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辣椒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3-02-18 11:02陈丽萍季青梅陈吉祥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炭疽病根腐病霉素

陈丽萍,季青梅,陈吉祥

(1.彝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彝良 657600;2.昭通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 昭阳 657000;3.彝良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彝良 657600)

彝良县地处北纬27°附近,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低悬殊,常年夏秋多雨潮湿、冬春干旱突出,年均温11~17 ℃、相对湿度68%~80%,最热月均温22~28 ℃,无霜期200~336 d,其大部分土地均较适合于辣椒种植。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彝良县辣椒种植面积达2000 余hm2,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为群众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技术较缺失、管理不善与重茬突出,无论遭遇干旱还是多雨气候,辣椒病虫害的突出发生都严重威胁着生产的发展,无论是多用药或是不用药,都对辣椒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环境3 个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加快推进绿色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辣椒的主要病虫害

根据最近6 年来的调查,彝良县辣椒病虫害种类有70 余种,其中危害比较重的有30 余种。病害有真菌性的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炭疽病、叶枯病、基腐病、根腐病、褐斑病、白斑病、白绢病等10 余种,感病后产生斑点、腐烂、病部有霉状物或粉状物等;细菌性的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斑点落叶病、角斑病5 种,感病后组织会解体腐烂、溢出菌脓,有酸臭味;生理性的沤根、卷叶、脐腐病和日烧病、三落、畸形果等,危及长势,降低产量和品质;病毒性的有皱缩花叶、顶枯、斑萎等多种,由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辣椒斑驳病毒、马铃薯Y 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等多种病毒侵染引起,感病后出现黄化、花叶、矮化与蕨叶、皱缩、丛枝、顶枯与线条斑枯、明脉等多种症状,造成畸形、营养不良、生长僵化、三落等,导致早衰,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相当大。线虫病有根结线虫病,由南方根结线虫引起,主要危害根部,使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叶片发黄,追肥后仍不能恢复,根系不发达,主根和侧根局部膨大,形成根结,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初时仅中午呈萎蔫状,后至整天萎蔫仅夜间能够基本恢复,地下根结逐渐增多,影响长势直至青枯死亡。虫害有蚜虫、蓟马、螨类、粉虱、烟青虫、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地老虎、金针虫、蟋蟀、蝽类等10 余种,受害后会出现断苗、缺心、叶成缺刻、皱叶、花叶、卷叶、蛀果、果腐及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茎叶缺失,影响生长,影响产量。

2 主要病虫发生特点

一是不同类型辣椒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如草莓椒相对较抗病,酱椒、艳椒、美人椒居中,二荆条则较感炭疽病、叶枯病、病毒病和基腐病。

二是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在气候相对干燥的情况下,病毒病、蚜虫、粉虱、蓟马、茶黄螨发生较突出;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炭疽病、叶枯病、疫病、白粉病发生较突出;在旱涝交替的情况下,基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软腐病、病毒病、蚜虫较突出。

三是管理水平不同有差异,肥水不足、杂草丛生、密度偏大的病毒病、蚜虫、炭疽病或叶枯病往往较重,重茬的病毒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平种的根腐病、基腐病、青枯病发生较重,常于雨天、雾露天进田作业的病毒病、炭疽病、根腐病明显偏重。

3 绿色防控的主要措施

绿色防控包括生态调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及科学用药等技术,此外,还应该包括法规防控,它可以是单个措施,也可以是多项措施的综合,但是,针对辣椒病虫的发生危害特点,要强化预防,必须是预防措施与应急措施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而且,其中的化学防控处于一票否决的地位,因此,计划预防是基础,科学用药是关键。

3.1 生态调控措施

每季辣椒的栽培,从选地开始,经过整地理厢、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子消毒、播种育苗、定植与田间管理到产品采收,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才能较好的防控病虫危害。

3.1.1 合理用地

注意合理轮作换茬,避免同科连作,避免根腐病、地下害虫加重和微量元素如硼钼元素失调;坚持翻整地2 次,即冬翻熟化,腐熟残枝,春翻碎垡,压低病虫草基数;选择缓坡地或砂壤种植,高垄栽培,降低湿度,避免积水伤根。

3.1.2 选用良种

辣椒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病性与适应性差异,如圆珠椒抗病性较强,但不耐日灼;二荆条产量高、较耐晒,但是对病毒病、炭疽病较易感,可根据市场行情与收购方要求、土壤肥力与气候特点选择抗耐病良种,并注意无病留种,培育壮苗,培养抗性群体。

3.1.3 科学栽管

首先是科学育苗,培育壮苗,并在移栽前夕施好送嫁肥和送嫁药;二是科学定植,避肥移栽、合理密植,精细田间管理,认真做好除草、整枝、培土护墒与抗旱防涝、防倒等工作;三是精细管理,在播种期间,做好四个消毒,即工具消毒、人员消毒、种苗消毒和土壤肥料消毒,在生长季节,避免有雾露时操作,如除草、施肥、培土、打脚叶、整枝等均选择在晴天或干爽条件下进行,以减少人为接触摩擦传毒;四是建立隔离带,如在辣椒地周边或间隔一定距离种植带状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形成隔离带阻止蚜虫、粉虱进入。

3.1.4 科学施肥

辣椒的生育期较长,应施足底肥,多次追肥以保障养分均衡供应;同时增施腐熟有机肥,改良土壤,控施氮肥与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性。一般理论产量45 t·hm-2需施用腐熟农家肥22.5~30.0 t·hm-2、47%复合肥(N-P2O5-K2O=17-10-20)1500 kg·hm-2。

3.1.5 清洁田园

生长期,及时清除杂草与枯枝落叶、定时摘除病叶和老脚叶,改善田间通透,降低湿度;收获后,及时清除残体,减少田间病虫源基数。

3.2 物理防控措施

物理防控措施包括灯光诱杀、人工捕杀、食物诱杀、色板诱杀、高温灭杀、设施防护即物理阻隔等技术。

3.2.1 灯光诱杀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地老虎、烟青虫、棉铃虫成虫,一般20 W杀虫灯每盏可有效辐射1 hm2左右,每晚开灯4 h,每7 d 清理1 次集虫器或触虫网。

3.2.2 食物诱杀

针对地老虎、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等夜蛾科害虫需补充营养的习性,在其成虫发生期进行食物诱杀,一般按糖∶酒∶醋∶水=3 ∶1 ∶2 ∶10 的比例配制糖酒醋液+0.1%敌敌畏乳油,悬挂于田间诱杀成虫,以减轻次代幼虫发生基数,可控制其发生或减轻其发生程度。一般挂150 瓶·hm-2,每瓶装200 mL,悬挂高度为1.2~1.5 m 或高出辣椒冠层30~40 cm 左右,10 d 1换,可起到良好效果。

3.2.3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不同光波物体的趋性,使用蓝板诱杀蓟马,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用银灰色遮阳网驱蚜虫。一般在发生初期使用,挂150~225 张·hm-2,色板高出株冠30 cm 左右。

3.2.4 物理阻隔

辣椒适用新高酯膜阻隔技术,在消毒后拌种可驱害避病,在盛果前后喷洒可在植株表面形成一层单分子膜,阻止病菌侵染而又透气、透光,能预防霜霉病、叶斑病、白粉病等。

3.2.5 控温降湿

大棚栽培的,换茬期间,在适时翻园的基础上,选晴天闷棚7 d,可以起到高温灭菌、杀卵、除草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辣椒生长季节,喷灌或喷药后要及时抽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可减轻炭疽病等,同时,调温除湿还可防止徒长。

3.3 生物防控措施

生物防控措施以生物农药(即微生物农药、生化农药、农用抗生素)为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相配合。

3.3.1 利用性激素诱杀

如利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其雄蛾,自制或订购诱捕器,使用时,在瓶底加少许清水和洗衣粉,诱芯接近水面但不浸到水中。以7—10 月为主,放15~30 个·hm-2诱捕器,内置1 个诱芯。挂处高于辣椒冠层30 cm左右,间距30 m 左右,每20~30 d 更换诱芯1 次。

3.3.2 保护生物天敌

保护利用绒茧蜂、丽蚜小蜂、草蛉、异色瓢虫、食蚜蝇等自然天敌,有条件地开展人工饲养释放,如赤眼蜂、捕食螨、蚜茧蜂等。

3.3.3 使用生物农药

常用的生物农药有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烟碱类、除虫菊素、阿维菌素、井冈霉素、芸苔素等。

针对土壤消毒,杀菌可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寡雄腐霉菌等,杀虫可用淡紫拟青霉、白僵菌等。如用100 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剂15 kg·hm-2+200 亿孢子·g-1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3 kg·hm-2,拌细土1500 kg·hm-2结合春翻碎垡撒施。

针对真菌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炭疽病、疫病、叶枯病、基腐病、根腐病等,可用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井冈霉素、申嗪霉素、寡雄腐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新高酯膜等喷防。如用8%宁南霉素水剂600~800 倍液、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600 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防辣椒疫病、炭疽病等,每7 d 喷1 次,连续2~3 次。

针对病毒病,可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 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600 倍液或0.5%香菇多糖水剂200倍液[1],分别用0.134%赤·吲哚·芸苔素8000 倍液+磷酸二钾或氨基酸水溶肥500 倍液+70%吡虫啉11000倍液喷防,7~10 d 喷1 次,连续2~3 次,预防时10~15 d 喷1 次,连续多次,注意轮换使用。

针对细菌病害,如青枯病、疮痂病、叶斑病、软腐病等,可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00~800 倍液、82%乙蒜·春雷水剂2000 倍液、28%井岗霉素2000~3000 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在发病前期喷防或滴灌,每5~7 d 喷1 次,连喷2~3 次。

针对红蜘蛛、黄蜘蛛,可以用1.8%阿维菌素1000~1500 倍液、10%浏阳霉素1000 倍液、0.3%茚楝素乳油1000 倍液喷防,初见后开始用药,隔7~10 d喷1 次,连喷2~3 次。

针对蚜虫、粉虱、蓟马,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 倍液、25%乙基多杀菌素水剂2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7 d 喷1 次,连用2 次。

针对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可用200 亿PIB·g-1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4000 倍液、1.5%甲维盐乳油2000 倍液、1.5%苦参碱水剂1500 倍液、0.3%茚楝素乳油800 倍液,连喷2 次,间隔7~10 d 喷1 次。

针对根结线虫病,移栽时用5 亿孢子·g-1淡紫拟青霉颗粒剂45~75 kg·hm-2+100 亿孢子·g-1枯草芽孢杆菌7.5~15 kg·hm-2+2%阿维菌素颗粒剂15 kg·hm-2,或用25 亿孢子·g-1厚孢轮枝菌颗粒剂7.5 kg·hm-2、或5 亿CFU·g-1杀线虫芽孢杆菌粉剂30.0~37.5 kg·hm-2,拌细土1125 kg·hm-2撒施或穴施。

3.4 化学防治方法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污染农药,通过浸种、拌种、盖种、毒饵、喷雾和灌根等方法来控制病虫害,做好科学安全用药,确保产量、质量和环境3 个安全。

3.4.1 遵循合理用药五原则

提倡在搞好种子处理与苗床消毒、翻整地2 次、高温闷棚等预防措施的基础上,熟悉病虫种类,了解农药性质,科学用药。

突发关键词和高频关键词中的“移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分布在Cluster 3中,同时结合表4中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影响因素”“服务模式”等关键词,综合可确定Cluster 3的研究热点为“移动图书馆”。

一是对症下药原则: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正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二是适时用药原则:根据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适时用药,一般多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和病害发病初期施药。

三是合理浓度、次数和方法的原则:根据气候和作物生育期、长势,选择合理的浓度,并根据用药环境选择合理的使用方法。

四是交替用药原则:选择不同类型农药间的交替使用,以延缓和减轻抗药性的产生。

五是安全间隔期原则:指药后离收获必须的最短间隔时间,如一般农药为7~24 d,较长的可达3 个月,残效期长的在辣椒上一般不用。

3.4.2 苗床土壤消毒技术

3.4.3 秧苗带药移栽技术

在做好秧苗计划免疫、施好送嫁药的基础上,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并在定根水中适当加配防病治虫药剂,如预防疫病、青枯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等,每100 kg 水用39%甲霜·恶霉灵50 g+50%辛硫磷80 mL+5%氨基寡糖素160 g 或20%吗胍乙酸酮160 g 灌根或喷淋茎基部。

3.4.4 做好大田计划免疫

重点针对病毒病、炭疽病、疫病、叶斑病、根腐病、地下害虫、食叶害虫、蚜虫、蓟马、红蜘蛛等10 大病虫害实施计划免疫,注意巡查,及时发现及时防控。

一是做好计划预防,针对一般性病虫害如白绢病、青枯病、疮痂病等,自发生初期用药,连续2~3 次,每次间隔7~10 d,治好后转入计划预防;针对重点病虫害如病毒病、炭疽病、蚜虫等,根据品种抗性与区域气候特点,应自定植开始做好计划预防,每10~15 d喷1 次,发病后及时调整药方,连用2~3 次,每次间隔6~7 d,治好以后再转入计划预防。

二是控制人为传播,雨天或有雾露、潮湿的时候均不进地操作,如施肥、除草、打药、打叶、整枝与采摘等,均选择在晴天进行。

三是强化精细管理,及时除草、施肥、培土与整枝,避免草荒、脱肥与过于茂密,降低田间湿度,调剂生长,增强群体抗性。

3.4.5 建立绿色防控药物目录

杀菌剂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土霉素、宁南霉素、乙基大蒜素、申嗪霉素、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小檗碱、木霉菌、寡雄腐霉,以及恶霉灵、氯溴、敌克松、霜脲氰、甲基硫菌灵、甲基立枯磷、戊唑醇、溴菌腈、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丙森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烯酰吗啉、氟吗啉、恶唑菌酮、氰霜唑、盐酸吗啉胍、乙酸酮、植病灵、辛菌胺、噻菌酮、噻森铜、喹啉铜、三唑醇、烯唑醇、咯菌腈、代森锰锌、异菌脲等及其混配剂[2]。

杀虫剂如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弥拜菌素、阿维菌素、浏阳霉素、茚楝素、甲维盐、苦参碱、多杀霉素、淡紫拟青霉,以及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溴氰虫酰胺、噻嗪酮、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乙唑螨腈、腈吡螨酯、螺螨酯、乙螨唑、螺虫乙酯、炔螨特,氟吡菌酰胺、寡糖噻唑膦、噻虫嗪、噻虫胺、辛硫磷、噻唑膦、茚虫威、四聚乙醛、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及其混配剂[2]。

3.4.6 科学选择农药

针对土壤消毒,用杀菌剂90%恶霉灵12 kg·hm-2、50%氯溴异氰尿酸1.8 kg·hm-2、70%甲基硫菌灵或66.5%霜霉威3 kg·hm-2+3%辛硫磷颗粒剂45 kg·hm-2、41.7%氟吡菌酰胺1.5 L·hm-2或5%噻虫胺30 kg·hm-2,拌过筛细土1500 kg·hm-2撒施,撒后翻入耕作层。

针对真菌病害,如基腐病、根腐病用90%恶霉灵4500 倍液+6%春雷霉素1000 倍液或+80%乙蒜素1000 倍液喷淋茎基部,或用90%恶霉灵300 g·hm-2、10%霜脲氰600 g·hm-2或66.5%霜霉威水剂1.8 kg·hm-2,分别+5%氨基寡糖素2.25 L·hm-2+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50 g·hm-2,对水1200 kg·hm-2,喷淋茎基部或灌根,注意淋湿茎基部,每隔7 d喷1 次,连续2~3 次。立枯病、枯萎病用90%恶霉灵40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600 倍液、69%烯酰·锰锌500 倍液、20%甲基立枯磷1000 倍液喷防,每7~10 d 喷1 次,连续1~2 次。炭疽病、叶枯病用75%肟菌戊唑醇3500 倍液、25%咪鲜胺800 倍液,或25%溴菌腈500 倍液,自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10 d左右1 次,连续3 次。疫病、猝倒病、霜霉病用25%嘧菌酯1500 倍液、80%烯酰吗啉3500 倍液、72%霜脲·锰锌600 倍液、64%恶霜·锰锌500 倍液、68.75%氟菌·霜霉威660 倍液、52.5%噁酮·霜脲氰1500~2000倍液或70%烯酰·霜脲氰2000 倍液喷防,7 d 喷1次,连防2 次,注意交替用药。白粉病用10%苯醚甲环唑1500 倍液喷防[3]。

针对病毒病,可用20%吗胍乙酸酮500 倍液、20%病毒灵600 倍液、1.5%植病灵500 倍液[4]、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000 倍液,分别用 0.136%赤·吲哚·芸苔素8000 倍液+10%氨基酸水溶肥或磷酸二氢钾500 倍液+杀虫剂20%啶虫脒2000 倍液、10%烯啶虫胺500 倍液或10%螺虫乙酯2000 倍液喷雾。

针对细菌性病害,如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等,可选20%噻菌酮500 倍液、20%噻森铜300~500 倍液、50%氯溴1000 倍液、50%喹啉铜1000 倍液或25%叶枯灵400 倍液,并加5%氨基寡糖素500 倍液喷防,以提高抵抗力,抑制病害发生。

针对红蜘蛛、黄蜘蛛,可选25%阿维·螺螨酯1500倍液、20% 阿维·乙螨唑2000 倍液,24% 螺虫乙酯4000 倍液或73%炔螨特3000 倍液喷防,重点在叶背,隔7~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

针对蚜虫、粉虱、蓟马,可选70%吡虫啉10000 倍液、20%啶虫眯2000 倍液、20%呋虫胺2500 倍液、10%溴氰虫酰胺1000 倍液、10%烯啶虫胺2500 倍液喷防,隔10 d 喷1 次,连喷2 次。

针对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可用35%氯虫苯甲酰胺3000 倍液、25%噻虫嗪2500 倍液、10%烯啶虫胺2000 倍液、2.5%溴氰菊酯1500 倍液或10%甲维虱螨脲2000 倍液喷防。

针对根结线虫病,预防用2%阿维菌素颗粒剂15 kg·hm-2+9%寡糖噻唑膦颗粒剂30 kg·hm-2拌细土1125 kg·hm-2撒施后翻入25 cm 土层,治疗用5%阿维噻唑膦或5%噻虫胺颗粒剂30 kg·hm-2拌细土225 kg·hm-2穴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灌根,隔20 d 后再灌1 次。

猜你喜欢
炭疽病根腐病霉素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