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慧君,石丽芬,肖仲明,张妮娜
(1.大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海事大学 航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突出了文化建设与创新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高校作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重要场所,必须担负起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主体责任,严守立德树人、文化铸魂的价值导向,切实强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而良好的学术文化则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肥田沃土,不仅能增强师生的爱国、报国、强国之志,而且能激发师生创新兴趣。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推进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以一流的学术文化滋养和引领研究生的学术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学术人才。
对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概念的界定,往往基于不同主体的学科领域、经验积累和价值取向而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重在理解“学术”与“文化”两大核心概念。首先是“学术”。张立文在《中国学术通史》中指出,“学术在传统意义上是指学说和方法,在现代意义上一般是指人文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学说和方法论”[2]。其中,学即知识或学说,主要强调研究者提出的观点、得出的结论;术即方法或途径,主要关注研究者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其次是“文化”。《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其中,文即规律或伦理,化即教化,二者连用,表示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修养,属精神领域之范畴。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研究生学术文化是指高校这一特定机构或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经过自我积淀而形成的精神文化,不仅包含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形成的学术制度、学术环境等物质内容,而且包含研究生的学术传统、思维方式及人格追求等精神内容。可以说,研究生学术文化如同血液,流淌于研究生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它将发挥学术文化本身极强的渗透和感染作用,为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提供养分,推动研究生从一个科研实习生逐步成长为学术独立人。
研究生学术文化是促进研究生群体生态成长的重要养分。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涵化学术精神、熏染学术魅力,还可以滋养学术责任、强韧学术意志。进入新时代后,国家对科技创新与高水平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随之有序推进,并在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建设多元化学术文化氛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在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主要表现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4],这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导致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出现异化态势,突出表现在研究生学术管理组织不完善、学术道德教育有待加强、行政权力僭越学术权力三个方面。
在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也在市场化逻辑的影响下逐渐被同化,研究生对学术价值的追求已然变成了对经济效益的谋取。具体来说,功利主义的诱惑使部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丧失其发展与向善的本真样态,从而借助抄袭剽窃、捏造数据等不当手段来谋求经济利益。而这种“利益至上”现象的产生与我国高校固化的研究生管理组织制度与模糊的学术奖惩界限密切相关。
1.研究生管理组织制度固化
长期以来,高校制定、使用的研究生管理与组织方式为自上而下式的模式,即以等级化和专一化为主要导向,通过指令来实现上级对下级的逐级管理。自上而下式的管理模式使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呈现出“重形式、轻质量”的特点。以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为例,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评价偏向于论文发表的数量而非质量,如此便忽视了论文本身的价值与内容,同时激励了研究生的短期研究行为,一些缺乏创新、质量参差不齐的学术作品亦层出不穷。
2.研究生学术考评指标模糊化
当前,高校对研究生学术评价的标准尚未明晰,突出表现在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标准模糊化,这就使高校在认定与惩罚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时主观性较大,从而导致奖惩公正遭人质疑。以学位论文查重为例,不尽相同的惩罚标准使得同一论文在不同高校面临严厉或宽松的惩罚,这也就降低了学术道德权威在研究生群体的地位,削弱了惩罚在研究生学术道德上的引导作用。
在新时代的历史境遇下,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作为未来的学术研究预备军,其学术道德和学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未来学术共同体的良性发展。目前,科学技术环境急剧变迁,知识与信息迅速迭代,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和学术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术道德意识淡薄、学术创新精神匮乏、学术素养偏低三方面。
1.学术道德意识淡薄
在物质文化泛滥的背景之下,部分研究生盲目追求学术功利,从而冲破学术道德底线,使学术研究成为自身谋取利益的方式和手段。例如,部分研究生为达到获取奖学金或毕业的目标,不惜进行学术剽窃甚至花钱发表低水平论文。此外,部分导师由于课业繁重、所带研究生数量较多,疏于对学生的学术道德管理与规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学术创新精神匮乏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意义。研究生作为推动未来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部分研究生学术视野比较狭窄,一定程度上缺乏独立学术人格,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实施面临难以突破的现实藩篱。
3.学术素养偏低
研究生学术素养是研究生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学术思维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发展载体,以学术实践活动为发展路径,以学术共同体为发展平台。然而,在当下学术犬儒主义的影响下,部分研究生缺乏静心研究的定力,在深耕学科知识和参加学术活动的精力上大打折扣,从而使学术能力难以提升。
对于“学术”一词,《现代汉语辞海》解释为“系统的、专业性强的学问”,故而,从基本内涵来看,学术活动本身的专业性决定了其又具有排他性与自治性的特点。然而,在当前的研究生学术场域中,由于学术权力制度尚未完善,研究生学术权力的正当性和自由性已因行政权力的偏私而弱化。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所提到的,“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一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的得益权”[5]。具体来说,在研究生学术生态之中,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僭越主要表现在学术资源分配失衡、学术权力不当交易两方面。
1.学术资源分配失衡
学术资源指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学术项目、学术经费及学术职位等有形与无形的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学术资源也具有有限性的基本特征,这就为行政权力对学术资源的不正当分配提供了可能。以研究生科研项目的申报为例,学术资源分配失衡突出表现在:研究生科研项目能否申报成功,不是依据项目申报人学术研究的实际需要以及本身的实际科研能力,而更多依据项目申报人或其导师的职称与地位。如此,一些“著名学者”便凭借其高职称、高地位占据了多数学术资源。此外,由于这些学者有外在因素的优势,其学术成果尽管存在瑕疵,却也能成功发表与获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术资源分配领域的腐败风气,降低了研究生学术生态的质量。
2.学术权力不当交易
研究生学术资源供不应求,使研究生陷入恪守学术精神与讨好学术权力的矛盾之中。近些年来,部分高校学术交易潜规则不言自明,研究生的功利思想亦由此产生并不断蔓延,主要表现为“学而优求仕”的“官本位”思想。当前,“由于行政权力压制学术权力成为普遍惯习,导致行政权力主导大学学术文化生态场域中的事务,学术独立成为‘镜花水月’”[6]。由此,研究生愈来愈多地崇尚和谋取行政权力,追求学术研究本真的学术生态也逐渐异化。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7]。当前,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是培养优秀学术研究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之举,不仅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成效,而且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据此,要辩证思考研究生制度“他律”与道德“自律”的逻辑,以规范学术制度、加强道德修养、净化学术环境为着力点,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实现研究生学术活动场域的良性发展。
“大学学术文化是学术制度建构的基础,它以学术自由和自治为根基,维护学术地位是大学制度的使命和责任。”[8]研究生学术文化作为大学学术文化的亚文化,与大学学术文化存在共同的学术文化特征。可以说,研究生学术活动能够保持其自身的独立地位和批判精神,与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中制度上的“他律”约束密切相关。因此,高校要制定学术规范、优化评价标准、完善奖罚机制,为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1.制定学术规范
研究生学术规范是高校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保障研究生群体学术自由的重要依据和有力手段。相比于国外高校完备详尽的学术规范体系,我国在研究生学术规范方面的立法长期处于缺位状态,现有的通知文件也仅是就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某些领域提出大致的建设原则,缺乏现实实施的细节,这就加大了地方高校在落实层面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学术规范的实效性。因此,首先要建立一个完整且全面的研究生学术规范体系,以保障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推进。鉴于对研究生学术活动的评价具有专业性,国家在制定学术性规范法律时,要适当隐退,将判断权授予学术专业群体。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规范为例,国家在立法时应注意细化“篡改”“抄袭”“参考”等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以免造成学术判断上的误解。在此基础之上,高校应严格落实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具体要求,积极践行高校自治理念,根据本校情况探索、制定适合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具体学术规范,从而为研究生学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2.优化评价标准
目前,研究生学术评价制度大多采取量化的标准,但由于学术评价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部分高校出现的某些无序状况,单纯的定量评价还存在不少弊端。据此,高校应优化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适时制定和出台科学、规范的学术评价标准,切实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透明化。以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定为例,学院要评判这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不能简单依据其发表文章的数量或参与课题的级别,而是要认真核实参评者所发表文章的质量以及在课题中所作的贡献。此外,对于研究生学术评价过程中行政权力过度干涉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具有高度独立性的第三方学术评价组织,以实现从自我评价到第三方评价的跨越。
3.完善奖罚机制
研究生学术行为的规范和引导离不开完善的学术奖励和惩罚机制。学术奖励是对学术态度端正、研究成就突出的研究生给予金钱或荣誉上的奖励,以增加研究生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激励其产生更多的学术成果;学术惩罚则是对学术态度不端、背离学术规范的研究生进行处罚或威慑,以遏制学术违规行为,维护学术道德规范权威,从而促使研究生将外在的规范约束化为内在的道德约束。正如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所指出的:“惩罚的本质功能,不是使违规者通过痛苦来赎罪,或者通过威慑去恐吓可能出现的仿效者,而是维护良知。”[9]反观当下,在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教师及高校对研究生不当行为的姑息亦助长了研究生群体的投机心理。因此,高校应以对研究生未来学术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提振奖罚教育意识,学习驾驭奖罚艺术,以多元主体治理代替一元主体治理,以对话协商式治理代替行政管控式治理,真正做到奖之有情、罚之有度。
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10]这高度强调了精神自律或道德自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从微观上来说,可以培养研究生个人对学术道德的自知之明,进而“自觉接受学术共同体约定俗成的科学研究秩序”[11];从宏观上来说,可以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学术研究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要从加强道德教育、强化导师引领、增强学术锻炼三方面入手,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的自省性和自律性。
1.加强道德教育
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也是研究生学术大厦的根基所在。据此,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坚持“大思政”教育理念,营造全员组织、全过程覆盖、全方位保证、全社会关注的道德教育新格局。一方面,要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业课中渗透学术道德教育,在无形中引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践行学术诚信。此外,还可以在课程考核中增加学术诚信考核,并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另一方面,要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用好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教育手段,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的学术道德教育讲座、论坛、规范训练等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使研究生在聆听中增强学术自觉,在所见中感悟学术真谛。
2.强化导师引领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导师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学术研究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全面成长。2020年10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教研〔2020〕12号),指出导师要“秉持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以身作则,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训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对与研究生联合署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12]。因此,在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导师在育人工作中言传身教的作用,促使导师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和监督,特别是要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确保对研究生的管理和引导落到实处。
3.增强学术锻炼
近年来,为了疏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在释放我国更大的人口红利的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了新的挑战。兰州大学包水梅教授认为,“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少在知识储备和对学术研究认识等方面准备不足的学生成为研究生”[13]。然而,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研究生科研能力较差、科研素质较低的现象,突出表现为研究生学术论文堆砌材料多而创新观点少。鉴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渐提高的过程,研究生群体从一开始就要保持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具体来说,研究生不仅要上好专业理论课程,提高专业研究素养,还要主动参与学术研讨、学术报告等科研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学术前沿信息、拓展学科视野,从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怀疑以及自我思考的能力。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启迪研究生创新性思维、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的重要保障。”[14]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在科研硬件方面的投入状况显著改善,但科研软环境却逐步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所侵蚀,致使研究生的学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要重构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成长条件,就要优化学术权力配置、改善高校及社会文化环境,构建“多位一体”的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模式,以实现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均衡。
1.优化学术权力配置
“权力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它构建并形成了规训社会生活的制度和规范。”[15]在研究生生态系统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以共轭的状态存在着,要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环境,就要处理好二者的共生关系,避免或减少出现学术“失位”“错位”等现象。其一,要转变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消除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阻碍。一方面,研究生群体要遵循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律,以高度自律躬耕学术研究;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员也要尊重研究生学术场域的规则,避免对学术事务的非理性干扰。其二,要改革现有的研究生行政管理模式,革除妨碍研究生学术活动进行的观念和思想,恢复研究生学术文化的自由本真。
2.改善高校学术环境
高校作为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要推动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就要以优化学术环境为己任,破除学术场域中的“五唯”(即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弊病,重构安静、合作的学术生态。其一,针对当前研究生急功近利、不愿“坐冷板凳”的学术形态,高校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学术生态,创设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包容各种各样的学术见解及争论,以此促进研究生创造大学问、开创新事业。其二,针对“五唯”评价方式影响下研究生单兵作战、个人利益至上的问题,高校要注重团队建设,鼓励研究生及导师群体参与团队协作,以一流的学术团队和学术团队带头人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和难题。其三,针对研究生科研基本保障不充分、网络文化建设不到位的状况,高校应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例如增加图书馆藏书量、丰富校园电子学术资源数据库、分发研究生科研基金等。
3.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学术生态的改善受到高校内部因素和社会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当高校内部不足以调节自身学术生态的平衡状态时,便需要借助社会文化环境的力量,来共同构建新的学术生态系统。其一,要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使人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培育良好风尚、提高精神境界,进而营造出修辞立诚、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出适合学术研究的土壤;其二,要强化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转变、革新现有的高校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破除与研究生学术发展不合时宜的制度“窠臼”,为研究生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进步夯实制度基础;其三,要为高校研究生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及研究生群体的地位和待遇。此外,基于全国高校研究生学术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优化,国家及社会要注重在“双一流”大学与地方大学间经费和资源投入的均衡性,从整体上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激发高校师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高校研究生学术文化历久弥新,良好的学术文化不仅对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具有丰厚的滋养作用,而且对高校乃至国家科研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们正站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现代化人才支撑至关重要。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厚植新时代研究生的文化自觉与学术自信,是高校的责任,也是新时代的要求。然而,由于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实践的变化,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各高校及研究生群体常抓不懈,推进学术文化常态化建设,维护良好学术生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善态”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