是尊重社会关系,即尊重不同个体的利益诉求,避免侵害他人权益;四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福祉,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类社会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科技伦理是综合考量上述四个原则而形成的价值理念,不同时代背景会导致科技伦理价值观的动态变化,不同的社会文化可能导致科技伦理认识上的差异。科技活动需始终坚持正确的科技伦理观,规避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
科技伦理治理需防止将伦理问题泛化、政治化,避免以抽象教条的伦理概念和规范来限制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应系统地预见、权衡和处置科技前沿的伦理冲突,又不能无限度放大科研活动的风险或挑战而完全限制科技的发展。科技伦理需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合理适度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比如尸体解剖、辅助生殖等,在之前特定时代背景下这些曾是社会普遍反对的技术。但长远来看,凡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其发展趋势终究是不可阻挡的,科技伦理也是不断演进的。所以,需防止将伦理问题泛化,以科技伦理的旗号或妨碍或限制前沿科技活动,致使科研人员畏手畏脚、科技创新止步不前。
同时,我们也应防止国际上的科技伦理“霸权”,努力提高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话权。科学无国界,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国家的利益。一般而言,科技伦理是科学同仁在共同价值理念下达成的一定程度的国际共识,但因社会文化等背景差异,不同国家对此科技伦理的认识可能存在差异。当前,少数西方国家在科技伦理问题上起主导作用,基因编辑、干细胞、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伦理共识和规范,一般由国外科学家主导,我国科学家的参与程度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对此应加强开放交流,以大国的担当精神参与国际科技伦理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主动参与伦理议题研讨,明确立场态度,提出公平公正、符合人类福祉、负责任创新的中国方案,以保障我国科技的健康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摘编自张亚平、宋利璞《努力实现科技伦理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技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张力正在被重新认识,有学者认为科技只是它们之间的“催化剂”。
B.“马克思的科技审度观”给人的启示是,对科技的立场应从正反对立转向“多元审度”。
C.科技创新遵循科技伦理观所体现的四个基本原则,应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
D.科技活动与科技伦理需协调发展,坚持科技伦理观可规避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伦理世界、意义世界被科技发展重塑,同样也影响科技的发展。
B.“马克思的科技审度观”可以为当代社会科技伦理的规制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C.科技伦理价值观是动态变化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等都会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
D.我們应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伦理治理,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伦理治理上的话语权。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自2008年以来,联想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引入可降解竹及甘蔗纤维包装等技术。
B.老子认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故主张“复结绳而用之”。
C.人脸识别相关法规的出台,让便捷和安全隐患并存的人脸识别技术有了司法“保护伞”。
D.目前至少12个国家已将人类胚胎体外培养不得超过14天的限制写入相关的法律。
4.材料一中,“有学者认为真正反自然的并不是科技,而是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往往会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这句话有一个隐含前提,请写出这个隐含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上,人们采用了AI技术协助裁判判决,帮助裁判员实现对越位的“一键判罚”,有了人工智能帮忙,卡塔尔世界杯的越位判罚更快、更准。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落成典礼。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历时三年建设目前均已竣工,开馆后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建设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回首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的奋斗历程,在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奋斗的过程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印记,记录了来路的苦难辉煌,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文化具有凝聚思想共识、滋养精神识海、蓄积磅礴力量的效果,任何时候,文化的作用都不能被忽视,任何时候,文化都需要我们传承弘扬。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是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藏。中国国家版本馆进一步统筹了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新地标,有利于讲好文化故事,赓续中华文脉,感悟文化瑰宝的精神魅力,让沉睡的文化“富矿”焕发新的生命力,展现大国风貌、大国风采,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汇聚追梦逐梦的文化智慧和力量,一起向未来。
“国家版本馆”汇聚丰富文化“富矿”,打造立德树人的文化殿堂。文化是一条河,从几千年前的源头延伸到现在,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宝贵财富,更是浸润人心的文化资源。“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版本资源,通过打造中国国家版本馆的方式,把这些资源汇聚起来,不仅能让我们的文化家底更加清晰,也能打造立德树人的文化殿堂,深挖文化的价值内涵,用文化引导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成长,熔铸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创造力。
“国家版本馆”饱览中华艺术瑰宝,更加坚定中华儿女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家版本馆为我们打造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是文脉赓续的传世工程,不管是到中央总馆“文翰阁”领略大国风貌,西安分馆“文济阁”感受汉唐风韵,还是到杭州分馆“文润阁”饱览江南宋韵,广州分馆“文沁阁”见证岭南新韵,都能让我们从建筑到藏品,感受到浓重的文化气息,饱览中华艺术瑰宝,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让厚重历史文化焕发新光彩。
“国家版本馆”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推进乡村振兴、向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奔跑的新阶段,把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聚焦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需要创新文化表达方式,让文化在新时代更有“生命力”。中国国家版本馆就是创新文化表达的生动诠释,不仅整合了文化资源,更是让大家在一种更休闲、舒适的环境中,去了解我们厚重的文化历史,在继承和发扬中,赋予文化新的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力量,提供精神支撑。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过去到现在,从当下到未来,文化不仅有现实的温度,更有未来的刻度,让我们在延绵中华文脉的过程中,让中华文化的长河更好地滋养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创作,以创新创造、精彩别致的文化生活,把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变成人民群众丰富的精神食粮,奏响文化繁荣的时代号角,以文化之光烛照复兴之路。
(摘编自婧蓝《国家版本馆打造文化新地标,凝聚追梦文化力量》)
材料二:
“藏之名山、传之后世。”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落成典礼。作为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着眼于中华版本的永久安全保藏,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的职能,担负着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
和用来保护大自然生物资源的种子库一样,版本馆是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就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事实上,从碑帖、家谱,到印版、印章,从邮票、明信片,到钱币、粮票……中华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版本资源,反映和见证着时代的文明成就,推动和支撑着民族的发展进步。可以说,无论是一砖一瓦、一棱一角,还是一瓶一钵、一字一句,都饱含着文脉绵延的底色,都无愧为文明传承的瑰宝。
揆诸历史,珍视版本、珍视文明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从周的史官、秦的石室,到汉代的天禄阁、唐代的弘文馆,再到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文渊阁、清代的四库七阁,文化专藏机构绵亘千年。时至今日,新落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种功能形态为一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着重凸显大国风貌、汉唐风韵、江南宋韵、岭南新韵,集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既是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也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藏。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国家版本馆树立起了传承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文化地标,成为彰显文化自信、展现时代气度的崭新标识。在这里,可以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也能洞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更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还要看到,重大文化工程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文脉赓续的传世工程,也是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版本馆的一大功能,就是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中华版本为载体,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有助于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以中国国家版本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为契机,在守正创新中增强历史自觉、发挥历史主动,我们一定能让中华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摘编自岚山《珍视中华版本,传承中华文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无论是中央总馆,还是西安、杭州、广州等地的分馆,都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
B.中国国家版本馆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奔跑,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受文化在新时代散发出的“生命力”。
C.珍视版本、珍视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历史上各个朝代文化专藏机构绵亘到今天的国家版本馆,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藏。
D.国家版本馆是文脉赓续的传世工程,是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是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平台。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设,践行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内容。
B.中国国家版本馆整合文化资源,以创新的文化表达方式让大家了解我国厚重的文化历史,在继承和发扬中赋予文化新的内涵。
C.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全面履行国家版本的各项职能,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D.中国国家版本馆是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文化的弘扬和繁荣,中国梦的实现,都以此为重要契机。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从1953年第一版至今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
B.近年来播出的《唐宫夜宴》等文化类综艺节目。
C.从诸子百家作品到中国共产党先进革命文化作品。
D.从1949年至今我国先后发行的五套人民币。
4.请综合两则材料内容,分析建立中国国家版本馆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中,中国国家版本馆有助于坚定中华儿女文化自信这一观点在材料二是怎样体现的?请简要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了健康文明过节,使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有助于我们真切感受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许多新的元素。原有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就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接地气、有人气,让人们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如,“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让文化传承创新获得强劲动能,开启无限空间。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好多种文化业态,有助于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审美趣味,提升美育素养,也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传承发展中别开生面。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活动,诗意过节过出清新感。从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大浪淘沙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坚守正道,所以敢于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生机活力更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摘编自王巍《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
材料 二:
岁至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传统佳节之所以被我们摆在极高的位置,正是因为它对于中国人骨血中的精神传承,有着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塑造。对于端午节来说,它在传承和赋能中更加生机勃勃。看这一节日里的经典场景,能让我们对端午节根脉绵延、千年不绝的文化轨迹有更加清晰的感知。
情怀端午,缅怀爱国爱民的先贤。“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到端午节,自然会联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汨罗江那一泓江水历经了时光的淘洗,让以爱国情怀为核心要素的屈原精神走过了千年,历久弥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把家国放在心中的先贤们,已由历史中个人的纤纤一脉汇聚成民族的精神丰碑,为端午这样的传统佳节赋予精神内涵。
文化端午,品味岁月积淀的底蕴。传承是最好的记忆,开创是最好的永存。对于积淀了千年底蕴的端午来说,后人对于它的打开方式,始终离不开念兹在兹的“文化”二字: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包起粽子是有模有样,文化广场上《离骚》的诵声朗朗,大江大河里的龙舟在劈波斩浪,纪念屈原的原创音乐剧《九歌》正火热上演……深奥的传统文化看起来不易破题,但很多人已经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端午模样。“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端午节里的文化表演、民俗体验、非遗展示等活动遍地开花,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了亲身感悟。
健康端午,乐享辟邪祛病的安康。端午时节,许多人家都会将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对于卫生健康的看重,绝不仅仅是美好的祈愿——“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具有东方智慧的先祖们早已经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积攒了辟邪祛病的诸多经验,并在代代相传中注入了关于“安康”的理解和诠释。
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从时光轴上看,端午节所走过的岁月太过久远,好在它并没有无奈蒙尘,也没有被时代抛落,而是在后人的传承中越擦越亮。解析端午佳节的深厚内涵,无需拉开太长的视野,一场仪式、一次咏唱、一片粽叶、一身汉服,都能从中感受到传统佳节里的灿烂辉煌。这种文化传承久久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肌理下、血脉里,让无数的人向着更开阔的未来奔涌而去,同时也将端午的坚守与传承无限拉长。
(摘编自韦丰《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但材料一强调要在传承中有创新,材料二强调要在传承中追溯文化根脉。
B.材料一告诉我们,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这里的“乡土社会”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C.材料二指出,与传统经典、传统技艺不同,传统节日因其独特的精神传承,被人们摆在了最高位置,其他形式无法取代。
D.材料二认为,每逢端午节,每家将艾草、菖蒲绑起来插在门楣上,的确具有辟邪祛病的功效,這一做法值得代代相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能够帮助我们感受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B.当下,以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这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
C.在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中,如果纪念屈原的活动缺失,端午就没有了文化底蕴。
D.既然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端午非遗展示活动就要开展起来。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端午活动说起,然后进入“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的论述。
B.材料二引用屈原和纪念屈原的诗句,凸显了屈原的伟大精神,增强了文化底蕴。
C.材料一以除夕守夜、诗意端午为例,论证了节日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创新的观点。
D.材料二从情怀端午、文化端午、健康端午和千年端午这四个方面并列展开论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打开方式”和“越擦越亮”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下面这个端午活动的认识。
2023年端午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以沉浸式实景演出,将山水美景、人文气象与文艺表演融合,让千年文化以文艺之美飞入寻常百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閱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大量新媒体微平台和互联网群组的建立,拉开了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序幕。海量微信群和朋友圈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种理论话语上的“去中心化”和对话语霸权的消解。但是,“狂欢式”的批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圈层化”与“分流化”现实。
以趣缘为纽带的同质化个体借助数字技术的东风,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化“群体”,并成为今天人们网络化生存的真实写照。“圈层化”批评成为很多人在网络空间中探寻人类联系的新机制。“隔圈如隔山”“说了你也不懂”“懂了你也不听”“听了你也不做”成为很多网络批评群体“圈层化”的形象表述。当我们将“不懂勿犯”视为网络时代“圈层化”交往的基本礼仪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网络评论经常出现“非黑即白”的对立与争吵了。更重要的是,数字媒介技术不仅改变了社会关系的生态圈,也改变了当前文艺批评的生态场域。在数字“圈层化”背后的生成机制中,商品、资本、消费以及流量等因素其实发挥着比批评话语本身更加重要的作用。
数字技术应用的多元化,使得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更加频繁,同时由于个体多重身份的叠加,网络空间中的评论话题更加多样化,程度也日益深化,并呈现出越来越细碎化和“蜂群化”的发展趋势。每个“蜂群”通过划定特定的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与观点的分享,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吸引更多人加入群体,并形成笼罩整个群体的价值观念。这就是桑斯坦所谓的“信息茧房”效应,即在看似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我们往往“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个体会在“茧房”效应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建构起一种信息的自我过滤和自我保护屏障,并在延绵不绝的同质化信息流的轰炸下,形成一种特定的圈层化的认知偏见。
提起“圈层”,公众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饭圈”。如果说粉丝们将大量时间、金钱投入到追星活动中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饭圈”则是追星模式的团队化和体系化。因此可以将“饭圈”视为粉丝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饭圈”批评从语言上来说,多采用“圈地自萌”和“造梗”的方式,创造独属于自己的行业“黑话”。“饭圈”批评常常由挪用的语言符号构成,借用了很多二次元的语言符号,又夹杂着英文缩写、拼音缩写等形式。“饭圈”批评的圈内话语还带有明显的口语化、情绪化和排他性。“饭圈”批评常常是在固定的贴吧或者线上群体中产生的即时性互动,强调交流的具身化和情境化。与学院派的严谨逻辑相比,“饭圈”批评不仅缺乏必要的学理性,而且很多语言组织都违背了拼写的规则或者语法规范,圈外人很难“解码”。“饭圈”批评中还存在一定的语言暴力和排他性。粉丝们对某些明星偶像往往投入过多的情感,他们的很多批评都具有一定的情绪化特征。“饭圈”的圈层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壁垒,交织着潜在的话语斗争与权力的博弈。粉丝们话语权的大小往往与他们的活跃度、发帖数、贡献值等密切相关。有的“饭圈”内部还出现派系斗争,于是控评、互撕、屠版、人肉甚至直接拉黑某些异见者变成了他们的惯用策略。
(摘自王亚芹《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圈层化”与“破圈”之道》)
材料二:
在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时代,文艺批评的权力主要由学院派批评家掌控,普通受众多处于文艺批评权力结构的底层。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媒介技术的多元融合及其重新赋权,无疑为包括粉丝群体在内的广大普通受众参与文艺批评、发表个人文艺观点创造了机会与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粉丝群体便能够在文艺批评场域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尽管粉丝批评中不乏真知灼见,不过更多的时候,学院派批评家为了维护其专家身份与权威形象,会主动疏离网络社区,并对粉丝批评采取漠视态度,即便有所关注也很难完全认同。粉丝群体则出于对文本单一化解读的反感和对文艺批评权威的反叛,而往往提供各种区别于学院派批评的另类阐释。所以,二者基本处于声音对抗或权力话语博弈的矛盾关系之中。在此关系中,身处弱势地位的粉丝群体,一方面渴望建构一种自由平等的新型文艺批评公共领域;另一方面则通过其独特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竭力抵抗来自学院派批评家的权力压制和趣味规训。
依据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论,公共领域需要由众多具备主体性、理性精神与批判意识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围绕某些公共事务开展自由交流、平等对话,并且彼此可以被他人“看见”和“听见”。公共领域的真正实现必须以不同个体的“同时在场”且所有个体的差异性能够得到充分保证为前提,差异性及包容精神的缺失便意味着公共领域的消亡。显然,粉丝批评离理想的文艺批评公共领域尚有较远的差距。
(摘编自李雷《粉丝文艺批评的形态、策略与抵抗悖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项是( )
A.新媒体微平台和互联网群组的建立标志着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开始,并消解了理论话语霸权。
B.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生态场域之所以发生变化,除批评话语本身外,流量是最重要的因素。
C.媒介技术的多元融合及其重新赋权,促使粉丝群体在文艺批评场域拥有参与和发言的权力。
D.身处弱势的粉丝群体的批评中也会有一些真知灼见,但它们大多会被学院派批评家所漠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技术应用的多元化和个体多重身份的叠加共同决定网络空间中的评论话题的发展趋势。
B.“饭圈”批评语言大多由二次元的语言符号、英文和拼音缩写组成,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C.粉丝群体对作品的另类阐释只是出于对文本单一化解读的反感和对学院派批评家的反叛。
D.由众多具备主体性、理性精神与批判意识的个体组成的公共领域必然具有差异性和包容精神。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网络批评群体“圈层化”的形象表述,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网络批评“圈层化”的内涵。
B.材料一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网络批评话题“圈层化”的特点,通俗易懂,说服力强。
C.材料一认为,粉丝之间难以做到自由平等地对话,所以粉丝群内部存在壁垒,交织着权力博弈。
D.材料二中,“依据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论”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论证的严谨性
4.材料一第二、三两段中使用“圈层化”和“信息茧房”等词语,请简要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则材料都谈到“粉丝批评”的问题,但论述的侧重点和作用各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