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艳 徐雷鸣 叶勇军
食管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食管原发的黏膜下肿瘤,其特征是食管肌间Auerbach 神经丛的神经鞘Schwann 细胞的增殖,约占胃肠道所有间叶性肿瘤的2%~6%[1,2]。以往文献多以个例报道及病理学为主,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 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食管神经鞘瘤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总结食管神经鞘瘤CT 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1 一般资料 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0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神经鞘瘤患者4 例,均进行CT 检查,其中女性2 例、男性2 例;年龄47~75 岁,平均年龄(56.25±12.69)岁。其中1 例因进食后吞咽困难就诊发现,另外3 例均为体检发现。
1.2 方法 CT 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ancei CT 256 层或Siemens Emotion 16 层螺旋CT 扫描仪(由荷兰飞利浦公司或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患者检查前禁食4~6 h,常规仰卧位,扫描范围自口咽至贲门,全部患者均行常规食道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参数:扫描野(SFOV)50 cm,120 kV,397 mA,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矩阵512×512,增强扫描注射70~80 ml碘海醇对比剂,以3.0~3.5 mUs 的注射速率经肘静脉团注后,在20~30 s、60~70 s 分别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并将原始图像经薄层重建后,上传工作站行MPR 多平面重建,同时分别测量病灶各期CT 值。
2.1 CT表现 4 例食管神经鞘瘤均为单发病灶,圆形或椭圆形,向腔内、外生长,边缘光整,最大径为1.47~7.12 cm,平均(4.23±2.63)cm。其中2 例位于食管上段、2 例位于食管下段。3 例平扫显示病灶密度均匀,1 例平扫显示密度欠均匀,内见少许片状稍低密度影,CT值21~36 HU,平均(30.53±6.69)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40~55 HU,平均(45.90±6.30)HU,静脉期CT值53~79 HU,平均(69.68±11.68)HU,呈轻度或中度渐进性强化;3 例病灶增强后呈均匀强化,1 例病灶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内可见片状稍低强化区。所有患者均未见钙化或坏死囊变,相邻食管黏膜强化连续、完整,未见溃疡形成,食管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特征性CT图见封三图2。
由封三图2a 可见,CT 平扫食管上段类圆形等密度肿块,CT 值约34 HU,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由封三图2b 可见,动脉期肿块轻度均匀强化,CT 值约46 HU;由封三图2c可见,静脉期肿块可见中度渐进性强化,密度均匀,CT 值约70 HU;由封三图2d 可见,静脉期冠状位重建肿块向腔、内外生长。
图2 食管神经鞘瘤患者病灶CT图
2.2 病理结果 巨检:大体上肿瘤边界清楚,质硬,无真正包膜,切面呈实性,灰黄或灰白色,无囊性变,无出血或坏死。镜检:显示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呈编织状、栅栏状或旋涡状排列,核分裂像罕见,周围可见淋巴细胞组成的淋巴细胞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DOX-10(+)、CD117(-)、CD34(-)、SMA(-)、Des(-)、DOG1(-)。1 例Ki-67为2%,2 例Ki-67为3%,1 例Ki-67为10%。
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常见于躯干、四肢和头颈部,很少见于消化道,一般位于胃和直结肠,食管罕见。神经鞘瘤于1976 年由Chaterlin and Fissore首次描述[3]。
消化道神经鞘瘤占胃部肿瘤的0.2%,约占胃良性肿瘤的4%[4],多发生于胃部,发生于食管者罕见。神经鞘瘤好发于食管近端,男女比例为0.49∶1,发病平均年龄为51.30岁(11~74 岁)[5],也有文献报道认为男女比例相仿[5]。本组病例男女发病率相仿,平均年龄为56.25 岁(47~75 岁)。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与肿瘤的大小和受累部位有关,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也可表现为无症状,体检偶然发现,少部分人可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或胸痛等。本组病例中1 例因进食后吞咽困难就医,其余3 例均为体检发现。
食管神经鞘瘤通常为良性肿瘤,WHOⅠ级,其与经典的神经鞘瘤组织学特征有所不同,后者常见Verocay 小体、AntoniA 区和B 区、出血、囊性变和透明变性的厚壁血管,且与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关系密切,而神经鞘瘤均无这些特点[6]。良性神经鞘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硬,无真正包膜,切面呈实性,灰黄或灰白色,无囊性变,无出血或坏死。本次研究4 例患者肿瘤镜下均可见由淋巴细胞套包绕在梭形细胞周围,此征象可认为其典型病理特点。神经鞘瘤发生恶变率仅为2%[7,8],称之为恶性神经鞘瘤。本次研究4 例患者中3 例Ki-67 小于5%,1 例Ki-67 为10%,经病理科医生综合判断其为良性神经鞘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 例患者均为S-100(+)、DOX-10(+)、CD117(-)、CD34(-)、SMA(-)、Des(-)、DOG1(-)。良恶性神经鞘瘤鉴别比较困难,需要依靠病理学诊断。目前诊断恶性神经鞘瘤的标准基于组织病理学的标准,其侵袭程度与Ki-67 指数有关,一般认为Ki-67 指数>5%考虑有恶性倾向,>10%多考虑肿瘤为恶性[8]。但是还需综合考虑有丝分裂指数、细胞数量、核异型性、肿瘤大小和局部或远处转移等因素。
以往文献提及神经鞘瘤的CT 表现仅有3 篇,均为个案报道[1,9,10]。文献指出神经鞘瘤食管各段均可发生,食管近端相对好发,单发肿块,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本组病例中50%表现为食管上段肿块,向管腔内外生长,边缘光整,邻近食管管腔受压。平扫密度与邻近肌肉相比呈等或稍低密度,病灶密度均匀,钙化少见。平扫CT 值为21~36 HU,未见钙化及囊变坏死。Pu 等[11]认为钙化对神经鞘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本次研究认为钙化出现率低,对神经鞘瘤诊断意义有限。对比增强后,肿块呈轻度或中度渐进性强化,肿块强化均匀,恶性神经鞘瘤强化不均匀[1]。Liu 等[9]曾报道良性的神经鞘瘤增强后出现不均匀强化。本组病例门脉期强化程度超过动脉期,但肿块静脉期强化CT 值未超过80 HU,强化幅度约为17~55 HU,均呈轻度或中度渐进性强化,75%(3/4)强化均匀;其中1 例强化不均匀,可见片状及线样强化,与文献基本相符。神经鞘瘤在病理上仅有类似缺乏Verocay 小体的AntoniA区,无AntoniB 区[6,12],因此神经鞘瘤一般不出现典型神经鞘瘤的囊变、坏死,仅出现类AntoniA 区肿瘤细胞的强化和边界清楚的假包膜。不同的病例强化方式和程度不完全一致,可能与细胞的密集程度相关。MPR 矢状位及冠状位有助于显示病灶起源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同时显示完整黏膜强化影,提示病灶起源于黏膜下。病灶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及邻近器官的侵犯。
神经鞘瘤术前诊断困难,常常误诊为食管其他肿瘤。本组4 例病例术前均误诊。分析原因主要是本病罕见,临床对其CT表现认识不足。需与食管其它肿瘤相鉴别[13~15]:①平滑肌瘤:食管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食管中段及胃贲门部,密度均匀,向腔内生长,增强后可见强化,CT上与神经鞘瘤不容易鉴别,需要结合免疫组化:S-100(-)、Des(+)、SAM(+)。②间质瘤:好发于胃部,食管罕见,多向腔外生长,增强扫描较神经鞘瘤强化明显,可出现坏死、出血和囊变。免疫组化:S-100(-)、CD117(+)、CD34(+)。③食管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食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可伴溃疡形成,增强后可见中等程度强化,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两者鉴别较容易。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首先,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本组神经鞘瘤病例数偏少。其次,本次研究未对CT 影像上与神经鞘瘤鉴别困难的食管疾病进行比对分析。最后,本次研究局限于CT 表现,未对其他影像学检查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中老年患者,食管黏膜下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向腔内、外生长,边界清楚,CT 平扫密度均匀,无明显钙化或囊变坏死,CT 增强后呈轻度或中度渐进性强化,应考虑到神经鞘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