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晨曦
在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在这一经济环境下,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环境建设、能源资源保障等,均对地勘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地勘行业承担了更多的职责和作用,需要充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的安全,也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需要积极为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实现提供服务,满足公众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这对地质勘查单位而言,应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理念,加快转型升级,以更好地促进地勘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化发展。
地质勘查是基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一项工作。按照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如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等。而从事各种地质勘查活动的单位集体,构成了地质勘查行业。地质勘查行业在我国经济行业分类中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这一门类。在经济新常态下,地质勘查活动服务范畴不断扩大,不再是以往仅以获取各类矿产资源为主,还服务于生态环境、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
目前我国约有2400家地勘单位,其中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占40%,地质勘查企业占60%。不同的单位属性,也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特征有所不同。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主要承担政府部门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等工作,但受到财政资金有限的影响,目前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也逐渐开展了一些经营活动。而地质勘查企业主要开展工程地质勘查活动,其次是进行矿产地质勘查,同时也会积极参与政府的招投标项目。正因为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与地质勘查企业混合运行的特征,使得地质勘查行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复杂多样。
影响地质勘查经济发展的要素诸多,其中,市场是影响最大且持久的一个要素。具体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宏观经济
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地质勘查行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房屋、铁路、桥梁等基础建设之前,均需要进行地质勘查作业,通过地质勘查准确评估地下岩体情况及地质灾害危害性,从而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引。从产业经济理论层面来看,地质勘查属于经济发展中最前端的上游产业,虽然是各项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但是其归属于生产成本,所产生的效益往往归属于工程建设等领域。从这一点可看出,地质勘查市场的荣衰,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2012年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2012年以前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成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词,也因为如此,使得地质勘查的投入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图1 2006-2020年我国GDP增速与地质勘查投入变化情况
图1为2006-2020年我国GOP增速与地质勘查投入变化情况,从图1中可得知,2012年为地质勘查投入的最高点,当年的地质勘查投入为510.14亿元,之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了2019年,地质勘查投入仅为172.11亿元,对比2012年,降幅达到了66.3%。同时,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地质勘查投入也随之大幅降低。
2.矿业市场
在国家结构性结构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我国采矿业利润水平也有所下降,其中煤炭、黑色金属最为突出,其固定资产投资甚至出现负增长,可见图2所示。由于在短时间内矿业企业无法实现利润增长,所以矿产资源勘查投资意愿也明显降低,这期间矿业企业会将目光重点放在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等方面。而随着矿产勘查投资的下降,还带来资源供给量减弱的问题,可从新发现矿产地这一层面来看,2010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有366个,到了2019年,新发现矿产地仅有79个。值得一提的是,宏观层面的矿业市场利润下降,并不意味着全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投入下降,也具体分矿种,在我国2019年矿产勘查投入中,出现正增长的矿种主要有钨、锡、石墨、稀土、铝土矿等,出现负增长的矿种主要有钾盐、镍、铜、煤炭、金、银、铁等。
图2 2009-2018年我国矿业利润变化情况
3.融资市场
由于地质勘查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直接转变为经济效益的,所以地质勘查被归属于长期投资的项目。同时,在地质勘查活动中,受到地下岩体不可视的影响,导致地质勘查项目投资具有高风险性。从融资的角度来看,社会融资主要是为了从金融体系中获取资金,同时经济发展环境直接决定融资的难易程度和融资规模。在新常态下,金融市场中有着诸多风险,银行贷款、中介融资更加谨慎,这使得本就高风险的矿业开发和高风险的地质勘查,面临着更大的融资困境。另外,从市场主体较多来看,地质勘查行业主体小且散,以致于在融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下图3为2006-2019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中社会资金的变化情况,从图3中可得知,2012年地质勘查活动的社会资金投入高达300亿元,但到了2019年降低为55.85亿元,在全部投资总量中仅占32.5%。针对地质勘查融资难的问题,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碍于地质勘查的高风险性以及低找矿成功率,让众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图3 2006-2019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中社会资金的变化
在影响地质勘查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要素中,政策对地质勘查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较为突出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矿产资源管理政策
2016年年初,审计署公布了我国多个地区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违规利用勘查资料、资源资产保护责任不落实、违规转让或收购矿业权等。针对这些问题,自然资源部进一步加强了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印发了《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并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着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进,对于地质勘查经济发展而言,虽然不能直接促使其经济体量的扩大,但是能为其发展提质增效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如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机制,可一定程度上保证市场主体的公平性;实施矿业权登记同级管理制度,可有效减轻企业的“跑路费”;延长探矿权年限,稳定矿业权投资信心等。除此之外,还有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方案中有一条规定为“矿业权出让收益在出让时一次性确定,支付方式为货币资金,可分期缴纳”,这一规定对矿山企业而言,在勘探新资源之后和开发利用资源之前均有较大的现金成本压力,因此使得矿山企业几乎没有投资的信心,这一问题也一直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反复被提及,直到2021年才有望得以调整。
因地勘行业的性质决定,财政是我国地质勘查行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但近几年由于我国财政收支差距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不断增高,使得在地质勘查行业投入的财政资金总量不断下降。同时,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不断增高,在国内外需求疲软、经济增速减缓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面临着更大的债务偿还及利息压力,甚至在2020年上半年我国各省的财政收入出现了负增长或微增长。在这样的趋势下,各地政府对矿业开发、地质勘查这类具有高风险的投资意愿更低,特别是目前各级政府都在带头“过紧日子”,对财政投资的谨慎性会更高。由于在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中,将矿业权出让收益、矿业权占用费用纳入到了一般公共预算中管理,这使得过去的资源勘查收入与支出专项资金流动渠道被关闭,更是抑制了地质勘查财政投资的意愿。
2.事业单位改革政策
在我国地质勘查经济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改革也有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计划经济阶段,财政下拨的地质勘探费用,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地质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同时,地勘单位也一直是带着事业单位的帽子在开展各类市场经营活动,这样事企混合运行的机制,现如今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减轻地勘事业单位的负担,2014年国家推行了机关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但是,目前地勘事业单位在支持政府机关管理、开展公益性事业方面,存在职责不明确、财政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开展各类营利活动的地勘事业单位仍然屡见不鲜。而在事业体制下成长的地勘队伍,由于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不足,若将企业剥离或独立经营,都可能会面临着亏损、破产的风险。因此,即便是国家推行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制度,但目前地勘单位仍然还无法真正地做到“事企完全分离”。
从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经验来看,目前只有辽宁和陕西这两个省份完成了改制,其中,陕西省地勘单位改制成为企业时间较早,目前已经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态势良好,可为其他地勘单位改制改革提供参考。而辽宁省地勘单位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技术人才流失的问题,并且目前仍然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行。
3.地质勘查与地灾防治资质管理政策
2017年9月29日,国务院宣布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制度,打破了地勘事业单位在人才队伍、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加之机关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落实,地勘市场中人员流动更加畅通,出现了许多小微企业,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培育地勘技术人才的独立勘查技术公司。由于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一定程度给地质勘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自由、灵活的市场条件,对促进地勘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地质勘查,以及原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为我国地质勘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现如今地质勘查工作已经不再是以往仅进行野外高山、盆地勘查活动,而是更加广泛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如城市地质空间调查、地下水调查、地面沉降监测等地勘活动。
另外,由于我国为自然灾害多发国,为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在2018年中央财经委会议中,强调了要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工程,并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2019年至2020年就投入了200余亿元。这给地质勘查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主要因为地勘单位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勘查、设计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随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金投入的逐渐增加,也较好地支撑了地勘单位队伍的发展。
地质勘查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地质勘查经济体系属于事业单位、企业的混合体系,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市场经济、宏观政策的影响较为显著。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地质勘查经济的发展,在新常态下,矿业市场前景并不明朗,使得地质勘查投资意愿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质勘查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勘单位找矿的积极性,加之国家财政收支难以平衡,使得地勘勘查经济中面临着较大的财政资金压力。
第二,随着事业单位改制改革的推进,地勘单位经营发展模式有较大变化,虽然在短期内会带来不利影响,但地勘单位正逐渐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地质勘查经济发展也会逐渐转向良好。同时,随着地质勘查资质审查制度的取消,有利于释放地勘经济发展中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加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大力实施,也在引导地质勘查经济朝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发展,有利于地质勘查经济环境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