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初中部 271000)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在实践中探索的重要议题.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更倾向于自主性,课堂教学是为他们指明方向的环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并建立高效课堂.
数学学科教学过程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而实践水平是建立在强大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掌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知识理解,同时注重一定量的应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应用,更好地将其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由此可见,初中数学课堂必须以高效为目标,高效课堂的构建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效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主、自由、开放的环境,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在探究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提升探究能力,从而让课堂更具效率和效果.其次,高效课堂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课堂,它必然是联动性的,由教师、学生、辅助媒介等一同协同合作,发挥着多样的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无论是合作还是个体学习都能够获得进步,激发出他们多样的潜力与能力.最后,对理论知识的有效吸收离不开实践的内化作用,而高效课堂除了理论知识教授外,还以实践知识做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知识,还能够有机会尝试应用,从而达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帮助他们更好的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数学原理的发现起源于问题的探索,而问题同样是思维活动的动力.由此可见,学习数学需以问题为出发点,借助问题的释疑解惑过程,学生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探索动力.所以有效的问题就是激发课堂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活跃度的最好媒介.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趋于多样发展,他们更乐于去求异、去批判,这就给了课堂很好的教学契机.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求异的特点去探索问题的奥秘,由此激发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索,求得真知.
以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为例,这三种线是平面几何的基础元素,学好基础元素对后续平面几何甚至是立体几何的学习都有着关键性作用.在学习时教师可以以合理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元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比如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图形,你们能告诉我线段和射线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吗?那么射线和直线之间呢?线段与直线之间又如何呢?仔细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没有隐藏的线段、射线或者直线呢?”教师以问题开始,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继而学生就能够去观察图形,从图形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与此同时,教师再将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在思考时也能够主动地将知识与生活关联,这极大地激起了他们探索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兴趣,由此,学生在积极探索中能够找出很多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影子.这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堂知识,更让他们从生活的角度深化了知识的内涵,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为高效课堂孕育了重要的前提.
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去优化课堂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摆脱枯燥,感受全新且充实的学习过程.情境教学是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式,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体验,感受情境下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更高效地享受课堂上丰富的知识与思想.
以七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为例,求三角形的边、角,确定三角形的性质是常见的三角形问题,在这样的问题中需要学生具有直观的图形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下理解问题,这样就能优化他们学习和解题的过程.比如利用多媒体创设探究问题:“如图1,C处是一灯塔,一艘轮船按箭头方向行驶,它行驶到哪里时离灯塔最近?从途中A点行驶到B点所形成的∠ACB是多少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地演示轮船航行的过程,学生就能够直观地看到轮船航行的路线上的A、B两点与灯塔形成了一个会变化的三角形,继而更加快速地找出答案.利用情境直观地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优化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将大大增加,学习效果也更加有效.
图1
高效课堂注重协同并进,而不是单枪匹马地突进,这也就意味着,高效课堂是注重整体性提升的课堂,它不再是推优弃差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全员共同进步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能够发挥学生真正的内在潜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由此,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合作探究,在合作过程中去粗取精,学习他人长处,改进自身缺点,发挥个人不同的能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共同实现多样能力的协同并进.
以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为例,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工具,而在应用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在含义.比如“(1)找出几组x,y的值,使之分别适合方程x+y=0或x-y=2,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从中再找出一组x,y的值,使它们同时适合方程x+y=0和x-y=2.(3)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尝试提出符合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探究问题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尝试进行思考和探索.不同的学生在小组中发挥不同的优势,他们或积极发言,或讨论试错,或有效计算,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吸收他人的长处,更深入地去学习课程内容.通过讨论,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方程组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中的多元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获得共同进步.
高效数学课堂不是纯理论性的课堂,它是有实践作为补充的.就形式上而言,高效课堂有知识讲解也有知识探索,同时还有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而就本质上而言,高效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成知识高效输入与输出,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教学环节.由此,为了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教师还应当以实践为理论的补充,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感受数学原理,从而更加高效地吸收知识,完成应用水平的提升.
以八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教学为例,相似图形的边角具有独特的性质,能够被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吸收知识.比如学校要测量一下操场上的树有多高,以考虑树的维护方法.此时学生就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利用已知高度的竹竿垂直于地面投射的影长来计算出树的高度.“如图2所示,已知CD=1m,CE=1.2m,BC=5.4m,求树高AB是多少?”这是一个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而与此同时,学生结合课堂知识,也能够推算出此时太阳光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利用实践能够进行有效拓展,同时也让学生更快速地吸收了有关课堂的内容.所以有效地利用实践性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地理解和吸收更加快速与高效.
图2
数学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的理论性不在于记忆,而在于理解;它的应用性不在于套用,而在于联动.所以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其实是一个缜密的思维运动过程.良好的思维系统有助于学生更有效的调用各方面知识去解决复杂的问题.由此,数学学科思维的建立也是高效学习的关键.而思维导图是建立思维最有效的工具,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复习总结,全面梳理数学原理,从而明确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继而帮助他们建立起系统化的思维,为高效课堂提供思维动力.
以九年级下册《圆》的教学为例,圆属于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几何图形,它包含的内容多样,不仅囊括圆的基本知识,还包含了三角形、轴对称、三角函数等等多种知识,在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帮助他们建立关联思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以圆为第一层级,发散式地去总结分析与圆相关的知识,可以以圆的基本特性、与三角形相关特性以及对称图形特性为第二层级,分别再发散式地去梳理圆有关定理和原理的内涵.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地了解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继而不会将圆当作一个新的知识点,而是将其作为前期学习知识的综合载体,以沉稳的心态去面对.同时结合思维导图,学生能够体系化地梳理出知识关键点,由此建立体系化的思维空间,将所有的有关联的知识有序放置,这无疑增强了学生数学关联性思维,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吸收多样化的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透彻理解学生的主体角色,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情境为体验手段,以合作为提升途径,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有序体验.利用实践补充课堂留白部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推动他们思维与能力的双重进步,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