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兰(佛山市高明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 佛山 528500)
薇甘菊为原产于美洲的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迅速,善于攀附生长,可以迅速地将其他植物覆盖[1-2],导致被覆盖植物生长环境光线不足[3]。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遭受了薇甘菊的入侵,对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4-5]。近年来,佛山市高明区每年薇甘菊发生面积在10 000~16 000亩(每亩约667 m2,下同)。为了遏制薇甘菊的快速繁殖与扩散,避免薇甘菊带来的生态威胁等,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薇甘菊防治的研究,目前常见的方法包括人工清除、化学除草剂、遮阴技术等。研究不同化学除草剂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对科学防控薇甘菊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基地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高汉村林地,此处薇甘菊的盖度80%,覆盖面积28 994 m2。
本试验共选取3种化学除草剂,分别是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3种除草剂分设3种用量,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50 m2,试验地总面积为1350 m2。具体处理见表 1。
表1 不同化学除草剂剂量设置 单位:mL/hm2
于喷药后20,40 d调查薇甘菊的杀灭率,灭杀率(%)=(初始盖度-处理后盖度)/初始盖度×100。
采 用 Microsoft Excel 2010 整 理 数 据, 使 用SPSS 20.0 统计软件方差分析。
20 d时不同除草剂对薇甘菊的灭杀效果,见表2。
表2 不同除草剂对薇甘菊的灭杀效果(20 d)
如表2所示,喷施除草剂20 d后,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能够灭杀80%以上薇甘菊,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达94%以上,而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为50.56%~87.68%。同一用量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用量1处理下,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最高。用量2处理下,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和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处理(61.05%)。在用量3处理下,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最高,但与其他两种除草剂的灭杀效果无显著差异。
同一种除草剂不同用量下的除草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随着用量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 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的灭杀率随着用量的增加不断降低;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随用量的增加不断提高。
40 d时不同除草剂对薇甘菊的灭杀效果,见表3。
表3 不同除草剂对薇甘菊的灭杀效果(40 d)
如表3所示,喷施除草剂40 d后,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仍在84%以上,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的灭杀率略有下降,为81.99%~96.42%,而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低于74%。在用量1处理下,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显著高于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和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在用量2处理下,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和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灭草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在用量3处理下,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和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对薇甘菊的灭杀率均显著高于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
同一种除草剂在不同用量下的除草效果差异显著。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的灭杀率在用量2处理下最高;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的灭杀效果在用量1处理下最高,增加除草剂用量后灭杀率均比用量1显著降低;增加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的用量,对薇甘菊的灭杀效果不断提高,用量3处理显著高于用量1和用量2的灭杀率。
本研究表明,25%滴酸·氨氯吡水剂(AS)在500 mL/hm2的用量下防除效果优于25%氟胺·灭草松水剂(AS)和25%苄嘧磺隆·灭草松(AS),在施用后20 d和40 d表现一致。25% 滴酸·氨氯吡水剂(AS)的灭杀率随着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40 d),在用量为500 mL/hm2的条件下防除效果最佳,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的薇甘菊灭杀率,而且残留少,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