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琼敏
课程评价很重要,体现在:评价是课程实施有效性的依据,评价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推手,评价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见证。然而,在现实中,多样的课程评价只是将评价复杂化,无视教师课程执行力,无视儿童对课程的适应程度。
在对教师的“课程园本化疑难问题”调查中,我发现:很多教师知道课程评价的重要性,但对课程评价的内涵与本质理解不深刻;知道很多课程评价的工具,却不知道哪些工具是有效且易操作的;做了很多课程评价,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评价推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模糊的课程评价是幼儿园现阶段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多样的评价形式,但没有系统的评价机制。幼儿园有学习故事、一日(一周)反思、主题中(后)审议等多种评价形式,但各种评价之间没有联系,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机制。可以说,一些教师只知道多样的评价形式,但不清楚为何评价。
第二,有多样的评价方法,但没有科学的评价工具。很多教师是依据自身经验进行评价的,专业性不足导致评价标准模糊。
第三,有多样的评价资料,但没有完整的评价运用策略。教师不知道如何运用评价结果,导致评价结果无法成为推动课程发展的有效依据。
因此,我们提出“三式”评价,力图实现课程评价的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价值最大化,让模糊的课程评价逐步清晰,最终达成“以评促学(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以评促教(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以评促课(课程的生长与适应性)”的目标。
儿童式评价——以“一志一表”为抓手,凸显儿童主体
儿童式评价以儿童为评价主体,以儿童的自评与互评为评价方法,以儿童日志、儿童会议评价表为评价载体,力图发现儿童的真实想法与关注点,分析儿童的思维方式,为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提供依据。
1. 儿童日志,关注儿童个体
儿童日志主要运用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即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活动计划、自己的想法或感兴趣的事情等,并与同伴分享。
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之前,教师请孩子问爸爸妈妈的职业。妍妍在儿童日志上记录访问的日期,并在“我的计划”一栏中记录她要采访的人员(爸爸妈妈)以及使用的工具(话筒)。而在“我的记录”一栏中,她分别画出了爸爸妈妈工作时要用到的工具。教师的评价为“儿童用自己的方式(绘画)记录重要的内容,更关注父母在工作中要用到的工具,并以工具表示父母的职业”。
2. 儿童会议评价表,引导儿童互评
该评价表用于儿童会议后,是儿童对组员在会议上的表现以及会议内容等方面的评价。
反思式评价——以“一志一单”为载体,调控课程进程
反思试评价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课程日志、课程优化单为评价载体,即教师对课程环境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儿童学习的关键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反思,从中发现课程实施对儿童学习发展的适宜性。这些记录与反思为调整课程进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
1. 课程日志,聚焦关键事件
该日志主要是教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儿童学习、互动的关键性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反思的记录。这些记录是教师填写“课程优化单”,调整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2. 课程优化单,开启课程对话
教师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对照主题价值判断课程路径、思考儿童发展三个方面填写“课程优化单”,聚焦教师与儿童、教师与课程、儿童与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与儿童对话,观儿童行为。教师要明确儿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强化“以儿童为本”的课程观,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一边观察儿童的反应一边逐步开展课程,将儿童与课程连接起来。
教师与课程对话,判课程价值。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观察兒童的言行后,教师要更深入地分析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与课程之间的连接点,对照课程目标判断课程价值,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儿童与课程对话,思儿童发展。明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后,教师要思考儿童的兴趣与课程如何连接起来,聚焦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活动),促进儿童发展。
复盘式评价——以“一单一表”为媒介,指引教育方向
复盘是围棋对弈后还原整盘棋局的过程,也是对对弈过程进行思考、研讨、分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还原课堂过程,还要有意识地去发现课程实践过程中有价值的事情,寻找儿童、教师、课程之间的关系。复盘式评价以“评价单”为媒介,还原课程进行的过程,环境的搭建过程以及儿童前后的发展变化等,从而对课程实践进行整体性的反思与评价。
1. 细化评价指标,研判价值意义
在主题审议前,课程先导小组结合园本课程目标和主题核心目标,确定该主题下的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教师进行星级评价。其目的是细化评价指标,通过不同的星级发现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找到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比如,下面是主题《我来显身手》背景下的评价参考指标。
2. 主题评价单,显现全面评价
该评价以“评价单”为载体,以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为核心,通过复盘课程过程、课程环境,与儿童一起回顾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思考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与教师给予的支持支架之间的联系,以此驱动教师深入思考儿童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反思教师的支架策略,提升教师的课程评价力,为之后的课程实施打下基础。
“三式”评价既服务于儿童学习与发展,又助推教师提高课程执行力,从而找到更适合儿童的课程实施方式。因此,“三式”评价是一种儿童、教师、课程紧密联系的新型评价样态,能将评价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