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炀
国赛上的巾帼风采
一双纤纤素手正在有条不紊地翻炒着茶青。
这双手掌心朝下,将绿茶鲜叶轻轻抓起,再让它们纷纷扬扬地散落回去。翻炒的动作优雅、灵动、有力,新鲜青翠的茶叶在每分钟不少于40次的抖翻下得到蜕变。
这些工序都在一口温度高达280摄氏度的炒锅里进行,这便是手工制茶的精髓——杀青。
这双正在进行杀青的手的主人叫林小芳,她是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2019届茶艺与茶营销专业的学生。此时,她正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制茶赛项的比赛现场,以一位年轻女制茶师的专业态度胸有成竹地应战。
杀青期间,小芳需要保证手、眼、心的高度集中,手要不停地翻炒,眼要盯住茶叶的成色和变化,心则要观照时间的流逝。
炒锅杀青耗时耗力,稍有停顿便会导致杀青的不均匀。
守候在高温的锅边,豆大的汗珠从小芳的额头和脖颈滑落,汗水浸透了她的参赛服,就连眼睛也时不时被额前流下的汗水刺激得泪眼汪汪。
制茶领域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制茶一天比跑一趟马拉松还累!所以这个行业也一向以男性工作者居多。现场制茶的总时长为八个小时,但从一片鲜叶到一捧成茶的蜕变,实则需要制茶人员二十四小时的全天守候。即使力倦神疲,但林小芳仍全身心投入到茶的制作上,展现出年轻一代女制茶人的巾帼风采。
2022年7月盛夏,重庆骄阳似火,比赛现场更是如火如荼,制茶项目经过连续3天的激烈角逐,以林小芳等4位同学为主力军的广东省代表队,最终从全国3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國赛一等奖。
站在领奖台上,林小芳笑得格外灿烂。
她用制茶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满载荣誉的奖状,在她的指尖上,曾被炒锅烫出的一个又一个红色水泡,早已被一个个厚厚的老茧覆盖。她感受着粗砺的触感,在雷动的掌声中恍然想起,距离备赛以来,今天正好是第一百天。小芳在赛后感叹道:“这一百天实在是太长太长了,结束后又想,这一百天,实在是太短太短……通过这次成功,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越努力越幸运的真谛!”
百日沉淀出茶香四溢
一百天前,正逢春季,为期三天的柯木塱集训拉开了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制茶赛项的备赛帷幕,林小芳也以此为起点,推开了茶世界的新大门。
制茶这一工艺对于参加集训的同学而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我能学好制茶吗?林小芳起初内心也有些忐忑。
带着这个疑问,在柯木塱的制茶老师耐心传授了绿茶的杀青、红茶的揉捻和乌龙茶的做青后,小芳获得了一次全新的启蒙,对茶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实践操作中坚定地选择挑战绿茶的杀青工艺。
杀青,就是在高温中“杀”去茶叶里酶的活性,改造鲜叶的形质,为茶叶独特的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感受茶叶的变化,小芳在练习杀青时没有选择戴上手套,而是全程裸手进行。初学者的手法生疏,手心、手指时常会因接触高温的锅底而被烫出许多水泡,长出水泡仍要继续练。十指连心,小芳每次杀青都疼得倒吸冷气。
但慢慢地,杀青练习重复了一次又一次后,小芳有了新的感悟,她和同学们调侃道:“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这些水泡,因为水泡结痂后会变成老茧,后续带着这些老茧再去杀青,操作起来反而不会感觉到烫啦!”
三天时间对于制茶学习来说是短暂的,柯木塱集训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小芳都在学校里进行自主练习,这是一段沉寂的迷茫时期。
直到在梅州开启第二阶段的集训,在山色与茶色的浑然澄明间,小芳先前自主练习时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渐渐拨开云雾见天日。
为了保证茶的鲜度,新采摘来的鲜叶会统一放在室内洁净的地方进行摊青,也就是让鲜叶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使其茶香初显。
整个制茶期间,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怠慢”茶叶半分。
打团是卷曲绿茶加工造型最关键的工序,边打团、边解块、边干燥,打团方向还需保持一致,不能逆向。操作期间,学生们需要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进行两到三个小时的打团干燥,过程枯燥且劳累。
不少学生因为久坐,在训练期间都不得不给劳损的腰贴上膏药,考虑到茶叶很容易吸收气味,同学们为此还特地精挑细选了无味的膏药,就连在天气渐热时打开空调、风扇,也是为了让茶叶在室内更加“舒服”。
“我们现在可都是制茶工厂的‘一把手了!”
大家纷纷自封为茶的守护者,互相鼓励,过程累并快乐着。对于小芳来说,这一阶段是“更上一层楼”的过程。通过认真努力地学习,她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制茶,并真正开始热爱这项工艺。
制茶步骤最难的是杀青,但小芳最喜欢的恰好也是杀青的过程。
杀青这一步骤决定了茶叶的出品,掌握杀青后,会获得一种制茶的手感,小芳是这么形容这种感觉的:“杀青就像是人与茶的沟通,无论现场条件如何,只要你知道这片茶叶做出来后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通过控制温度、时间、手势以及翻炒的速度,你便能和茶有商有量,最后主宰它的蜕变。”
距离比赛前一个月,代表学校参加国赛的最终名单定了下来,林小芳的名字欣然在列。
大赛在即,集训也即将迎来尾声,小芳一行人来到了重庆永川,进行赛前冲刺准备。那时,距离比赛仅剩十天。面对真正的比赛场地和新环境,这最后十天,对小芳来说,是一个寻求突破、力求成功的过程。
制茶工艺的学习永无止境,小芳在重复的训练中,时常会觉得自己已经到达瓶颈期。团队里,她是师姐,这份责任感使她更迫切希望能够做好,也时而会害怕拿不到好成绩,辜负老师的期待。
指导老师陈丽敏很快察觉到她的不安与焦虑。
7月23日,比赛开始前,陈丽敏老师温柔地拍拍林小芳的肩膀,认真地告诉大家:“老师不在乎你们最终拿到的成绩,只希望你们能够把每一次比赛当作一次全力以赴的实战学习,并能够在每一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
林小芳感觉有股温和的力量一下抚平了她的焦虑。她明白,学校和老师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就这样,林小芳带着一路以来的成长点滴,带着对制茶的理解和热爱,带着淬炼后在指尖上留下的老茧,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赛场。
在制茶的第一百天,林小芳和她的团队一起收获了胜利的果实。
茶人匠心的传承
在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就读期间,林小芳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获评学校2021年度“道德风尚人物”、2022年度“优秀毕业生”等称号,也曾带领团队在广东省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勇夺“银奖”,并晋升为“高级茶艺师”,她是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在职二下学期,林小芳代表学校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前往首都北京参加国际服务贸易交流会,这段经历奠基了她传承茶文化的理想信念。
当时,她在展会上和另外一位同学搭建布置好展位,准备四个节目的表演与讲解。这四个节目分别为:宋代点茶、广府早茶、客家擂茶和潮汕工夫茶。后三者都是极具岭南特色的茶艺表演。
“哗!”
准备期间,小芳听到隔壁传来了热烈的掌声。
寻声望去,原来是同校粤菜师傅的摊位。
中餐烹饪专业的同学们正在展现精湛的刀工,他们一会儿将白萝卜切成渔网、蓑衣状,一会儿又在气球上切起了土豆和豆腐……其精彩的表演吸引住了观展者们的目光,大家纷纷拍手叫好。
小芳她们自然不甘示弱,着手表演起客家擂茶的制作,内心暗暗跟中餐烹饪专业的同学比拼起来。
绿茶、芝麻、花生等制作擂茶的原料都集中装在瓦石制作的擂茶钵中,进行展示的同學开始有节奏地用擂茶棍将原料捣碎,直至擂成泥状。
这一行云流水的表演和广东独特的茶文化魅力,让路过的观展者纷纷驻足。
小芳热情地为感兴趣的观众讲解起擂茶的奥妙,一边讲解,还一边回答大家的提问。
“一整天下来,感觉我的喉咙都在冒烟!”小芳对此记忆犹新。
因为长期身处茶环境里,小芳潜意识里认为观众们大多应是识茶的。但令她感到惊奇的是,其实会场上很多人对于广东茶文化甚至是基本的茶类知识知之甚少,通过不断讲解和回答,小芳愈发感到传承与发扬茶文化的责任在肩。
到了表演宋代点茶时,学校的茶艺展位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因茶艺技能优异,小芳她们吸引了现场多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广受好评。
直至午饭时间,人群渐渐散去后,小芳才发现,有一位梳着两个羊角辫,眉目安静的小女孩仍在展台旁边驻足,凝神地看着点茶的工具。
因为她的个子太小了,展台的桌子又比较高,小芳先前在与观众互动时一直没有发现这个小姑娘。她连忙走到展台前,蹲下身和蔼地问道:“小妹妹,你是不是也想试试点茶呢?”
小女孩听罢,连忙点了点头,模样乖巧又认真。
小芳很快拿来新的茶碗,一边教小女孩点茶,一边耐心细致地为她重新讲解。小女孩听得认真极了,闪闪发亮的眼睛里蕴藏着浓厚的兴趣。小芳明白,这个孩子是真心喜欢她们表演的茶艺。
后来无论时隔多久,小芳都常会想起这一幕,她感慨道:“作为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茶艺的魅力历久弥新,不管过去多少年,它仍旧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年轻的一代。”
林小芳有着一颗爱茶的透明匠心。未来,她希望能够从事茶叶审评或茶叶种植方面的工作,并投身推广岭南茶文化的行列中,争做新时代茶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来佳茗似佳人”,茶树上鲜嫩的叶子要变成一杯鲜醇爽口,在唇齿间回甘的佳茗,要经过许多道饱含匠心的工序。每一片茶叶都是从大自然中跋山涉水,淬炼而来,正如每一位茶人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潜心的沉淀。相信未来,悠悠茶香能够成就林小芳在追梦路上不懈的努力,芬芳茶人匠心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