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武 彭昀蕾
本期撰稿
翟志武:江苏省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任教于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彭昀蕾: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学能手,任教于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读九(上)第五单元的文章,就好像在同思想家们对话,哪怕洗尽铅华,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思想的光芒。《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既批驳了对方的错误论点,又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怀疑与学问》则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谈创造性思维》由“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关键;《创造宣言》启发青年人战胜困难、勇敢创造。正因为这些闪光的思想,让人身处浩渺的宇宙之中,才显得那么遗世独立。
“辩论”,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演化至今,辩论则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因此,学习辩论是最能培养人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
学校要组建校级辩论队,由于你平时思维敏捷、能说会道,班主任拟推荐你加入辩论队,但是要经过训练营的严苛考核。至于能否成为正式队员,就看你在训练营的表现了。
任務一:最强大脑——一马当先炼思维
缜密的思维、严谨的论证是赢得辩论赛的首要条件。这一关卡,需要我们先确立好自己的观点,明确论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论证思路。
下面请你以本单元的文章为学习范例,梳理本单元议论文的三要素,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完成下面的表格。
议论文三要素分别为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论证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示例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张馨文)
◆评析
能够准确地分清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是学写议论文的基础。该同学对于本单元的议论文三要素的理解很到位,也能够准确搜索文中的事实和道理论据。但是所搜索的论据基本都是正面的,如果能补充一些反面的论据会更加全面。
任务二:妙笔生花——孜孜不倦训技能
确立了中心论点之后,我们需要学习辩论赛中的各项技能。下面我们进入技能训练营来加强训练吧!
1.论据大搜索
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强调自信力“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认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些人就是“中国的脊梁”。但是迫于时代背景,鲁迅先生无法用具体的示例来进行论证。请你搜索资料,补充这篇文章的论据。
◆示例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何佳莉)
◆评析
搜索和积累论据是写作议论文的必备条件。该同学能够结合文本,恰当理解这四种人的特点,并能恰当补充相关示例,所举例子比较符合人物的品质类型。如果能对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再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也许更加能够体现议论文的深度。另外,若能结合一些现当代人的示例,则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2.导图理思维
思维导图是梳理论证思路非常实用的方法之一。请尝试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谈创造性思维》这一课的论证思路。
◆示例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张子涵)
◆评析
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梳理论证思路。该同学能够结合书本上的论点和分论点,并将分论点的论证思路也梳理出来,可见对文本内容把握到位。如果能继续梳理细致、完整,那么,议论思路也许会更加清晰。
3.辩驳需技巧
在辩论赛中,学会反驳别人的观点是必须掌握的方法。在《怀疑与学问》《创造宣言》这几篇文章中,作者都采用了驳论的方式。请你找一找课文中的驳论,学一学驳论的方式。
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请你也抱着怀疑的精神,来反驳一下材料中的论断吧!
材料: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示例
材料中说道: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依靠学问家的怀疑而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是否也存在特例呢?例如鲁班发明锯子,是因为他被类似于锯齿状的草割破了小腿,他仔细观察研究最终发明了锯子。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多是在发明家总结经验中而来。由此看来,作者论断一切发明都是怀疑而来是不够严谨的。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张子涵)
◆评析
能够辩驳别人的观点,首先就要有怀疑的自信和勇气。小作者能够紧紧抓住文本中的“一切”,反向举例,所举事例贴切自然,能够很好地反驳文本中的论断。如果能够再补充一些道理论据,或对事例进行更加深入理性的思考,论断会更加全面。
任务三:小试牛刀——事必躬亲出真知
经过了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最后就要实战演练了!这次辩论赛的辩题是“我们中学生是否应该躺平”,对此,你持何种观点?
1.一段相对完整和标准的议论,应当依次包含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请你仿照示例,以“我们中学生不应该躺平”为论点,完成你的论证吧!
◆示例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徐雅博)
◆评析
议论文中的论据不仅要“引”,更要“用”。该同学能够恰当结合论据,进行阐释、分析,并围绕中心论点总结观点,基本完成了一篇简单的议论文。但是应当注意几个句子之间的承接,使文段更加连贯。
2.“躺平”是现下的热门词,那么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躺平”呢?请关注“初中生世界”微信公众号,回复“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躺平”,获取阅读材料。请你阅读材料,结合个人经历,来反驳文中论断。
◆示例
可能有人会说:“躺平”不可取,它只能产生个人的失败、创造的滞后。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如果一群科学工作者天天顶着极大的压力不去放松,天天都是高强度的工作,他们真的能有所创造吗?人绝不是机器。哪怕是机器,也需要充电的时刻。
我认为,中学生有时候也可以“躺平”。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有不得志之时,也会有特别累、特别迷茫之时,这个时候是继续吃力地坚持着不知是否正确的方向,还是放松下来让自己好好思考呢?这时的躺平并非对于现实的逃避,反而是面对现实,面对失误,找出更适合的方向和方式,为更加美好的未来积蓄力量。
但我坚决反对无意义的、非理性的躺平,“我躺平我就不会被割韭菜”的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样的“躺平”只会消磨人的意志,减少人的冲劲,模糊人的信念。而我们中学生应该要做的,是一种成熟的、理性的“躺平”。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鲁张硕)
◆评析
本文小作者反驳“躺平不可取”的说法,提出中学生有时候也可以“躺平”,独树一帜。但是这种“躺平”是“理性的”,这样的论点富有一定的思考和见解。在论证中,小作者能恰当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如果能不受篇幅限制,加上一些更加令人信服的论据,论证会更加生动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