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斌
南昌多香樟。一到暮春,满城飘着香樟清新的芬芳。
这是2003年春天的一个日子,天晴,十点多钟的光景,阳光洒满巷口。
像往常一样,万佐成全神贯注地炸着油条,锅里发出呲呲声。六个炉子安静地排列在那儿。
“师傅,能借借火吗?”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传过来。
万佐成抬头看去,只见三四米开外,一男一女推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坐着个男孩,车龙头上挂着几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说话的那个女人,四十岁模样,脸色苍白,头发有点凌乱,双眼带着淡淡的忧伤。“你们炉子里剩下的火,可不可以让我们炒个菜?我给钱。”说着说着,女人哽咽了。
“孩子生病了,想吃妈妈烧的饭菜。我们特意去买了菜,想找餐馆加工,一路问来,已经找了好久,可是……”那个男子在旁边补充道,说罢,一声叹息,眼神黯然。
万佐成和熊庚香不约而同地盯着男孩的右腿,那儿,裤管空荡荡的。
男孩的嘴很甜,笑着叫了声:“爷爷奶奶好!”
熊庚香应了一声,鼻子忽地一酸,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
可怜天下父母心。万佐成马上让出位置,热情地说:“来,锅正好闲着,你们快用吧。”
万佐成从中年男子那儿大概知道了这一家子的情况。他们是江西宜春人,孩子今年十一岁,患了骨癌,前不久做了截肢手术。儿子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待腻了,吵着要回家,说是要吃妈妈烧的饭菜。孩子正处于治疗关键期,不能半途而废,无奈之下,两口子便商量着买菜加工,谁知医院附近的几家餐馆生意火爆,都说没空。
女人麻利地炒好了菜。熊庚香忙着给她打包。男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钱包:“师傅,你算一算,多少加工费?”
万佐成伸出手一挡:“什么钱不钱的,不就是一点多余的火嘛,不要钱!只要孩子需要,你们可以天天来炒菜,免费用炉子。”
没过多久,这个小巷子里的油条摊子在患者家属中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来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这里炒菜。六个炉子不够用了,万佐成跟妻子商量,一口气又添置了十套炉灶。再后来,老两口干脆停了做油条的生意,一心一意张罗厨房。
这条两米多宽的小巷子热闹起来了,每天暖洋洋的,仿佛一处避风港。患者和家属们洗菜、切菜、炒菜、煲汤,烟火缭绕,香鲜袭人。他们找回了久违的温暖气息。
心灵手巧的万佐成赶制了几个木架子,摆上瓶瓶罐罐,香料、盐巴、白醋、生抽、料酒。一层摆不下,再摆第二层。他特意贴上一张红纸,写下一行字:调料免费。铁锅、高压锅、热水瓶添置了一个又一个,煤球一换就是上百个。
不过,万佐成慢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从何时起,前来加工菜肴的人渐渐少了起来,一些熟人甚至悄然退场。这一天,万佐成实在忍不住,拽着一位熟人想探个究竟。
“万师傅,其实原因很简单,你不收费,时间久了,大家不好意思。”那位熟人掰着手指说:“煤球、洗菜水、调料、厨具、炉灶、烧水壶、热水瓶,哪一样不花钱?你每天得垫付多少钱啊,大伙聊到这事,哪个不感激,哪个又不内疚?”
几经思量,万佐成最后决定每加工一个菜,收成本费五毛钱。
很快,爱心厨房的人气又噌噌噌地飙升起来。老两口的脸上重新绽放出光彩。
万佐成、熊庚香古道热肠的事传开了。因为厨房位于江西省肿瘤医院外面的小巷子里,专供患者及其家属加工饭菜,人们便把这儿叫作“抗癌厨房”。
又一拨患者和家属拎着大包小包过来了。一炉炉烈焰起舞。铁锅里传来毕毕剥剥的响声。切菜剁肉的声音此起彼伏。香气,萦绕在小巷的空中。
这人间的烟火气息,是多么迷人……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7日)
赏析
选文开头对于香樟树的描写并不仅仅是托物起兴,香樟其实是文章主人公的化身,而飘溢的芬芳正是主人公善良高尚的精神品质。文中对于各色人物的刻画缓慢而细腻,作者把一瞬間发生的动作和神态分解成多个身体部位的细微变化来写,如“说话的那个女人,四十岁模样,脸色苍白,头发有点凌乱,双眼带着淡淡的忧伤”“熊庚香应了一声,鼻子忽地一酸,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这样精琢的语言经得起细细品味。选文的结尾揭示了主旨,又照应了标题,令人回味无穷。这次邂逅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这些动人的情景和细节将留存于你的脑海,无意间回想起来,你也会心头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