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倩倩
基于风险统筹的民生审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了财务控制以及审计管理的风险识别和预警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民生审计管理模式缺乏风险计量的特点。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贯穿于民生项目部门民生服务以及经营发展的全过程,能够监督民生项目部门民生服务以及公共资金使用情况,督促民生项目部门开展符合民生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财务行为,进而提高财务决策、业务发展战略以及风险管理的经济效益。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的关键作用是对民生项目部门履行行政服务以及民生服务等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进行监控管理,以使得民生项目部门能够规避重大的财务危机,进而提高民生服务的质量、降低公共资金使用风险。
民生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在于通过对民生项目部门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民生战略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优化我国民生福利体系以及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图表1展示了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的主要内容。民生审计的重点内容是对民生项目的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资金收支管理的规范性、国有资产的采购及处置情况以及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监控情况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审计监督。民生审计需要重点维护人民群众基本利益,并将公共资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作为评估政府单位民生业务管理的关键内容,进而促进民生项目部门优化民生项目管理能力、增强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能力,最终降低公共资金以及国有资产管理风险,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提供保障。
1.监督民生项目部门的财政资金收支管理
图表1.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的主要内容
统筹管理以及风险导向属性作为民生审计制度的核心属性,是政府审计部门民生审计革新以及优化的重点对象。具有统筹建设意义的民生业务发展规划以及业财融合策略是民生项目部门预算管理、资产配置、业务经营以及现金流控制的基础。政府审计部门通过对民生项目部门民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全过程、全链条的审计监控,不仅能够监督民生项目部门的财政资金收支管理,还能够促进民生项目部门开展社会效益以及民生服务效益最大化的业务活动和财务资金管理活动。目前多数民生项目部门在开展业财融合、民生项目管理、财务资源配置以及风险监控的过程中缺乏集成化、一体化的财务控制系统,进而致使民生项目部门无法力出一处,将民生业务资源、财务资源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而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能够使政府审计部门对民生项目部门的民生业务经营以及财务资源配置进行全过程的监控,进而推进民生项目部门达成民生服务目标。
2.降低民生项目部门的公共资金使用风险
风险防控机制是民生审计发挥风险监控作用以及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成效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基础。缺乏风险防范的民生审计机制将会极大地影响民生审计工作对于民生项目部门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从而影响民生项目部门优化公共资金结构、控制预算资金支出风险。我国多数政府审计部门还没有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民生审计监督管理机制,以至于民生审计工作无法对成本风险、现金流风险以及资产管理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处理,最终导致民生项目部门无法优化民生项目管理成果以及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通过统筹民生项目部门的民生业务发展以及财务资源配置,从而降低民生项目部门民生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运营风险、现金流风险、债务风险。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与传统的碎片化审计模式不同,能够对民生项目部门的民生业务以及公共资金管理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民生项目部门的民生业务决策风险以及优化民生业务的资金管理结构。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作为政府审计部门审计管理的重要衍生工作,能够对民生业务经营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对民生项目部门业务经营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性监督,从而能够提高民生项目部门的经营能力并降低经营风险。
1.搭建民生审计战略矩阵
民生审计战略矩阵能够在战略层面分析审计策略、统筹审计工作以及控制审计风险,进而促进民生项目部门优化民生资金以及国有资产的使用以及管理。首先,政府审计部门应该根据宏观战略配置要求将所处的政策环境、地方民生发展现状、政府基础建设规划、地方经济发展条件以及社会技术发展条件有机融合,以提高政府审计部门对于民生建设水平、宏观政策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认知[4]。其次,政府审计部门在民生审计战略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将地方民生发展背景以及政府优惠政策与公共资金使用规划、民生业务管理计划以及民生资金收支计划相结合,进而提高政府审计部门民生审计战略的有效性并且降低业财融合风险。最后,政府审计部门应该对公共资金预算管理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督,并使民生项目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能够和业务经营、成本费用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交互统一,从而降低民生项目部门公共资金的使用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国有资产负债管理风险。
2.制定多位一体的民生资金审计监督流程
图表2展示了基于PDCA循环的民生资金审计监督流程。政府审计部门首先应该制定民生审计监控策略,将国资委的资本建设规划、地方经济建设规划以及地方民生建设蓝图和民生项目部门的民生业务发展以及公共资金使用规划相结合。其次,政府审计部门应该开展闭环的、全生命周期的民生审计监控工作,例如在民生项目开展过程中对民生项目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成效、业财融合机制的运行情况以及财务资金风险监控情况进行综合审计,在民生项目末期对民生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财政收入、财务支出、预算资金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内容进行综合审计,判断民生项目部门是否按照既定的民生业务发展规划开展业务活动以及财务收支管理活动。第三,政府审计部门的民生审计工作应该重点关注民生项目的成本收支管理以及预算执行成效,费用支出应该按民生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分别进行预算,各项支出应与会计科目相匹配。政府审计部门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开展民生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并将公共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成本费用战略控制以及资金流管理有机结合,从而督促民生项目部门按照民生资金预算编制开展民生业务。同时在构建民生资金审计监督流程的过程中,政府审计部门需要将预算管理内嵌在民生审计以及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中,并基于市场化机制对民生项目管理成本进行动态化监控,从而降低预算风险、资金收支风险等财务风险敞口。第四,政府审计部门对民生资金使用风险的暴露点进行系统性处理,在预算考核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既定的预算阈值和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还需要在识别出二者的差异情况之后进行深入的溯源分析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3.将风险防范嵌入在民生审计监督管理机制中
政府审计部门应该以风险防范为基础,拓展民生审计管理边界,例如涉及民生业务战略评估、资产配置、预算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经济责任识别、风险识别及预警等核心内容。政府审计部门应该督促各个民生项目部门时刻以风险为导向开展民生资金监控工作,对预警的成本费用管理风险以及民生资金流动性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以减少潜在的风险损失。政府审计部门应该建立审计风险监控机制,对重大政策和项目结合预算评审、民生项目审批等开展事前评估,重点鉴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从而提高民生项目运作成效以及民生资金使用效益。政府审计部门要落实民生资金使用的主体责任,及时发现民生资金以及民生项目的执行偏差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从而降低民生项目部门的公共资金使用风险。政府审计部门应该基于风险监控的原则将审计风险监控列为民生审计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政府审计部门风险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效率。
多数政府审计部门尚未制定全面的民生审计风险识别指标,同时也没有制定标准化的民生审计风险事项管理条例,从而导致我国政府审计部门对于民生项目成本支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和预警处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同时政府审计部门在民生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预算管理缺乏全面审计监督以及全面的民生审计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民生审计旨在纠正民生项目部门执行有偏差的民生服务行为、公共资金使用行为,进而优化民生项目部门的民生服务经营成果。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通过对民生项目部门的内部控制以及业财融合机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民生审计模式缺乏战略统筹、风险计量的特点,为民生审计职能拓展、民生审计流程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政府审计部门应该搭建民生审计战略矩阵,制定多位一体的民生资金审计监督流程,并将风险防范嵌入在民生审计监督管理机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