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光 旭日升玉雕艺术工作室
玉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传统,离开了传统的雕刻就无异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由此可见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中的重要地位。中华民族历来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便就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民族意义、精神意义、象征意义。传统玉雕题材丰富,寓意吉祥,充分展现了我国历史文化思想的精髓,并满足生活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古时人们就把美玉奉为人生信仰“谦谦君子,比德如玉”,更有甚者!更有好玉惜玉者则秉承“上马杀敌,下马玩玉”的玩玉理念。可见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山无玉不荣、水无玉不清、人无玉不雅、室无玉不兴”玉文化贯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成为中华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标识。在创作中玉雕艺人应注重历史文化,时代背景,人文精神,在创作中加入现代艺术审美,融入主观或现实的人文精神,灵活处理好传统样式和现代观念。能很好地运用现代语言去表现传统文化,是当代玉雕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必修课题。材料是思想与艺术表达的重要媒介。玉雕创作中形固然重要,但是玉雕艺人要借形表达自己的思想,让每一种材料都成为带着文化,带着雕刻感悟的艺术作品。
林旭光工作照
翡翠雕刻艺术作为传统雕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理念与方法必须高度一致。翡翠雕刻工艺应从翡翠原料的来源、雕刻的本土文化背景、翡翠艺术作品的收藏和市场经济运作等方面综合研究。一切艺术创作都应该从本土价值观念的土壤中吸收营养,塑造价值。艺术作品的背后必须有地方性文化的支撑。作品产生的艺术感官是文化型塑造最终结果。因此翡翠雕刻作品应具有文化和艺术的双重属性。故进行翡翠雕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就必须深入大众的生活,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这样就保持了翡翠雕刻艺术和传统玉雕艺术的和而不同、争而不斗、有效兼并,才能真正体现玉文化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
人是地球上唯一具有思维、有精神、有灵魂、有追求的高级动物。但人与人之间却因时代、地域、条件、个体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审美眼光和美学价值观就有着天差地别的个性和风格。艺术的体现分为大众与小众。传统的、大众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观价值从日常的实际生活中来体验和实现,因此就有了传统的艺术门类,又相应的延伸成了当代精彩纷呈的各类现代艺术。艺术给人们带来感观上的愉悦和精神层面需求决定了艺术的价值体现。雕刻艺术需求创作设计师拥有综合素养和艺术修为,彻悟自己的美学观点并充分运用和阐释自己的美学观点,把美学观和价值观融会贯通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去。设计师在实际创作设计和创新的过程中,应侧重注重艺术表现力,注重处理好每个作品局部和主题之间的契合关系灵活运用工艺美术基础,充分发挥传统技艺的精髓又融合现代时尚浪漫之元素,综合评估定义作品的内涵,赋予作品全新的价值和意义,让传统的艺术活化、翻新,让传统艺术古而不老,让朴素艺术得到新的升华,让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古老的朴素文明蕴藏的珍贵资源成为新的艺术呈现,绽放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传统智慧和当代文明的璀璨明天。
西厢记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当代艺人应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结合当今盛世中华,唱响“伟大民族的复兴”之歌,响应民族复兴、文化复兴、文化自信的感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辛勤耕耘在雕刻艺术的广阔领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贡献给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民。人类在征服大地之后,最想征服的是海洋。所以在很多中外文人的笔下,都有对瑰丽雄奇的海底世界的幻想和描述。
花开见佛
比如中国人都熟悉的《西游记》,里面就有奇幻不凡的众多海底场景和情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了。孙悟空拜师学法,练出一身本领,回到了花果山,他事事如意,就缺少一件称心的兵器。有一个老猴子告诉他,可以到东海龙宫去借。孙悟空来到水晶宫,东海龙王敖广率领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接。孙悟空说明来意,龙王不好推辞,让虾兵抬出了一杆九股叉。孙悟空接在手中使了一路,连声说道:“轻!轻!轻!请另赐一件。”龙王一看,心中不免惊异,无奈何,只好又抬出一杆方天画戟。那戟重七千二百斤,悟空拿在手里试了试,连说:“还是太轻!” 龙王没有办法了。因为这戟是宫中最重的兵器。正在为难,后面闪出龙婆龙女,奏道:“大王,我们龙宫海藏中的那块定海神珍铁,这几天霞光艳艳,瑞气腾腾,莫非要属于这位神仙?” 龙王这才想起来,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留下一块定海的神珍铁。龙王领着悟空来到海藏中,忽见金光万道。悟空上前一摸,竟是一根铁柱子,有一斗来粗,两丈多长。他不由得说道:“太粗太长了点儿。”话音未落,那宝贝忽然短了几尺,细了一圈。悟空又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又细了几分。悟空心中欢喜,拿出来看时,原来这棒两头都是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上面还刻有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悟空耍了一回,十分顺手。他拿着金箍棒喊道:“小、小、小!”金箍棒竟变成了一根小细针,悟空将它放在耳朵里了。龙王早就吓得胆战心惊。悟空又向龙王要一身披挂。龙王没有,只好擂鼓撞钟,唤来了三个弟弟——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三个龙王一商量,给了悟空一双藕丝步云履,一副锁子黄金甲,一顶凤翅紫金冠。因此部分年轻有志的玉雕师,怀着一腔热忱,利用自身的慧心手巧和对石质的非凡理解,雕成了也许不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然而一定是最用心之一的海底奇幻场景——水晶宫。
东海龙宫
迎春闹元宵
雕刻向来有“缩龙成寸”的独特之处,往往能够在较小的材料上展现较大的场景,工在“画”内而意在“画”外。这座“水晶宫”用重14吨,长2.3米,宽1.3米,高2米的寿山牛蛋石为原料——作为“寸”,这个“寸”是不是有点大?但是“龙”比“寸”更宏大。它所要展现的场景,远超这个规格。作品中,有巍峨雄伟的瑶宫贝阙,层层叠叠;亭台楼阁,高低交错;高门大户,壁垒森严;巨柱飞檐,鳞次栉比;长桥飞架,宛如巨虹;至于林林总总的嶙峋怪石,奇峰钟乳,无数洞穴回廊,更是引人入胜,惹人遐思,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然后人们的目光会被一柱擎“海”的、巨大的定海神针所吸引。这是孙悟空的唯一兵器,也是“人定胜天”的象征。定海神针矗立于龙宫空阔地上的巨柱,与远处的宫殿遥相辉映,似乎宫殿也不那么高大雄伟了。孙悟空的急不可耐、跃跃欲试、野性狂放,被雕琢得富有动态而淋漓尽致,仿佛下一刻他便令金箍棒变小,好让他拿在手里演示一番。而龙王的无可奈何,急于打发恶邻,以及对孙悟空法力的惊惧;龟丞相点头哈腰的姿态,息事宁人的态度;以及众多战战兢兢的虾兵蟹将,既堪细品,又与孙悟空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上作品完成后,灯光、水、水泡、水草和活鱼的衬托之下,更显得场景的深邃幽远,平添几分神秘玄幻。
从费时费力的采料,潜心创作,包括多次修改的设计稿,1:1的泥稿,“因材施艺”的工作方式,到玻璃的镶嵌和灯光的设计安装这些前所未有的跨界尝试,所谓知易行难,两位作者力求完美,玉石材料的雕刻从来都是减材创作,下手只有一次机会,容错率极低,巧心巧手,匠心匠意,片言难述,而作品居然还完美如斯,堪称天工,极为难得。诗曰:东海龙宫妙手成,巍峨巨柱海中擎。五年一梦唯心系,不负青葱响我名。
传统手工技艺是过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古时的手工艺主要体现其实用性与功能性,精神性则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当下社会,其实用性与功能性消退,精神禀赋的内涵却更能闪烁着智识之光,丰富的精神性内涵烛照艺术殿堂。手工艺品不仅是技艺的承载和材质美的体现,更是传统文脉的延续,人文精神的彰显,表达着人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印记,体现着艺术的“无价性”。在这个崇尚高效率高质量高科技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吹响伟大“民族复兴”号角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并仿佛像时代交响乐演奏中的定音鼓一样,虽然出场次数少,但是又不可或缺,而“耐心、专心、缓慢、坚持、精工、少量”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也是每一件手工艺产品的精神泽润。当下工匠精神的缺失,是因为人们普通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我们无法一夜之间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匠人精神对于这个社会的重要性,因为人们由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转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过程和消化的时间。在现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那些依然孜孜不倦坚持“工匠精神”的匠人们却如一股清流,一股暖流般为人们带来一份追求纯粹的美好和朴质的情怀。只有在“做手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匠心”才能存在。如果“做手艺”仅仅只是谋生的手段,“匠心”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纯手艺、纯追求就真正顺应了“工匠精神”就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传统文明的真正内涵。故笔者在业余之暇,每到一地,必到当时博物馆实地考察学习,多学习传统文化,多领会传统文明的各个领域的精神内涵,在充分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熏陶的同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的工艺中,理解古往今来的历代不间断的“工匠精神”更了解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智慧。在一些相对“古旧”的书籍书就更能寻找到民族的、纯粹的、手工的“民族遗粹”。所以在未来的设计创作中,创作者也要重视传统和传统图案的作用。古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是密切联系的,我们的先人们是很有设计天赋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对未来设计的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其设计深刻,古智慧都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当代后世之雕刻艺术者对其设计之深刻!实用之精准、内容之丰厚大有让咱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渊博的感染力,让你叹赏伟大民族的伟大智慧!
综上所述,一件好的玉雕设计与制作,是由玉雕设计师所创作构思设计制作而成,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或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的欣赏品。玉料丰富的颜色和玉质为制作中巧妙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亦使玉制品生动、自然、富有文化气息,而使世人更加喜爱。每一块原石都有着不同的纹理,有着独特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