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莲
(吕梁学院 思政部(系),山西 吕梁 033000)
1945年6月5日这一天,好像和每个日子一样平常普通,而站在红色经典文学的长河里深情回望,这一时刻是不同凡响的,是值得被铭记的。红色经典《吕梁英雄传》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在《晋绥大众报》连载,到1946年8月20日,全部刊登完毕,共计95回。从1946年由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上册)到《解放日报》摘录转载,从1949年对全书的统揽审校、精炼成80回,由北京新华书店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出版发行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多次重印,从多种版本、多次印刷的小说到电影、评书以及多个版本的连环画,从大型电视剧、到舞台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改编呈现,从学术沙龙、专题讲座到大中小学学校师生的诵读,《吕梁英雄传》,经过代代接力传承、传唱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吕梁英雄现象”“红色吕梁名片”,都是因为这部红色经典饱含着多重的价值意蕴。也正是因为它具有多重价值,更需要守正创新,从这座精神富矿中不断汲取向上向正的力量。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晋绥抗日民主政府号召下,英雄的吕梁儿女众志成城,积极参加八路军,自觉加入民兵行列。他们一手拿锄头,一手扛枪杆,用无穷的智慧和汗水,甚至是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各种战法战术。只要有人烟的村庄,就有民兵的身影,只要有敌情的地方,就潜伏着民兵队伍。刚才还是在田野耕作的农夫,转眼间就成为一名全副武装的战士。尤其是在毛泽东提出“挤敌人”的方针指引下,民兵组织积极而又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对敌斗争,涌现出了一批英雄模范。如兴县的民兵英雄李有年大摆地雷战,让敌人闻风丧胆,八分区的段兴玉百发百中,打得敌伪抱头鼠窜。1944年12月7日至31日,晋绥边区召开的第四届群英会上142位民兵英雄受到大会表彰,这是《吕梁英雄传》小说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英雄人物需要讴歌,英雄事迹需要宣传。在群英会期间,马烽、西戎访谈了许多民兵英雄。民兵的坚韧和胆魄、智慧与策略,深深感动着两位记者,刺激着他们的写作冲动。正如他们后来在《(吕梁英雄传)的写作经过》一文中回忆道,应该把敌后抗日军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与日本帝国主义、汉奸走狗斗争的英雄事迹记载下来,谱以青史,亢声讴歌,弘扬后世,变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民群众从中受到应有的鼓舞、教益和启迪。[1]这是《吕梁英雄传》作者家国情怀的表现,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着他们的创作冲动。
他们的写作冲动化成了一次次的深度采访和情节讨论,最终变成了一篇一篇的章回小说,在《晋绥大众报》上连载,晋绥根据地的军民越读越有力量,越传越有穿透力,后来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解放日报》摘录转载,引起了更大的反响。这是《吕梁英雄传》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群众在传阅中得到了精神滋养,获得了斗争力量。
小说源于生活,源于实际。这部小说的取材就来自于作者实际工作的体验和日常生活,以及武委会抗联等机关团体所提供的材料,还有群英大会英雄们的讲述和大会宣传材料,加以综合,提炼,把某些英雄较突出的特点和生动的事迹,加以集中表现,增加了可读性可信性。不仅写出了战争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写出了英雄们的觉醒、成长历程,也就是写出了人民是如何组织起来,壮大起来的经过,小说的人物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民大众的命运,而且自己真正成了顶天立地的主人。
《吕梁英雄传》是晋绥解放区文学创作中的一部“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它是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所提倡的文艺走大众化、通俗化道路的实践成果。马烽、西戎在晋绥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文化人民性、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7年1月30日,重庆《新华日报》刊出一则关于《吕梁英雄传》的评论:这是一部从形式到内容整个属于人民的,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作品。马烽、西戎也曾明确表示:“关于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是学习了毛主席刚刚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的创作实践。[1]”他们均出生在农村,与农民感同身受,能自觉地坚守文艺“基本上是一个为人民群众和一个如何为人民群众”的创作原则,能自觉地遵循“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导向,他们积极响应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的伟大号召,立足黄土地,一头扎到农村。从质朴、忠厚、吃苦的农民日常及其生产、战斗事迹中获得创作素材,从与农民的倾心交谈中学会通俗语言的表达,从揣摩人民大众的理解力和欣赏习惯,从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用生动活泼的笔触书写了晋绥边区民兵对敌斗争的事迹,按章回体小说编撰并刊载在《晋绥大众报》。连载刚一冒头,就受到了当地读者、听者的热情欢迎。小说中的民兵英雄雷石柱、孟二愣、武得民等成为晋绥边区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与晋绥边区表彰的段兴玉、韩凤珠、崔三娃等浑然融为一体,挺起了吕梁脊梁,不仅为成为“人民作家”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是吕梁精神的浩然丰碑。
《吕梁英雄传》是民兵英雄战斗史的真实艺术再现。小说故事背景主要设在一个典型性的普通北方乡村,叫康家寨。这是一个地处吕梁山区,是千万个中国乡村当中的典型代表。安分守己的康家寨村民,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传统,他们也许懦弱、守旧,甚至有些自私,可在国破家亡、日寇猖獗的关键时刻,一个个热血男儿挺身而出,同侵略者展开了机智英勇的斗争。在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始终有他们射击冲杀的英姿;在沟壑岔道,在山梁土峁,处处活跃着他们矫健的身影。以雷石柱等人为代表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在武工队武得民等人的具体指导下,坚壁清野,积极而又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对敌斗争。他们在残酷的战斗中成长壮大,在严峻的考验中淬炼成钢,与八路军在吕梁山并肩作战,书写了英雄史诗。
在群英会中,交城参会英模达30名,成为英模最多的县域之一。全边区特等民兵英雄14名,交城段兴玉、崔三姓、韩凤珠三位名列其中,段兴玉荣获特等民兵英雄第一名。他们被誉为“卓越的民兵指挥员”“神枪手”“地雷大王”。《抗战日报》刊登了他们的英雄事迹。马烽曾与他们在交城山一起战斗和生活两个月,民兵英雄成为《吕梁英雄传》的原型人物,《吕梁英雄传》是吕梁民兵英勇斗争的真实写照。
小说中的雷石柱与英雄段祥玉浑然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段兴玉就是雷石柱的原型人物,雷石柱是现实版的段兴玉。在身边英雄事迹的感染下,人民群众认识了自己,肯定了自己,也教育了自己,因此越来越多的民众投入到抗战行列,汇聚成最终胜利的磅礴伟力。
抗战时期的文学及文体涵盖了小说、诗歌、报告文学、历史剧等多种样态。抗战时期,年轻的马烽、西戎可谓是文学新兵,但他们创作的《吕梁英雄传》是抗战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是根据地军民齐心抗敌的光辉史诗,而且是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的生动篇章。
小说在由通俗故事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并成为经典文学,是作者践行群众路线的成果,他们广泛听取专家和普通读者的意见,他们在人物关系、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方面多次修改,使得小说的总体结构更加合理,人物性格和故事细节更加流畅生动,语言表达更加富有艺术情趣和地方风格。小说不仅写人民群众熟悉的事情,身边的时期,而且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表达。翻翻看处处都能看到一些土得掉渣的语言:你到小路上去,大路我把守,保险蚊子也飞不过; 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谁不知道日本人那鬼把戏?故意在咱们跟前卖好哩;狗的们,看你们还能好活几天;小算盘,财迷鬼。这些无一例外地奠定了山药蛋派作家以人民为中心、地域为特色的文学创作基础和创作风格。
民兵们在小说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见了群众的力量,像找到了自己的左右手一般,增强了与侵略者作坚决斗争并彻底消灭的信心与决心;各机关领导干部们喜欢看,他们从里面学到了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方法,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边区村干部把它当作一部好的文化课本,被深深地吸引着。当然作者并不是特写某个分区而是晋绥各个区的综合,但每个读者感觉英雄就是自己或身边的战友,阅读后不仅从中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而且肯定、提高了自己,增强了抗战的信心。这也是《吕梁英雄传》能成为抗战文学经典的最好印证。
《吕梁英雄传》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号角,代表着晋绥根据地的时代的风貌,激励着吕梁儿女不断前进,彰显着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为内涵的吕梁精神,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吕梁英雄传》是吕梁儿女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生动呈现。小说中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众人皆知的英雄领袖,一群粗糙的吕梁汉子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餐风沐雨,誓死与侵华日寇、与汉奸走狗、与反动地主巧妙周旋、迂回斗争。面对武器装备精良且凶残的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扫荡”“蚕食”“维持”,面对以“桦林霸”等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的蒙骗、诱惑,犬牙交错的对敌斗争和复杂多变的人民内部斗争交织,使得康家寨的抗日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军事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斗争等一系列斗争交织,使得雷石柱等人面临的斗争环境更加危险残酷。敢不敢斗争,如何坚持斗争,怎样才能取得斗争胜利,这是历史和现实都需要回答的命题。他们的回答铿锵有力,至今不绝于耳,他们的行动充满担当,至今意义重大。面对敌伪的威胁利诱,吕梁儿女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没有武器,吕梁儿女自力更生,主动寻找敌人空隙进行伏击,没有技术,他们反复学习炸药提取和地雷制作技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最终赢得胜利。小说在记录民众敢于斗争的事迹中,饱含着作者浓厚的朴实的家国情怀,彰显着山药蛋作家献身文学,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新时代弘扬吕梁精神,就是要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听党的话,无所畏惧跟党走,扛起山西的国家使命;就是要擦亮无私奉献的精神底色,以‘无我’状态,为转型发展勇蹚新路,入“无我”之境,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奉献自己的一切;就是要从党的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中汲取斗争智慧,从红色经典中汲取斗争精神,不仅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而且要增强斗争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
《吕梁英雄传》是鲜活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大中小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吕梁英雄传》字里行间蕴含的是由强大的精神与信仰铸就的非凡力量,这是高校立德树人的要求所在,是大中小思政教育的价值旨归。
在面对侵略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反击日寇和伪军的斗争中,体现出了那种天然的、不断增强的,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对敌斗争的决心和胆魄、方法与策略,体现出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忠诚魂魄、慷慨行为、大义之举。在远远自顾不暇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人民群众一腔赤胆倾力奉献,饥寒交迫中节衣缩食,生死考验中参战支前,家里最后的一颗山药蛋、最后一粒米心甘情愿做军粮,家里最后一扎棉花、最后一尺布物用来缝制军衣,家家如此,村村亦然。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时代如何更替,红色经典所蕴含价值,所蕴含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依靠。
该小说贯通历史与现实,蕴含的精神历久弥新,与大中小思政课在思想内容和价值导向上高度契合。将红色经典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大中小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引导大中小学生传承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谱系[2]。在红色经典传承传颂中需要守正创新,要在红色经典的浸润中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践行报国之行,要以时代新人的昂扬姿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力量和智慧。
滔滔黄河,巍巍吕梁,说不尽的英雄吕梁的红色故事,道不完的吕梁英雄传奇人生。一部《吕梁英雄传》是吕梁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真实写照,康家寨民兵分队长雷石柱一言一行彰显出那种天然的、不断增强的,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对敌斗争的坚韧和胆魄、智慧与策略,令人荡气回肠,记忆犹新。硝烟已散,时代和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和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但经典所蕴含的道理和力量依然熠熠生辉。
新时代,吕梁人民不忘英雄精神,敢啃硬骨头,先开创新路,在实践中摸索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扶贫模式,打造出合作社造林扶贫、光伏产业扶贫、“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扶贫等品牌,形成了一整套可以复制的“吕梁经验”。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碳排放净零目标提速,山西作为碳排放大省,一方面面临着能耗双控的考核,另一方面正由能耗双控倒逼高耗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吕梁人民需要继续发扬敢于斗争的先天禀赋,在转型改革试点中再创革命战争年代般的创新神话,这是英雄吕梁在新时代的风采,是新时代吕梁英雄谱写的华章。
在艰巨复杂又充满风险挑战的改革促转型的征程中,吕梁儿女不仅要主动掌握新形势下转型的新形态,要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要研究转型的新特点,更要掌握转型的新手法,提升创新本领。在错综复杂的转型任务面前,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磨炼探索创新本领,实现“能源革命、牵引转型,国内示范、全球影响”的战略目标[3],带动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全国能源革命提供示范引领。而且要有让红色经典转化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自觉行动,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把棘手的事情、紧迫的事情、事关人民利益、事关人民幸福的大事情办好、办稳、办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吕梁人应有的贡献,展现新时代吕梁儿女的风采。